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雨的熱天

    對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初始計量就是用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成本。教材上說的後續計量分為權益法和成本法。因為權益法需要對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整,所以你會感覺用了兩種方法。給你舉個例子,這樣講給你你就會很清楚了:對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長期股權投資是以公允價值作為初始入賬成本,後續計量用權益法的,需要對被投資企業的初始入賬價值進行調整。比如A企業以200萬購入B企業30%的股權,購買日B企業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為1000萬那麼這裡的初始計量就是公允價值200萬。而這裡的後續計量使用權益法,所以要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入賬成本進行調整:1.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被投資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時,不作調整。2.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於被投資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時,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那麼,很顯然,這裡初始投資成本小於被投資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應作如下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 - 損益調整 100 貸:營業外收入 100這樣經過權益法調整以後,他的入賬價值就是300了(200的初始入賬成本+100權益法調整)。前者是初始入賬成本確認方法,後面的是對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整的方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用奶油做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