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兵器研究所

    這其實是科普過很多次的問題了。

    與蒙古西征軍相遇的歐洲中世紀騎士雖然是全身覆甲,但他們使用的是鎖子甲,而不是大部分人腦海裡都是這樣的穿著密不透風、全身板甲的鐵罐頭。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16世紀的格林威治式板甲

    但實際上,一直到15世紀,水力鍛造技術得到普及以後,歐洲才正式出現了一般人印象中的板甲。但是早期板甲並不完善,表面甚至不曾拋光。在1432年佛羅倫薩與錫耶納戰爭的聖羅馬諾戰役中,當時的板甲略呈黑色。1432年,已經是明朝宣德七年。

    而在蒙古西征時期的歐洲,還是以鎖子甲為主要護甲。

    鎖甲的結構決定了鎖子甲對抗切割類傷害的防禦很高,但是對抗穿刺類傷害較差。穿刺傷害的巨大壓強可以撐破用來編織鎖子甲的環,而且對抗鈍擊幾乎沒有什麼防禦。

    相對應的,當時蒙古騎兵所使用的東方式札甲要比歐洲騎士的鎖子甲更有防禦力。的札甲由於甲片大多有弧度,以及獨特的排列方式,一般來說可以向一個方向輕鬆彎折甚至捲起來,但是另一個方向可彎折角度就比較小,這樣在對抗鈍擊的時候顯然比鎖甲的防禦力更高。由於甲片的排列方式一片疊一片,刺擊一般會被直接滑開,所以對抗刺擊效果也要比鎖子甲略為優秀。

    ▲現代復原的札甲

    公元1241年,蒙古軍隊遠征軍的兵鋒已經達到了多瑙河,進入了波蘭與匈牙利的境內。其主力軍隊在拔都的率領下猛攻匈牙利地區,而北方的蒙古軍20000人則由名將拜答爾統領,連續在波蘭地區擊敗波軍並攻城略地。但他們圍攻西里西亞首府弗羅茲瓦夫時,遭到了失敗。正當拜達爾猶豫是否繼續圍攻時,波蘭大公亨利二世集結了由“歐洲聯軍”組成的軍隊前來迎戰。除此以外,波西米亞國王文西斯勞斯帶著一支兩倍于波蘭大公的軍隊前來支援,離亨利只有兩天的路程。這就讓拜達爾決定儘量趁他們還未會合之際擊敗波蘭主力軍。

    雙方軍隊於1241年4月9日在萊格尼察對陣,亨利二世的“歐洲聯軍”實際上實力是非常不平衡的,現代歷史學家估計人數在8000-25000人,其中有大量訓練和裝備很差計程車兵。有一定訓練基礎的軍隊包括來自奧博萊的梅什科公爵,此外還有博萊斯拉夫伯爵麾下的摩拉維亞人,以及一些“大波蘭”中央地區的徵召者以及巴伐利亞礦工。亨利手中最訓練有素的軍隊是來源於自己西里西亞公爵領地的僱傭兵及一支小規模的來自法國的聖殿騎士團。這支聖殿騎士人數非常少。根據歷史學家彼得.傑克遜指出大約是68-88名裝備良好,訓練有素的騎士。當然,這些騎士還有他們自己的侍從。另外,一支人數不明但應該數量也是極少的條頓騎士團,傳統上也被認為加入了聯軍作戰部隊。

    這裡特別要提到的是,有種錯誤說法,認為蒙古第二次西征面對匈牙利、波蘭、以及聖殿、條頓騎士團,是以“弓箭輕騎兵擊敗了歐洲重騎兵”。

    實際上,事情其實遠沒那麼簡單。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弓箭是草原騎兵們最核心的武器,蒙古人當然也不例外。蒙古戰士從四歲開始,就會擁有自己的弓與箭,未來這種武器將伴隨著自己的一生。騎手們騎乘在馬背上發射箭矢,無論是戰爭還是狩獵。蒙古弓的拉力甚至可與著名的英格蘭長弓媲美,但真正理想的作戰距離則是150米以內。有的時候,蒙古射手利用彈道拋射發射箭矢,以提高射程,但這是為了在真正的戰鬥開始前擾亂和驚嚇敵人士兵與戰馬,而非殺傷目的。箭頭一般有兩種,輕甲箭頭小而尖,適合遠距離射擊。另一種箭頭是重箭,適合較近距離的穿甲射擊,可以射穿較為沉重的札甲與鎖甲。由於精於射箭,所以遊牧騎兵也被稱為“控弦之士”。

    不過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大部分“控弦之士”都是身穿皮襖的輕裝騎兵,最多也只是皮甲護體。

    但其次,在草原環境下的大規模騎兵會戰的結局通常是由重騎兵決定的。身披堅甲、叢集衝鋒的重騎兵能夠輕而易舉地打散敵方騎射手,然後再由己方騎射手將對方逐一予以圍殺、殲滅。因此,除了“控弦之士”以外,遊牧帝國的貴族們都建立有自己的親衛隊伍,即“侍衛之士”。和“控弦之士”不同,“侍衛之士”擁有相對精良的武器與盔甲。正是“侍衛之士”相對於其他牧民的軍事優勢,使得牧民不得不依附於貴族們生存。

    蒙古騎兵也是如此。不過蒙古騎兵原先的鐵札甲與鐵鱗甲是較少的,但隨著他們的不斷勝利和大量城市也失陷於蒙古人之手。蒙古人獲得了大量繳獲的裝備與城中俘獲的工匠,使得這個時代的蒙古軍隊逐步建立起一支大規模的、同輕弓騎兵一樣令世界驚懼的重灌騎兵,並且人馬都擁有防護。

    相對應的,13世紀的西歐重騎兵,僅僅是身穿全身鎖甲,並非15世紀之後全身板甲。他們戰馬也大都不披鎧甲,只有少量騎兵使用了鎖甲馬鎧。所以當時西歐騎士比裝備重型鐵質札甲或鱗甲,披掛皮甲馬鎧的蒙古重騎兵,實際上裝甲更輕。

    而萊格尼察會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對比下爆發的。首先,西里西亞騎兵與蒙古軍隊的先鋒騎兵交戰,西里西亞騎兵很快被擊退。這時“大波蘭”部的騎兵及梅什科公爵的騎兵開始攻擊蒙古先鋒。蒙古軍隊撤退了,但並非真正的敗退,而是讓“佔據優勢”的波蘭騎兵繼續追擊從而與波蘭的步兵隔開。這個時候,波蘭騎兵出現了一些混亂,梅什科公爵的奧博萊騎兵突然撤出了戰場,他的撤退迫使亨利二世將他最精銳的部隊——他自己的騎士與聖殿騎士也投入戰場。

    由於是假撤退,蒙古誘敵的弓箭輕騎兵依然在波蘭騎兵的側面,同時還釋放煙霧來掩飾蒙古騎兵的行動。在波蘭騎士與本陣步兵脫離的時候,蒙古輕騎兵利用掩護兩翼張開,迂迴至波蘭騎士的兩側,在賓士中向波蘭軍隊射出箭雨。早已準備多時的蒙古重騎兵從正面平舉長騎矛發動衝擊。接下來的結局則是典型的蒙古騎兵殲滅戰,蒙古重騎兵與輕騎兵首先消滅了分割的波蘭騎兵,然後再對付崩潰的步兵。亨利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統帥亨利與博萊斯拉夫伯爵陣亡——他企圖帶著三名護衛逃出戰場的時候,被擊倒並被斬首。勝利的蒙古人將他的頭插在萊格尼察鎮前。據說,蒙古人將聯軍死亡者的右耳朵割了下來,結果裝了9個口袋。

  • 2 # 女真酋長野豬皮

    權力的遊戲前傳中有一段話 忘了是誰說的了 “好的領主還會給徵來的農民一個木盾一把劍,其餘的只會讓農民拿農具作戰。” 15世紀前歐洲不可能人人披重甲,只有貴族有重甲 反倒宋朝步有70斤重札甲騎有靜塞軍 電視劇裡的大沿帽明朝更愛用 裡面的凱甲怕是宋朝地方軍都看不上 另外步兵甲38貫錢 騎兵馬甲40貫

  • 3 # 漩渦鳴人yy

    歐洲中世紀的騎兵究竟有多少人呢?對於很多玩遍中世紀黑暗時期相關遊戲的人而言,中世紀計程車兵所使用的各式各樣的武器肯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說前面有個傢伙穿了個鎧甲,幹緊拿斧子破甲啊!混蛋!

    縱觀整個中世紀曆史時期比較著名的冰淇大家會發現,除了幾樣騎兵所使用的標配性武器以外,大部分的武器全都是步兵使用的。

    對於歐洲的中世紀而言,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美好而且充滿嚮往的地方,但是實際上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整個歐洲最為黑暗的時代。國王有政令不出巴黎的尷尬,筆下的農夫,更是為了一寸三兩的土地,在那兒拼死作戰。現如今,歐洲比較著名的黑麵包,那個時候都是家庭婦女,用來打擊入室搶劫的強盜所使用的武器,而且歷史上確實記載了有幾個倒黴的強盜就死在了這些婦女手裡的黑麵包。

    如此混亂,而且不堪的中世紀如何維持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呢?顯然是不合實際的,因此當時的歐洲大部分計程車兵主要的還是以剛剛武裝起來的農夫為主,就是前一段時間你還真的中獎時沒經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後一段時間丟給你一把斧子,你就是一個士兵了。至於說吉冰結成確實,這是中世紀時期一個比較特殊的階層他們有著完善的主題裝備,有著完善的軍事訓練,但是數量偏少,真的是很少。

    要不然我記得好像哪一個國王帥的幾十個聖殿騎士在耶路撒冷就把3萬人的薩拉丁直接給幹翻了。此時此刻,歐洲低下的生產力,使得整個社會很難供給一支完善的軍事武裝,因此他們發動了多次的十字軍東征目的就是向著神聖而且不可侵犯的東方去掠奪財富,維持整個社會的財產分配不均的矛盾。

    但是無論如何,當這一差規模不整的部隊遇到了訓練有速,而且裝備完善的蒙古騎兵的時候就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蒙古的騎兵是有什麼東西組成的?是蒙古人在蒙古草原上經歷過血與火的歷練,在煉獄之中鍛煉出來的超級戰士,即便後期他們吸收了一部分的突厥人匈奴人先被人等一系列的少數民族,但是軍隊的整體質量仍然沒有下降。當時的歐洲的聯合部隊面臨的就是一支經過地獄戰火訓練出來的一支超級部隊,要知道,這支部隊從威尼斯相隔一座的小城市裡面一直縱橫了整個歐亞大陸,直到太平洋。

    所以跟在騎士後面的那些農夫很顯然就是上來湊數的。對於蒙古人而言,這些都是赤裸裸的戰功。

    其次,蒙古人將輕裝騎兵的作戰思想發揮到了極致,蒙古人是裝備了適當的重騎兵,但是這並不是軍隊的主體,主體仍然是以輕騎兵為主,歐洲人,即便是裝備精良的騎士階層在面臨這樣的軍隊的無賴打法的時候仍然是頭疼不已,他們追不上對手,但是對手隨時可以回首,一個弓箭把你給設中。即便弓箭射穿不了你的鎧甲或者是不能沿著你鎧甲的縫隙鑽進去。弓箭射擊的時候,所帶的那種衝擊力衝撞在你的鎧甲上仍然是一點都沒有停滯的將力量全部傳遞到你的身體上要知道這個力道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但是最終中裝騎兵仍然還是要跟壯壯奇兵相互之間對決的。可是即便是那個時候最為精銳的騎士階層,他們身上所裝備的鎧甲仍然不是巔峰時期的板甲。鎧甲的本身還沒有進行拋光。鎧甲的防禦力也不可同日而語。而此時,蒙古大軍經歷過中原大戰的歷練。身上裝備的鎧甲比這些騎士的,還要精良,其次,一旦重騎兵,無論是什麼騎兵將自己的速度降下來之後,馬屁,加上人這麼龐大的目標在戰場上,簡直就是活靶子,別人用螞蟻堆像的方法都能夠把你活生生給耗死。

  • 4 # 史話海說

    首先是蒙古騎兵的弓箭,蒙古弓屬於複合騎弓,弓力強勁,箭矢多能,其中破甲箭基本能夠無視當時歐洲絕大多數鎧甲——當時還未列裝板甲。歐洲騎兵在蒙古騎兵箭雨下,基本只有慘嚎的份。

    第二,蒙古輕騎兵的遊射戰術,馬上射箭,行進中射擊,箭如連珠,還有一種歐洲人早已見識過的“馬上回身射”,即在撤退途中馬上返身射擊追擊之敵,蒙古輕騎兵往往能夠在誘敵過程中完成不斷削弱追擊敵人的任務。

    第三,蒙古重騎兵也是全身覆甲啊。蒙古騎兵是一個非常善於並且敢於學習的軍事集團,只要能夠提升我的戰鬥力,拿來我用,絕不客氣。蒙古從崛起之日開始,軍制一直在改變,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由遊擊弓騎兵向重騎兵的轉變,在西征擴疆的征途中,蒙古騎兵中重騎兵的比例一度達到四成,這是非常驚人的。同樣換乘中亞大馬,或擇蒙古馬中強者,全身覆精良鐵甲,長槍大戟的長重兵器,短斧彎刀的副武器,還有老本行強弓重箭。既能衝鋒破陣,又能硬懟敵人的重騎兵,蒙古重騎兵也是弓殺騎戰雙優秀的兵種。

  • 5 # 向遠看正視力

    那時的歐洲哪有什麼板甲騎兵啊,那都是幾百年之後的事,他們都是穿著鎖子甲,並且人數還不多,一個伯爵手下帶著幾十個鎖子甲的騎士就不錯了,大多數都是武裝農夫,僱傭兵的裝備都是自己準備的,他們能有多少錢?中世紀的歐洲生產力非常可憐,對戰蒙古軍隊?就這麼說吧,光說裝備,不提士氣,那時的歐洲對宋都不可能打贏得,金攻宋宋失了多少城?城裡多少鐵匠兵工廠武器庫?大宋丟了多少萬套步人甲?大金那麼大,弄到了那麼多鎧甲,佔了宋那麼多城,拿了宋那麼多錢,最後被蒙古滅了,蒙古得弄到多少金遼宋的重灌鎧甲?這還不用說蒙古西征一路掠奪的中亞軍隊的鎧甲,那花剌子模國鎧甲也是成萬的,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都在亞洲和中東,都讓蒙古打遍了,就歐洲那窮樣跟蒙古拼裝備?純是看板甲看多了,以為羅馬時代都穿板甲呢,羅馬的板甲都是小胸甲,幾毫米青銅的,羅馬裝備有鐵胸甲的時候,都是剩下羅馬一個城的時候了,中國都明朝了。

  • 6 # 十毛和他的喵星人

    事實上更多人被“騎士”的標準裝備誤導了。全身板夾那已經是文藝復興時候的東西了,那時候歐洲已經慢慢開始大航海,統一的王國逐漸形成,歐洲國家慢慢變得富裕,鍛造工藝也不斷進步。蒙古人的時代歐洲比較落後,無論從思想經濟技術國家能力都是,那時候的歐洲人多數裝備皮甲或鎖子甲,動員能力受到封建領主制度的限制,軍隊戰鬥力被少數軍事貴族把控,也無法組織羅馬時代的高紀律性的步兵方陣,也許也算是蒙古人的幸運,若真的遇到的是板甲騎兵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王國軍隊,蒙古騎兵也佔不了上風,也可以解釋為啥文藝復興以後遊牧文明即使擁有先進武器也慢慢衰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都不願承認自己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