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開心242637265

    垃圾書畫作品怎麼處理?

    喜歡你就收藏,別人有喜歡的就送給別人作為記念。

    送給別人也不要就當廢品賣掉。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你的回答。

  • 2 # 千千千里馬

    書法家畫家自己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肯定是要有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的,在這些學習和探索過程當中,不免會有一些不成熟的,或者在探索過程當中很失敗的作品,這些作品也未必就是垃圾,只能說是自己的失敗之習作或者廢品,那麼這些作品怎麼處理呢?很簡單,我們經常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清理。

    具體的方法可以概括為

    1.清

    2.改

    3.栽

    我們寫字畫畫,不要寫一張畫一張就扔一張。應該把這些練習習作積攢下來,但是積攢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應該把這些習作清理一下。

    徐悲鴻畫了27次之多的《杜甫詩意-佳人》之一,每一次徐悲鴻都有新的構思

    怎麼清理呢?比如說,我們臨摹的作品臨摹了很多,畫這些作品本來就是習作,那麼,在一年半年或者兩年當中,很長一段時間裡邊,我們不知不覺畫了很多的廢品,同時也有很多作品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所以,這些作品我們就應該清理清理,比較比較,看看哪些作品是好一點的,哪些作品是非常差的。

    這些臨摹的作品,到底哪些還是比自己比較喜歡的,把自己喜歡的先儲存下來,不喜歡的這些作品怎麼辦呢?可以練字啊,可以作為廢品處理了。

    經過清理之後儲存下來的這些作品,我們怎麼辦呢?當然我們自己要欣賞一段時間。然後我們輕裝上陣,繼續學習,你又練習了好幾年,再把你以前儲存下來的習作拿出來再挑一挑,看有沒有修改的,有沒有可以儲存的,這也是檢驗我們學習能力的一個過程。

    所以,我們練習作品的一些習作,也不要輕易的把它丟了,應該及時的選一選挑一挑,這種挑選過程也是對我們學習成績的一個總結,因為我們在挑選的過程中,能夠檢驗出我們自己的眼光到底好不好,或者在這一段時間裡,我們對書畫的學習和理解到底有沒有提高,比如說,這個星期比上個星期是不是提高了一點兒,這個月是不是比前幾個月提高了一點,我們的下半年的習作是不是比上半年的提高了一些成績?透過這個比較我們也能夠增強對書畫學習的一個信心,如果能夠找到我們的不足之處,這就是一種自我提高,也是鞏固學習成果的一種辦法。在今後的學習過程當中會吸取一定的經驗教訓,保持好的學習成績。

    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共畫七次,每一次都是一絲不苟,苦心經營

    另外,就是這些習作我們還可以去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也能夠檢驗出我們自己有沒有修改作品,補充作品不足地方的能力,這也是一種提高能力訓練,所以廢品我們不要輕易的把它丟掉,這是老畫家老書法家們一致的看法。

    我們看了你上面貼出來的三個圖片,那個山水畫就是我剛才說的可以儲存下來,過幾年你還可以去修改它,有些地方可以加重一下,有些地方可以突出一下,透過修改仍然可以比以前有所提高,起碼在這個底子上,在修改的過程當中,體現出我們的能力增強了,所以,我們才敢於修改這個作品。是樣一種學習自信的快樂感,這也是我們學習書法繪畫的方法之一。

    我們在學習繪畫過程當中,經常提到的學習方法是臨摹寫生這樣兩種方法,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我們的舊作品重新再畫一遍,或者在原來的基礎上再修改一遍,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所以我們的這些所謂不滿意的東西,也不要把它輕易的扔了,實在是畫失敗的沒法修改的這些作品,我們就當做廢紙把它處理掉就行了。

    徐悲鴻畫的《日暮倚修竹》每一次都圍繞“修竹”、“佳人”有新的意境,達到了一個主題一百次新意的創造境界

    但是要化廢品為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還是要把一些畫的比較好的東西留下來,過一段時間以後我們再去修改它,在修改的過程當中對我們各個方面都是一個檢驗。

    我們就拿你畫的這幅山水畫來講你的這幅山水畫來說,是一幅細筆山水畫習作,就是用筆都比較細,整個的構圖、山水結構、氣勢、雲水、瀑布畫的還是可以的。

    你畫的這是黃果樹瀑布,雖然可能是根據照片來的,,但是已經經過了一些創作,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畫繪畫語言要素。那麼,最主要的是你沒有重點突出什麼。

    因為這在一幅畫裡面,它要有突出的重點,有重有輕,有濃有淡有層次,才能叫好夠展示出一幅畫的主題和藝術的力度和厚重感來。所以這幅畫,還有修改的餘地,將來你把它儲存下來,如果有能力眼界手法都提高了,再去修改這幅畫,那麼仍然可以把這幅畫畫得更成功一點,即使不能成功,也能夠作為第二稿,為你的下一稿提供依據。

    很多畫我們都要畫很好多遍才能夠把它畫好,這是很多畫家的常態,例如徐悲鴻的名作《九方皋》畫就畫了7稿。徐悲鴻還有一幅畫,他畫了27次之多,畫的是杜甫《佳人》這首詩的的詩意《日暮倚修竹》,為了畫好這幅畫,徐悲鴻每一次都畫的不一樣,他的構思都在變化。當然徐悲鴻的修改不是在原稿的基礎上修改,而是在構思上不斷的完善和變化,以求得最佳的表現效果,所以畫好一幅畫要經過反覆的深思熟慮才能夠得出最好的效果。

    徐悲鴻畫了七稿《九方皋》畫稿之一

    所以,我們建議不要把畫稿輕易的丟掉,是因為除了修改,我們還可以依據它來思考,怎麼樣進行新的創作,不斷去深化主題,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把原來沒想到的畫進去,把已經畫上的多餘的可以給它去掉,把畫的不滿意的可以改造,這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例如著名的山水畫家,李可染他著名的作品《萬山紅遍》這幅畫據說也畫了7稿,最後才得到了自己滿意的一幅畫,所以把一幅畫畫的很成功,確確實實需要很多時間很好的功夫,長期的琢磨才能把它畫好。

    所以我為此呢,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我們一定在學習繪畫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對畫稿,要有留有餘地的思想準備。

    第一,對畫稿不要胡亂畫,最起碼的資訊內容,構圖構思要在你的畫稿裡邊儲存進去,有了這些東西,就可以給你積累學習和創作的素材。

    第二,畫畫的時候如果沒有把握就不要畫的太死,可以畫的淡一些,輕一些,這樣的有利於我們下一次或者過一段時間再去補充和修改它。

    作者透過裁剪畫稿儲存的區域性

    著名畫家黃賓虹,他的很多畫都是畫了好幾年了,十幾年了,然後拿出來一看,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再去畫,所以黃賓虹的畫為什麼畫的那麼黑,跟他多次的來去修改補充,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我們不是說每一個人的畫都要畫的黑乎乎的,經過多次的修改越改越黑,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儲存畫稿,把畫稿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就不要畫的太死,寧少不多,如果把內容的基本資訊畫進去了,我們在未來修改的時候還能夠去挽救這幅畫,即使挽救不成一幅完整滿意的畫,但是可以完整一幅畫稿,他的資訊更豐富了,這也是一種成績,然後,可以再畫第二稿成功的機率就會很大,想象的空間也更加的豐滿。

    一幅畫要畫很多次,我們一定要記住,大畫家大筆一揮,好像一幅畫就成功了,其實他們背後都有不斷的修煉,對一幅畫,對一個題材,反反覆覆多次的去求索,去琢磨才能夠把畫畫得很精彩,所以我們啊不要把這個畫畫得太死,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然後攢起來。

    我就看到過徐悲鴻的好多畫上面都寫的是“舊畫整理”這樣的字樣,這就是說,他原來畫過這幅畫,過了幾年或者一段時間,翻出來又要重新畫,因為他當時的心情手法可能不太好,也沒畫好,但是過了幾年之後,他的心情突然出來了,為什麼?因為畫稿裡邊的畫意是可以繼續畫下去的,如果畫意不濃不足不好,那麼這幅畫就死掉了。

    就像我們去寫生一樣,如果我們的寫生稿本身就基本上是一幅的畫,那麼經過我們加工以後就是一種完整的繪畫了,如果我們寫生稿就缺的東西很多,你說它扔了嗎?挺可惜,你說它畫一幅畫吧,他又成不了一幅畫,那麼這樣的寫生,就留流下了很多的遺憾。

    把裁剪的習作區域性儲存下來,可以為繼續創作提供資料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畫稿習作也是這樣,不管是臨摹的還是創作的,如果我們的資訊內容是很豐滿的,就是技法不夠,那麼我們在修改之後,仍然可以成為一幅很好的繪畫作品。

    第三,就是我們畫畫的一些作品上面,如果我們是初學,儘量不要給上面提字。當然,有例外的情況,就是我們的寫字的成績比畫畫的成績要好,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可以題字的,提字的時候儘量不要挨著畫,要和畫的這些痕跡保持距離,不要離得很近,將來我們修改的時候可能還要佔一些畫面,所以題字要注意留有餘地,不要離畫的這些景物離得太近。

    為什麼我們要不提倡在畫稿上提字呢?因為你提的字以後如果字寫得好,這個沒問題,如果寫的不好,過了幾年你一看如果字寫得不好,把畫修改好了也是一種遺憾。一幅畫上提字是很重要的,字寫不好也是很扎眼的,所以我們儘量避免在畫稿上面題字。當你的字寫得好的時候,當然可以題,當你字寫的把握不太好,儘量不要提字。因為我們越往後面學習,我們的書法的學習可能也會越好。

    作者裁剪的書法臨摹

    除了修改、整理我們的畫稿之外,還有一個處理畫稿的辦法,就是我們畫的好的部分可以採取“裁畫”的辦法。

    一幅繪畫作品或者習作,有成功的區域性,也有很小的一部分沒有成功,對於我們初學繪畫來講,一般一幅畫上面成功的部分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有些大畫家,他們也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在一幅畫中,有小部分畫的不成功,他們處理小部分不成功的辦法,就是用“挖補”的辦法。

    但是對我們初學者來者,我們往往會出現的問題是,一幅作品很大的部分失敗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成功了或者一半成功了,一半不成功,這樣,也會造成一幅畫失敗,這個時候,我們就採取一種辦法,就是裁的辦法,把畫的好的部分裁下來,或者把畫的不好的部分裁掉,然後儲存畫的好的區域性,這也是我們積累繪畫題材,積累經驗的一種方法,更是我們處理畫稿的一種方法。

    如何處理畫稿,這也是我們在學習繪畫過程當中,不斷的積累素材,積累經驗,增長能力,增長知識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一定不要把它作為廢品,全部給燒了或者扔了,學習是非常艱苦的,包括對待我們的畫稿也要有一個艱苦的再認識再總結經驗的過程。

    最後我們談談書法的這些廢紙怎麼辦?練書法的廢紙怎麼辦?這個很好辦,我們練書法的這個紙,翻過來還可以練字,寫過小字的這些廢紙,我們還可以寫大字,所以,也不要輕易的丟棄。另外,練習書法的這些草稿或者練習完以後,非常不滿意的一些紙,我們可以儲存下來,除了在背面寫字之外,還可以作為我們涮筆的一個工具。

    我們看了你的這個書法習作,其實寫的還是很不錯的,如果繼續練貼,繼續按照你的這個路子走下去,你寫的這種毛體字還是很有前途的,我覺得這個字已經寫的還是不錯了。

    當然書法練習的草稿多了,自己不滿意肯定都是會作為廢紙看待的,但是,這些廢紙最後還會給我們做出一些小小的貢獻,我們千萬不要把它輕易的扔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的。

    我自己就是經常這樣處理練習書法的廢紙 ,寫完字後,我們大家都要洗筆,怎麼洗呢?大多數辦法都是在一瓶水裡邊把筆涮一下,這就結束了。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用寫完字的這支筆蘸上清水,再不要蘸墨,在練過書法的廢紙上,反覆的去寫幾次字,把毛筆上的墨全部都用完為止。

    這樣寫字也能找到一種創新的感覺或者自由書寫的感覺,也可以在背臨自己臨摹的字。為我們將來創作書法也能夠奠定基礎,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使用過的廢紙還可以再利用,我們再次利用這這些廢紙的時候,要省掉很多的好紙。

    所以,給大家的建議就是,你的書畫草稿練習稿都不要輕易的丟掉了事兒,還可以修改,可以裁剪,這也是我們儲存自己習作的一種方法。第二,我們練習書法的這個紙留下來,背面還可以用淡墨繼續練字,這就是廢紙的一些作用。

  • 3 # 貓型鋼絲球

    不好的作品也可以留著,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堅持堅持就進步了,再回頭看看會很感慨啊!

    另外,不好的字畫可以隨時去和字帖畫冊比較,你學的越多越好,你的感悟越深,你就會看到作品中更多的不足。眼界這個事不是一天兩天就提升的,你不存稿你的記憶就不會太深,不停的與以前的自己比,會看到更多細節更多不足。

    當然,舊作品送朋友也是最好了。一來鼓勵一下自己,而來惠濟一下朋友也交流了感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預防尿路感染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