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haoshao
-
2 # 武林—萌主
要是不帶手套,那是會死人的啊。。哪怕帶手套,拳擊運動員經常被打的頭破血流,牙齒被打掉,鼻樑被打歪,眼鏡被打破的都不計其數,空手,相當於用骨頭錘臉,鐵人也扛不住啊
-
3 # 塔羅魔導師
帶手套不光是為了保護對手 同時也是保護自己手骨的一種方式,其實很多拳手比賽下來手骨也是血淋淋的,競技比賽雖然死傷很常見,但是這是運動並不是謀殺 儘量在比賽中能更好的保護雙方運動員。另外帶了拳擊手套也很難避免有受傷的風險
-
4 # 風順競足
搏擊格鬥想要精彩,就要保證拳手的安全,因為動不動拳手就在比賽中受傷,因此造成比賽中斷不能繼續是很令人掃興的。拳套也是為了保護雙方不受傷害使比賽能夠延續。
人的手由薄薄的皮包著骨頭,在擊打過程中很容易使手受傷(你裸拳打沙袋試試就知道了),另一方面裸拳打人的面部很容易令人破相,打傷人的麵皮,造成流血而使比賽不能繼續(即使帶上拳套,人的眼角也都非常易破)。在比賽過程中由於這種不必要的原因受傷是很令人掃興的,因此而被終止比賽的拳手也會非常不甘心,因為這種傷是皮外傷,選手本身並未失去戰鬥力,但又因為失血而不能繼續。
不過拳套有自己的規格,要知道職業拳手的拳套是很薄的,不像業餘拳手的拳套那樣後,因此傷害會更大。尤其重量級,像克里奇科,託尼,圖啊,瓦盧耶夫這樣的拳手帶拳套打擊效果就跟沒帶似的。
你若懂得一些力學原理就會明白,帶上拳套,打擊力自然是變小了,因為拳手出拳的衝量一定,轉化為動量就一定,而拳頭得動量等於打擊力乘以作用時間。由於帶了拳套,打擊倒身上的作用時間延長,於是力量自然會變小。我上高中時類物理題很常見。
至於帶拳套打人重還是不帶打人重,當然是不帶拳套打人重,wwqdtc這位朋友說在體育院校的 教科書中有明確地指出帶拳套打人重,那自能說不是你記錯了就是編教科書的人錯了。
(我在醫科大學學的是法醫學,傷殘鑑定是我本職,這個問題我更有發言權。)
總之帶拳套是為了保護拳手安全(不受皮外傷),同時拳套使拳手打擊力度變小了。
-
5 # 白豬體育
相信有很多男性朋友很愛看拳擊比賽。男性都喜歡這種暴力的運動,相比其他運動在比分的刺激,拳擊每一拳都實在的打在人身體上,暴力的更直接,更容易讓人腎上腺沸騰。所以有些人就不知道拳擊手在拳擊比賽的時候為什麼要帶手套進行比賽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拳擊手套到底起到什麼作用。拳擊手套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自己的,然後也是在保護對手的,因為拳擊運動員在揮拳出力的時候,力量是非常大的。在打到對手的身上的時候,特別是有骨頭的地方,很容易兩敗俱傷。所以需要帶上拳擊手套,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參加比賽的時候,拳擊運動員使用的拳擊手套在比賽之前是要交給裁判組進行檢查核準後才可以用於比賽。比賽的時候兩方的拳擊運動員的手套都必須是同一個品牌的同一個型號。在拳擊運動員上場之後,比賽正式開始之前,運動員可以相互檢查對方的拳套,確認無誤後就正式開始比賽了。
也許會有人說,因為帶了手套,降低了傷害,比賽的精彩大大的降低了。然而事實是因為有了拳套後,拳擊的精彩程度才提高的。真正的拳擊比賽不是電視上看的那樣一招一式你來我往幾百招,都打出一身的血了還能站起來繼續。以前的拳擊比賽在沒有使用手套的時候,往往比賽一開始,人就被打趴下了,再也站不起來了。比賽一瞬間結束,精彩那麼一秒。或者因為害怕受傷,雙方試探的來回太多了,因為老想著一招擊斃,所以基本沒有什麼很大幅度的動作,那還有什麼還看的呢。在加上因為拳擊運動員為了贏得比賽,都會拼勁全力,所以比賽的時候常常會有運動員受傷,更有甚者直接斃命。於是在1747年,英國一位叫約翰·布勞頓的拳擊愛好者就發明了拳擊手套。這一發明,大大的提高了拳擊的觀賞度和精彩程度,也救了很多拳擊職業者的命!
-
6 # 前面不許開車
裸拳素手拳擊或稱裸拳拳擊(Bare Knuckle Boxing)早在歐洲格鬥歷史上出現,十八世紀中期到十九世紀中期,裸拳拳擊進入了中興時期,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被戴拳套的拳擊規則取代,最後一場合法的裸拳拳擊賽在1897年在美國舉行。
早期的裸拳拳擊比賽並沒有固定的規則,雖然以拳頭打擊為主,但也允許選手使用投技(Throwing),允許拳打倒地的對手也允許地面糾纏戰(Grappling),甚至允許踢已經倒地的選手。捉對手頭髮,拉扯,首相撲 各種動作基本上都允許。
從世界第一位裸拳拳擊冠軍的比賽中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那時候的拳擊比賽是什麼概念的競技:James Figg (1695 - 1734) 1727年 與 Ned Sutton 一戰是三輪戰。第一輪,劍擊,第二輪裸拳,第三輪是短棒 (Figg 精通劍術,棒術,也是這兩門技術的指導)。第一輪他終於劍切中對手的肩膀而獲勝。第二回合打了八分鐘後,Figg 被摔倒在地上,但他馬上爬起來並且將 Sutton 摔倒在地使Sutton一時無法繼續比賽。之後的對決中Sutton一拳將Figg打到擂臺下(當年沒有繩子),Figg 後來又反擊將Sutton打倒在地上並且用寢技讓Sutton降服。第三回合的短棒比賽中 Figg 打碎了 Sutton 的膝蓋獲勝。最終結果是Figg 以三比零獲勝。
類似 Figg 這類的拳擊比賽一直持續到 1743年,因為那年,Figg 的學生 Jack Broughton 也是當代的拳擊冠軍因為1741年的拳擊賽中打傷人導致對手後來死亡而決定釋出新的拳擊規定。Jack Broughton 的規則中大部分講的是關於比賽場地等,針對實際格鬥的規則他只規定了兩條:不可打擊倒地後的對手,寢抱術不可針對對手腰下的部位。說到 1741年 Jack Broughton 打死人的那場賽事,他是一個重拳擊中對手 Stevenson 心臟下方部位,Stevenson 頓時被 KO,過後短時恢復清醒認輸,一個月後心跳停止死亡。
Broughton 規則持續到 1838年 被 London Prize Ring 規則取代。而這個新規則裡包括了禁止選手穿戴刺或釘子的靴子(Spiked Boots)。一直到了1865年 的 Queensbury 規則才規定使用拳套並且限制每回合三分鐘,中間必須休息一分鐘,禁止地戰也禁止摔跤。
但即使有了 Queensbury 規則,裸拳拳擊比賽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最後一場有記錄的公開賽是 1897年 由美國著名的冠軍 John L.Sullivan 和 Jake Kilrain 一共打了 75 回合。在這裡必要說明的是當年裸拳比賽的規則中回合不分長短,一方被擊倒在地(Knock Down)算一回合,他能在一定時間後爬起來繼續,則下一回合開始雙方繼續打,一直到一方完全被打得無法在限定的時間內進行比賽 才算是 KO (Knock-Out)。裸拳比賽可以持續幾十甚至百多回合,主要原因是因為人類的手掌和拳頭的骨骼結構是永遠無法打裂人類的頭顱骨的,在訓練有素的選手之間的比賽,雙方會將額頭往前頂,收下巴,用頭部承受對方的拳頭。而兩個拳擊手為了保護自己的拳頭不受傷因此他們會避開攻擊頭部而著重於對身體的打擊。因此雖然裸拳比賽看起來特別的血腥,因為裸拳對拳擊手的面部劃傷的傷害較大,流血較多,但是終究無法完全的 KO 對手,而選手互相迴避導致比賽的節奏慢了,回合多了,最終觀眾對裸拳比賽失去興趣。
而 Queensbury 規則中選手戴拳套主要用意不在於考慮選手的安全,而是為了提高比賽的節奏和暴力指數。拳套讓選手可以更頻繁的對頭部的打擊而不會傷手,因此大大的提高了 KO的機率。拳套沒有減少拳頭的打擊力,只是將它改為震盪力,加大對腦部的損傷,並且給拳擊手的拳頭加重了 10 Oz 的重量。比方在美國的拳擊歷史中一百年的裸拳比賽沒有一次在拳擊場中直接死亡的事件,而戴拳套的職業比賽每年會有幾宗賽場內不治死亡的事件。
1897年之後世界上再沒有合法的大規模的裸拳比賽,一直到1964年的日本,大山倍達先生創建極真會館時,初期的試合規則中允許裸拳打頭。一直到後來的比賽才禁止打頭。在2004年一次訪談中, 盧山初雄師範 回憶說當年作為大山先生內弟子的他負責打掃衛生並且將被打在地上的牙齒撿起來,100個新人報名後,一場素手顏面打試合之後就只留下了十人。剛開始這麼打的時候許多其他的空手道人士反對大山先生的作法,認為將會有大量的學生死亡,但歷史證明,當年的素手顏面打併沒有他們想象的帶有高度的致命威脅。 以他的意見,在大山先生的思想中,道場組手允許素手顏面打這是為了提高武技,而不允許素手顏面打的實戰是提高武道精神的磨練。記得國內的龔師範也曾經說過同樣的話:極真會里,95%的學生不想成為武道家,他們並不會也不想要去選擇經歷素手顏面打的實戰考驗,但5%有這個志向的武道家需要往這個方向發展結論:裸拳拳擊比賽中,有經驗的選手為了避免自己的手骨折受傷,而主要選用使用對身體的打擊。若要打擊頭部,職業的裸拳拳擊手都會適當收手,打頭的目的是為了傷對方的面部,鼻子,讓對方因流血而呼吸困難或者視覺不正常。很少拳手會企圖用裸拳全力打擊對手的頭部意圖要擊倒對手,因為這麼做的難度高,風險大。最後因為裸拳的比賽打的回合太多,選手經常打得難分勝負,觀眾選擇看更暴力,節奏更快的戴拳套拳擊比賽。
-
7 # 韓傑瑞77
臥靠,說職業拳擊手帶著軟綿綿的拳套打上去沒感覺的,可以去試試。如果你沒練過,可以找級別最低的48公斤級拳手,一個後手擺拳打在你下巴上,你要是能在10分鐘內站起來算你牛逼。
-
8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1、為了保護拳手的雙手不會因為巨大的力量而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性損傷。拳擊手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巨大的力量在打擊對手的同時也可能會傷到自己。
2、拳套使得比賽更加精彩。全套對比賽的雙方都是有好處的。
一方面進攻方不會擔心自己的手會受傷或是對手受到太大的傷害,可以放心進攻;另一方面防守方也不必擔心自己會受到過量的傷害,從而能夠更加沉著地組織防守。一來一回,比賽就更加激烈和精彩。
擴充套件資料:
拳擊比賽時按體重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
48-67公斤級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級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擊比賽時,組委會要準備好兩副和賽同樣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備運動員手套出現問題時隨時更換。
中國拳擊比賽用手套必須經過中國拳協批准,而且一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的手套必須是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產品。
手套的套鋒擊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標出,以便在運動員擊打時,臺上裁判員和評判員都能判別出運動員是否用拳鋒部位擊打對方。
比賽期間,要有兩名拳套管理人員專門檢查拳套,如果懷疑手套有問題,管理人員有責任和義務檢查確認運動員的拳套以及繃帶是否符合規則要求。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
9 # 格鬥精英ELITE
拳擊比賽帶拳套主要是起到保護作用,一個是保護自己的手,因為一拳的力量太大,可能會導致骨折,另一個作用是保護對方,拳套起到緩衝作用,受到擊打的時候可以增加受力面,緩衝力量的傳遞。還有這種拳擊拳套可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誤傷,比如手指插入到對方的眼裡。
拳套並不全是軟綿綿,一般比賽都會用比賽款的拳套,很多比賽款的拳套是馬毛填充,很硬,這是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最大增加力量的傳遞,但是平時訓練就會用大拳套,就是訓練款拳套,但訓練款拳套並不是軟綿綿,乳膠填充的拳套為了增加打擊感,也是有一定硬度的。軟綿綿的拳套一般我們稱之為玩具,裡面用的是棉花,不建議使用。但東瀛枕頭winning也是軟拳套,這個軟和填充棉花的軟不是一回事。
回覆列表
拳擊發展了這麼多年,戴拳套是這麼多年伴隨著拳擊比賽一直以來保留的,是對拳手與對方選手的雙方保護!如果不戴拳套在巨大的力量下,選手們的面板很快會被打的皮開肉綻,鮮血直流,會影響到正常比賽的進行,而且在重量級別的比賽過程很可能會發生拳手被打死的事情。拳擊手套在對不同級別的選手有不同的厚度,職業拳擊根據選手體重一般分為三種6oz、8oz、10oz,而業餘拳擊一般從6oz到14oz的拳套不等,都是根據選手體重不同而選擇不同的oz的手套,就算這樣也還是不能避免選手被打死的狀況發生!最近就有兩起職業拳擊手比賽被KO後死亡的案例發生!拳擊運動這麼多年來都是本著儘量減少運動員們的死亡,但是畢竟是競技運動傷亡是難免的。
但是如果不戴拳擊手套的情況下死傷人數會大幅度上升,致傷致殘的情況會頻繁發生,本身拳擊運動作為競技運動,傷病較高,如果失去手套的保護,選手在受傷後都會出現失血過多的情況,這就使得不管輸贏都會在短時間內無法進行比賽,這樣就影響到比賽的正常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