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反真

    鄭和下西洋,和張騫通西域有等同的歷史價值,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極致的標誌。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背景

    中國陸地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加上農耕社會形態,所以歷代帝王重陸權,輕海權。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只是為尋找所謂的長生不老藥,而不是開疆拓土。同樣,到了朱元璋時期,實行海禁30年,“一片木板都不許出海”。

    鄭和下西洋發生在“靖難之役”之後,朱棣政權穩固,國力逐漸強盛。朱棣為炫耀武力,以及對朱元璋時期海禁政策公然反對(兒子並不滿意老子),所以開啟了鄭和七下西洋這一宏圖大業,至於民間野史所謂下西洋是為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說法並不靠譜(以後另外撰文來探討這個問題)。

    西洋在哪

    當時意義上的西洋和今天並不一樣,十五世紀的西洋指南中國海和印度洋,十九世紀後的西洋指大西洋。

    鄭和是什麼人

    鄭和,雲南人,俗稱“三保太監”。原本姓馬,因為馬皇后姓馬,所以鄭和改姓鄭。1384年,他經宮中指派,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1404年(永樂二年),鄭和因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

    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間,鄭和去世。

    鄭和下西洋都到了哪

    鄭和在朱棣時代六下西洋,第七次已經是朱瞻基當皇帝了。鄭和七下西洋都是從江蘇太倉瀏河鎮出發。

    1.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出發,1407年返回。出動軍艦62艘,戰士27000餘人。最遠到達舊港,在古裡賜其王國王誥命銀印,並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擒獲海盜陳祖義,押回國內斬首。

    2.第二次下西洋。1408年出發,1411年返回。出動軍艦48艘,戰士3萬餘人,最遠到達古裡。與斯里蘭卡建立外交關係。

    3.第三次下西洋。1412年出發,1415年返回。最遠到達彭亨。

    4.第四次下西洋。1416年出發,1419年返回。最遠到達竹步(非洲)。

    5.第五次下西洋。1421年出發,1422年返回。最遠到達竹步(非洲)。

    6.第六次下西洋。1424年出發,1425年返回。最遠到達舊港。

    7.第七次下西洋。1421年出發,1422年返回。最遠到達暹羅。

    鄭和下西洋的成就《明史·鄭和傳》記載的鄭和出使過的國家或地區,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裡、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 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利亞境內)。

    1.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為解決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矛盾,為建立亞非國家區域間的和平局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2.開闢了亞非航線,繪製了《鄭和航海圖》。

    3.臣服小國,大明王朝從此萬國來朝,南亞小國歲歲納貢。

    另,用在船上種植豆芽的方式,攻克了長期航海維生素C補充不足導致的壞血病(維生素C缺乏症)。

    歷史是個大舞臺,不論何種英雄好漢,終有幕起幕落,塵歸塵、土歸土。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回國途中去世,時在1433年。其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

    鄭和下西洋結束後,明王朝又開始了海禁。

  • 2 # 夢碎雨夜冷

    “靖難之變”後,朱棣奪得帝位,稱明成祖,而建文帝不知去向。

    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行蹤,更為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絡,永樂三年(1405年)6月,明成祖朱棣正式派鄭和為使者,出使“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將近30年裡,鄭和出海7次,總共到過印度洋沿海30多個國家,最遠還到了非洲的木骨都束國(今索馬利亞的摩加迪沙一帶)。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鄭和出海次數之多以及船隊的航行距離之遠,無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鄭和7次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好,還促進了與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鄭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Nautilus,他第一次打開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道,他的航行比哥倫布首航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早93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他是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先驅。

  • 3 # 楓葉舞流星

    第一次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寶太監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途經麻喏八歇國時,該國東西二王交戰,西王誤殺鄭和船隊登岸人員。事件發生後,西王派使者謝罪。鄭和鑑於西王請罪受罰,對該事件予以剋制。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燬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 其後,鄭和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明成祖下令斬殺了陳祖義等三人, 又寬恕了謝罪的西王, 並對鄭和此行感到滿意, 賞賜了舊港之戰的有功將士; 又因鄭和稱航海期間天妃多有感應,遣朱焯加以祭告。

    第二次  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規模較小。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1407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裡為目的地。明朝使節們正式冊封古裡王,並在古裡刻石立碑以紀念這一盛事。這次的回國途中有一部分船隊訪問了暹羅和爪哇。 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佈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佈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 永樂七年(1409年)夏,鄭和船隊還朝。  這次下西洋,《明實錄》及《明史》均未記載,上述永樂五年至七年的出訪時間系據《天妃之神靈應記》 ,學界就此仍存有爭議。

    第三次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裡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裡,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  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地, 正使鄭和奉成祖命招敕,賜給當地酋長雙臺銀印,冠帶袍服,樹碑並建立滿剌加國,暹羅自此不敢侵擾滿剌加。 滿剌加國王感念明朝的幫助,後曾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親赴明帝國朝覲。 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鄭和等差官兵入山採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  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回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敵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趁夜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  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鄭和船隊還朝。成祖赦免了亞烈苦奈兒,下詔另擇賢君, 進一步提高了明帝國在東南亞的威信。 對於下西洋將士,成祖下令在太倉宴請犒勞。  此次航行,《明史》及《明實錄》均作永樂六年(1408年)九月成祖派遣鄭和等出發, 且《明史》將此作為鄭和第二次下西洋。一說,《佈施錫蘭山佛寺碑》是在這次航行中樹立的。

    第四次  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裡,南渤裡,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出發,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到蘇門答剌時,蘇幹剌剛剛弒君篡位,明朝方面認為他是“偽王”,他則惱怒明廷不賞賜自己,遂率大軍截殺鄭和船隊。鄭和率明軍以及當地部隊奮戰並獲勝,追擊到喃渤利國,生擒了蘇幹剌。 (費信稱鄭和是奉明成祖消滅蘇幹剌 ,恐誤)船隊還曾在三寶壟休整一個月,期間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回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佔婆華人回教徒。此後,船隊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亞)。  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回國。 九月,鄭和等人獻俘於北京,明廷誅殺蘇幹剌,賞賜立功將士。 同年十一月,麻林國等國使者嚮明廷進獻“麒麟”等獸。 (此前,榜葛剌特使也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進獻“麒麟”。 )此“麒麟”被認為可能是長頸鹿,顯示出鄭和使團首次對東非沿岸國家所進行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第五次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鄭和等人護送古裡、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裡、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裡、沙裡灣泥、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 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5月31日)總兵太監鄭和率船隊出發,隨行有僧人慧信,將領朱真、唐敬等。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里駱駝、鴕雞;爪哇、古裡進貢麾裡羔獸。鄭和船隊約在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回國, 當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朱棣下詔,按等級對下西洋將士進行賞賜。  宋末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之侄蒲日和,也與太監鄭和,奉敕往西洋尋玉璽,有功,加封泉州衛鎮撫。

    第六次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 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利亞朱巴河)、麻林、古裡、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裡、蘇門答剌、阿魯、滿刺加、甘巴里、幔八薩(今肯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剌和阿丹等國使節。

    暫停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明成祖命鄭和前往舊港賜施進卿之子施濟孫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親的位置。 同年七月,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聞訊後即位,隨即調整了其父的擴張政策,對內採取措施減輕民困,對外進行戰略收縮。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的即位詔書中,明仁宗宣佈停止下西洋。 《明史》稱,鄭和是在返航後方才得知成祖去世,本次出航也是《明史》記載的鄭和第六次下西洋; 另說鄭和未及成行,成祖即已去世,鄭和的使命被改交他人 。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鄭和被任命為南京守備,率下西洋的明軍鎮守南京。

    第七次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出使西洋忽魯磨斯、錫蘭山、古裡、滿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門答剌、剌撒、溜山、阿魯、甘巴里、阿丹、佐法兒、竹步、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 隨行有太監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根據明代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記載,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六年二月七日(1431年3月20日),明宣宗因獲悉滿剌加國王欲親自前來朝貢、但被暹羅阻礙,故令鄭和向暹羅國王傳達敕諭,要求暹羅與鄰為善。 二月二十六日(4月8日),鄭和船隊抵達福建長樂港,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曾率領興平三衛指揮千百戶和州府官員,到福建湄州嶼,賣辦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宮。又在長樂縣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長樂天妃宮(十一月建成),樹立《天妃靈應之記》碑, 並鑄造銅鐘一口,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  這次航行,鄭和船隊從竹步西行,最遠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三鼻克海峽。 一說鄭和在這次航行的過程中去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中高管如何提升戰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