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變化的共同特點
第一、在社會能力方面,由於大腦神經系統發育逐漸成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由大腦司令部控制的神經精神體系,因而開始了對社會的認識和探索,同時,也對自己一系列生理上的變化,尤其是性心理的變化,開始了性角色的確認。在校的男女生之間,小學階段那種兩小無猜的時代已成過去,隨之而來的是男女生界限的自然形成。它表明他們已進入心理上的性成熟階段。
青春期是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記憶力最強的時期。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大腦神經高度興奮,極易衝動,精神系統的活動具有強烈的爆發力。但由於大腦和神經系統剛剛發育到青春期,尚不完全成熟,因此又使他們缺乏持久力。由此可見,在這一時期加強毅力的培養和耐力的鍛鍊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獨立意識漸趨強烈,並逐步確立自己的社會角色。在學校,他們常常容易以我為中心,希望別人仰慕、關注自己,圍著自己轉;在家裡,總想盡力擺脫家長的管束,拋開“柺杖”,獨立“行走”。男孩覺得自己已是個堂堂的男子漢;女孩也覺得自己已長成了大姑娘。對於父母的愛護與幫助,不以為然,甚至採取嘲諷、譏笑的態度。在很多事情上,總願我行我素,自作主張。而事實上,他們並不具備獨立的生活能力和成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生活中往往容易發生一些幼稚的行為,這與他們獨立意識增強帶來的負效應有關。他們雖然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索和追求,但往往是不切實際的,在行動中容易“碰壁”或“栽跟頭”。因此,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既要加強和培養不畏困難、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精神,又應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第三、感情豐富,易於衝動。從積極方面說,看了好電影,聽了勞模的報告,以及閱讀了有積極意義的小說等,容易受感染,激情迸發,內心產生一種不可抑制的獻身精神;從消極方面看,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成熟和感情脆弱等弱點,常常會受到外界不健康或有害思想的侵蝕與誘惑,甚至受到壞人的教唆,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這是少年朋友們應該引起注意的。
第四、求知慾強,興趣廣泛。在兒童期,他們的求知慾雖然也很強,但缺乏主動性,獲取知識的範圍和渠道主要取決於家長。而到了青春期,他們已初步具備了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面對大千世界和知識的海洋,他們樣樣都感到新鮮,對什麼都有濃厚的興趣,這無疑對他們增長知識是十分有利的。但同時也會造成兼收幷蓄、良莠不分。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給以指導和幫助了。
第五、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同步。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生理發育上已接近成年人,而在心理上由於步入社會時間短,社會角色模糊,所以表現出與生理年齡“滯後”、不適應的情況。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時,往往準備不足,缺乏應變能力,顯得手足無措。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積極引導他們適當參加一些社會工作和活動,更多地瞭解和認識社會,加強自身社會角色的培養和自主能力的鍛鍊。
兩性心理變化的差異
首先,進入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特點在智力方面表現為機械性,形象性思維強,喜歡死記硬背;而男孩的抽象和邏輯思維比較旺盛,所以,男孩的理解性記憶比較強,空間的、抽象的想象力發展較快。
女孩心細手巧,有觸覺上的良好記憶。男孩則粗心,儘管動手能力強,但觸覺記憶不如女孩。比如,修一輛腳踏車,女孩請男孩幫助修理。男孩動手能力強,很快能把腳踏車修好,但對修車的程式卻並不在意,也不一定很細心地記住修理過程,而女孩則不同,她會發揮自身的記憶優勢,告訴這個男孩上次修車的每個具體順序等等。
其次,這一時期男孩冒險精神強,興趣廣泛,探索精神更強。他們的知識面寬廣而豐富,對一切知識都感興趣,對一切事情都想經歷,不像女孩那樣墨守成規,缺少闖勁。
男女生心理差異上的特點導致他們對學科興趣上的不同。在偏重記憶的學科上,如語文、外語、歷史等,女生學得比較好;而在偏重理解性的學科上,如物理、化學等男生就顯現出一定的優勢。當然,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
男孩膽子比較大,接觸的事物也比較多,但他們由於知識和社會經驗的不足,造成他們容易碰壁和困惑;反過來,碰壁和困惑,又激發了他們求知的慾望和反思的能力,並調動了他們思維的積極性,這些都有益於發揮他們靈活多變的思維和應付各種困難的能力。
女孩對學習以及各種經驗和經歷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比較普遍,因此碰壁的機會較少,也造成了她們容易墨守成規、靈活性差和比較呆板的性格。
再次,在自我認知、自我社會角色認定方面,男孩的勇氣大於女孩,原因是男孩進入社會比較早,常常羨慕父兄,模仿他們的言行,極力地扮演父兄的角色;他們有極強的獨立性,尤願儘早地擺脫父母羽翼的呵護。如有些男孩在此時願意自己獨立地出去遊玩;而女生在這方面則不同,甚至於上了高中還需要父母陪伴去遊玩,這與女性的依賴心理有關,尋求保護是女性的心理特點。
由於生理、心理的差異,使青少年心理發展不同步。男孩雖然生理上已接近成人,但其心理年齡還輕,模仿往往是盲目的,學的只是皮毛。比如有些男孩沒有學到成年人的處事、判斷是非的能力,倒往往先學會了抽菸和喝酒,他們幼稚地認為叼上一根菸,自己就儼然是個成年人了。而女孩則開始注意打扮,恐怕不單純都是來自對母親、姐姐的模仿,而更多的是來自想取悅於異性的心態。
最後,在意志品質上,男女孩也有明顯的差異。男孩大多性格開朗、勇敢剛強、不拘小節、不計較小是小非,平時表現出好動、好問、好想的特點;另一方面,男孩也會表現出魯莽粗暴、任性倔強、逞強好勝、做事粗枝大葉、缺乏耐心、對小事掉以輕心等弱點。而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困境時,他們又往往急躁不安,缺乏自制力。由於自尊心、自信心特別強,所以男孩也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影響心理健康。女孩勤奮刻苦、專心用功、責任感強、認真踏實。她們大多矜持膽小、優柔寡斷,容易自暴自棄、心胸比較狹窄、情感脆弱。女孩有耐心,但這種耐心有時會伴隨著一些不良的傾向,比如缺乏進取心、不思開拓和比較保守等。
性心理發展“三部曲”
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青春期就是萬物勃發、生機盎然的春天。進入青春期以後,肌體開始迅速生長髮育,尤其是隨著大量性激素的分泌、性機能的逐步成熟,青少年開始出現第二性徵。青春期身體外形的變化、性成熟的出現,必然會引起心理的微妙變化,內心也產生出一種特殊的情感,性意識使他們緊閉的心扉悄然開啟,伴隨著興奮、好奇、羞澀和疑惑面對來自異性的“挑戰”。
青春期男女的性心理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首先是異性疏遠期。
進入青春期後,原本是兩小無猜,互相打鬧的男孩女孩,忽然彼此生疏起來,互相迴避,彼此不說話,不再來往,男女界線“涇渭分明”,對性別十分敏感,開始了對異性的暫時疏遠。在家裡,有的男孩願意親近父親,女孩願意與母親說說自己的心裡話。在學校,因班裡分配服務性工作,男女生在一起多說幾句話,或者男女生一同到黑板前面做題,雙方都會感到耳熱臉紅,內心狂跳,有時還會引起騷動。女生在下面相互竊竊私語,男生則會起鬨和嘲笑。這是性心理發展的第一步,即暫時疏遠期或稱性敏感期。
異性間的暫時疏遠以女生表現得最為明顯。女生會因自己日益隆起的乳房而在異性面前感到羞澀和不安,見到男生會遠遠地避開,或匆匆地低頭而過,不敢雙目正視男生,在班裡甚至不願意同男生並排坐相鄰的桌子。當然,男生對女生也表現出不屑一顧或全然不感興趣的神情。下課時,變成男女生各扎一堆,男生交流玩遊戲機的體會,女生交換各自喜歡的小禮品,顯出“男子漢”不夠“大度”的一面。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青少年第二性徵初現後的1~2年。隨著生理的進一步發育和對性有了基本的理解,男女同學就會彼此樂於接近,渴望瞭解,並被異性深深吸引。
其次是異性吸引期。
青春期的男女同學度過異性疏遠期後,就開始變得好表現自己,以吸引異性。男孩樂於在女孩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男孩之間在異性面前的打鬧,或者為買吃食而爭著付錢,或者為一個問題的解答,與同伴辯論得面紅耳赤,為的是能贏得女孩的好感和讚許;女孩則顯得文靜、溫柔,開始注意服飾的修飾和自我打扮,或塗一些香濃的護膚品,女孩子在一起故意發出尖細的嗲聲,拖長聲,互相推搡,為的是想贏得男孩的注意和喜歡。
在這段時間裡,男女孩開始產生關心異性、接近異性的心理傾向,不僅意識到自己身心的變化,並且非常敏感地開始留意異性的變化,對異性產生一種神秘的新奇感。這種關心可能只停留在內心裡層,表面上看似乎仍在迴避與異性接觸,而內心卻不斷地關注異性,對異性作出評價和比較;表面顯得羞澀、拘謹,事實上非常關心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形象。另外,對異性的關心往往變成一種外化的行動,幫助異性解題、出主意,藉故向異性借東西,或用一種特殊的微笑、作鬼臉、特殊的眼神、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表示對異性的親近。隨著表現的外化,對異性也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抑制不住的令人怦然心動或溫柔如水的感覺,以期表達自己對異性的羨慕和吸引。同時,會有男孩用友好的態度、欣賞的眼光看待異性的言行與著裝,試圖以直接或間接的,含蓄或大膽的方式接近異性,引起異性的注意,投其所好地達到自己的目的。男孩在接近女孩的同時,他們也會發現女孩在悄悄地改變自己,她們變得親切、純潔和可愛;女孩會專注於某個男孩或某一群男孩。注意他們的剛強、大度、有文化、懂禮貌、可信賴,並關注他們的衣著、容貌,甚至家庭住址及電話號碼。比如上課,老師叫男生髮言,有的女孩會十分用心地傾聽他的發言、發聲、表情和對錯,從心裡為他回答的精彩而歡欣鼓舞,也會因他回答時的窘迫和不對感到焦急和不自在。幾個要好的女生湊在一起,還會試探性地談論自己注意到的男生,或者互相交換對男生們的看法。
青春期男女對異性產生好感,一般發生在女孩12~13歲,男孩13~14歲以後。男孩會毫不忌諱地說:“我在女孩面前,思維特快,腦瓜兒特靈。”表現出一種抑制不住的亢奮。女孩則特別注意自己的儀表,說話、走路的姿勢也有刻意的裝扮和講究的意味,表現出更為女性化、成人化,待人處世則顯出特有的矜持,甚至有些拿腔拿調,但仍可看出內心的虛弱和表面的靦腆。他們的共同點是願意參加有異性組織的郊遊、聚會和各種社會活動,而且雙方儘量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這種男女生願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男女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對於消除異性之間的神秘感和緊張情緒,增進男女的團結和友誼十分有益。所以,青少年朋友們不要因為別人樂於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就認為對方輕浮,品質有問題,也不要因為自己時常注意異性、想了解異性而感到內心不安。
再次是異性的眷戀期。
青春期男女孩的眷戀期又叫原始戀愛期。這是青春期發展階段的第三個時期,共稱三部曲。而他們上高中直至大學期間的擇偶嘗試期,我們暫不介紹,那是接近成年人的擇偶現象,但它還不是完全的成熟期,仍有諸多不成熟的行為和現象,而對他們的青春期教育不是我們本書的重點。
青春期異性的互相接近和彼此互相吸引,或早或晚,都會摘掉過去那朦朧的面紗,把對群體異性的注意力轉移到具體的某個個體身上,並會伴隨著好感產生親近的願望,他們大多發生在15~16歲。這就是由異性接近期發展到兩性的眷戀期或叫原始戀愛期。這一時期,他們一般都有蘊藏在內心的強烈眷戀,又不敢公開表露,大多數還沒有直接以肉體接觸來表達戀情的慾望,只是用精神心理交往的方式顯示自己的情感的純潔性。如果說青春期中期的青少年性衝動勝過理智,多表現為“一見鍾情”的幼稚或魯莽的話,那麼,青春期後期的異性交往仍然處在“情有獨鍾”上,還是一種性心理的發展階段,他們內心雖然多了冷靜和理智的成分,可與成年人對待異性交往上的理智和剋制水平仍不能同日而語。前蘇聯教育家有段話,也許是對這一時期青少年男女性心理歷程的最好解答:“少年人的兩性之間的愛慕所具有的情感色彩,和成年人的愛情完全不一樣,在豐富而又有意義的精神生活中,男女孩子之間的相互關係的隱秘本質被理想的、純潔的和高尚的動機以及相互接近所掩蓋。他們相互愛慕的客觀基礎是性的本能。但是,如果直言不諱地把這一點告訴他們,那他們就會大吃一驚。”從前人的實踐經驗看,使我們更堅定了這一結論:不管青春期男女孩拿出多麼充分的理由,說自己對異性的感情海枯石爛,也只能讓它們作為一種美好的願望,珍藏在心底,等自己真正成為一名男子漢時,他(她)會以百倍的力量、熱情、成熟來迎接你,請相信我們的話。
心理變化的共同特點
第一、在社會能力方面,由於大腦神經系統發育逐漸成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由大腦司令部控制的神經精神體系,因而開始了對社會的認識和探索,同時,也對自己一系列生理上的變化,尤其是性心理的變化,開始了性角色的確認。在校的男女生之間,小學階段那種兩小無猜的時代已成過去,隨之而來的是男女生界限的自然形成。它表明他們已進入心理上的性成熟階段。
青春期是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記憶力最強的時期。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大腦神經高度興奮,極易衝動,精神系統的活動具有強烈的爆發力。但由於大腦和神經系統剛剛發育到青春期,尚不完全成熟,因此又使他們缺乏持久力。由此可見,在這一時期加強毅力的培養和耐力的鍛鍊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獨立意識漸趨強烈,並逐步確立自己的社會角色。在學校,他們常常容易以我為中心,希望別人仰慕、關注自己,圍著自己轉;在家裡,總想盡力擺脫家長的管束,拋開“柺杖”,獨立“行走”。男孩覺得自己已是個堂堂的男子漢;女孩也覺得自己已長成了大姑娘。對於父母的愛護與幫助,不以為然,甚至採取嘲諷、譏笑的態度。在很多事情上,總願我行我素,自作主張。而事實上,他們並不具備獨立的生活能力和成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生活中往往容易發生一些幼稚的行為,這與他們獨立意識增強帶來的負效應有關。他們雖然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索和追求,但往往是不切實際的,在行動中容易“碰壁”或“栽跟頭”。因此,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既要加強和培養不畏困難、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精神,又應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第三、感情豐富,易於衝動。從積極方面說,看了好電影,聽了勞模的報告,以及閱讀了有積極意義的小說等,容易受感染,激情迸發,內心產生一種不可抑制的獻身精神;從消極方面看,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成熟和感情脆弱等弱點,常常會受到外界不健康或有害思想的侵蝕與誘惑,甚至受到壞人的教唆,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這是少年朋友們應該引起注意的。
第四、求知慾強,興趣廣泛。在兒童期,他們的求知慾雖然也很強,但缺乏主動性,獲取知識的範圍和渠道主要取決於家長。而到了青春期,他們已初步具備了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面對大千世界和知識的海洋,他們樣樣都感到新鮮,對什麼都有濃厚的興趣,這無疑對他們增長知識是十分有利的。但同時也會造成兼收幷蓄、良莠不分。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給以指導和幫助了。
第五、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同步。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生理發育上已接近成年人,而在心理上由於步入社會時間短,社會角色模糊,所以表現出與生理年齡“滯後”、不適應的情況。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時,往往準備不足,缺乏應變能力,顯得手足無措。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積極引導他們適當參加一些社會工作和活動,更多地瞭解和認識社會,加強自身社會角色的培養和自主能力的鍛鍊。
兩性心理變化的差異
首先,進入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特點在智力方面表現為機械性,形象性思維強,喜歡死記硬背;而男孩的抽象和邏輯思維比較旺盛,所以,男孩的理解性記憶比較強,空間的、抽象的想象力發展較快。
女孩心細手巧,有觸覺上的良好記憶。男孩則粗心,儘管動手能力強,但觸覺記憶不如女孩。比如,修一輛腳踏車,女孩請男孩幫助修理。男孩動手能力強,很快能把腳踏車修好,但對修車的程式卻並不在意,也不一定很細心地記住修理過程,而女孩則不同,她會發揮自身的記憶優勢,告訴這個男孩上次修車的每個具體順序等等。
其次,這一時期男孩冒險精神強,興趣廣泛,探索精神更強。他們的知識面寬廣而豐富,對一切知識都感興趣,對一切事情都想經歷,不像女孩那樣墨守成規,缺少闖勁。
男女生心理差異上的特點導致他們對學科興趣上的不同。在偏重記憶的學科上,如語文、外語、歷史等,女生學得比較好;而在偏重理解性的學科上,如物理、化學等男生就顯現出一定的優勢。當然,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
男孩膽子比較大,接觸的事物也比較多,但他們由於知識和社會經驗的不足,造成他們容易碰壁和困惑;反過來,碰壁和困惑,又激發了他們求知的慾望和反思的能力,並調動了他們思維的積極性,這些都有益於發揮他們靈活多變的思維和應付各種困難的能力。
女孩對學習以及各種經驗和經歷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比較普遍,因此碰壁的機會較少,也造成了她們容易墨守成規、靈活性差和比較呆板的性格。
再次,在自我認知、自我社會角色認定方面,男孩的勇氣大於女孩,原因是男孩進入社會比較早,常常羨慕父兄,模仿他們的言行,極力地扮演父兄的角色;他們有極強的獨立性,尤願儘早地擺脫父母羽翼的呵護。如有些男孩在此時願意自己獨立地出去遊玩;而女生在這方面則不同,甚至於上了高中還需要父母陪伴去遊玩,這與女性的依賴心理有關,尋求保護是女性的心理特點。
由於生理、心理的差異,使青少年心理發展不同步。男孩雖然生理上已接近成人,但其心理年齡還輕,模仿往往是盲目的,學的只是皮毛。比如有些男孩沒有學到成年人的處事、判斷是非的能力,倒往往先學會了抽菸和喝酒,他們幼稚地認為叼上一根菸,自己就儼然是個成年人了。而女孩則開始注意打扮,恐怕不單純都是來自對母親、姐姐的模仿,而更多的是來自想取悅於異性的心態。
最後,在意志品質上,男女孩也有明顯的差異。男孩大多性格開朗、勇敢剛強、不拘小節、不計較小是小非,平時表現出好動、好問、好想的特點;另一方面,男孩也會表現出魯莽粗暴、任性倔強、逞強好勝、做事粗枝大葉、缺乏耐心、對小事掉以輕心等弱點。而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困境時,他們又往往急躁不安,缺乏自制力。由於自尊心、自信心特別強,所以男孩也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影響心理健康。女孩勤奮刻苦、專心用功、責任感強、認真踏實。她們大多矜持膽小、優柔寡斷,容易自暴自棄、心胸比較狹窄、情感脆弱。女孩有耐心,但這種耐心有時會伴隨著一些不良的傾向,比如缺乏進取心、不思開拓和比較保守等。
性心理發展“三部曲”
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青春期就是萬物勃發、生機盎然的春天。進入青春期以後,肌體開始迅速生長髮育,尤其是隨著大量性激素的分泌、性機能的逐步成熟,青少年開始出現第二性徵。青春期身體外形的變化、性成熟的出現,必然會引起心理的微妙變化,內心也產生出一種特殊的情感,性意識使他們緊閉的心扉悄然開啟,伴隨著興奮、好奇、羞澀和疑惑面對來自異性的“挑戰”。
青春期男女的性心理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首先是異性疏遠期。
進入青春期後,原本是兩小無猜,互相打鬧的男孩女孩,忽然彼此生疏起來,互相迴避,彼此不說話,不再來往,男女界線“涇渭分明”,對性別十分敏感,開始了對異性的暫時疏遠。在家裡,有的男孩願意親近父親,女孩願意與母親說說自己的心裡話。在學校,因班裡分配服務性工作,男女生在一起多說幾句話,或者男女生一同到黑板前面做題,雙方都會感到耳熱臉紅,內心狂跳,有時還會引起騷動。女生在下面相互竊竊私語,男生則會起鬨和嘲笑。這是性心理發展的第一步,即暫時疏遠期或稱性敏感期。
異性間的暫時疏遠以女生表現得最為明顯。女生會因自己日益隆起的乳房而在異性面前感到羞澀和不安,見到男生會遠遠地避開,或匆匆地低頭而過,不敢雙目正視男生,在班裡甚至不願意同男生並排坐相鄰的桌子。當然,男生對女生也表現出不屑一顧或全然不感興趣的神情。下課時,變成男女生各扎一堆,男生交流玩遊戲機的體會,女生交換各自喜歡的小禮品,顯出“男子漢”不夠“大度”的一面。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青少年第二性徵初現後的1~2年。隨著生理的進一步發育和對性有了基本的理解,男女同學就會彼此樂於接近,渴望瞭解,並被異性深深吸引。
其次是異性吸引期。
青春期的男女同學度過異性疏遠期後,就開始變得好表現自己,以吸引異性。男孩樂於在女孩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男孩之間在異性面前的打鬧,或者為買吃食而爭著付錢,或者為一個問題的解答,與同伴辯論得面紅耳赤,為的是能贏得女孩的好感和讚許;女孩則顯得文靜、溫柔,開始注意服飾的修飾和自我打扮,或塗一些香濃的護膚品,女孩子在一起故意發出尖細的嗲聲,拖長聲,互相推搡,為的是想贏得男孩的注意和喜歡。
在這段時間裡,男女孩開始產生關心異性、接近異性的心理傾向,不僅意識到自己身心的變化,並且非常敏感地開始留意異性的變化,對異性產生一種神秘的新奇感。這種關心可能只停留在內心裡層,表面上看似乎仍在迴避與異性接觸,而內心卻不斷地關注異性,對異性作出評價和比較;表面顯得羞澀、拘謹,事實上非常關心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形象。另外,對異性的關心往往變成一種外化的行動,幫助異性解題、出主意,藉故向異性借東西,或用一種特殊的微笑、作鬼臉、特殊的眼神、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表示對異性的親近。隨著表現的外化,對異性也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抑制不住的令人怦然心動或溫柔如水的感覺,以期表達自己對異性的羨慕和吸引。同時,會有男孩用友好的態度、欣賞的眼光看待異性的言行與著裝,試圖以直接或間接的,含蓄或大膽的方式接近異性,引起異性的注意,投其所好地達到自己的目的。男孩在接近女孩的同時,他們也會發現女孩在悄悄地改變自己,她們變得親切、純潔和可愛;女孩會專注於某個男孩或某一群男孩。注意他們的剛強、大度、有文化、懂禮貌、可信賴,並關注他們的衣著、容貌,甚至家庭住址及電話號碼。比如上課,老師叫男生髮言,有的女孩會十分用心地傾聽他的發言、發聲、表情和對錯,從心裡為他回答的精彩而歡欣鼓舞,也會因他回答時的窘迫和不對感到焦急和不自在。幾個要好的女生湊在一起,還會試探性地談論自己注意到的男生,或者互相交換對男生們的看法。
青春期男女對異性產生好感,一般發生在女孩12~13歲,男孩13~14歲以後。男孩會毫不忌諱地說:“我在女孩面前,思維特快,腦瓜兒特靈。”表現出一種抑制不住的亢奮。女孩則特別注意自己的儀表,說話、走路的姿勢也有刻意的裝扮和講究的意味,表現出更為女性化、成人化,待人處世則顯出特有的矜持,甚至有些拿腔拿調,但仍可看出內心的虛弱和表面的靦腆。他們的共同點是願意參加有異性組織的郊遊、聚會和各種社會活動,而且雙方儘量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這種男女生願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男女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對於消除異性之間的神秘感和緊張情緒,增進男女的團結和友誼十分有益。所以,青少年朋友們不要因為別人樂於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就認為對方輕浮,品質有問題,也不要因為自己時常注意異性、想了解異性而感到內心不安。
再次是異性的眷戀期。
青春期男女孩的眷戀期又叫原始戀愛期。這是青春期發展階段的第三個時期,共稱三部曲。而他們上高中直至大學期間的擇偶嘗試期,我們暫不介紹,那是接近成年人的擇偶現象,但它還不是完全的成熟期,仍有諸多不成熟的行為和現象,而對他們的青春期教育不是我們本書的重點。
青春期異性的互相接近和彼此互相吸引,或早或晚,都會摘掉過去那朦朧的面紗,把對群體異性的注意力轉移到具體的某個個體身上,並會伴隨著好感產生親近的願望,他們大多發生在15~16歲。這就是由異性接近期發展到兩性的眷戀期或叫原始戀愛期。這一時期,他們一般都有蘊藏在內心的強烈眷戀,又不敢公開表露,大多數還沒有直接以肉體接觸來表達戀情的慾望,只是用精神心理交往的方式顯示自己的情感的純潔性。如果說青春期中期的青少年性衝動勝過理智,多表現為“一見鍾情”的幼稚或魯莽的話,那麼,青春期後期的異性交往仍然處在“情有獨鍾”上,還是一種性心理的發展階段,他們內心雖然多了冷靜和理智的成分,可與成年人對待異性交往上的理智和剋制水平仍不能同日而語。前蘇聯教育家有段話,也許是對這一時期青少年男女性心理歷程的最好解答:“少年人的兩性之間的愛慕所具有的情感色彩,和成年人的愛情完全不一樣,在豐富而又有意義的精神生活中,男女孩子之間的相互關係的隱秘本質被理想的、純潔的和高尚的動機以及相互接近所掩蓋。他們相互愛慕的客觀基礎是性的本能。但是,如果直言不諱地把這一點告訴他們,那他們就會大吃一驚。”從前人的實踐經驗看,使我們更堅定了這一結論:不管青春期男女孩拿出多麼充分的理由,說自己對異性的感情海枯石爛,也只能讓它們作為一種美好的願望,珍藏在心底,等自己真正成為一名男子漢時,他(她)會以百倍的力量、熱情、成熟來迎接你,請相信我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