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多大可以吃肉??吃肉對寶寶很重要嗎?
7
回覆列表
  • 1 # 營養海賊團

    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開始吃肉了。肉食不僅營養豐富,冬天吃肉還可以為寶寶提供禦寒的脂肪。但很多家長為了把自己的寶貝養成“大胖小子”而拼命給孩子吃肉,這顯而易見是不科學且有害的。

    1. 肉類的營養價值

    先來總體的看下肉類食材中的營養

    二、脂肪一般肉類中含的脂肪根據其部位不同含量也有差異。

    三、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形式存在於肝臟和肌肉中。

    四、礦物質以鐵血紅素形式存在,不受食物其他因素影響生物利用率高,

    五、維生素含有B族維生素豐富,內臟富含維生素A、核黃素。

    2、分類介紹肉類食材的營養價值

    (1)魚肉

    1、蛋白質:魚肉中含有寶寶所需的九種必需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到寶寶身體後約有87%-98%皆可被寶寶身體利用。

    2、維生素:魚肉中所含有的W-3系的脂肪酸,以EPA和DHA含量最為豐富,可以促進寶寶腦部發育。此外,魚油中含有及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可以幫助強化視網膜上感光細胞對光的反應。使寶寶視力變好。特別是魚的肝臟部分含量尤多。魚肉中含有適量的四種水溶性維生素B族。

    3、礦物質:海魚肉含有豐富的碘,其他魚肉中含有磷、銅、碘、鐵、氟較多。

    (2)畜肉類

    1、蛋白質:肉類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充足比例合理,易被寶寶吸收。

    2、脂肪:一般為10%—30%,可為寶寶提供較多的熱量,但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不宜給寶寶選用太多。

    3、鐵和磷:畜肉中含有豐富的鐵和磷,磷是構成寶寶身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但含鈣率較低。

    (3)禽肉類

    禽肉類的營養價值與畜肉類差別不大,但是其氨基酸比畜肉類的氨基酸更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含硫脂肪含量為20%,是一種必需氨基酸。禽肉類的脂肪含量也比畜肉類的含量少,給寶寶選擇時可以在份量上比畜肉類多增加一些。

  • 2 #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在我們傳統觀念裡,寶寶吃肉一般都很晚,有的孩子1歲多了還沒有嘗試吃肉,家長擔心孩子吃肉會不消化。其實,根據寶寶滿6個月以後就可以嘗試肉了。

    肉類富含優質蛋白質,還富含鐵、鋅、維生素B12等,嬰幼兒階段是寶寶發育較為快速的階段,6個月以後我們可以從母乳或配方奶獲得充足的營養,但6個月以後就要及時新增輔食。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由於母乳含鐵非常低,寶寶4~6個以後體內儲備的鐵消耗殆盡,需要及時從輔食中獲得鐵,但如果吃的偏素,一方面植物來源的鐵吸收率低,另一方面米粥等含鐵也不高。雖然有強化鐵的米粉,但符合國標的嬰兒米粉強化鐵以後含鐵仍然不高,而且這類鐵的吸收率也低。

    由於肉類含的鐵屬於血紅素鐵,吸收率高,同時含有的鋅吸收率也高,同時讓寶寶獲得優質蛋白質,所以,中國營養學會目前也建議寶寶滿6個月以後及時新增富含鐵的輔食。

    但剛開始給寶寶嘗試肉,需要非常細膩,如市售的肉泥,一般做的非常細膩,適合寶寶嘗試。例如,嘉寶的牛肉泥、豬肉泥都不錯。我家也買了,但由於裡面含有牛奶成分,我家寶寶小七對牛奶過敏,只能自制肉泥。所以,如果給寶寶做肉泥,一定要夠細膩。

    等寶寶8個月左右,可以嘗試肉末或煮的非常軟的雞肉、魚肉等,有利於訓練寶寶的吞嚥和咀嚼能力。

    6~8月的寶寶,每天可以安排10~25克不等的肉,9~12月齡每天可以安排25~50克不等的肉類或魚蝦類,具體要看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給寶寶做成餛飩、小包子等。還可以給寶寶嘗試點肝類,肝類的營養價值更高,但由於考慮到安全問題,每週嘗試1~2次即可。

    這是給我家小七做的豬肉餛飩

  • 3 # 馨馨輔食記

    一週歲以內的寶寶以奶為主,崔玉濤說過,只要寶寶不過敏只有不能吃的食物,沒有不能吃的性狀。我個人覺得如果寶寶在六個月開始新增輔食,每次新增一種新的食材,觀察看看寶寶會不會過敏,到了八個月,可以過渡到爛粥,爛麵條,水蒸蛋,瘦肉之類的補鐵也開始跟上。這個時候是鍛鍊咀嚼的關鍵時刻,各種泥狀過渡到末狀,再到小丁。平時和寶寶吃飯的時候要大口咀嚼給他看,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的。

  • 4 # 丁媽親子時光

    寶寶新增輔食,一直都是媽媽們比較關心的事情,什麼時候新增、新增什麼?關於新增肉類更是謹慎,總是擔心寶寶嬌嫩的脾胃消化不了高蛋白的肉類,但是不新增又怕寶寶缺營養。

    一般情況下,寶寶4---6月開始新增輔食,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從高鐵米粉的穀類食物開始,之後可以新增根莖類的蔬菜、綠葉蔬菜、水果;第二階段就可以新增肝泥、肉泥、動物血等,寶寶7.8個月時候就可以新增肉類。

    7.8個月新增肉類的原因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無機鹽、氨基酸、以及鈣、鎂、鋅、鐵等礦物質,這些營養都是寶寶成長中所必須的;寶寶7.8個月的時候,身體營養需求量很大,單純的母乳以及米粉滿足不了寶寶身體發育需求,因此,寶寶需要新增肉類;寶寶7.8個月的時候,萌芽乳出,新增肉類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寶寶7.8個月的時候,腸胃功能發育日益完善,有能力消化肉類。寶寶新增肉類注意事項

    1.寶寶新增肉類的原則是由幹到稠、由少到多、由粗到細,寶寶新增肉類時還是要遵循這條原則;

    2.寶寶剛開始新增肉類,可以選擇比較好消化、肉質細膩的雞肉和魚肉、之後是豬肉、羊肉、最後是牛肉,牛肉纖維比較粗,不容易消化;

    3.寶寶第一次新增肉類,可以觀察3--5天,如果沒有過敏反應,如噁心、嘔吐、皮疹等,就可以繼續新增下一種肉類;

    4.寶寶新增肉類,可以和土豆泥、蔬菜泥等一起混合新增,可以防止寶寶腸幹便秘;

  • 5 # 孕媽學堂

    肉類能夠為寶寶提供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有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但是,如果吃得不合理,會導致消化不良。那麼,如何給寶寶吃肉,才更營養、更科學呢?

    芽芽媽給寶寶吃肉的6個建議

    1多吃白肉,少吃紅肉

    肉類的顏色主要有三大類,包括暗紅或鮮紅、白色、無色。

    1)鮮紅或者暗紅,比如羊肉、牛肉、豬肉等。

    2)肉色或者嫩白色,比如魚肉、雞肉、鴨肉等。

    3)無色的,主要是水生貝殼類,比如蟹肉、牡蠣等。

    顏色越淺的肉類,營養成分越高。淺色和無色的肉中飽和脂肪以及脂肪膽固醇的含量是明顯低於紅肉的,而且體積越小的動物,肉質的顏色就會越淺,所以建議爸媽們平時多給孩子吃魚蝦貝類。

    PS:媽媽們在給寶寶吃肉時,可以加些蔬菜,做好葷素搭配哦。

    2體積小的動物更營養

    動物的體積越小,營養價值越高。對寶Bora說,最佳的肉類是魚肉、蝦肉、雞肉、鴨肉,其次才是羊肉、豬肉和牛肉。

    魚類的蛋白質含量約15~24%,所以魚肉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這些蛋白質吸收率很高,約有87~98%都會被人體吸收。蝦含有豐富的鈣元素,有助於寶寶的骨骼發展和牙齒髮育,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幫助提高寶寶身體的免疫力。鴨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3注意寶寶輔食新增肉的順序

    一般6個月後開始給寶寶新增輔食,媽媽們要注意下給寶寶吃肉的順序,一步步來新增。

    新增輔食順序:強化米粉→蔬菜→水果→蛋黃→淺水魚肉→動物肝臟→禽肉類→豬肉→牛肉→蝦肉→深海魚肉。

    Tips: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新增肉類更需要注意。首先新增魚肉,最好是白魚肉(一般淡水魚肉質為白色),然後再新增紅魚肉(如三文魚、沙丁魚)。其次,豬肉比禽肉和牛肉更易過敏,所以最好十個月以後再新增,而且肉類都要去掉脂肪,只吃瘦肉的部分。

    4選擇合適的吃肉方式

    對於6個月——1歲的寶寶,媽媽們要把肉絞碎再餵給寶寶吃。對於1-3歲的寶寶,媽媽可以把肉做成丸子吃,還可以吃一點肉絲,或者切成碎塊給寶寶吃。

    5控制寶寶對肉類的攝入量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對肉類的攝入量不同,所以媽媽們平時要多注意了。

    兒童營養協會建議:

    7-12月的寶寶:蛋類50g/天、肉類25-40g/天。

    1-3歲的寶寶:各類肉類總計100g/天。

    學齡前兒童:蛋類60g/天、魚35g/天,禽或畜肉25g/天。

    6選擇合適的吃肉時間

    一般中午讓寶寶吃肉比較好,因為下午的時間比較長,寶寶好動,多玩一會兒就能把肉消化的差不多了。如果中午吃了肉,晚上就不要多吃了,以免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

  • 6 # 媽媽學園

    一、寶寶新增第一口輔食時,其實就可以吃肉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寶寶滿6月齡(出生180天)後,就要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新增輔食了。首次新增輔食時,寶寶就可以從富含鐵的高能量食物,比如肉泥、強化鐵的米粉等開始新增。

    也就是說,當寶寶達到了新增輔食的時間,就可以吃肉了。

    二、輔食遲遲不加肉,寶寶易缺鐵,影響生長髮育!

    寶寶滿6個月後,胎兒期所儲備的鐵差不多消耗完了,需要及時新增富含鐵的輔食,以滿足生長髮育所需營養。其中,除了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類是製作寶寶高鐵輔食的關鍵食物。因為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鐵,吸收率差,而動物性食物比如紅肉、動物血、肝臟等,不僅含鐵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能更好的地被人體吸收。

    除了能補鐵,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些營養元素,都對寶寶的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輔食遲遲不加肉,很容易導致寶寶發生缺鐵甚至貧血,從而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甚至大腦發育,媽媽們應該儘早地為寶寶新增肉類輔食。

    三、寶寶每日吃肉推薦量

    7-12月齡的寶寶,每天需食用50g的肉禽魚,雞蛋過敏的寶寶,相應增加30g肉類。

    13-24個月的寶寶,每天需食用50-75g肉禽魚。

    四、寶寶吃肉注意事項

    媽媽常常糾結於是先給寶寶加白肉(比如雞肉、魚肉),還是紅肉(比如豬肉、紅肉)。

    其實這沒有過多的講究,白肉和紅肉各有優缺點,白肉的口感相對細膩,更容易消化,而紅肉則含鐵量相對較高,媽媽只需要注意及時新增肉類輔食即可。

    另外,新增肉類輔食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新增原則,先給寶寶嘗試一小勺含水較多的肉泥,等寶寶適應了,再逐漸加量變稠。

    最後,媽媽們買肉時要注意,無論哪種肉,儘量選擇瘦肉,而不是肥肉,避免寶寶攝入過多的脂肪。

  • 7 # 辣眼睛的大腦斧

    寶寶幾個月可以開始吃肉?太多家長給孩子開始吃肉的時間都太晚

    其實一般來說從寶寶寶寶滿6個月就要新增輔食,最初的輔食必須含有豐富的鐵,一般六個月的時候寶媽可以選擇補鐵的米粉。在新增輔食的時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在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出米粉之外,可以增加一些蔬菜汁、水果汁等等,之後可以增加米粉的稠度,輔食也逐漸開始逐漸過渡到蔬菜泥、水果泥等等。

    一般在寶寶7個月的時候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在輔食中新增肉泥了,最開始新增的肉泥可以選擇無刺的魚肉泥,當孩子適應之後,可以逐漸增加豬肝泥、雞肉泥、魚肉泥等等。在給寶寶剛開始新增輔食的時候,每天新新增的輔食數量最好控制在1個左右,當寶寶適應了一種輔食之後,再新增另外新的輔食。

    給寶寶製作輔食的時候做法也儘量以蒸煮為主,不要放油鹽醬油等調料。雖然可以早一些給寶寶輔食中增加肉類,但也要注意量,不要吃過多,寶寶吃太多頭容易不消化。寶寶在吃“肉”的同時,蔬菜、水果也要適量,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的奶量也要充足。

    寶寶如果過晚新增豬肉、牛肉等紅肉容易造成寶寶鐵元素攝入不足,嚴重者嚴重者還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甚至影響生長髮育。所以最好能在寶寶七八個月的時候就新增肉類輔食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定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又向羅馬尼亞部署薩德,俄羅斯會如何反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