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像風一樣吹過4

    導讀:作為家長,不能和孩子24小時都待在一起,總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所以就禁止孩子和這群朋友交往,禁止孩子和那些同學玩,但是孩子卻因此產生產生很多怨言,該怎麼辦呢?最近,11歲的諾飛和媽媽鬧了彆扭。原因是老師將一個成績差、行為習慣不太好的同學安排和諾飛同桌,要求當學習委員的諾飛搞好傳幫帶,幫助這位後進生爭上游。諾飛很樂意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可諾飛的媽媽聽說了這事,立即找到班主任,說諾飛不能和這樣的壞孩子交朋友,要求儘快重新安排座位。諾飛很生氣,認為媽媽干涉了他的自由。媽媽卻說,她都是為了他好。母子兩個,到底誰有理呢?□ 諾飛的講述: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要和那些懂事、聽話、有禮貌、不打架、不罵人的好孩子玩,不要理那些沒教養的壞孩子。”但我根本分不出誰是好孩子,誰是壞孩子,逮著誰就和誰玩。後來,我媽發現經常和我玩的兩個同學不講衛生,亂扔垃圾,急了還互相廝打,她就堅決制止我和他們來往了。後來,上小學了,媽媽對我交朋友的事更上心了。她經常對我說:“跟好人,學好人,跟壞人,學壞人”,“學好容易學壞難”。什麼好呀、壞呀,我覺得同學們都好,大家在一起玩得都很開心。可媽媽卻說不能只顧著一時玩得高興,一定要看這個朋友對我提高學習成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沒有幫助。讀小學二年級時,爸爸從深圳給我買了一個超能機器人。放學後,我邀請一位喜歡機器人的同學到我家裡玩。媽媽回家後,劈頭就問人家:“期中考試,你數學考了多少分?語文考了多少分?你平時都玩些什麼?你爸媽是幹啥的?”後來,我們玩得特高興時,那位同學竟然穿著拖鞋跳上了床,邊跳邊叫:“諾飛,你太牛了!太牛了!”我媽立即拉下臉,將他轟出了家,並告訴我,不許再和這個沒教養的同學來往。第二天,他主動邀我到他家看一個機器人的科幻片,我內心裡非常想去,可是想到媽媽的警告,我還是找藉口溜了。事後,我在心裡遺憾了好長時間。這一次,老師將彭峰安排和我同桌,讓我幫他改正壞習慣,提高學習成績。我很高興,這是老師對我的信任。再說,彭峰也不是天生的壞孩子,只是因為父母離婚,他的學習受到了影響,他太需要幫助了。沒想到,媽媽這一攪和,這事就砸了。彭峰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其他同學也都說我自私,我對媽媽恨得不行……□ 諾飛媽媽的講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諾飛太小,還不懂這道理,我們大人卻要對他負責,在交朋友的問題上嚴格把好關,不能讓他受了外界不好的影響。我一個同事的兒子上初中,成績本來在前10名,有望考上重點高中,可是“不幸”和一個壞孩子交上了朋友。那孩子不愛學習,整天沉迷於網路遊戲,還搞網戀。一個學期下來,同事的兒子也成了那壞孩子的翻板。最後,他只考了一個職業中專。上中專後,他照樣上網、曠課、談戀愛。一個有著大好前景的孩子就這樣給毀了。我給諾飛講這個沉痛的教訓,諾飛卻不以為然:“那是他自制力差,才容易受誘惑;再說,也可能他根本就不想學習,正好找到了放鬆的機會。”孩子話就是孩子話,他思想認識不深刻我不怪他,但我們卻不能因此放鬆警惕。良友讓你受益終生,損友則會害你一生。在諾飛交朋友這個問題上,我堅持寧缺勿濫,寧少要精的原則。對他新交的朋友,我都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主要是看他的學習成績、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家庭環境等,哪一項不合格也不行。諾飛總是埋怨我干涉他的自由,說對於那些興趣相投的同學,他不敢和他們玩;而媽媽看好的同學,他又覺得玩著沒勁;他非常羨慕那些想和誰玩就和誰玩、廣交朋友的同學。他年紀小,還不能理解我的一片良苦用心,我想,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一定能明白並感激我對他的高度負責任。這次,老師為了幫助一個壞孩子改邪歸正,竟然將諾飛安排和他同桌。暫且不說這個傳幫帶是否有效果,但對於諾飛來說,這無疑是在冒險,一不小心,他就會和壞孩子同流合汙,這個風險實在太大了。我要求老師立刻重新安排座位,將壞孩子調開。諾飛對此耿耿於懷,幾天不理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受這個冤枉氣,我覺得值。諮詢師手記1、你真的是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嗎現在,父母對孩子成長的緊張度越來越高,總擔心孩子會不會摔著了、碰著了,會不會好好學習,會不會學壞,真恨不得替孩子背了書包去成長。父母在親身感受和耳聞目睹豐富的人生經驗後,有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溫室的花朵雖然也能如期開出美麗的花,但是,由於缺乏大自然的Sunny雨露的滋潤,它是脆弱的、嬌嫩的,經不住風雨,其顏色也沒有在露天盛開的花兒鮮豔、燦爛。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就反其道而行之,時時不忘給孩子搭建溫棚。獨生子女時代,孩子對朋友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友誼,不僅能讓孩子身心愉悅、開啟智力、激發靈感,而且還能讓他們在取長補短、互幫互助中得到提高。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對友誼的渴求,很多家長在社群網路上發帖給孩子尋找朋友。當然,不管是在網路上為孩子尋找朋友,還是在現實中為孩子選擇朋友,不少家長都帶著明顯的功利性:只和好孩子交朋友,不能和壞孩子來往;希望好孩子能影響並帶動自己的孩子更優秀。12歲的諾飛就有這樣的一個媽媽。雖然諾飛表示了強烈的抗議,但媽媽卻用“我是對你負責”的大道理來搪塞。媽媽這樣做,真的是對諾飛的成長負責嗎?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要增強對環境的適應力和辨別力。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是我們欣賞和喜歡的,有一些人是我們不太感冒的,還有一些人甚至是我們討厭的。但是,我們無法將那些討厭的人從我們的環境中清除出去,更不能改變他,我們能做的就是適應這樣一個“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的現實環境,並辨明是非,選擇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接觸。這鍛鍊的是一個人的適應力和辨別力。但是,如果家長為孩子選擇好了朋友,那麼孩子就不必發揮他的辨別力了,也不必努力適應環境,只需要被動順從環境就行了。一個人的成長還包括學習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人與人的相處,總會遇到很多矛盾和問題。透過處理這些問題,一個人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如果家長用一個模式去為孩子框定朋友,一方面,孩子與同類型的人接觸,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會減少,這也減少了他解決問題的機會;另一方面,孩子在和朋友發生矛盾時,家長會認為這是因為 “志趣不投”引起的,而因此出面把那位朋友轟出局,這也讓孩子失去了積極解決問題的機會。一個人的成長還包括積極發揮其能動性,努力改造環境。一個人在適宜的環境裡生活會產生惰性和依賴性。家長如果為孩子選擇的都是榜樣性的朋友,那麼孩子就會順從地跟著榜樣走,雖然有可能最後能像榜樣一樣出色,但是僅限於是榜樣的“翻板”,不會有更多的創新;而且,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榜樣並不是完美的,也並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亦步亦趨地學榜樣,也許不過是一場“東施效顰”的鬧劇。2、給孩子選擇的自由給孩子選擇朋友的自由,並不是說家長不作任何干預,對其放任自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目前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很多,孩子的自制力較差,稍不留神,也許就會被濁水溼了腳,這就需要家長作出適當的引導。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值得褒獎的?什麼是必須批叛的?孩子往往並不能分辨清楚。他們可能會和那些好打架鬧事的同學交朋友並模仿他們的行為,認為那是講哥們義氣,是勇敢;他們可能會和那些揮霍金錢講究吃喝的同學交朋友並學著他們的樣兒,認為那是成熟是有品味。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必譴責他亂交朋友,而是要幫助他正確認識那些行為的弊端。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就會主動遠離那些行為習慣不好的人,主動與那些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人為伍。家長要對孩子的朋友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不能“戴有色眼鏡”看人,單純地用成績好壞或家庭出身來評判他的朋友,也不能因為他的朋友偶爾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就完全否定他並禁止自己的孩子與他來往。要鼓勵孩子與不同場合、不同型別的朋友接觸,樹立“三人行,必有我師”“人各有所長”“取長補短”等觀點,從不同的朋友那兒獲得不同的感受,學到不同的知識。當然,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控力畢竟有限,當發現孩子與志趣相迥的朋友交往時,家長也必須作出良性干涉。比如,孩子在和一個有著犯罪傾向的朋友交往,家長應當機立斷,堅決阻止他們繼續來往。而如果孩子的朋友只是有一些不太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可以將孩子的朋友請到家裡來玩或主動參與他們的遊戲,寓教於樂,對他們進行正確教育、引導。來和諾飛媽媽一起完成作業:1、鼓勵諾飛去結交更多的新朋友,並盡力為他提供一個交友、擇友的條件和機會。2、尊重諾飛交友的意願,不能用自己的偏見評判他的朋友。3、當諾飛在交友中遇到困難時,給予其關心和引導,而不是替代和阻止

  • 2 # Miumiu7

    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不得不承認無任:是由於遺傳基因,還是家庭因素或外界因素導致一些孩子並不是那麼本善。我個人也非常認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觀點。這有關宇宙能量傳遞與共振。因此孩子交朋友成了許多父母非常關心的事情,交到習慣好上進的朋友有助孩子更完善自己並相互進步,而交了所謂的“壞孩子”則要看情況,要不是好的影響壞的,要不就壞的影響好的。由於每個人都隱藏了一些“壞”因子,所以大多好的會被壞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說一個壞習慣只要一次或幾次就形成,而一個好習慣至少需要堅持21天才能養成。社會就是由許許多多不同人組成,我們的孩子也會接觸到許多型別的孩子,如果交到所謂“壞孩子”怎麼辦?首先,家長要接受事實,這樣心態上會平和些。接下來不要急忙一棒子打死孩子的交往,先觀察一下情況,然後再想應對的方法。所謂壞孩子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學習成績不佳,沒有什麼品質問題;第二種是學習成績差,又有不遵守紀律、貪玩兒等行為;第三種是學習、紀律不好,還有抽菸、打架、早戀等行為;第四種是劣跡行為嚴重,甚至有輕度違法行為,如小偷小摸、少量騙錢、劫錢等。如果交品質不壞的小朋友,那隻要自己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就沒理由阻止其交往,畢竟就算是壞孩子也有亮點;其它幾種,如果是學齡前的孩子就可透過繪本,間接的講解一些行為語言是不受歡迎的以及交朋友的一些原則,多陪孩子玩,轉移其注意力或提供其它交友的條件。如果學齡後的孩子,可以透過先認可他的交友,用靜心溝通的方式來處理,比如:先問問孩子,你感覺你朋友怎麼樣?你和他一起時有什麼感受等等,然後先認同孩子的感受,根據孩子的回答,慢慢深入,講些自己的經歷或正面的例子,對壞孩子的壞行為需承擔什麼後果,幫助孩子分析瞭解,讓孩子自己有個思考的時間,在有意阻止孩子交壞孩子的期間,多陪孩子,最好可以提供交好孩子的條件,讓其感受並接受到正面的能量。當然這些方式是普通大眾的,如果想要更有效的,必須深入科學的瞭解自己孩子的個性,根據孩子的內心人格型,採取更有效的語言與行動,會事半功倍。沒有誰是喜歡自己的為人處事被人一口否定的,孩子也一樣,因此先理解,再處理,才能更有效。

  • 3 # only135028594

    孩子接觸了不一樣的人,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人;接觸到了不一樣的觀點,並選擇性的吸收內化,這本身就是成長。

    對於孩子會形成什麼樣的世界觀,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推斷、試錯、驗證的過程,我們可以引導,但很難控制結果。孩子就像一粒種子,只要父母為他提供足夠的養料,他自會長成他想要的樣子。

  • 4 # 壹父母

    首先,孩子是需要朋友的。在和自己朋友相處過程中建立的平等的關係、進行的心理交流和行為模仿,都是孩子在與家長的互動中是難以獲得的。

    “壞孩子”的標準是什麼?孩子的玩伴究竟時好時壞,是應該由孩子來判斷,而不是家長,這一點是對孩子的基本的尊重。家長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去過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的交友,孩子的工作……這樣干涉之後孩子的成長路徑會是什麼樣子?當他成人之後,面對各種選擇、困境的時候,會本能地抗拒做選擇,負責任,因為,他有一個什麼都要干涉、都要代替他做決定的父母。

    當然,我們並不認為“說髒話”是一件對的事情,作為孩子的父母,如果有機會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影響那個孩子,也許可以慢慢建立起家長和孩子的朋友之間的“朋友關係”,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他知道說髒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甚至要更近一步,去了解孩子朋友的原生家庭,因為這種說髒話的習慣,很可能是他的父母影響了孩子。

    父母不應該替孩子決定與什麼人交往,但是有責任教給孩子交往的原則和方法。當孩子有了自己的交友原則之後,那些不好的行為,自然會讓孩子對這樣的朋友產生不喜歡的感覺,慢慢也會遠離這個朋友。刻意的阻止,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效果。

    做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有選擇朋友的自由。由孩子自己選擇,並在交朋友的實踐中摸索經驗,這是非常寶貴的一個成長過程。我們不能粗暴地剝奪孩子的這個過程。

  • 5 # 倪倪的認真一點

    父母擔心孩子交的“不好”的朋友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會把孩子帶壞。這是很多父母的顧慮。而父母在判斷什麼是好朋友、什麼是壞朋友時,常常有以下幾個維度:

    學習成績、在學校是否遵守紀律、是否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是否打架、父母的層次......而父很多父母的矛盾在於:直接讓孩子不要跟這些朋友往來,孩子不聽,也顯得父母小氣;怕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交到更優秀的朋友......

    在孩子進入小學後,社交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到了青春期,學校的人際關係更是對孩子是非常致命的一個因素,說“致命”是因為TA真的可以為此去死。所以父母直接的拆散只會讓孩子們抱團對抗父母。

    再來看看這些“不良”的朋友。因為工作關係,我曾與很多“討人厭”、“惹事生非”、“學渣”的孩子深入的交流過。當我真的瞭解這些孩子後,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著讓人心酸的成長經歷,與家庭教育、學校模式有著很大的關係。而當他們從我這裡感受到被理解後,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的柔軟,而且很容易得到滿足,可能是生活中被理解的太少了。

    所以,“不良”的朋友不一定那麼可怕。父母要理性的處理孩子的社交問題:

    1、接納孩子的朋友。

    當孩子有了新友情,要為孩子高興,並且肯定他的社交能力。同時,父母還可以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來玩。這樣的話,父母可以深入的瞭解這些孩子。當孩子與朋友發現,父母是如此接納他們及他們的友情,“不良”的孩子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溫暖,久而久之,還能起到積極正向的引導作用。你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習得了良好的社交能力。

    2、探討如何幫助“不良”朋友。

    父母觀察下來,有時也會發現這些孩子,真的“不良”,習慣不好,脾氣不好,沒禮貌....這時候依然不能直接拆散他們。而是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記住是感受,而不是建議),作為父母,看到了這些孩子哪些優點,同時又有哪些擔心。問問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也有同感,可以繼續探討,如何去幫助他們,如何不被朋友們的這些“不良”所影響。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結交了“不良”,不妨問問,孩子看到了這些孩子的哪些優點?並且表達,爸爸媽媽對孩子交友的擔心,看看孩子自己怎麼看?又如何做到不被這些“不良”影響。整個過程是幫助孩子的態度,而不是控制的態度。

    觀察、表達感受、傾聽、表達建議,當父母始終是接納的態度,孩子能夠感受的到。孩子對父母有時候會有強烈的情緒,是因為他們還是非常在乎父母的感受和想法,而渴望長大的意願讓他們內心充滿了衝突,如果父母一味的控制,只會讓孩子拼命為了保護自己的成長需求而與你對抗到底。接納,與孩子站在同一邊,孩子會認真的考慮父母的建議。

  • 6 # 小小思維家

    家長認為孩子交壞朋友,往往是從大人的角度去判定這是個“壞朋友”。而孩子或許就是覺得那個朋友好玩、有趣:我和他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聊不完的話題,而且他願意和我玩在一起。

    很多時候,作為家長,我們可能不要太快地對這個“壞”孩子下負面判斷並認定他不會轉變。孩子是處在發展中的,只要學校教育這方面老師不放棄,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有足夠意識去認清問題和配合支援,壞孩子也是會變好孩子的。

    壞朋友是不可能不存在的,無論是生活社群裡還是學校裡,家長不可能把孩子永遠放在一個“安全無汙染”的“無菌室”,所以,對自己家孩子從小就注意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懂得冷靜思考才是正路。

    在是非面前,孩子可能還不會分辨或者即使會分辨但是孩子的能力有限,這時候是需要父母去幹預的,比如家長和老師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多方面溝通情況,而不是簡單地對“壞孩子”說“不準。不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北地區葡萄什麼時候撤棚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