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方土土

    這幾天,諸暨的朋友圈都被一封北大錄取通知書刷爆了,這封通知書是寄給今年高三畢業的諸暨男孩葉珈寧的,它的特殊在於葉珈寧並沒有參加今年高考,在高二時,他就已經收到北大的預錄取通知書,確定保送,而且早在3年前,北大就已經和他簽約,表示願意降200分錄取這個諸暨

    最牛錄取通知書 3年前北大願降200分錄取這個諸暨天才少年

    這幾天,諸暨的朋友圈都被一封北大錄取通知書刷爆了,這封通知書是寄給今年高三畢業的諸暨男孩葉珈寧的,它的特殊在於葉珈寧並沒有參加今年高考,在高二時,他就已經收到北大的預錄取通知書,確定保送,而且早在3年前,北大就已經和他簽約,表示願意降200分錄取這個諸暨天才少年。這一次,錄取通知書正式寄到。

    “學霸”已不足以形容這位少年

    葉珈寧,1999年6月3日出生,父母都是工商銀行的工作人員。錄取通知書寄到的當天,葉珈寧剛剛日本交流回來,凌晨4點多到北京,晚上10點的高鐵才到諸暨。他沒親手接下通知書,是媽媽代接的,媽媽俞浚她說她當時特別激動,都忘了該給快遞小哥發個紅包。相比於媽媽的興奮,葉珈寧倒是挺淡定的,他說自己沒什麼感覺,畢竟高二時已經知道會進了。

    葉珈寧非常擅長資訊學奧數,不僅多次榮獲市級、省級、國家級各類獎項,還得過“亞洲與太平洋地區資訊學競賽”金獎。

    最牛錄取通知書 3年前北大願降200分錄取這個諸暨天才少年

    各種獲獎證書

    在奧數上有極大天賦

    這位“大神級”的人物,從小就顯露出了天賦。

    “葉珈寧成績從小就很穩,班級裡是雷打不動的第一名。”俞浚說。當時小學裡還有奧數課,他在奧數課上的成績非常突出。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奧數被叫停,不再開設課程,當時的奧數老師還是想繼續培養葉珈寧,就單獨給他和另外一些學得比較好的孩子免費輔導。

    小學升初中時,諸暨好幾所中學就爭相想錄用他,葉珈寧和家人考慮到還想更深入地研究奧數,就選了浣江中學。成為初中生後,葉珈寧選擇了五大奧數中的資訊學奧數,當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資訊學算是比較新的學科,有身邊的人不太支援,怕孩子因此玩電腦玩遊戲。為此,俞浚好幾次和葉珈寧商量,當得知葉珈寧是真的喜歡資訊學時,才同意,但取消了他在家玩電腦的時間。

    就在上個月,他去印度孟買比賽捧回獎盃

    初三下半年,他成功獲得了資訊學的全國聯賽一等獎。升高中時,紹興一中爭取到了葉珈寧,一中的老師直接就說,葉珈寧以後不是清華,就是北大。

    果不其然,北大在葉珈寧高一時就相中了他,與他簽約,表示可以降200分錄取他。高二時葉珈寧參加第33屆全國資訊學奧賽,取得全國第14名的好成績,獲得北京大學保送資格。“一般來說,全國前50名的孩子,北大清華是任選的。”俞浚說。

    高二時的預錄取通知書

    家庭氛圍影響了他的學習習慣

    說起對孩子的培養方法,俞浚笑說,其實也沒怎麼培養,她和葉珈寧的父親工作都很忙,葉珈寧小時候週一到週五都是跟著外婆,只有週末才回家一起住。在俞浚看來,主要是家庭氛圍給了孩子一個比較好的成長方向。“像我,從來都不看電視,在家就是看書和學習,每天都保證2小時的閱讀時間。他爸爸也是個非常非常認真的人,平常喜歡打球、寫字,工作極其認真負責,是10多年的優秀員工。”俞浚說。

    在父母的影響下,葉珈寧從小喜歡閱讀,最多看看電視,雖然研究資訊學,但並不喜歡玩遊戲。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那股子認真勁像極了他的爸爸。“要說智商,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到了一定層次後,就只有認真才能讓人出類拔萃。”俞浚說。

    最牛錄取通知書 3年前北大願降200分錄取這個諸暨天才少年

    和媽媽一起登山

    父母希望他在大學裡談一場明媚的初戀

    說到未來,葉珈寧有著比較清晰的方向,他今年沒有參加高考,3月開始就來北京實習,搞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

    但媽媽俞浚,就希望葉珈寧在大學裡趕緊談一場戀愛。“我在他18歲成年時,就給他寫了一段話,希望他在大學裡談一場非常明媚的初戀。”這一次,葉珈寧參加中科協組織的學術交流,去了日本,回程時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合影,已經讓家裡的爸媽激動不已了,“照片裡有個女孩子,我滿腦子都是粉紅色泡泡……”

    網友都為有這樣的諸暨下一代驕傲

    網友“戴某某”:繼續努力吧,接下去希望你不斷為諸暨更是為國家爭光!

    網友“旋木-小後生”:有一種教育叫諸暨教育,有一種孩子叫諸暨人家的孩子。

  • 2 # 愛投資官方

    這幾天,諸暨的朋友圈都被一封北大錄取通知書刷爆了,這封通知書是寄給今年高三畢業的諸暨男孩葉珈寧的,它的特殊在於葉珈寧並沒有參加今年高考,在高二時,他就已經收到北大的預錄取通知書,確定保送,而且早在3年前,北大就已經和他簽約,表示願意降200分錄取這個諸暨天才少年。這一次,錄取通知書正式寄到。

    “學霸”已不足以形容這位少年

    葉珈寧,1999年6月3日出生,父母都是工商銀行的工作人員。錄取通知書寄到的當天,葉珈寧剛剛日本交流回來,凌晨4點多到北京,晚上10點的高鐵才到諸暨。他沒親手接下通知書,是媽媽代接的,媽媽俞浚說她當時特別激動,都忘了該給快遞小哥發個紅包。相比於媽媽的興奮,葉珈寧倒是挺淡定的,他說自己沒什麼感覺,畢竟高二時已經知道會進了。

    葉珈寧非常擅長資訊學奧數,不僅多次榮獲市級、省級、國家級各類獎項,還得過“亞洲與太平洋地區資訊學競賽”金獎。

    各種獲獎證書

    在奧數上有極大天賦

    這位“大神級”的人物,從小就顯露出了天賦。

    “葉珈寧成績從小就很穩,班級裡是雷打不動的第一名。”俞浚說。當時小學裡還有奧數課,他在奧數課上的成績非常突出。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奧數被叫停,不再開設課程,當時的奧數老師還是想繼續培養葉珈寧,就單獨給他和另外一些學得比較好的孩子免費輔導。

    小學升初中時,諸暨好幾所中學就爭相想錄用他,葉珈寧和家人考慮到還想更深入地研究奧數,就選了浣江中學。成為初中生後,葉珈寧選擇了五大奧數中的資訊學奧數,當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資訊學算是比較新的學科,有身邊的人不太支援,怕孩子因此玩電腦玩遊戲。為此,俞浚好幾次和葉珈寧商量,當得知葉珈寧是真的喜歡資訊學時,才同意,但取消了他在家玩電腦的時間。

    就在上個月,他去印度孟買比賽捧回獎盃

    初三下半年,他成功獲得了資訊學的全國聯賽一等獎。升高中時,紹興一中爭取到了葉珈寧,一中的老師直接就說,葉珈寧以後不是清華,就是北大。

    果不其然,北大在葉珈寧高一時就相中了他,與他簽約,表示可以降200分錄取他。高二時葉珈寧參加第33屆全國資訊學奧賽,取得全國第14名的好成績,獲得北京大學保送資格。“一般來說,全國前50名的孩子,北大清華是任選的。”俞浚說。

    高二時的預錄取通知書

    家庭氛圍影響了他的學習習慣

    說起對孩子的培養方法,俞浚笑說,其實也沒怎麼培養,她和葉珈寧的父親工作都很忙,葉珈寧小時候週一到週五都是跟著外婆,只有週末才回家一起住。在俞浚看來,主要是家庭氛圍給了孩子一個比較好的成長方向。“像我,從來都不看電視,在家就是看書和學習,每天都保證2小時的閱讀時間。他爸爸也是個非常非常認真的人,平常喜歡打球、寫字,工作極其認真負責,是10多年的優秀員工。”俞浚說。

    在父母的影響下,葉珈寧從小喜歡閱讀,最多看看電視,雖然研究資訊學,但並不喜歡玩遊戲。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那股子認真勁像極了他的爸爸。“要說智商,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到了一定層次後,就只有認真才能讓人出類拔萃。”俞浚說。

    和媽媽一起登山

    父母希望他在大學裡談一場明媚的初戀

    說到未來,葉珈寧有著比較清晰的方向,他今年沒有參加高考,3月開始就來北京實習,搞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

    但媽媽俞浚,就希望葉珈寧在大學裡趕緊談一場戀愛。“我在他18歲成年時,就給他寫了一段話,希望他在大學裡談一場非常明媚的初戀。”這一次,葉珈寧參加中科協組織的學術交流,去了日本,回程時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合影,已經讓家裡的爸媽激動不已了,“照片裡有個女孩子,我滿腦子都是粉紅色泡泡……”

    網友都為有這樣的諸暨下一代驕傲

    網友“戴某某”:繼續努力吧,接下去希望你不斷為諸暨更是為國家爭光!

    網友“旋木-小後生”:有一種教育叫諸暨教育,有一種孩子叫諸暨人家的孩子。

  • 3 # 洛嘲風

    別總覺得人家的好,越是這樣越是會打擊自己孩子的積極性。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稀少

    不僅要天賦,還得有相應的培養手段和教育水平

    我在問答中很多次提到,千萬別去比,跟人比就像抬頭看天,永遠覺得自己不夠高

    其實天才就一定好麼?

    那些天才也是人,是人一樣會有缺陷,你以為人家孩子都是完美的麼?

    畢加索天才吧?

    這世界公認的天才曾被那麼多人認為是瘋子

    所以別以為人家的就是好的,這純屬虛榮心作祟罷了

    人要知足,看待孩子也是如此

    腳踏實地,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長處,才是家長們該做的

    另外,這個社會不只需要天才,更需要的是普通人。

    本山大叔在小品《包裝》裡說過:

    “沒有普天下的勞動者,吃啥?”

    “沒有普天下的勞動者,穿啥?”

    “吃穿都沒了,你還臭美啥?”

    道理不是一樣的麼?

    普通人這個群體才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天才的作用僅僅是可以在某些方面讓普通人過得更好而已

    所以

    永遠不要用別人的標準衡量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

    這個社會更多的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普通人一樣可以過得很舒坦

    多費點兒勁,努力點兒就行了

    莫要羨慕他人,莫要妄自菲薄

    不去比,做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這才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知足常樂,慾求不滿,反害其身

  • 4 # 雪碧味兒的學長

    其實這裡面是一個教育本質的問題。

    為什麼大家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往往不如別人家隨意生長的孩子優秀?

    其實迴歸到教育本身,孩子本來就要讓他自己成長,按照自己的興趣點去發展,尋找他自己最喜歡最願意做的東西,為什麼我們國內諾貝爾獎少?其實就有這個原因,如果你喜歡一個東西,願意放棄其他的東西,全身心的專研進去,最後肯定會有成就,但是現實我們確實各種都要學,各種都是學的皮毛。

    甚至很多時候都是強加父母的意願,父母覺得數學好,讓你一直學,孩子不喜歡,就算學了,學得再好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數學家。

    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是不是需要改變一下,或者說家長的側重點,是不是盲目的跟風,學前班,興趣班,各種輔導班對孩子一定就好?或者說孩子一定時間段就該自己的成長,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一味的追求大家所謂的優秀。

    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給人的感覺,就是把不太的優秀的孩子丟進一個機器裡面,然後這些孩子出來了以前各有各的優點,最後都變成了一個方向的優點,其餘的天性都被去掉了,或者說都被父母和教育給剪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孩子想突然超越所有人,機會能有多大?

    或者偶爾看到別人的孩子特別優秀,你就羨慕,其實你也可以看看別人是如何培養的,人家可能根本沒有過分的管理孩子,過分的保護孩子,讓孩子自己成長,但是你卻做不到,你只有羨慕的份。

    所有,天才也是人,可能你的孩子也是天才,只是天才的那一面可能碰巧被你給剪掉了。

  • 5 # 陳榮三

    太厲害了,人到中年就是拼小孩的時候了,自己再牛再厲害小孩不行還是白搭!不想小孩有多優秀,只要以後能自食其力就好!

  • 6 # 子蘇習慣閱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不過是“奇”中之一;我們不必有羨慕,但是有必要研究一下,是不是真有可以借鑑的地方,問一問,能否適用自己的孩子,如果適用用之,如果不適用,就要強求。如果強求,你的孩子成不了人才,而很可能成為怪胎或者蠢才。沒有把握一定不要學習,還是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己的孩子吧!那是別人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眉中有痣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