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方誌

    如果是由我穿越到三國時代,在我英明的決策下,完全可以帶領軍隊打敗吳國軍隊,並改寫歷史。

    現代許多的作者對此都對夷陵之戰作了深入的探討和總結,歸納起來不外乎下列原因:

    (1)戰略決策失誤,違背了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

    (2)蜀漢內部意見不統一;

    (3)戰爭準備不充分;

    (4)蜀漢後勤保障不足;

    (5)蜀漢軍隊缺乏名將;

    (6)七百里連營,戰線過長,兵力分散;

    (7)劉備盲目自信,驕傲輕敵;

    (8)劉備舍船就步,放棄水軍,戰術上失策;

    (9)曠日持久,師老兵疲;

    (10)吳軍統帥陸遜足智多謀,部署周密。

    上述看法都有一定道理,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蜀漢慘敗夷陵的主客觀因素,但我以為這些並非是蜀漢失利的根本原因。

    劉備

    劉備伐吳固然有違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但在孫權襲殺關羽之後試圖以武力奪回荊州,也完全符合諸葛亮制定的“跨有荊、益”以爭天下的總體戰略思想,從戰略上講這一決策是正確的。蜀漢內部認識不統一實屬正常現象,任何重大決策都難免存在不同意見,這不足以成為夷陵之戰慘敗的必然因素。而且,史籍未記核心謀臣諸葛亮的態度,正說明諸葛亮傾向於支援劉備伐吳。從關羽被殺至劉備兵出秭歸足足有兩年之久,兩年的戰爭準備雖不充分,但也算不上倉促草率。蜀漢水軍控制了夷陵城以西的水上通道,後勤保障基本無憂;且主力從江南進軍,其側後緊靠積極支援蜀漢的蠻夷部落,至少可以解決所需糧草。蜀漢參戰的將領中固然缺少名將,但東吳參戰的將佐大多是此戰之後才出名的,從吳班、馮習、陳式攻佔巫縣、秭歸、夷陵和張南圍困孫桓於孤城等戰役看,蜀漢將軍們的表現其實並不平庸。所謂“七百里連營”僅僅是說從魚復縣至夷道縣大約七百里的路途上,劉備在關隘處曾建過軍營哨卡多處,不是說劉備把他的十餘萬人馬分散在七百里戰線上。

    《三國志·孫桓傳》雲:“備軍眾甚盛,彌山盈谷。”《三國志·陸遜傳》亦云:“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

    足見劉備並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沒有集中優勢兵力。《三國演義》將劉備寫得十分驕傲輕敵,但事實上,七百里路途每逢關隘即“連營”,恰恰說明劉備非常謹慎小心,決無輕敵冒進之魯莽。劉備後來舍船就步,放棄水陸並進之方略,確為重大失策,但這是因為蜀漢水軍過於脆弱,劉備迫不得已而為之。而戰爭曠日持久,以致師老兵疲,這是吳蜀雙方均要承受的煎熬,對於戰爭的勝負不起決定作用。至於說吳軍統帥陸遜精明強幹,這當然毫無疑問,但任何軍事首領都不能將戰爭獲勝的希望寄託在對手的愚蠢上,如果劉備比陸遜技高一籌,鹿死誰手則難以預料。

    夷陵之戰地圖

    我以為選擇主攻方向的錯誤是導致蜀漢失利的根本原因。劉備東出夷陵爭荊州,有三條路線可供選擇:一是順江而下;二是從江北夷陵道進攻;三是從江南夷道進攻。劉備選擇了陸路作戰方案,其主攻方向是江南夷道,牽制方向為江北夷陵道;其作戰目的是攻佔宜都、公安等重鎮,之後再會同黃權所部夾攻江陵。

    把主攻方向選擇在江南夷道上實為劉備致命的戰術錯誤。

    第一,從江南進攻東吳,必須面對東吳嚴密的水軍防線。長江之南夷道縣(今湖北宜都)、佷山縣(今湖北長陽)境內河流縱橫,夷水(清江)自西向東彎彎曲曲流入長江,長江與夷水交匯處便是陸城(今宜都市區),漢洋河(漁洋河)自西南流向東北,在陸城西郊匯入夷水。陸城為東吳重鎮,為陸遜坐鎮指揮之大本營。從陸城向西北溯江而上約五十里便是著名的楚國西塞(虎牙山和荊門山鎖江關口,歷代激烈爭戰多發生於此處),楚西塞及夷水、漢洋河下游等處顯然是東吳水軍重點佈防之地。劉備從江南進攻宜都,必須面對東吳水軍十分嚴密的防線,這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江南多山,道路窄狹,大兵團無法展開,攻擊威力難以發揮。蜀軍在數量上佔優勢,且擅長陸地平野作戰,選擇多山的江南作為主攻方向無疑是自縛手腳。

    夷陵之戰古戰場

    如果是我的話就按照以下去部署,定可以把陸遜給擊敗,改寫歷史:(1)派遣馬良等人率五千偏師從秭歸南下夷水流域,聯合五溪蠻夷兵佯攻夷道,守住險隘,以牽制部分東吳兵力;(2)命令漢中魏延所部虛張聲勢,作出東下漢水進擊上庸、襄陽地區的態勢,以消除曹魏南下夾擊蜀軍的後顧之憂;(3)命令吳班、陳式率兩萬水軍在夷陵江濱至長江峽口一帶嚴防死守,在兩岸多造箭樓,江中多設障礙物,以防東吳水軍從水路進攻夷陵,保障蜀軍主力側後安全;(4)集中優勢兵力於夷陵道,以勇往直前的敢鬥精神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當陽、江陵。

    遺憾的是,謹慎有餘、用兵無奇的劉備最終錯過了從江北進攻荊州的良機,竟然將主攻方向錯選在江南,終被精明的陸遜利用地利以火攻擊潰,兵敗如山倒,血灑清江,成為蜀漢英雄們終生的悔恨。

  • 2 # 公明淏

    夷陵之戰,可以說劉備是佔絕對優勢的,無論是從兵力、地勢、氣勢上都有壓倒性優勢。關鍵問題是總指揮!

    孫權在給曹丕的信中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很明顯,這不包括張飛在閬中的“萬餘”精兵及五溪蠻王沙摩柯一萬餘人馬;

    《三國志·黃權傳》:及稱尊號,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

    從以上記載完全可以看出,劉備的兵力不算黃權、趙雲、張飛、沙摩柯就已經有4萬餘人馬!佔絕對優勢;水軍順流佔地利優勢;再加上陳到統率白毦兵,佔技術裝備優勢。

    這麼大的優勢,怎麼打得?敗了沒關係怎麼還全軍覆沒了呢?

    還沒開始打,剛剛有打孫權的意向時,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趙雲就說:“一但開戰,不可能馬上就結束!”對此,劉備不以為然,他可能是誤以為趙雲是在阻止他伐吳才給他增加打孫權的難度?他沒有意識到,或者再問一問趙雲,為什麼不能速戰速決?他根本就沒有問。我們看看陸遜是怎麼說的,和趙雲說得一不一樣?

    陸遜透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條件的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耐心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

    這就是為什麼趙雲說一但開戰,不可能馬上結束的原因!!!正因為劉備急功近利、求戰心切,吳將才避其鋒芒,待其銳氣盡喪,適時反擊,讓他幾百裡又有何妨。

    如此以來,趙雲太厲害了!是不是說,趙雲已經意識到了吳將一定會拖垮劉備的,吳將不可能與你拼死拼活的死纏爛打,人家就等著你中招。如果趙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麼趙雲就應該是取代劉備出任蜀漢前敵部隊總指揮的最佳人選,而讓劉備去執行接應和增援的任務!

    劉備和趙雲調個各,趙雲就不會給陸遜任何轉守為攻的機會和條件。因為,趙雲非常仔細!不但仔細,還有膽量,趙雲一身是膽,遇到兵力難以展開的山地,趙雲也不會駐紮,在平原地帶趙雲的軍隊還怕你東吳嗎?撕也能撕開一片營地!趙雲是主騎,在平原地帶趙雲的騎兵連曹操幾十萬大軍都望塵莫及……何況陸遜的區區人馬。

    再說,趙雲怎麼能逢戰必勝?他什麼樣的仗都打過。平原陸路長坂坡之戰、博望坡之戰;水路漢水拒曹、截江奪阿斗;徵南平叛出兵緬甸,山地戰光復永昌。連戰連捷、銳不可當……即便是這樣,也不可能速戰速決,陸遜豈是等閒之輩!時間一長,就算趙雲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劉備的糧草能不能及時的翻山越嶺運到前線都是問題?

    還有,陸遜最擔心的是什麼?他自己說:“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無可憂者。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水路進攻!這是東吳的死穴。

    趙雲經年作戰,不會不知道東吳的死穴在哪裡,絕對不可能放棄水路緣山結營。取勝的關鍵就是居高臨下,打起來勢如破竹、無堅不摧,上游打下游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嗎!拒漢水趙雲寡勝眾,他怎麼能勝眾,不就是藉助漢水上游的優勢,把曹操大軍打到水裡,死者甚多。

    當然,陸遜也不白給,你有戰船,人家也有。不過,陸遜處在下游,只有捱打的份兒,如果進攻,那就費勁了,還沒等看見趙雲軍,划船的人就累死了一大半。假如趙雲能耗到長江洪峰來臨,那就不用打了,陸遜只有談判簽字一條路可選。即使沒有長江洪峰,只要堅持水路為主,陸遜就很難取勝?火的剋星,沒有,劉備豈能敗的那麼慘!就憑東吳軍隊的戰鬥力?東吳軍隊的戰鬥力等於0。

    十萬大軍還不如孫權一個人!曹仁、張遼在東吳的軍中來回穿梭如履平地!結果張遼遇到孫權才算遇到阻力,孫權用長戟自守,張遼拿不下孫權?哈哈哈哈哈。就這號軍隊,夠不夠趙雲看的!趙雲那可是在曹操的虎豹騎裡來回穿梭如履平地的主。所以說,沒有火攻,陸遜未必就能打贏夷陵之戰?就算是劉備指揮,要打敗蜀漢的軍隊,主要靠。

    一定會有人說,諸葛亮不是最擅長攻嗎?諸葛亮能不能打贏夷陵之戰,回答是不能。只能是平局!很簡單,劉備能讓自己的丞相領兵去打他的哥哥江夏太守諸葛瑾嗎!作為一國之君的劉備這點人倫常理還是懂得。

  • 3 # 當代曹植

    夷陵之戰只是一個笑話,就是諸葛亮去了也打不蠃,除非閃電戰能一舉成功,否則全部餓死它鄉!

    219年關羽在樊城雖拿下於禁,卻被呂蒙襲殺,丟掉荊州的同時荊州軍損失殆盡,三國局面最終版由此形成。蜀漢自此開始成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國。接連的大戰使得蜀漢國力空虛,人才凋零。此時發動夷陵之戰從天時、地利、人和都對蜀漢不利。舉國之力發動夷陵之戰也只有4萬人左右,對比吳國,總兵力約6萬人,況且夷陵易守難攻,換誰來,都打不進去。

    除非是與曹魏聯合出兵,曹丕率三十萬大軍南下,出合肥,直取金陵。於是,抗擊曹丕成為東吳方面的主要戰場,而抗擊劉備則成為次要戰場。因此,孫權必然收縮戰線,命陸遜回援金陵,則劉備大軍可以長驅直入,奪取荊州,橫掃江南。孫權之地,除金陵及附近地區外,盡歸蜀漢。劉備又奇襲金陵,命令水師封鎖長江,則可全據長江,與曹丕隔著長江,南北對峙。

    次年,劉備將都城遷至武昌。

  • 4 # 如水秋風

    我的看法是誰領軍帶隊都很難贏得夷陵之戰

    三國時期,蜀漢一共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失敗,分別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戰敗和bai馬謖失街亭。關羽荊州之戰和劉備夷陵之戰時間上接近,而且有著很深的聯絡。

    透過諸葛亮所作的《隆中對》,我們不難發現他對於興復漢室早已有了清晰的規劃和藍圖。其中荊州就是一個重要的據點。荊州之戰失利後,蜀國不僅失去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根據地,同時和劉備曾經拜過把子的大將關羽,也最終被敵人生擒,最後落得慘死的下場。

    劉備當然不能容忍敵人的放肆,很快他就調動幾乎所有能調動的精銳部隊,討伐吳國,夷陵之戰就此爆發了。這一戰蜀國是抱著必勝的心態去打的,所以國內除了一些必須留守的軍隊之外,所有能調動的部隊都派往了前線。可誰能想到原本覺得勝利就在眼前的蜀國,竟在夷陵之戰中失敗了,而且是慘敗。

    圖片:夷陵之戰慘敗劇照

    經此一戰,蜀國不僅元氣大傷,就連蜀國的國主劉備也在倉皇逃回白帝城,將國家大事交給諸葛亮後帶著遺憾離開了。

    歷史上蜀漢這一戰的結局實在讓人痛惜和扼腕,但是

    看其結局也不禁令人反思:如果當時指揮這一場戰爭的不是劉備而是諸葛亮,這場戰爭的結局能否會被改寫呢?

    我認為,雖然戰爭的結局仍然會是失利,但肯定會比原來的慘敗要好上許多,其實這麼說是有依據的,接下來我們將從《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這兩本著作展開探討。

    一、從《三國志》看

    1.敵我分析根據《三國志》記載的史實來看,如果是諸葛亮來指揮這場戰役,起碼可以達到兩個效果:痛擊吳國,替蜀國大將關羽報仇,盡最大能力儲存力量。

    根據這本著作的記載,夷陵之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劉備知道關羽被吳國偷襲之後十分憤怒,因此他便想率領大軍痛擊吳國,來為自己的好兄弟報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宣揚自己重情重義的美好形象。

    但是想要報復一個實力並不弱於自己的國家,不能只憑一時的熱血和衝動,同時還要分析雙方力量的差距,以及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雖然蜀國在軍師諸葛亮和大將關羽、張飛等人協助之下,逐漸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但是當時蜀國的實力能夠征服吳國嗎?

    首先,必須注意一點,之所以叫三國,是因為三國鼎立,相互制約,這才形成了這個格局。所以哪怕蜀國有能力,

    曹魏也會阻止他們的,更何況當時蜀國的整體國力並不比吳國強。

    這麼說是有依據的,我們先來看一下在劉禪投降時兩華人口的對比:當時蜀國大約有九十萬人,吳國有二百三十萬人,如此相比之下,蜀國不佔上風。

    我們再來看一下在地理位置方面:蜀國雖然地勢十分險要容易防守,但是整體國土面積狹小。相比之下吳國的國土面積更為遼闊,而且加上之前佔領的荊州要地,在“地利”上吳國明顯具有更大的優勢。

    此外,諸葛亮一早在謀劃三分天下這件事情的時候,本身也沒有把滅掉吳國放在十分優先的戰略位置上,因此在戰略上蜀國略輸一籌。

    2.諸葛亮指揮這場戰爭的優勢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從兩國實力上相比,蜀國明顯佔不上優勢。諸葛亮一直反對劉備伐吳,因此在劉備東伐的時候諸葛亮才沒有跟隨,但如果諸葛亮指揮這場戰爭,結局必然有所不同。

    首先諸葛亮更理智,諸葛亮發動這場戰爭除了為關羽報仇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奪回荊州,蜀漢失去荊州之後,就失去了出兵中原的一條重要通道,而蜀國想要中原也只有北上一條路可走,而向東的通路會被切斷,從而會讓蜀國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

    此外諸葛亮在戰爭指揮和謀略上也具有過人之處,當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之所以失利,主要是由於劉備戰略指揮不當,當時蜀國的軍隊一路直進,東吳陸遜率領軍隊故意避其鋒芒,把許多險要的山嶺讓給蜀軍。蜀軍為了把守這些山頭分出許多兵力,這導致蜀軍整體力量被分散。

    不僅如此,另一方面吳軍乾脆閉守不出,直接不和蜀軍開戰,在這種長期的拖延對峙中蜀軍內耗巨大,補給很快出現了困難。就這樣吳軍用以逸待勞的方法“積極防禦”,最終讓蜀軍被拖垮在戰鬥中慘敗。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優秀的戰略指揮家在一場戰爭中的重要性,如果諸葛亮親自指揮這場戰爭,在戰略方面蜀國其實會有很大優勢。《三國志》關於諸葛亮的傳記中司馬懿曾這樣描述:諸葛亮是全天下不可多得的奇才,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更是把諸葛亮當做自己一生的對手。

    《三國演義》中,當初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失敗後,司馬懿帶兵乘勝直追,在西城諸葛亮其實已無兵可用,但諸葛亮仍十分鎮定的在城頭彈琴,硬是把司馬懿嚇得懷疑城中有大量伏兵而引兵離開。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智謀的確令人佩服!如果由他來指揮夷陵之戰,他除了能夠看穿吳國“以逸待勞”的計謀,倘若再來一個將計就計,沒準還真的會讓陸遜吃上苦頭。

    總之,雖然雙方在實力上具有客觀的差距,蜀國最終無法贏得全面勝利,但是諸葛亮一定會最大可能減少傷亡,儲存力量、收復一些失地。

    二、從《三國演義》看

    荊州本是蜀國的重要領地,因為關羽的大意成了吳國嘴中的一塊肥肉,荊州本身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更何況當時吳國已經集結重兵鎮守荊州。

    除此之外,荊州多山嶺氣候溼熱,這種條件十分不利於蜀漢計程車兵作戰,縱使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足智多謀,有過多次像草船借箭、火燒連營等神奇的策略扭轉戰局,但書中也委婉暗示了諸葛亮無力扭轉歷史和命運。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第八十四章中曾說過這樣的話:漢朝氣數休矣。由此可見,無論作者如何希望諸葛亮實現大業,但惡劣的環境決定了諸葛亮即使天縱奇才,可以使結局不那麼慘,但終歸無法力挽狂瀾。諸葛亮能做到的也只是給吳國一個教訓,同時儘可能幫蜀國儲存有生力量。

    綜上所述,如果由諸葛亮指揮夷陵之戰,由於兩國存在著絕對的實力差距,改變戰爭結果的可能性非常小,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任何計謀都沒有意義。

    諸葛亮一生致力於興復漢室,但是憑藉他個人的力量卻無法扭轉整個大局,他能做的也只是儘量不讓夷陵之戰輸得過慘,儘可能的為蜀漢保留一些有生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傳魔獸世界懷舊服出現“無限刷金BUG”,具體是指什麼,為何暴雪對此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