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作品傳世多矣,千百年來學者論及者,皆其中年以後所書。一九九七年偃師出土的唐《郭虛已墓誌》為顏真卿於天寶元年(750年)撰書,時年四十三歲。墓誌拓本面世,令書界振奮不已,被稱為顏氏最早之作。
2003秋,洛陽龍門鎮張溝村出土顏真卿書於開元廿九年(741年)的唐《王琳墓誌》。志全稱《唐故趙郡君太原王氏墓誌銘並序》,石灰岩質,縱90釐米、橫90.5釐米。四側刻雲紋飾,唯下側有“開元廿九年記”數字。志全文32行,滿行32字,有淺界格。
撰文者為王氏之夫徐嶠,徐嶠兩《唐書》有傳。官至“潤州刺史、江南東道採訪處置兼福建等州經略使、慈源縣開國公”。曾“撰易廣義卅卷、類二戴禮百篇、文集卅卷”。洛陽近年出土的《桓臣範墓誌》,為徐嶠於開元廿七年(739年)所撰。
開元廿九年王琳卒於潤州,徐嶠悲痛欲絕,親志其銘。翌年,嶠卒。徐嶠文采超人,所撰王琳志銘氣度不凡,志文為顏真卿所書。此時徐嶠五十多歲,顏三十餘歲,職位不高。徐嶠讓顏書丹,可謂慧眼識珠。
有唐一代,楷書尤盛。玄宗一朝,尤重書法,書壇人才輩出,各領風騷。至於開科取士,書法成為必不可少之一項。顏真卿逢開元盛世,“舉進士、登甲科”,證明其文采超人,書法精湛。所以,不久就任校書郎。徐嶠託顏真卿書志文,應當說是顏真卿又一次施展才能的機會。《王琳墓誌》讓我們領略了顏真卿早年書作的魅力。
九年後(中年43歲)寫的《郭虛己墓誌》,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十一年後(中年45歲)書寫的《多寶塔感應碑》。
顏真卿作品傳世多矣,千百年來學者論及者,皆其中年以後所書。一九九七年偃師出土的唐《郭虛已墓誌》為顏真卿於天寶元年(750年)撰書,時年四十三歲。墓誌拓本面世,令書界振奮不已,被稱為顏氏最早之作。
2003秋,洛陽龍門鎮張溝村出土顏真卿書於開元廿九年(741年)的唐《王琳墓誌》。志全稱《唐故趙郡君太原王氏墓誌銘並序》,石灰岩質,縱90釐米、橫90.5釐米。四側刻雲紋飾,唯下側有“開元廿九年記”數字。志全文32行,滿行32字,有淺界格。
撰文者為王氏之夫徐嶠,徐嶠兩《唐書》有傳。官至“潤州刺史、江南東道採訪處置兼福建等州經略使、慈源縣開國公”。曾“撰易廣義卅卷、類二戴禮百篇、文集卅卷”。洛陽近年出土的《桓臣範墓誌》,為徐嶠於開元廿七年(739年)所撰。
開元廿九年王琳卒於潤州,徐嶠悲痛欲絕,親志其銘。翌年,嶠卒。徐嶠文采超人,所撰王琳志銘氣度不凡,志文為顏真卿所書。此時徐嶠五十多歲,顏三十餘歲,職位不高。徐嶠讓顏書丹,可謂慧眼識珠。
有唐一代,楷書尤盛。玄宗一朝,尤重書法,書壇人才輩出,各領風騷。至於開科取士,書法成為必不可少之一項。顏真卿逢開元盛世,“舉進士、登甲科”,證明其文采超人,書法精湛。所以,不久就任校書郎。徐嶠託顏真卿書志文,應當說是顏真卿又一次施展才能的機會。《王琳墓誌》讓我們領略了顏真卿早年書作的魅力。
九年後(中年43歲)寫的《郭虛己墓誌》,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十一年後(中年45歲)書寫的《多寶塔感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