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夜雨孤影行
-
2 # 我願為樹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十歲時隨外傅學習,就表現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氣不群,知虛奉父命”。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經常侵擾宋朝西部邊境,宋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以換得邊境和平。這些國家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張載刺激極大,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年),張載年近21歲時,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寅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佔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慶曆二年(1040年—1042年),范仲淹知永興軍、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軍府召見了這位志向遠大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復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熱情讚揚,但范仲淹說:“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 張載聽從了范仲淹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絡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 慶曆二年(1042年),范仲淹為防禦西夏南侵,在慶陽府城西北修築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 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宰相文彥博支援,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期間遇到了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然後感到自己學得還不夠。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易學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們請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聲大震。 然而在同二程談論道學的要義後,他又很自信地認為自己已經求得道義,沒有什麼其他的事再值得追求,拋棄所有曾經研習過的學說,專心致志學道。表現了他在學術上積極開拓精神,其作《易說》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張載進士登第,先後任祁州司法參軍、雲巖縣令著作佐郎、籤書渭州軍事判官等職。在作雲巖縣令時,辦事認真,政令 嚴明,處理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推行德政,重視道德教育,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每月初一召集鄉里老人到縣衙聚會。常設酒食款待,席間詢問民間疾苦,提出訓誡子女的道理和要求,縣衙的規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鄉老,反覆叮嚀到會的人,讓他們轉告鄉民,因此,他發出的教告,即使不識字的人和兒童都沒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與環慶路經略使蔡挺的關係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軍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諮詢。他曾說服蔡挺在大災之年取軍資數萬救濟災民,並創“兵將法”,推廣邊防軍-合訓練作戰,招募當地人取代等建議。他還撰寫了《經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和《經略司邊事劃一》等,展現了軍事政治才能。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呂公著向神宗推薦張載,稱讚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神宗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皆以漸復三代為對”。神宗非常滿意,想派他到中書省樞密院做事。張載認為自己剛調入京都,對朝廷王安石變法瞭解甚少,請求等一段時間再作計議,後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當時王安石執政變法,想得到張載的支援。有一天見到張載,對他說:“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勝任,想請你幫忙,你願意嗎?”張載一面贊同政治家應大有作為,但又含蓄地拒絕參與新政的行為,遂漸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張載上奏辭去崇文院校書職務,未獲批准。不久被派往浙東明州審理苗振-案,案件辦畢回朝。此時張載之弟監察御史張戩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衝突,被貶知公安縣,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辭官回到橫渠。 張載回到橫渠後,“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半夜坐起,取燭以書……”依靠家中數百畝薄田生活,整日講學讀書。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著作,對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進行了總結,並親自帶領學生進行恢復古禮和井田制兩項實踐。為了訓誡學者,他作《砭愚》、《訂頑》訓辭(即《東銘》、《西銘》,書於大門兩側。張載對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寫的《井田議》主張,上奏皇帝,並與學生們買地一塊,按照《周禮》的模式,劃分為公田,私田等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並疏通東西二渠“驗之一鄉”以證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橫渠鎮崖下村,扶風午井鎮、長安子午鎮仍保持著遺蹟,至今這一帶還流傳著“橫渠八水驗井田”的故事。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秦鳳路守帥呂大防認為張載的學術承繼古代聖賢的思想,可以用來複興古禮矯正風化,上奏神宗召張載回京任職。此時張載正患肺病,但他不願錯過施行政治理想和主張的機會,便帶病入京。宋神宗任用張載擔任同知太常職務。當時有人向朝廷建議實行婚冠喪祭之禮,下詔禮官執行,但禮官認為古今習俗不同,無法實行過去的禮制。唯張載認為可行,並指出反對者的作為“非儒生博士所宜”,因而十分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辭職西歸。同年十二月行至臨潼,當晚住在館舍,沐浴就寢,翌日晨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八歲,臨終時只有一個外甥在身邊。
-
3 # 和女兒一起讀書
北宋時期,在關中形成了一個以張載為核心、以其創立的新儒學為特徵的有全國性影響的地域性學術流派——關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張載的精神遺產中,這幾句大道至簡的名言,千百年來傳頌不衰。
張載和他創立的關學,以其“尊禮貴德”的倫理思想、“天人合一”的宏闊哲思、“民胞物與”的人文情懷,至今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西方學者稱譽張載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
張載(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鳳翔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張載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少喜談兵,曾欲結客收復洮西失地。上陳《邊議九條》。交好范仲淹,研讀儒家《六經》。嘉祐進士。任籤書渭州判官公事,協助渭州軍帥蔡挺籌劃邊防。熙寧二年(1069)為崇文院校書。次年,因病屏居,讀書講學。熙寧十年(1077年)同知太常禮院,復以病歸。歲末卒。嘉定中諡“明”。
-
4 # 瀾石記
張載是宋仁宗時代出現的人物,電視劇《清平樂》裡,范仲淹擔任陝西經略副使時,與年輕的張載見面。當時,張載熱衷於談論戰事,范仲淹卻對他說研究儒學同樣大有作為。十幾年後,歐陽修主持科舉考試,蘇軾、蘇轍兄弟亮相,還提到了曾鞏。電視劇裡沒說的是,張載那年也榜上有名,還有“二程”程顥、程頤參加了考試,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他們後來都成為著名的理學家。
張載中進士後,做了十多年地方官,短暫在京任職,後來就辭官回到家鄉陝西橫渠,潛心研究和講學長達八年,被人稱為“橫渠先生”。張載治學在關中,創立了“關學”,是儒學的重要學派。儒家思想在北宋達到一個高峰,開始探討義理,也被稱為理學。電視劇《清平樂》裡的石介先生,就是理學研究的前輩。他之後的理學大家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被稱為“北宋五子”。
張載等人的貢獻在於從不同方面探討了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這是哲學的高度。張載認為“氣”是人和萬物之基,其中包含了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而氣的本性就是人和萬物的本性,原是純善純清純潔的,但也有清濁、明昏、厚薄等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人和物。對人而言,有“先天之性”和“後天之性”或“氣質之性”。其中,“氣質之性”包含善惡,是惡之源。要改變“氣質之性”,就要施以教育。對於人如何認識事物和獲取知識,張載創造性地提出“聞見之知”和“德性之知”兩個階段,相當於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張載的這些學說,是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
張載不但研究、講學、著書立說,還注重學以致用。范仲淹的“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他有深刻的影響。他提出了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要樹立仁愛之心,讓天下百姓都有安身立命之處,將儒家的思想發揚光大,期待建立理想社會。
在張載臨終那年,宋神宗召他回京任職。但他不久便病重辭職,在回家途中逝世,享年五十八歲。
-
5 # 咖啡拌湯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這句話是宋朝大儒張載所言,意思具體如下:
第一句“為天地立心”。。首先,在古代“天地”一詞並不專指自然界。因此,“天地”也就是“天地之間”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個人和人間社會。把社會涵義的“天地”也稱作“天下”。其次,並沒有否認“天地之心”的存在。其實,“為天地立心”是指為社會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倫理為核心的精神價值系統。 “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為天理“能使天下悅且通”,從而使“天下”(社會)必然會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價值。“為天地立心”的涵義其重點不在認識論,而在價值論。
第二句“為生民立命”。“生民”指民眾,“命”指民眾的命運。這涉及儒家一直關注的“安身立命”問題。史稱,張載“喜論命”。“為生民立命”之“命”,主要指人的命運。歷史上長期流行的是命定論,認為人只能聽憑命運的擺佈。然而張載卻認為,只要透過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夠在精神價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從而賦予生命以意義。因此,“為生民立命”是說為民眾選擇正確的命運方向,確立生命的意義。
總之一句話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
-
6 # 其血玄黃讀歷史
宋真宗天禧四年張載出生於長安(今西安)。
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年),張載二十一歲時,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得到范仲淹的賞識。
嘉佑二年(1057年),三十八歲的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宰相文彥博支援,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
嘉佑二年(1057年),張載進士登第,先後任祁州(今河北安國)司法參軍、雲巖縣令(今陝西宜川境內)著作佐郎、籤書渭州(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等職。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呂公著向神宗推薦張載,稱讚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神宗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皆以漸復三代(即夏、商、周)為對"。神宗非常滿意,後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當時王安石執政變法,但張載並不支援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衝突,被貶知公安縣(今湖北江陵),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辭官回到橫渠。
張載回到橫渠後,"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半夜坐起,取燭以書…… "依靠家中數百畝薄田生活,整日講學讀書。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著作,對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進行了總結,並親自帶領學生進行恢復古禮和井田制兩項實踐。
熙寧十年(1077年),秦鳳路(今甘肅天水)守帥呂大防認為張載的學術承繼古代聖賢的思想,可以用來複興古禮矯正風化 ,上奏神宗召張載回京任職。此時張載正患肺病,但他不願錯過施行政治理想和主張的機會,便帶病入京,不久又辭官。同年十一月十七日行至臨潼,當晚住在館舍,沐浴就寢,翌日晨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八歲,臨終時只有一個外甥在身邊。
張載一生,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終身清貧,歿後貧無以殮。在長安的學生聞訊趕來,才得以買棺成殮,護柩回到橫渠。翰林院學士許詮等奏明朝廷,乞加贈恤。神宗下詔按崇文院三館之職,賜喪事支出"半"數。
元豐元年(1078年)三月,張載葬於橫渠大振谷其父張迪墓南,與弟張戩墓左右相對。
回覆列表
張載簡介:
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鳳翔郿縣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
張載博覽群書,其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認為世界萬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現象都是“氣”,即“太虛”,主張“理在氣中”。又認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認識“天下之物”。講學關中,故其學派稱為“關學”。
宋神宗熙寧十年,張載病逝於臨潼,時年五十八,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賅,歷代傳頌不衰。
如果想了解生平事蹟,可以網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