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
2 # 介入王小俊讀歷史
專門查了一下:
王維,安史之亂中被捕後,出任偽職。
杜甫,也曾被捕,押至長安。
同被俘的王維被嚴加看管,杜甫因為官小,沒有被囚禁。
杜甫、王維等被捕,是唐朝由盛到衰的急劇轉變造成的,說白了,就是國家內部的事情。
王維,號稱“詩佛”,詩歌、文章皆有佛心,就是一平常官員。
杜甫,雖號稱“詩仙”,憂國憂民,奈何名氣在民間,人輕言微。
錢謙益,作為東林黨領袖,一心為國出力。
對內,與閹黨做鬥爭。對外,試圖抵禦滿清。當我們以為錢謙益會成為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時,熟料,錢謙益開啟南京城大門,跪在城門口,迎接清軍入關。
氣節,還不如妓女!
杜甫、王維,後世名聲大,但當時卻沒有實權。
錢謙益,現在名聲不好,但在南明,有很強的號召力。
生命和尊嚴哪一個更重要?
杜甫被俘之後並沒有做什麼,相對來說人身還算比較自由,究其原因,卻是他當時實在是沒有什麼名氣!
正如小可之前所說,杜甫活著的時候就是一個無名小卒,唯一拿得出手的“大事”就是寫過三篇賦給唐玄宗,除此以外,僅僅是一個十年都找不到像樣工作的臭書生。
如此渺小的杜甫,理他做甚?
王維可不一樣,做為當時站棋畫詩的三絕人物,名望比李太白也不逞多讓。自然受到了叛軍的特殊“優待”,一個名聞天下的人物倘若站在自己這一邊,對自身的名望和凝聚力絕對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必然是軟硬兼施。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當選擇死或不死的時候,唯一標準就是
值不值得?
一萬下去,留個聲名,然後萬事皆休,值不值得?
或者說,為了唐朝君臣和儒家大義去死,值不值得?
忠於大唐的結果是鬱鬱寡歡,被人玩弄。
換作是你,你忠於大唐麼?
與杜甫不同,王維身上的儒家氣息並不濃厚,反而有一種禪道之氣和避世之意。
如果將名氣換過來,估計杜甫會噴叛軍一口帶血的吐沫,然後寧死不屈,寫下一首詩之後慷慨就義。而王維可能只是流落街頭,偶爾彈彈琴,寫寫詩,郭子儀來到長安,估計他也不會冒死出城。
他的家國之情太淡了!淡到可有可無!
因此,與其說杜甫是幸運的,不如說杜甫混得實在太慘,摸爬滾打了十年,一點聲音都沒有,想想也是,一個兵部倉庫主管,一個相當於縣公安局副局長(還拒絕上任)的小官,如何入得了叛軍的法眼!
錢謙益就幸運一些,他前期的生活實在是太順利了,事業愛情名氣三者齊全,結果因一句“冷極奈何”便遭到了萬世痛罵,還被列入了《貳臣傳》。
他不倒黴!
活了八十多歲,衣食無憂。那一句“水太涼”哪怕是真有其事,也有兩種解釋,一是怕死,一是留待有用之身反清復明。
王維也不算倒黴,拋開那些緋聞不論,總體來說依然是平穩安順,死是其所。
杜甫才倒黴,各種病,各種窮,各種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