12月8日凌晨,當所有人都還在夢鄉時,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發射基地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啟了它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而這也將是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在輿論熱點朝夕變幻的網路,這則訊息可能並沒有太過引人注目,畢竟天文學整體來說還是一門比較高冷的學科,感興趣的人並不太多;而且經過了多次太空探索的突破後,民眾也逐漸習慣;而且雖然月揹著陸勘察確實創造了人類首次,但畢竟這距美國航天員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足足半個世紀,人類探測器也都早就登陸了更遙遠的火星。從這個角度講,這次登陸也確實沒有足以支援舉國振奮的情感激發點。
不過這種相對的低調,並不能掩蓋這次探索本身的意義。懂行的人都知道月,這種月背登陸探索,在技術上其實是有相當難度的,能夠實現月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正常通訊,這在實操層面,絕對是一項非常前沿的技術——這至少意味著中國在太空探索的一個重要細分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當然,本文要論述的,不是這項技術有多大的含金量,甚至也不是分析中國太空探索在世界到底處於什麼地位,而是太空探索本身,對中國,乃至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意義。
一直以來,網路上就有一種論調——既太空探索無用論(或者說是超前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太空探索耗費甚巨,但國家和人民從中收穫的直接受益卻並不明顯——除了搭建衛星網路,以及在近地空間進行一些實用性的工農業研究外,像這種對地球以外星際空間的探索和研究,其實根本就是靡費糧餉。尤其是中國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大眾生活整體上也不富裕,更是有無數困難的貧困民眾嗷嗷待哺。這樣的國情,與其把錢花在中短期內幾乎看不到的星際探索方面,掙得一些華而不實的面子,倒不如將關注度拉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似乎才是為國為民的正道。
這種觀點,怎麼說呢,咋一看上去,似乎也有些道理: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人類雖然已經開始觸控太空,但真正想要進入星際時代,最起碼也得等可控核聚變成為現實——只有這項技術實現,人類才能夠掌握足夠的能量,以支援大規模的星際旅行乃至殖民。而據推測,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要想最終研發成功,這個過程所需耗費的財富和資源,遠超現在人類世界已創造出的財富總和——不客氣的說,一百年內能整出來,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在可控核聚變成為現實之前,所有的對其他星球的探索,基本上都只是星際時代的前提準備工作而已——而前期準備工作的意思,就是你需要投進去海量的錢,但收穫的直接回報卻十分有限。
這就有麻煩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講究價效比的。以百年為時間維度的鉅額投入,這個過程中卻無法收穫像樣的回報,這對任何國家來說,無疑都是一種非常沉重的負擔。
當年的蘇聯,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與美國的太空競賽中耗費了大把資源,但除了所謂的面子,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最終這種開支讓國家財政不堪重負,成為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甚至美國也不堪重負,在實現了登月計劃,撿回一堆石頭後,也將此暫停——說白了就是投資和回報不成正比。
即便到現在,有關於太空探索的爭議依然沒有平息。這種輿論壓力,甚至逼得NASA參與好萊塢科幻大片製作,不斷的用這些太空題材電影,來樹立正面形象,維持民眾對太空探索的正面印象,那幫天文學家更是隔三差五的爆出一些小行星可能在多少年內撞擊地球的花邊新聞,甚至還煞有其事的編制相應時間表,計算小行星執行軌道——這些玩意說好聽點是用科學為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提供前瞻性研究;說不好聽點就是刷存在感,免得民眾和政府覺得這幫傢伙每年花天文數字的錢,卻啥實際回報都沒有,然後大筆一揮,把他們的經費給砍了!
看得見的大筆投入,看不見的現實回報——這就是宇宙空間探索當下所面臨的窘境。存在這種錯位的不僅僅美國和俄羅斯,作為後發追趕者的中國,同樣面臨這種尷尬。
那麼,中國有沒有能力擺脫這種窘境?答案很簡單——沒有!在可控核聚變取得決定性突破,大規模星際殖民成為現實前,人類的所有宇宙空間探索,從商業角度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換句話說,至少一百年內,中國也別想從這買賣中,得到太多的回報。
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就應該忽視這項事業。不僅不能忽視,反而要根據國力發展水平,在不對國家構成實質性拖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對宇宙空間探索的投入,追平西方,甚至實現反超。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這關於到中國這個國家、中華民族這個族群,甚至華夏文明這個文明體系的未來!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涉及到生存空間拓展的問題。
眾所周知,在農耕時代,華夏曾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文明體系。它之所以能夠如此榮耀,歸根結底,是因為它佔據了東亞大陸這個當時人類已知世界中最龐大且富庶的板塊。正是這種生存空間的優越性,奠定了華夏古典文明的盛世輝煌。
但到今天,這種盛況已經不再。雖然華夏依然是人類世界的一流文明,但它再也不像當年那樣能夠傲視群雄,甚至與西方文明,也存在著巨大的體量和質量差距。
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還是因為華夏文明錯失了上一次人類生存空間大拓展的風口。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和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提升,人類文明的生存空間出現了一次大範圍拓展,很多以前人類很難有效開發的板塊,隨著技術的進步,開發條件逐漸成熟。而人類文明世界的半徑,也從傳統的歐洲——中東——南亞——東亞四大板塊,拓展到了除南極洲之外的全部陸地。
在這一次拓展中,原先四大文明板塊中實力相對較弱歐洲白人基督教文明,成功佔到了風口。幾百年耕耘下來,人類族群和文明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歐系白人從原先蝸居歐洲一隅,成功拓展到覆蓋整個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北亞;而基督教更是勢不可擋,不僅隨白人佔領區大肆擴張,甚至在非洲、東南亞乃至東亞,也經營出了不小的影響力。
這種生存空間的成功拓展,奠定了歐系族群在接下來幾百年的盛世輝煌。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了比其他族群和文明體系更崇高的國際地位、更優越的福利保障、更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就算隨著時代的發展,歐系族群的先發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實際上除了美國,其他的歐系族群在科技和財富創造能力方面,已經逐漸被東亞黃種人族群超越),但由於他們在大航海時代席捲全球,佔據了幾乎所有的陸上新開發土地,這種生存空間的極大拓展,給他們的族群繁衍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保證,所以他們依然有足夠的迴旋餘地——哪怕是混的比較差的歐洲或者阿根廷之類白人國家,也比大部分黑人和黃種人國家要好的多。
而其他族群和文明體系就不行了。非洲黑人族群自不必說,就是東亞黃種人族群——雖然在後來奮發追趕,但由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風口,依然無比艱難。
由於錯失了大航海時代的風口,東亞黃種人文明不僅沒能拓展文明空間,反而自身的傳統勢力範圍還被拆解、剝奪了不少。
這對東亞族群和文明的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制約。雖然東亞國家和族群后來努力追趕,但這個過程中不僅要面對來自歐系白人文明的強勢擠壓,還不得不向歐系文明支付大量的額外成本——它們必須購買大量的礦產資源,必須為了進入歐系控制的市場,而遵守它們的不平等規則——這意味著東亞族群文明發展時,他們的付出,要比歐系族群付出更多辛苦,付出更多心血!
甚至,在人口繁衍方面,東亞族群也受到了極大限制:
歐系白人文明獲得了大量新生存空間,所以在過去幾個世紀人類人口規模大擴張時,他們能較為自由的繁衍人口,壯大族群規模——而不太受資源匱乏之憂,並且在繁衍壯大的同時,還能夠保證自身人口的素質和生活水平。
而反觀東亞族群,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由於生存空間有限,他們在族群繁衍擴張時,只能依賴科技的發展——比如農業方面,依靠南美高產農作物引入、雜交水稻等等;工業方面,則依託於工業生產力的進步。一旦這種技術進步跟不上人口擴張的腳步,就會出現人口超載,大量的人口被迫在狹小的空間內,圍繞相對匱乏的資源展開激烈爭奪。
這時候,東亞族群就不得不在人口數量和質量方面進行二選一——要麼幾乎放任自流,任憑人口擴張,但資源的匱乏,決定了大部分人的個人素質和生活水平肯定是十分低下,屬於經濟學上的無用人口,甚至會成為社會發展的隱患——比如印度;要麼,就是為了保證人口質量,而主動(計劃生育)、被動(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生存壓力導致晚婚晚育或者不婚不育)的限制自身族群規模的擴張。
無論是限制數量、還是限制質量,這都不符合族群發展的長遠利益。但資源的匱乏,又決定了東亞族群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綜上所述,無論是基於族群和文明的繁衍延續,還是基於族群和國家文明體系下,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拓展生存空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橫向拓展的重要性,與透過縱向的科技發展創造更多財富,一樣重要。
這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發展的長遠方向。佔領更多的可開發空間,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下去,華人也才能用更少的投入,攫取更多、更長久的回報。
但問題是,在地球方面,這種大範圍拓展,已經不可能了。海洋文明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地球上的絕大部分陸地已被各大成熟國家和文明體系瓜分;哪怕是還沒有充分開發的海洋,鑑於中國在過去幾百年中的落後,也已經失去了先機。
這種情況下,透過地緣優勢保證一些周邊海域的擁有權,然後再透過合作分成的方式,去亞非拉落後地區開拓一些新市場,這個倒是可以。但想像當年歐系白人文明那樣,輕而易舉的佔領新大陸和大洋洲這樣的文明荒土,或者黑非洲這樣的極端落後地區,然後大肆攫取利益,這個基本不可能。別說美國這樣的全球霸主不會答應,就是那些地區的文明國家,也不會允許——他們雖然文明發達程度有限,但差距也絕不會懸殊到當年印第安、印度人、黑人面對歐洲人時,幾乎毫無反抗之力的地步。征服成本會大到無法承受。
總而言之,藉助海洋時代的風口,歐系文明和族群,已經成功佔據了這個星球的大部分有價值板塊,也奠定了東西方文明和族群的基本格局。僅僅依託東亞大陸,中華文明和華夏族群,無論其多麼努力,其之影響作用,也不過是在現有基本格局上,做一些量級的調整而已,想對這種格局予以根本性逆轉,幾乎不大可能。
那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在哪裡?答案就是星際殖民。星際殖民和當年的征服新大陸一樣,都是對人類生存空間的增量爭奪。當年歐系文明搶險一部,拿下了新大陸和大洋洲,為自己的族群和文明繁衍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奠定了它們在地球的優勢地位。
而且,透過對新大陸的逐步開發,歐系文明培育出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以它為依託,即便20世紀下半頁,歐洲逐漸相對衰落的現在,歐系族群和文明體系,依然在現實中能夠主導全球,萬眾敬仰,享受充分的尊榮和溢價。
以史為鑑,既然歐系族群透過海洋時代和新大陸殖民,奠定了今日之地位;那麼華夏文明要想翻身,就必須在星際殖民佔得風騷。如果中國能在太空探索的早期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那麼隨著星球殖民和開發成為現實,中國就可以搶先一步甚至數步,搶佔到更多的風口。進而在新一輪的列強分蛋糕狂潮中,擠壓競爭者,奪得儘可能多的份額。
當然,從個人生命的角度來看,這一天還很遙遠——至少在座諸君肯定是看不到的,甚至你們的兒子孫子也未必看得到。但從人類發展角度來說,百年也不過是一瞬間而已。星際文明的超高技術含量,決定了人類想突破這一層結界,其所耗費的時間和資源,勢必比當年從大陸文明向海洋文明轉換要多的多、長的多。而相應的,一旦取得了先發優勢,後來者想要追趕和取代,也會困難的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哪怕是提前百年做準備,這筆買賣對於一個世界級大國來說,也是合理的——並且是必要的。這不是為了尚在人世的我們,而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為了我們文明和族群。只有今日步步經營,為之付出,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我們的子孫、家族才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開枝散葉,享受更優越的地位和人生。
總而言之,做宇宙空間探索的買賣,不要拘泥於一時,甚至不必拘泥於自己這一世。只有從家族、族群乃至文明的角度來看,才能窺明這這筆買賣背後的長遠戰略價值。而站在這個維度上來看的話,這筆以百年為維度的投入,是絕對必要,而且值得的!
當然,想贏這場競爭的,不僅僅是中國。除了作為先行者的美俄歐,後發的日本印度等等,也在努力追趕。不過,雖然競爭激烈,中國也非最領先的,但它卻也有自己的獨門法寶。如果運用得當,到本世紀下半頁,中國將有可能超越其他列強,成為太空競賽中的佼佼者。
12月8日凌晨,當所有人都還在夢鄉時,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發射基地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啟了它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而這也將是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在輿論熱點朝夕變幻的網路,這則訊息可能並沒有太過引人注目,畢竟天文學整體來說還是一門比較高冷的學科,感興趣的人並不太多;而且經過了多次太空探索的突破後,民眾也逐漸習慣;而且雖然月揹著陸勘察確實創造了人類首次,但畢竟這距美國航天員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足足半個世紀,人類探測器也都早就登陸了更遙遠的火星。從這個角度講,這次登陸也確實沒有足以支援舉國振奮的情感激發點。
不過這種相對的低調,並不能掩蓋這次探索本身的意義。懂行的人都知道月,這種月背登陸探索,在技術上其實是有相當難度的,能夠實現月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正常通訊,這在實操層面,絕對是一項非常前沿的技術——這至少意味著中國在太空探索的一個重要細分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當然,本文要論述的,不是這項技術有多大的含金量,甚至也不是分析中國太空探索在世界到底處於什麼地位,而是太空探索本身,對中國,乃至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意義。
一直以來,網路上就有一種論調——既太空探索無用論(或者說是超前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太空探索耗費甚巨,但國家和人民從中收穫的直接受益卻並不明顯——除了搭建衛星網路,以及在近地空間進行一些實用性的工農業研究外,像這種對地球以外星際空間的探索和研究,其實根本就是靡費糧餉。尤其是中國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大眾生活整體上也不富裕,更是有無數困難的貧困民眾嗷嗷待哺。這樣的國情,與其把錢花在中短期內幾乎看不到的星際探索方面,掙得一些華而不實的面子,倒不如將關注度拉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似乎才是為國為民的正道。
這種觀點,怎麼說呢,咋一看上去,似乎也有些道理: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人類雖然已經開始觸控太空,但真正想要進入星際時代,最起碼也得等可控核聚變成為現實——只有這項技術實現,人類才能夠掌握足夠的能量,以支援大規模的星際旅行乃至殖民。而據推測,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要想最終研發成功,這個過程所需耗費的財富和資源,遠超現在人類世界已創造出的財富總和——不客氣的說,一百年內能整出來,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在可控核聚變成為現實之前,所有的對其他星球的探索,基本上都只是星際時代的前提準備工作而已——而前期準備工作的意思,就是你需要投進去海量的錢,但收穫的直接回報卻十分有限。
這就有麻煩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講究價效比的。以百年為時間維度的鉅額投入,這個過程中卻無法收穫像樣的回報,這對任何國家來說,無疑都是一種非常沉重的負擔。
當年的蘇聯,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與美國的太空競賽中耗費了大把資源,但除了所謂的面子,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最終這種開支讓國家財政不堪重負,成為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甚至美國也不堪重負,在實現了登月計劃,撿回一堆石頭後,也將此暫停——說白了就是投資和回報不成正比。
即便到現在,有關於太空探索的爭議依然沒有平息。這種輿論壓力,甚至逼得NASA參與好萊塢科幻大片製作,不斷的用這些太空題材電影,來樹立正面形象,維持民眾對太空探索的正面印象,那幫天文學家更是隔三差五的爆出一些小行星可能在多少年內撞擊地球的花邊新聞,甚至還煞有其事的編制相應時間表,計算小行星執行軌道——這些玩意說好聽點是用科學為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提供前瞻性研究;說不好聽點就是刷存在感,免得民眾和政府覺得這幫傢伙每年花天文數字的錢,卻啥實際回報都沒有,然後大筆一揮,把他們的經費給砍了!
看得見的大筆投入,看不見的現實回報——這就是宇宙空間探索當下所面臨的窘境。存在這種錯位的不僅僅美國和俄羅斯,作為後發追趕者的中國,同樣面臨這種尷尬。
那麼,中國有沒有能力擺脫這種窘境?答案很簡單——沒有!在可控核聚變取得決定性突破,大規模星際殖民成為現實前,人類的所有宇宙空間探索,從商業角度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換句話說,至少一百年內,中國也別想從這買賣中,得到太多的回報。
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就應該忽視這項事業。不僅不能忽視,反而要根據國力發展水平,在不對國家構成實質性拖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對宇宙空間探索的投入,追平西方,甚至實現反超。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這關於到中國這個國家、中華民族這個族群,甚至華夏文明這個文明體系的未來!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涉及到生存空間拓展的問題。
眾所周知,在農耕時代,華夏曾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文明體系。它之所以能夠如此榮耀,歸根結底,是因為它佔據了東亞大陸這個當時人類已知世界中最龐大且富庶的板塊。正是這種生存空間的優越性,奠定了華夏古典文明的盛世輝煌。
但到今天,這種盛況已經不再。雖然華夏依然是人類世界的一流文明,但它再也不像當年那樣能夠傲視群雄,甚至與西方文明,也存在著巨大的體量和質量差距。
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還是因為華夏文明錯失了上一次人類生存空間大拓展的風口。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和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提升,人類文明的生存空間出現了一次大範圍拓展,很多以前人類很難有效開發的板塊,隨著技術的進步,開發條件逐漸成熟。而人類文明世界的半徑,也從傳統的歐洲——中東——南亞——東亞四大板塊,拓展到了除南極洲之外的全部陸地。
在這一次拓展中,原先四大文明板塊中實力相對較弱歐洲白人基督教文明,成功佔到了風口。幾百年耕耘下來,人類族群和文明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歐系白人從原先蝸居歐洲一隅,成功拓展到覆蓋整個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北亞;而基督教更是勢不可擋,不僅隨白人佔領區大肆擴張,甚至在非洲、東南亞乃至東亞,也經營出了不小的影響力。
這種生存空間的成功拓展,奠定了歐系族群在接下來幾百年的盛世輝煌。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了比其他族群和文明體系更崇高的國際地位、更優越的福利保障、更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就算隨著時代的發展,歐系族群的先發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實際上除了美國,其他的歐系族群在科技和財富創造能力方面,已經逐漸被東亞黃種人族群超越),但由於他們在大航海時代席捲全球,佔據了幾乎所有的陸上新開發土地,這種生存空間的極大拓展,給他們的族群繁衍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保證,所以他們依然有足夠的迴旋餘地——哪怕是混的比較差的歐洲或者阿根廷之類白人國家,也比大部分黑人和黃種人國家要好的多。
而其他族群和文明體系就不行了。非洲黑人族群自不必說,就是東亞黃種人族群——雖然在後來奮發追趕,但由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風口,依然無比艱難。
由於錯失了大航海時代的風口,東亞黃種人文明不僅沒能拓展文明空間,反而自身的傳統勢力範圍還被拆解、剝奪了不少。
這對東亞族群和文明的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制約。雖然東亞國家和族群后來努力追趕,但這個過程中不僅要面對來自歐系白人文明的強勢擠壓,還不得不向歐系文明支付大量的額外成本——它們必須購買大量的礦產資源,必須為了進入歐系控制的市場,而遵守它們的不平等規則——這意味著東亞族群文明發展時,他們的付出,要比歐系族群付出更多辛苦,付出更多心血!
甚至,在人口繁衍方面,東亞族群也受到了極大限制:
歐系白人文明獲得了大量新生存空間,所以在過去幾個世紀人類人口規模大擴張時,他們能較為自由的繁衍人口,壯大族群規模——而不太受資源匱乏之憂,並且在繁衍壯大的同時,還能夠保證自身人口的素質和生活水平。
而反觀東亞族群,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由於生存空間有限,他們在族群繁衍擴張時,只能依賴科技的發展——比如農業方面,依靠南美高產農作物引入、雜交水稻等等;工業方面,則依託於工業生產力的進步。一旦這種技術進步跟不上人口擴張的腳步,就會出現人口超載,大量的人口被迫在狹小的空間內,圍繞相對匱乏的資源展開激烈爭奪。
這時候,東亞族群就不得不在人口數量和質量方面進行二選一——要麼幾乎放任自流,任憑人口擴張,但資源的匱乏,決定了大部分人的個人素質和生活水平肯定是十分低下,屬於經濟學上的無用人口,甚至會成為社會發展的隱患——比如印度;要麼,就是為了保證人口質量,而主動(計劃生育)、被動(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生存壓力導致晚婚晚育或者不婚不育)的限制自身族群規模的擴張。
無論是限制數量、還是限制質量,這都不符合族群發展的長遠利益。但資源的匱乏,又決定了東亞族群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綜上所述,無論是基於族群和文明的繁衍延續,還是基於族群和國家文明體系下,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拓展生存空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橫向拓展的重要性,與透過縱向的科技發展創造更多財富,一樣重要。
這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發展的長遠方向。佔領更多的可開發空間,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下去,華人也才能用更少的投入,攫取更多、更長久的回報。
但問題是,在地球方面,這種大範圍拓展,已經不可能了。海洋文明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地球上的絕大部分陸地已被各大成熟國家和文明體系瓜分;哪怕是還沒有充分開發的海洋,鑑於中國在過去幾百年中的落後,也已經失去了先機。
這種情況下,透過地緣優勢保證一些周邊海域的擁有權,然後再透過合作分成的方式,去亞非拉落後地區開拓一些新市場,這個倒是可以。但想像當年歐系白人文明那樣,輕而易舉的佔領新大陸和大洋洲這樣的文明荒土,或者黑非洲這樣的極端落後地區,然後大肆攫取利益,這個基本不可能。別說美國這樣的全球霸主不會答應,就是那些地區的文明國家,也不會允許——他們雖然文明發達程度有限,但差距也絕不會懸殊到當年印第安、印度人、黑人面對歐洲人時,幾乎毫無反抗之力的地步。征服成本會大到無法承受。
總而言之,藉助海洋時代的風口,歐系文明和族群,已經成功佔據了這個星球的大部分有價值板塊,也奠定了東西方文明和族群的基本格局。僅僅依託東亞大陸,中華文明和華夏族群,無論其多麼努力,其之影響作用,也不過是在現有基本格局上,做一些量級的調整而已,想對這種格局予以根本性逆轉,幾乎不大可能。
那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在哪裡?答案就是星際殖民。星際殖民和當年的征服新大陸一樣,都是對人類生存空間的增量爭奪。當年歐系文明搶險一部,拿下了新大陸和大洋洲,為自己的族群和文明繁衍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奠定了它們在地球的優勢地位。
而且,透過對新大陸的逐步開發,歐系文明培育出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以它為依託,即便20世紀下半頁,歐洲逐漸相對衰落的現在,歐系族群和文明體系,依然在現實中能夠主導全球,萬眾敬仰,享受充分的尊榮和溢價。
以史為鑑,既然歐系族群透過海洋時代和新大陸殖民,奠定了今日之地位;那麼華夏文明要想翻身,就必須在星際殖民佔得風騷。如果中國能在太空探索的早期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那麼隨著星球殖民和開發成為現實,中國就可以搶先一步甚至數步,搶佔到更多的風口。進而在新一輪的列強分蛋糕狂潮中,擠壓競爭者,奪得儘可能多的份額。
當然,從個人生命的角度來看,這一天還很遙遠——至少在座諸君肯定是看不到的,甚至你們的兒子孫子也未必看得到。但從人類發展角度來說,百年也不過是一瞬間而已。星際文明的超高技術含量,決定了人類想突破這一層結界,其所耗費的時間和資源,勢必比當年從大陸文明向海洋文明轉換要多的多、長的多。而相應的,一旦取得了先發優勢,後來者想要追趕和取代,也會困難的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哪怕是提前百年做準備,這筆買賣對於一個世界級大國來說,也是合理的——並且是必要的。這不是為了尚在人世的我們,而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為了我們文明和族群。只有今日步步經營,為之付出,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我們的子孫、家族才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開枝散葉,享受更優越的地位和人生。
總而言之,做宇宙空間探索的買賣,不要拘泥於一時,甚至不必拘泥於自己這一世。只有從家族、族群乃至文明的角度來看,才能窺明這這筆買賣背後的長遠戰略價值。而站在這個維度上來看的話,這筆以百年為維度的投入,是絕對必要,而且值得的!
當然,想贏這場競爭的,不僅僅是中國。除了作為先行者的美俄歐,後發的日本印度等等,也在努力追趕。不過,雖然競爭激烈,中國也非最領先的,但它卻也有自己的獨門法寶。如果運用得當,到本世紀下半頁,中國將有可能超越其他列強,成為太空競賽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