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利wenli

    儒家學說是孔子創立的,他可追溯到西周三王之學,孔子是儒術之集大成者,所以,儒家誕生的歷史比我們想象得要早很多,遠遠超過3000年。夏、商、週三代具有相對穩定的官學體系,儒術,作為人倫之道,是其分支之一。儒家,是在統治者無法做到“法天則地”,失天道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以“人法人”的形式,尋求的人道治世理論。所謂天下失道而後德,天下失德而後仁,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之“正統”,千百年來沒有變過,即便現在,也沒有過太多變化,所謂家國情懷更是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喜歡儒家文化也是理所當然的。另外,兩千多年來的文化浸淫,華人早已經身在廬山。而儒家文化也是東方世界的主流文化,對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文化是相互促進和發展的。東西方在很久以來都在進行著交流和促進,絲綢之路便是最明顯的例證。西方文藝復興之後,特別是在近現代科學技術得到大發展之後,思想體系趨於成熟,文化外擴,影響著全球的文化發展,對東方文明也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放眼全球,主要有基督教文化體系、伊斯蘭教文化體系和東方儒家思想的文化體系。現階段以歐洲、美洲的西方文化為主題文化,並逐漸對其他文化和文明直接產生衝擊。

    自鴉片戰爭以來,東方各國因科技的落後,不斷地對自身文化進行反省,甚至還有“劣等人種說”,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直接衝擊,“打到孔家店”是五四運動的主體訴求,同時很多文化學者和思想家也在推動新文化運動,甚至提倡全盤西化,力求像日本一樣“脫亞入歐”。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和我們現在的馬列主義,也都是脫胎於西方文化。所以,經過半個多世紀,華人已經充分借鑑了西方文化。

    文化都有其優點,同時還有諸多糟粕。同時,文化和文明本身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歷經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雖然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同時肯定還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肯定是順應了社會潮流和歷史的發展了的,不然也不能傳承這麼久,所以我們需要理性看到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信。

    儒家文化並不是單純的“孔家”文化,而是在長久的歷史中,經過諸多鴻儒博採眾家之長,整合發展而來。(董仲舒也是在整合了道、法等家思想之後,提出的儒家思想體系),即便到現在,儒家思想也在因應新的發展而不斷地相容幷包,吸收發展。

    所以,喜愛儒家思想沒什麼問題,但不忽視其他文化,並建立好自己的文化自信。正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我們生活中,真的很少有人做到誠、義、禮、信,尤其這社會,都是虛偽的。

    儒家文化,是天人兩分之後效法天倫而來,講的是人倫秩序,它是對天倫之序的模擬還原。

    人倫秩序想要模擬並還原出來整套的天倫秩序,上事天下愛民,那麼,它必然繁複、精緻到極致。

    因此,真正的儒家之美,就是從文化的點滴中滲透出的精緻之美。

    華夏文化,道家,儒家,法家。

    道家文化體現出的是樸素之美,它將人們導向了不可抑制的親近自然;

    傳統文化,正是由“道”而來。

    “傳”是指傳承,“統”是指正統,“文”是指人文,“化”是指教化。

    傳承:

    我們的民族,從一開始,在文化上就是萬世一系地傳承下來的,這和其他的民族,完全不一樣。我們是獨一無二的。聖王是天下文化的創制者,也是一代代往下傳的傳承者。這個傳統,是從羲皇開始的。我們的民族,就像一個大家庭,聖王如同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把國之神器,傳給下一代聖王,一代代地往下傳。

    正統:

    正統和非正統,判別標準就是要看文化是不是以天地為依據。因為我們的文化,自始至終都是以天地為錨的文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我們的文化,便是這麼來的。

    文化: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聖人起到的作用,是以真人真言,來把天地之道,抽象成人文之理,進而教化天下。所以,人文的根源,都來自天文。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獨特的地方。

    教育:

    先有天地,接著有聖人出,聖人以天文為依據,創造人文,進一步,創制立教王天下,以人文教化百姓,化育萬物。讓天下百姓,和天下萬物,都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長與生息,這是我們文化裡的教育觀。教,必須得聖王得天道,然後才可以為天下立教,教化百姓,不是什麼都能去立教的。

    真正的傳統文化,不是教人奉妖事鬼,不是教人做奴隸,不是教人做聽話的乖寶寶;

    而是教人做志士仁人,做正人君子,做大丈夫。

    一步步進階,最後通天徹地,超凡入聖,內聖外王。

    中國的文化,所有的一切,都根植於天地,這是基本的常識

    天地是永恆的,所以,以天地為錨的中國文化,也是永恆的。

    “能知古史,是為道紀。"“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們需要找到天地之根,找到民族之根,然後,我們才可以進行革新。革新的部分,就是要更新我們應對“今之有”的方略。

    革新的目的,是為了應變,而不是掘自己的根,挖自己的祖墳,背離天地之道。

    以經學經世濟國,以緯學權通達變。

    《道德經》說:“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便是這個道理。

    儒家之道——人仁之道

    儒家之道,雖然偶爾也涉及天道,但中心內容則是談人道,也即是人之道。儒家以仁為邏輯原點。

    《論語》及後世儒家,都是圍繞仁這個核心在仁的基礎上,確立忠恕禮義廉恥信智勇中庸中和君子小人孝悌慈格物致知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理念,成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顛簸不破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為政之道

    恭寬信敏惠這一說法,最初見於《論語·陽貨第十七》: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這是說子張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

    孔子說:能在天下實行五種品德就可以說是仁了。子張又問是哪五種品德?孔子說是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慈惠。

    所有對仁的論證都是實行仁的方法和途徑,而最終的目的或理想,就是實施德政,只有德政才能夠救世。

    為人之道

    仁義禮智信在《論語》中均有多次論述。曾參、子思、孟子等孔門弟子也多有發揮。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見《孟子·公孫丑上》)。

    在此,孟子集中概括並闡發了人的四種固有品質和德性——仁義禮智,但獨不見信。

    後來,西漢大儒董仲舒根據陰陽五行說,確立了三綱五常論,以五常配三綱,以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關係,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遂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並完成了它作為封建倫理道德準則的構建。

    君子之道

    君子在孔子時代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對貴族的通稱,與庶民的小人相對;二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與無德的小人相對。

    孔子對君子作了豐富闡述,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等等。

    忠恕之道

    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併為其下定義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裡記載,孔子告曾參雲: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門人問曾子何意,曾子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還說,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

    後來朱熹也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盡己是從自家心上發出而及於別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於別人。簡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自此,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忠恕之道強調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要遵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準則。

    忠恕之道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道德準則,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將心比心、寬以待人、誠信友愛、以己度人、推己及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2 # TonyDeng

    首先,儒家有很多流派,不是都一樣的,儒家在後世更多地是指讀書人,秦始皇所謂“坑儒”,那些絕大多數都不是儒生,方士居多。第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精粹思想是“仁”,是人際關係的體系,外在表現為禮,禮即律法,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前者為禮儀,後者為道德。孟子跟孔子是不同的,孟子較理想化,孔子則現實得多。後世有人分類荀子是儒家,其實是錯的,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李斯等都是他的學生,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本質上,諸子百家的總源頭是道家,道家不論人性善惡,諸家則分,孔子沒深談這種問題,其實更接近道家。所以說,儒家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基本上,後世普遍被視為儒家的,都從“仁”入手,修身養性,也是為了更好地與人相處,講究的是群體之道。

  • 3 # 董事長慢慢懂事慢慢長

    惜身保位。熱愛家庭。

    尊重領導。尊守秩序。

    修身養性,志存高遠。

    明白四達,善待世界。

    浩然正氣,不我其誰?

    接人待物,不暗於心。

  • 4 # 節度使95

    儒,人需。三皇立儒,道為儒用。道是世界觀,也含人生觀、價值觀,道為公,人道為仁道。仁心,平等心,仁是智禮義成行有信的管理結果。義為公,禮為公制公資源,管理者以成就仁為德,三皇立儒只為公。

    黃帝以所謂黃土德成仙,這本身是穢亂人道的傳說,或者說黃帝開始就致力於顛倒人類的天性。後來夏商一現,撥亂反正了一回,至周朝又開始重複黃帝的行為。周朝的儒家,是貴族為治之學,貴族是以小眾利益為目的的社會資源盤剝者。聖人之後的孟子張師道,並不自承儒家,而且孟子書內容價值觀混亂顛倒,孟子與聖人傳承啥關係也沒有;荀子書諸位自己讀讀,荀子是從儒職,正宗做老師的材料,至於他教出了誰,那不全在弟子各人的天賦思維方向嗎?

    回頭來說孔子,夫子是至聖先師,不是儒家。夫子在周朝斷人道傳承的時候,重立人道,“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宣佈政教法令時搖動的以木為舌的銅鈴,夫子架天道復立人道。

    周朝的問題在《論語》第二十章“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這句話裡,富指財產多,但“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需要以《道德經》第二十七章來解這句話,難怪總有人說夫子崇周公……夫子從來沒有崇拜過周朝。只有對人類人道不利的人,才會以外物資財作為人類的人生目標指向。人類天賦和天性的舒發、社會管理以天賦為用,是人的全德全壽之道也是人類社會管理的終極目標。

    我對儒家沒有興趣,就說夫子的聖道精髓吧!別的書籍可能存在偽撰,但《論語》是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兩千多年來的傳承本身證明了夫子思想的價值。《論語》學而第一篇是總綱,聖人之道是人道祖法,以文教興國。學、以行,學而思,學而立志,學而知人,學而治用,夫子說的是決策思維。識人才能斷事,進而斷勢做決策,道勢術裡夫子教的是斷勢決策。聖人之道是決策思維總持,告訴我們各級管理者的思維提升途徑,知禮之間是學、思、踐行提升自己的天賦能力來成就仁。

    仁道為人道的意義是聖人之道是人類返先天的修證體系,14.31“不逆祚,不臆不信,抑亦先覺,是賢乎”這是成賢的標準:不忤逆人祖傳承、不以臆測不信任別人還能事先察變,這不止是先知還是溝通天地的能力,就是說成賢是成就了天人合一!因為修賢的過程是以利眾惠人為目的行為,是公忠天下人民而成行成信,修賢實質是需要透過利民利人類傳承發展的決策和行為步驟來實現的,所以聖人之道也是論管理。這比所謂先知、預言、神通強到哪去了,沒有什麼“借假修真”,那就是修假、給別人的。聖人之道的修證體系,修的是自己的天賦本真。人道祖法以心傳,是心性至而口出行成,以心思言行合一成意,提升的途徑就是持公忠之志學思行再學再行、行義以達其道。

    對了,天道為公,陽為氣為發散為付出,人以成仁為目的的提升就是合天道的行為,成仁是天人合一之道。人道,仁道是修行的大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教父"杜鋒能否進CBA歷史教練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