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30652818118

    宮頸癌是中國女性中僅次於乳腺癌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年輕化。下面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宮頸癌疾病的誘發病因。

    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為及分娩次數

    多個性伴侶、初次性生活<16歲、初產年齡小、多孕多產等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

    3.其他生物學因素

    沙眼衣原體、單純皰疹病毒II型、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導致宮頸癌的發病過程中有協同作用。

    4.其他行為因素

    吸菸作為HPV感染的協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宮頸癌的患病風險。另外,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也可影響疾病的發生。

  • 2 # 杏花島

    宮頸癌發病越來越年輕化,是比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發病率近年來逐漸上升,僅次於乳腺癌,位於第二位。宮頸癌的發病原因錯綜複雜,那麼主要有哪些呢?

    第一,病毒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佔宮頸癌發病率的90%。尤其是高危型病毒中的16、18型是宮頸癌發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但並不是檢查出HPV病毒就說明已經患有宮頸癌了,大部分只是攜帶狀態,可以自行清除,平均時間是8個月左右。

    第二,行為危險因素:1、性生活年齡過早。有研究表明初次性生活過小(小於16歲),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病機率;2、多次妊娠、流產及分娩。妊娠和分娩次數較多(>3次),發生癌變的風險會增加,頻繁流產也是發生癌變的高危因素;3、多個性伴侶。若女性有多個性伴侶且性伴侶陰莖不清潔或患有陰莖炎等疾病,宮頸癌的發病率會增加。

    第三,個人生活因素:1、工作壓力大。平時工作壓力大的女性,會導致情緒壓抑,進而引起內分泌的失調, 同時,也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增加宮頸癌的發病率;2、吸菸。有研究表明菸草中的尼古丁能導致基因的甲基化,從而誘導癌症的發生;3、職業。從事電腦辦公等長期處於坐姿的職業,使得下肢血液迴圈差,則易發婦科炎症,增加癌變的機率。

    以上就是宮頸癌的主要誘發因素。癌症發病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平時要做好預防工作,定期體檢,一般女性要每兩年檢查一次TCT、HPV。另外,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衣、戒菸戒酒,注意鍛鍊身體。

    本期答主:孫煉 醫學碩士

  • 3 # A孫德金

    宮頸癌有原位癌及浸潤癌之分。宮頸原位癌有遺傳因素,在30 多歲,某種因素的刺激突發轉變成癌。原位癌較少見。浸潤癌形成在50歲左右。醫學界認可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因素。HPV有100多種亞型。能引起宮頸癌的高危型有10來種。引起生殖器官的尖銳溼疣就是這種病毒。HPV是外源性病原體,能引起宮頸癌是長期寄生於生殖器官的細胞組織間質,引起細胞組織變性。逐漸演變成浸潤型宮頸癌。HPV病毒能長期在生殖器官內寄生,繁殖,增生。是盆腔內組織處於免疫力低下狀態。而引起盆腔內免疫力低下的因素,就是婦科炎症。如很多女性有異味的產生。外陰部癢或奇癢。大量盆腔積液。而且排洩的分泌物有各種顏色、性狀,這些都是婦科炎症的表現。盆腔內有大量的炎性物存在。劣性物質刺激組織,盆腔內器官長期處於充血的病理狀態。這樣的環境適合病毒長期寄生。如果不改變盆腔內被炎性物長期刺激的病理狀態。就不能防止HPV病毒侵入機體。如果排洩出盆腔內大量炎性物,盆腔內清潔。生殖器官處於正常的生理狀態。HPV病毒在正常生理功能的器官內不適合寄生,而能保持盆腔內清潔狀態,就是輸卵管不斷的運動。所以輸卵管良好的運動。不但是防止婦科炎症的發生,也是預防各種惡性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 4 # 醫學微視

    【引起宮頸癌的原因有哪些?】

    【宮頸癌都有哪些症狀?】

    【如何早期發現宮頸癌?】

    主講人:曹澤毅——曾任衛生部副部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常務副會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婦科腫瘤學分會 主任委員。

  • 5 # 39健康網

    子宮是女性的特有器官,但是也正是這個器官造就了女性特有的癌症:宮頸癌,這是源自宮頸上皮細胞的癌症,宮頸癌一旦出現,病情發展兇猛,如果能夠知道宮頸癌的誘因,那麼對於它的預防是十分有好處的。

    誘因一,宮頸炎症

    宮頸是兩種細胞的移行帶,而癌症也正是好發於此部位,如果有炎症在刺激此處,則會導致基底細胞不斷的增生分化,細胞就容易出現癌變,如果機體的免疫力不夠,那麼就容易導致癌症細胞失去監控,大量的增殖。

    誘因二,HPV感染

    HPV以及被大量的實驗研究證實與宮頸癌相關,病毒產生的外毒素會誘導細胞發生基因突變,誘導細胞出現分化異常情況。

    誘因三,x生活紊亂

    研究證明,x生活開始的越早,x伴侶越多,則宮頸癌的發生率也就越高,主要與男性衛生狀況有關係,男性衛生狀況不好,病原體容易直接進入宮頸,導致宮頸疾病,從而誘發宮頸癌。

    誘因四,生活習慣不良

    生活之中如果壓力過大,情緒長期低落,飲食不均衡不營養都是導致宮頸癌出現誘因。這些習慣以及生活態度都是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而免疫力是我們監控以及殺死癌症細胞的重要基礎。

    宮頸癌的誘因固然重要,但是對於它的預防工作,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預防宮頸癌要比治療宮頸癌要簡單得多。

    首先,我們需要的是調節心態,面對生活以及工作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懂得去處理,讓其避免影響到自己的心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對於預防宮頸癌是非常有效的。

    其次,可以要定期做婦科檢查,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檢查方法,並不貴而且對於宮頸癌的檢出率也是比較高的,特別是癌前病變,女性應該每年都至少一次婦科體檢,尤其是已婚已育女性。

    再者,注射疫苗。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了宮頸癌疫苗,如果是宮頸癌高危的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進行選擇接種。

    宮頸癌是無情的,但是我們可以在預防上面多種工作,特別是家族裡面有過類似患者的人群,尤其應該注意自己是否有宮頸癌的誘因存在,如果有應該更加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

  • 6 # 熊貓醫學

    一說到女性的健康,大家肯定會聯想到當今比較火熱的疫苗。確實如此,為了不讓病毒去破壞女性的宮頸,從而使其出現患癌的可能,堅持去打疫苗也是應該的。但是,導致宮頸出現病變的因素,絕非是這一種這麼簡單。那麼,有哪些因素是導致女性出現宮頸惡變的呢?或者說,哪些因素可以被當做是高危的因素,從而在生活中,應該引起注意和重視呢?

    1.吸菸

    人們常說,吸菸對身體的害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們很少會聯想到,女性抽菸,竟然會跟宮頸聯絡在一起,事實上,吸菸不僅對肺有害,對於宮頸也有害,因為煙裡面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質,這些可以對全身,包括宮頸在內的組織,進行破壞。長期養成了吸菸的不良嗜好,不僅對女性懷寶娃有影響,而且對於宮頸的健康,也確實沒有什麼好處。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為了寶娃的健康,最好不要去吸菸。

    2.性生活

    追求幸福的“性福”生活,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於有的女性來說,可能在這方面,對於自我保護還沒有那麼強烈,所以在自己處於年輕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自己意識比較活躍,所以毫無防備的去跟別人享受這種所謂的“性福”,一方面因為年齡太小,這個給宮頸種下的禍患,也是不小的。另一方面,與多個伴侶有性福生活,不排除有些攜帶者,所以這些風險,都是導致女性在享受性福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的。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即使是對性生活,也應該做到有節制,做到潔身自好。

    3.過早生育

    有的女性,因為沒有達到法定的年齡,就開始有了流產的經歷,這對於宮頸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在過早的進行宮腔操作,抑或是有流產的經歷過程中,人為的,或者是自然的,對於宮頸都會產生破壞,最後給宮頸造成一些損傷,有的損害,可以透過宮頸自己去修復,但是損害若傷及了基因層面,那就不好去修復了。所以,即使是懷寶娃,也應該再合適的年齡去進行,這樣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

  • 7 # 金色柳葉刀

    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通常情況下,高發年齡是50到55歲,令人可喜的是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子宮頸癌能夠早期發現和治療,因此,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有明顯的下降。即便如此,對子宮頸癌的防治工作依然不能掉以輕心。那麼,子宮頸癌的常見發病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刀刀為您解釋:

    下圖為正常子宮

    (1)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目前已知HPV共有120多個型別,10餘種與子宮頸癌發病密切相關!其中,70%與HPV16和18型相關。

    (2)性行為與分娩次數

    飆車過於頻繁,性伴侶多,初次性生活<16歲的女司機們要注意啦!這可是危險因素啊!

    早年分娩,多產也與子宮頸癌相關!(這裡不是叫大家不生孩子哈,計劃生育以內的還是沒問題的哈)青春期子宮尚未成熟,對致癌物比較敏感,分娩次數越多,子宮受到的創傷越大,再加上分娩及妊娠的時候內分泌及營養的改變,使子宮頸癌患病危險增加。

    孕婦的免疫力較低,HPV 的檢出率很高。

    患有陰莖癌,前列腺癌或與患子宮頸癌的女司機一起飆車的男司機,也是危險因素,同這些人一起飆車,女司機們就危險啦!

    (3)其他的因素

    研究發現,吸菸可增加HPV感染,使用避孕套具有一定保護作用!所以,老司機們還是要帶安全帶啊!

  • 8 # 心血管黃醫生

    宮頸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生殖道惡性腫瘤。近些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並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原位癌的發病年齡為30~35歲,而浸潤性癌為45~55歲。早期宮頸癌患者常無明顯症狀及體徵,並隨病情的發展可能出現陰道出血,陰道流液等異常情況,發熱、貧血、惡病質等其他全身衰竭症狀可在晚期發生,對廣大婦女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宮頸癌的病因到目前還不完全明確。根據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持續性HPV感染、性生活情況、分娩情況、宮頸病變及遺傳因素均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因此,對高風險因素的分析和標準化的早期篩查方法,對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具有重要作用。

    宮頸癌病發原因是怎樣的呢?

    ① 高危型HPV感染:大量流行病學資料與臨床資料已經證實,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重要原因。HPV病毒一般情況下會侵犯人的面板或黏膜上皮細胞,從而引發病變。依據HPV分型同宮頸癌的危險性關係,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兩類。高危型HPV,例如HPV16、18、31、33等,會引起宮頸的持續感染,低危型HPV感染,例如HPV6、11、30、39等,可導致生殖器疣等疾病,但大多數能自行消退。

    ② 性生活及婚育情況:初次性生活年齡較小,小於16歲,早產多產,多次流產、多個性伴侶等危險因素的患者,HPV感染陽性率明顯增高。年齡尚小可能不瞭解相關的生理衛生知識,所以更易受到HPV感染。多個性伴侶常常會引起女性不同亞型HPV感染,自身免疫力難以清除感染時會誘發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發生。多次流產與多次生育也易引發宮頸受損,導致相應增加HPV的感染機會。分娩1~3胎的婦女的宮頸癌患病率要低於其他未生育婦女,但隨著分娩次數逐漸增加,患病率也隨著增加;特別是足月分娩達7次以上者,患宮頸癌的發病率增加4倍。

    ③ 不良的生活習慣:吸菸,被動吸菸或主動吸菸都會增加患宮頸癌風險,在HPV感染的女性中,曾經或還在吸菸女性比未吸菸者患宮頸癌的機率增加2~3倍。還有性生活衛生狀況。不注意性衛生健康,或者私處清潔過度,將會破壞正常菌群的生長,導致抑菌能力下降,從而對宮頸上皮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引發宮頸糜爛,甚至是宮頸癌。

    ④ 慢性子宮頸疾病,如慢性子宮炎症、宮頸息肉、宮頸溼疣等都有潛在的致癌風險,這些子宮頸疾病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研究顯示,在慢性子宮頸疾病患者中HPV的感染率是無宮頸疾病患者的1.6倍,而相應的有生殖道炎症的患者發生宮頸病變的發生率是無炎症者的17.7倍,因為生殖道炎症會引起體內微生物數量增加,進而使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增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狼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