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朴刀sword
-
2 # 國平軍史
戰列艦,一種裝有厚重防護裝甲,以及大口徑艦炮,滿載排水量達數萬噸的海上龐然大物,曾經獨霸世界海洋數十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漸式微。
但美海軍曾一度重啟依阿華級戰列艦,升級改造後的戰列艦參與了海灣戰爭,不久又正式退役了,此艦種已徹底告別海戰的舞臺,成了各海軍強國的記憶。
(德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
現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界線,舉例哪些國家有戰列艦,先前那些國家擁有的戰列艦,就暫時不考慮了。
二戰參與國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擁有大和級、金剛級、長門級、山城級等戰列艦共14艘;英國皇家海軍擁有戰列艦包括戰列巡洋艦共計21艘。
(日海軍大和級戰列艦)
美國海軍擁內華達級、新墨西哥級、科羅拉多級、依阿華級等戰列艦共26艘;德國海軍擁有戰列艦包括戰列巡洋艦共計8艘。
義大利海軍擁有戰列艦共計12艘;法國海軍擁有戰列艦共計8艘;蘇聯海軍擁有過4艘戰列艦,為數不多的戰列艦作戰能力非常有限,事實上相對於陸軍和空軍,蘇聯海軍在二戰中所起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
但隨著電磁炮的即將研發成功,網上戰列艦重歸大海的呼聲,似乎不絕於耳,但戰列艦真正要復出,可能性不是很大。
-
3 # 海鏡清
這個問題指的應該是蒸汽鋼鐵時代的戰列艦。
戰列艦,本來指的是風帆時代那些擁有三層以上的火炮甲板,可以排成像線式步兵陣列那樣的戰列線,以排炮對射為主要戰鬥手段的大型風帆戰艦(ship of the line)。
風帆時代最著名的戰列艦: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
隨著海軍進入蒸汽鋼鐵時代,風帆戰列艦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奇形怪狀的鐵甲艦(Ironclad)。鐵甲艦並非現代意義上的戰列艦,個頭上有大有小,火力有強有弱,僅有的幾次實戰也沒有使用風帆時代的戰列線,而是以撞擊戰術為主(因為當時的火炮對鐵甲艦殺傷力弱,還不如撞),只能算是一個技術大飛躍時期的過渡產物。
華人最熟悉的鐵甲艦:清帝國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
鐵甲艦發展到十九世紀末,終於出現了風帆戰列艦的正式繼承者——前無畏戰列艦,實際名稱為戰鬥艦(Battleship)。排水量一般在萬噸以上,裝備旋轉炮塔形式的大口徑主炮(260-305毫米)和二級副炮(200-240毫米),以及大量中口徑速射炮,在敷設可以抵擋大口徑炮彈的厚重灌甲。日俄海戰是前無畏戰列艦短暫的海上霸主時期唯一的一次大規模海上戰爭。
戰功最顯赫的前無畏戰列艦: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的旗艦“三笠”號。
二十世紀初,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得大口徑火炮的射速、射程和精度有了長足進步,於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列艦——全裝重型火炮的無畏艦誕生了。徹底捨棄了二級副炮,完全採用了單一口徑的主炮;副炮改為只用來反魚雷艇的輕型火炮(後來這個功能又隨著技術進步擴充套件為反驅逐艦——防空);動力系統由鐵甲艦時代的往復式蒸汽機改為蒸汽輪機,大大提高了戰列艦的巡航速度和高速維持時間;安裝了有計算機測距的火控系統,大大提高了主炮打擊遠距離目標能力。
現代化戰列艦的鼻祖:英國海軍“無畏”號戰列艦
有了以上這些改進,戰列艦才真的名副其實。
說了這麼多,現在以無畏艦為標準,回答問題。
擁有過戰列艦的國家有:
英國海軍雖然戰列艦最多,但由於一戰國力受重創,到了二戰已經沒落,其火炮口徑最大的“納爾遜”級戰列艦隻能算二流
英國:43艘
美國戰列艦的驕傲和代表:“衣阿華”級
美國:32艘
最著名的戰列艦之一: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雖然論戰力只能算二流
德國:21艘
二戰當之無愧的最強戰列艦:日本海軍“大和”號,可惜生不逢時
日本:14艘
歐洲最強戰列艦:義大利海軍“維內託”級,火力、防禦包括顏值都力壓群雄,唯獨運氣極差
義大利:9艘
自由法國海軍的象徵:“黎塞留”級
法國:11艘
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老兵:俄國/蘇聯“甘古特”級戰列艦
俄國:7艘
最早採用三聯裝主炮的開拓者:奧匈“聯合力量”級戰列艦
奧匈:4艘
袖珍戰列艦的代表作:西班牙海軍“西班牙”級
西班牙:3艘
無畏艦的縮水版:巴西海軍“米納斯吉拉斯”級
巴西:2艘
南美霸主:阿根廷海軍“裡瓦達維亞”級
阿根廷:2艘
唯一參加過實戰的南美戰列艦(然而是作為英國戰列艦的身份):智利海軍“海軍上將拉託雷”號
智利:1艘
擁有了戰列艦,才有江湖地位,世界上國家那麼多,有戰列艦的也就這麼十幾個,而且一小半還是打醬油的,能夠有資格參加華山論劍的 始終只有那麼幾個。
-
4 # 嘯鷹評
(土耳其,希臘,阿根廷,智利,巴西。加拿大都有過戰列艦)
戰列艦這是什麼?是一群多炮塔神教心中的聖物。
哪怕在現代這個,戰列艦已經沒有用武之地的年代,都有一群能夠在海軍艦艇命錄之中,看到戰列艦的身影。
在那個戰列艦就是海洋霸主的年代,渴望擁有戰列艦的國家更是不計其數。
除了英國,德國,俄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奧匈帝國這幾個國家擁有戰列艦以外還有一些國家也有,(上面這幾個的戰列艦滿坑滿谷的,光把級別列出來就夠我幹一宿了...)
比如說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這三國被忽視的國家再比如說南非,奧斯曼土耳其(德國戰列艦革本號)希臘,西班牙,加拿大,馬來西亞都有過戰列艦
阿根廷裡瓦達維亞級戰列艦
裡瓦達維亞號,莫雷諾號
五個雙聯裝十二寸主炮炮塔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級戰列艦四個十二寸都雙聯裝炮塔
智利海軍上將拉託雷級戰列艦 標準排水量 28000噸五座雙聯裝,33毫米主炮。
1914年9月9日,英國政府立即買下尚未完工的一號艦,建成後命名為“加拿大”號並編入 英國皇家海軍,曾參加 日德蘭海戰。。一戰結束以後,1920年8月,一號艦“拉託雷海軍上將”號才被以100萬英賣給智利。
希臘曾經向美國買了兩條密西西比級戰列艦
然後加拿大的話是加拿大號,接下來也就沒啥了
-
5 # 醜態果
太籠統了,很多國家甚至小國都有過,這裡大致列舉一下,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各國基本都有。蒸汽動力時代,沙俄,蘇聯,德國,希臘,英國,美國,日本,土耳其,西班牙,南非,義大利,巴西都擁有過戰列艦。其中二戰時期英國,美國 日本,義大利的戰列艦質量最好,都有先進的設計概念和前衛的技術,蘇聯戰列艦太老舊,德國戰列艦是完全落後的一戰思路設計
回覆列表
戰列艦又稱為戰鬥艦、主力艦、戰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灌甲的防護力為主要訴求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這個名字起源於帆船時代的“戰列線戰鬥艦”,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VS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海戰方式為交戰雙方的艦隊在海戰中各自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進行同向異舷或異向同舷的舷側方向火炮對射。凡是其規模足夠大,可以參加此種戰鬥的艦船均被稱作戰列艦。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龐大、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具有噸位大、火力強、裝甲厚、航程遠等特點,是19世紀6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軍的主力軍艦艦種之一,大炮鉅艦時代的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其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彈道導彈潛艇所取代。
在一戰以前有很多國家擁有戰列艦,如巴西,阿根廷等,但到二戰的時候只有五個海軍強國和個別國家擁有戰列艦-日本、義大利、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蘇聯。但蘇聯的戰列艦是一戰時的產品,應該是沒有多少的戰鬥力。
圖為標準的戰列艦,四個字可形容:厚甲巨炮
此外,作為華人既然談到戰列艦,有兩個國家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和日本。
一、中國
中國有沒有過戰列艦隻能拿一些篇幅細講一下了,因為曾經的北洋水師定遠、鎮遠艦是不是戰列艦引起過學術界的爭議,本人的觀點:不是。
為解釋清楚,需先區分開戰列艦、鐵甲艦的定義:
戰列艦
戰列艦這個名詞來源於風帆戰列艦(line-of-battle ship戰鬥編列艦),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 clads)即是後來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列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列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列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列艦,稱為超無畏艦。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列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列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透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列艦的數量和效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列艦的熱潮,出現了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鉅艦。即使如此,戰列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艇、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列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列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劃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列艦投入使用,直到2006年3月最後一艘戰列艦退役。
鐵甲艦19世紀中葉之後,隨著科學技術和造船工業的發展,風帆動力戰列艦逐漸讓位給蒸汽動力戰列艦,戰列艦進入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鋼鐵軍艦時代。1849年,法國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機為輔助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崙”號成為海軍蒸汽動力戰列艦的先驅。它裝有蒸汽機為主動力,但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奠定了蒸汽裝甲戰列艦在近代海軍艦隊中舉足輕重的統治地位。1859年,法國建造了排水量5630噸的“光榮”號(Gloire)戰列艦。1860年,英國建造了排水量9137噸的“勇士”號(HMS Warrior)戰列艦。這兩艘軍艦外面包覆鐵質裝甲,被視作世界上最初的兩艘蒸汽裝甲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直到20年後才逐漸消失。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北方海軍的小型裝甲炮艦“莫尼特”號(USS Monitor)首次採用了封閉的迴旋式炮塔。它與南方邦聯海軍的“弗吉尼亞”號裝甲艦(CSS Virginia)之間發生了首次近代意義上的海上炮戰——1862年的漢普敦海戰。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於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戰術似乎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裡裝甲艦的稱謂取代了戰列艦。1873年,法國建成“蹂躪”號戰列艦,該艦已廢除使用風帆的傳統,成為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純蒸汽動力戰列艦。到19世紀70年代,世界各海軍強國的蒸汽裝甲戰列艦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蒸汽機不僅為軍艦提供了推進動力,而且蒸汽還被用於操縱舵系統、錨泊系統、轉動裝甲炮塔系統、裝填彈藥、抽水及升降艦載小艇等。大型蒸汽裝甲戰列艦的排水量達到8000至9000噸,推進功率達到6000至8000匹馬力。這時的戰列艦在主甲板的中央軸線上或者艦體兩側裝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轉的裝甲炮塔,艦炮也都普遍採用了螺旋膛線,攻擊力進一步增強。此時的戰列艦大多被稱作“鐵甲艦”(Ironclad),中國的定遠、鎮遠皆屬此列。
北洋水師定遠號鐵甲艦
北洋水師鎮遠號鐵甲艦
綜上所述,中國沒有過戰列艦。
二、日本
之所以提一下日本,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日本帝國的救星”。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二戰結束後,戰列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由航空母艦取代其成為各國海軍主力艦種。
大和號戰列艦,人類歷史上造出的最大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