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萊恩盧

    我在這公司兩年了,北京公司的。我只知道android開發的情況,其他不知道。8點半到9點半上班應屆生本科(做開發的)是6K,招進來後包半年住宿(不過住的挺差),中午補助15快,晚上下班到8點(不管你在幹什麼,中間是否吃飯)補助20快,今年聽說有交通補助。

    不是應屆生的話,完全看你談價格,同等水平,工資相差3K是正常(也就是做事都一樣,薪水不一樣)公司的年終獎一般是3個月,2年裡我以及身邊的人都是3個月(少數人稍微多些或少寫,其他部門不清楚,也可能是我這個部門比較掙錢)。(工作不到半年的話,年終獎比較少),公積金交的是最高的12%,不過第一年是按試用期薪水交的。

    工作強度的話,這個不好說。回覆玻璃幫幫忙:一個是公司的android人員很多,我那個部門就有70個android開發;公司好幾個部門,所以android開發者,可能有300;另外,人員流動很大,一般人再公司呆1年多就會走,主要因為公司做系統相關的,寫程式碼很少,工作比較沒意思,待遇也不高。

    而跳槽出去,薪水很漲很多。以我在這個公司2年的經驗,不建議來。

  • 2 # 答題百科

    華為這週末搞了件不大不小的事――釋出了“世界首款手機AI晶片”麒麟970――各位科技媒體小編都辛苦了,大週六晚上的不是飛去德國跑會就是在電腦前蹲直播,連約會都要改期,好氣哦。咳,言歸正傳。華為為了搶這個“世界第一”著實花了不少心思,作為一個以“自研”為驕傲的企業,本次麒麟970上不僅使用的是別家的(寒武紀的)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智東西還獨家獲悉到,麒麟970在物體識別方面的一整套嵌入式AI解決方案(從演算法+Camera Tuning)都來自中科創達。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寒武紀的AI架構在麒麟970上實現的梳理也並非全部是華為海思自研的技術。這款晶片打造了多少個月?僅是加了一個NPU模組就能叫“AI晶片”嗎?為什麼華為要這麼緊趕慢趕搶“第一”?聯發科、深鑑科技等業內人士又是怎麼看待麒麟970?……以上種種疑問,智東西將為你一一揭曉。一、引數轟炸麒麟970的引數想必大家已經被刷屏了一遍又一遍,但為了文章完整性這裡還是不能免俗地需要列一列資料,看過的讀者可以直接跳過這段:眾所周知,目前九成的手機晶片採用的是ARM的架構,麒麟970也不例外。麒麟970採用ARM Cortex-A73四核+Cortex-A53四核的架構,採用了臺積電10nm製造工藝,搭載12核高效GPU、8核高效能CPU,4.5G高速LTE Modem,支援LTE CAT.18,最高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2Gbps,與高通目前釋出的最強的X20 LTE基帶實力相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70的GPU用上了ARM最新推出的Mali-G72 MP12架構――這是Mali-G72 MP12 GPU的首次商用。這個架構很厲害,比上一代的Mali-G71效能提高了40%,能效提高了25%。但如果拋去資料,一個小細節能讓你更直觀地理解它:在智東西跟某移動端大咖聊天的過程中,他對NPU、10nm統統只是點頭微笑,唯有在看到MP12 GPU小小地驚訝了一下。與此同時,麒麟970擁有兩個用於處理影象資訊的ISP,能夠更快速地響應處理圖片,並且能在低光照度環境下對降噪進行最佳化。由中科創達提供的智慧拍照技術則將自動識別鏡頭內的物體(比如一朵靜止小花又或是一個奔跑的人類),系統根據該物體的屬性調整相機引數或是進行主動去糊。麒麟970會搭載在將於10月16日於慕尼黑髮布的華為Mate 10手機上。二、寒武紀?何方神聖?既然一直在說“寒武紀”的NPU,那麼這個寒武紀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寒武紀科技(Cambricon)是中科院計算所孵化出來的AI晶片創業公司,中科院計算所不僅對寒武紀進行了天使輪融資,同時還給與了長期的支援與投入。8月底,寒武紀宣佈完成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國投創業、阿里巴巴、聯想等,一躍成為國內AI晶片屆當之無愧的獨角獸。不僅如此,寒武紀的兩位創始人也非常神奇――一對出身中科院的兄弟。哥哥陳雲霽目前仍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從事基礎科技研發,弟弟陳天石則當起了公司的CEO。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寒武紀這家公司一直以“研究性”企業被業內所知,說白了就是沒有產品出來。直到去年4月份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宣告自己的第一款AI晶片產品寒武紀1A流片了,這一點不斷拿來背書,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說了這事;不過之後其產品到底有沒有商用,有沒有量產,並沒有官方說法,按照2016年底寒武紀CEO 陳天石的說法,“晶片從研發、量產到商用,是一個以年為單位的週期,所以在明年,大家將可以在市面上看到使用寒武紀技術的晶片產品,比如在手機、安防監控等智慧終端和雲端伺服器上。”不過根據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釋出的賀信顯示,麒麟970晶片上的NPU正是整合寒武紀1A處理器作為其核心人工智慧處理單元,實現了手機上本地、實時、高效的智慧處理。這也是寒武紀1A真正意義上的一次產品化應用。不過話說回來,恐怕也只有華為這個量級的土壕,才有能力讓寒武紀1A真正產品化,從這一點看寒武紀是抱上了一個不錯的大腿。三、到底什麼是“AI晶片”?上文提到,麒麟970之所以敢叫自己“AI晶片”,最主要的就是集成了寒武紀的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現在所謂的手機處理器,比如高通的835、蘋果的A11、麒麟970等,實際上所指的是一個“處理器包”封裝在一起,這個計算包專業一點說叫Soc(System-on-a-Chip),高大上的說法是“計算平臺”;根據分工不同,很多專用功能的處理單元加進來,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是GPU,現在這個包裡的獨立單元數量已經越來越大,比如ISP(影象處理)、Modem(通訊模組)、DSP(數字訊號處理)等,不同的資料進來,交給不同特長的計算模組來處理,這個NPU就是手機處理器平臺新加入的一個擅長神經網路計算的單元,那麼到底哪些應用會用到神經網路計算?也就是現在最能代表人工智慧計算的一些應用,比如模式識別裡的語音、影象(人臉)識別,比如其他會用到深度學習的一些AI應用。為了讓這個深度神經元網路連線更快,“寒武紀1A”還設計了專門的儲存結構,以及完全不同於通用處理器的指令集。“它每秒可以處理160億個神經元和超過2萬億個突觸,功能非常強大,功耗卻只有原來的1/10。有時候,有些計算單元會獨立出來,不封裝在SoC裡,比如觀察蘋果iPhone的主機板結構,其Modem模組就一直獨立在其A系列處理器模組之外;寒武紀的這個NPU單元之前也是一個獨立的處理器單元,只是這次整合封裝到了麒麟970的Soc裡面。雖然晶片裡的CPU、GPU、DSP都可以用來做運算,但是NPU是專門用於神經網路架構計算的,號稱比CPU快25倍的同時效率將提高了50倍。有點類似於你想要剪東西,我給你一把剪刀。至於為什麼用的是寒武紀的NPU呢?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能做AI晶片級別的公司只有那幾家,而寒武紀是中科院出身,和華為的合作自然也是順理成章。中科院計算自己也表示,計算所自2011年以來就和華為展開合作,組建了“中科院計算所-華為聯合實驗室”。不過,也沒有說現在其他晶片的CPU+GPU+DSP架構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效果差到哪裡去了,恰恰相反,現在的眾多手機廠商都在這個架構上對AI功能進行最佳化。從高通驍龍到聯發科Helio,無不在人工智慧的晶片應用上進行了大力最佳化。比如高通在驍龍800和600系列晶片上做了一個軟體的神經處理引擎,高通也承諾未來也會出專門用來做神經網路運算的核――比如NPU。所以說,這個NPU,重要,但也沒那麼重要。以深度學習為例,深度學習分為訓練(Training)和推理/應用(Inference)兩部分,訓練階段的確需要非常高的計算能力,但在應用層面其實並不需要巨大的計算量――相信沒有哪個純真的使用者拿手機去做Training的。另一方面,AI不AI,最終還是得看應用嘛……需要整個移動AI應用的生態起來了,才能體現出硬體的優勢。同為手機晶片製造商,聯發科的一位產品技術負責人也認為,在晶片上整合硬體相對容易,關鍵還是上層的應用,使用者不會在意這個是不是AI,只會在意體驗。雖然華為展示出了三個常見應用方向(AR、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還動用了開發者網頁、開發者工具包、應用商店來招攬開發者,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在釋出會現場承諾,華為將打造一個開放的AI環境,開發者可以直接接入華為NPU功能,也可以透過第三方AI框架接入(目前支援TensorFlow和Caffe)。不過,就目前來看,移動AI應用開發還很少,華為現場展示的AI功能也集中在降噪、拍照美化等方面,快則快矣,沒有什麼雞蛋。在應用缺失的情況下,麒麟970、驍龍835、甚至效能再弱些的晶片使用起來也會讓使用者感覺相差不大。四、為了這個“世界第一”煞費苦心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12月16日,華為旗下手機品牌榮耀推出了2016年最後一款旗艦手機――榮耀Magic。榮耀Quattroporte趙明在講述這款榮耀3週年的特殊新產品的過程中,全程未提硬體配置,只談了這款手機的八曲面外形設計和搭載由華為2012實驗室研發4年的人工智慧引擎Magic Live。除了2012實驗室外,華為旗下還有諾亞方舟實驗室、高斯實驗室、夏農實驗室,華為沒有透露本次麒麟970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是否來自這些實驗室,但從目前看來主要是這幾個部門在研發。不過,僅從深度學習來說,華為的技術並不算領先。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華為海思方面非常想要自研“AI晶片”,但為了來得及搶上這個“世界第一”的名頭,最終選擇了和寒武紀、中科創達合作。一位業內人士對此的評價是――“從急促的拍板簽下IP核合同,到和Mate 10分開,趕在蘋果之前釋出這款晶片,時間上感覺有點趕鴨子上架。”那麼華為這個“世界第一”真的要搶得這麼急嗎?真的要。據傳言,這次麒麟970的專案做了大概4-5個月,其中包括了寒武紀、中科創達方面的技術整合、以及流片。從速度來說真的很快,一方面是華為乾脆果斷的行事作風體現,另一方面也側面證明了這個“世界第一”真的很急。據瞭解,臺積電下半年的生產線上已經有超過30款“AI晶片”的代工排期了。雖說並不全都是手機晶片,但可以看得出這的確是一股潮流趨勢。這一趨勢在智東西和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也感受頗深。五、業內聲音:AI晶片是趨勢同為手機晶片商,聯發科的一位產品技術負責人告訴智東西,“AI晶片”確實是目前的行業趨勢之一,隨著手機差異化越來越少,久而久之NPU將會變成“大家都得有”的東西。在智東西此前跟榮耀掌門人趙明的對話中也可以感受到,網際網路手機的競爭正從之前的網路營銷、網路銷售變成更技術化的比拼,在後網際網路手機的時代,人工智慧正成為核心競爭點之一。從深度學習晶片層面,與寒武紀類似,國內還有另一家專注於“AI晶片”的明星創企――深鑑科技――雖然說他們做“AI晶片”嚴格意義上是不對的,他們做的是用於深度學習推理應用(Inference)的FPGA板卡(具體參見智東西此前的深度專訪《成立一年估值超10億 與谷歌飆技術 這位90後CEO如何做到?》)深鑑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則認為,不光是手機晶片,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將受到AI的衝擊。隨著深度學習的興起,不同公司所在意的效能重點不同,一個語音公司與另一個安防攝像頭公司所用的晶片不同,比如對於語音識別的使用者,他們更加關注延遲,而不是單一的增加吞吐量。未來,處理器的架構分類上將會以應用為導向。結語:我們離真正的AI晶片還有多遠?目前看,華為透過用麒麟970這款手機晶片架構整合NLP,搶到了“AI晶片”這個高位,噱頭也好,美名也罷;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1、用上了NLP神經網路計算單元的麒麟970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會給手機體驗帶來什麼改變,是不是“然並卵?”,要等華為Mate 10釋出後具體看。2、麒麟970這套玩法是不是就是真正的“AI晶片”套路,之後無論高通、三星還是蘋果的處理器SoC是不是也會用這種在手機晶片SoC上加入類似NLP的計算模組?3、麒麟970能不能代表華為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積累,如果是,是不是NLP這樣的處理單元也應該一手包辦?蘋果、三星、高通會一手包辦還是採用第三發專攻這一領域的處理器IP方案,這是未來AI晶片產業發展模式走向需要明確的路徑。但總的來說,麒麟970的出現,讓AI在手機端開始由軟到硬地落地,是人工智慧進一步產業化落地的一個典型代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斯萊斯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