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書法代表作有《多寶塔感應碑》、《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爭座位稿》、《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1、《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勳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內容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建立多寶塔之原委及修建經過。整體秀美剛勁,清爽宜人,有簡潔明快,字字珠璣之感。
用筆豐厚遒美,腴潤沉穩;橫細豎粗,對比強烈;起筆多露鋒,收筆多鋒,轉折多頓筆。結體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又碑版精良,存字較多,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堂奧。
2、《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的代表作。
該碑立於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後遭雷電毀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蒼勁古樸,骨力挺拔,線條粗細變化趨於平緩,筆畫少波折,用筆時出“蠶頭燕尾”,多有篆籀筆意。
其結體因線條厚重,為了在字的中宮留出餘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擴張,外拓的寫法被推向極致。
碑舊在江西臨川,明季毀於火。楷書,據傳世剪裱本計共901字。
3、《東方先生畫贊碑陰記》,唐顏真卿四十五歲時所書,字型渾厚蒼健,氣勢開張博大。
顏真卿書此碑時正值盛年(45歲),筆法剛健雄渾,遒勁嚴正,為顏碑中的珍品。此碑已初具後來顏書的規模,在研究顏書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原石多經剜刻,面目全非。傳世有宋拓佳本。千百年來,世人爭相拓摹,推崇備至。
4、《顏勤禮碑》,唐顏真卿撰文書丹,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楷書,碑文一通。殘石175×90×22釐米。碑四面環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左側5行,行37字。
右側上半宋人刻“忽驚列岫曉來逼,朔雪洗盡煙嵐昏”十四字,下刻民國宋伯魯題跋。現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初拓本。《顏勤禮碑》在拙重中見挺拔雄肆之氣概,《麻姑仙壇記》則在寬博中見空靈洞達之韻度,堪稱顏楷的雙峰並峙。
顏真卿的書法代表作有《多寶塔感應碑》、《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爭座位稿》、《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1、《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勳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內容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建立多寶塔之原委及修建經過。整體秀美剛勁,清爽宜人,有簡潔明快,字字珠璣之感。
用筆豐厚遒美,腴潤沉穩;橫細豎粗,對比強烈;起筆多露鋒,收筆多鋒,轉折多頓筆。結體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又碑版精良,存字較多,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堂奧。
2、《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的代表作。
該碑立於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後遭雷電毀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蒼勁古樸,骨力挺拔,線條粗細變化趨於平緩,筆畫少波折,用筆時出“蠶頭燕尾”,多有篆籀筆意。
其結體因線條厚重,為了在字的中宮留出餘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擴張,外拓的寫法被推向極致。
碑舊在江西臨川,明季毀於火。楷書,據傳世剪裱本計共901字。
3、《東方先生畫贊碑陰記》,唐顏真卿四十五歲時所書,字型渾厚蒼健,氣勢開張博大。
顏真卿書此碑時正值盛年(45歲),筆法剛健雄渾,遒勁嚴正,為顏碑中的珍品。此碑已初具後來顏書的規模,在研究顏書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原石多經剜刻,面目全非。傳世有宋拓佳本。千百年來,世人爭相拓摹,推崇備至。
4、《顏勤禮碑》,唐顏真卿撰文書丹,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楷書,碑文一通。殘石175×90×22釐米。碑四面環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左側5行,行37字。
右側上半宋人刻“忽驚列岫曉來逼,朔雪洗盡煙嵐昏”十四字,下刻民國宋伯魯題跋。現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初拓本。《顏勤禮碑》在拙重中見挺拔雄肆之氣概,《麻姑仙壇記》則在寬博中見空靈洞達之韻度,堪稱顏楷的雙峰並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