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孩打醬
-
2 # 貓眼看數碼
剛剛釋出的高通驍龍675處理器雖然在命名上僅僅比之前的驍龍670多了一點點,但是工藝和架構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驍龍675採用的是11nm工藝製程,相比14nm工藝製程的銷量660有了15%的功耗提升,但是相比10nm的驍龍670又好像弱了一點點。所以驍龍675釋出之後,不少網友都不明白高通為何要推出一款效能和驍龍670差不多的處理器,難道僅僅是為了產品線更加豐富?
而架構方面,驍龍675採用的是第四代 Kryo 460 CPU,包含 2 個 A76架構 2.0 GHz 高效能核心和 6 個 1.7 GHz高效核心。相比之下驍龍670的核心頻率雖然一樣,但使用的是第三代 Kryo 360 CPU,高效能核心是A75架構。高通宣稱,相比驍龍670,驍龍675的遊戲啟動提升30%、網頁瀏覽提升35%、音樂載入提升20%,社交應用啟動提升15%
GPU方面,驍龍675使用的是Adreno 612,而驍龍670使用的Adreno 615,乍一看GPU效能反而不如前一個型號,但差距應該不大。另外高通方面還表示,就這顆處理器專門針對《王者榮耀》等指定遊戲進行了最佳化,同時Unity、Unreal、Messiah和NeoX等遊戲引擎底層也在最佳化之列。
總體來看,高通驍龍675處理器是670處理器的變種版本,雖然紙面引數差不多,但效能還是有一定提升的。而驍龍675的主要意義還在於它是高通第一款採用A76架構的中端處理器,直接面對的競爭對手就是同樣為A76架構的華為麒麟710。而驍龍675同樣針對特定的遊戲進行了最佳化,和麒麟處理器的GPU Turbo技術有一些類似。所以可以認為,高通驍龍675就是衝著華為麒麟710而來的。到了2019年,會有眾多搭載這枚處理器的中國產手機上市,它們也將和華為的nova3i、榮耀8X等麒麟710機型展開競爭。
-
3 # 看球人
從驍龍675身上,我看到了高通的變化,他們不再按照自己的思路來設計處理器,而是按照市場需求來研發。
驍龍675使用的是魔改A76架構,根據ARM PPT和麒麟980的實際表現來看,這次ARM的PPT沒有誇大其詞,A75的Geekbench分數比A73提升34%,A76架構比A75提升28%。也就是說,驍龍675的Geekbench單核效能很可能超過驍龍845。現在的手機越來越看中CPU的效能,因為軟體越來越大,越來越吃CPU的效能。這是改變之一。
改變之二就是對ISP的提升。三星A9的釋出意味著多攝時代的到來,而高通現有的的ISP支援的最高畫素太低了,因此驍龍675的ISP迎來了大改,它的攝像頭最高支援4800萬畫素照片和2500萬畫素@30fps零延時拍照。
改變之三是使用了最合適的工藝,三星的11nm工藝成本低,效能高,是最適合中端處理器的製造工藝了。因此驍龍675會是不少手機廠商的首選,CPU的強勁意味著長期的流暢執行,不算弱的GPU可以帶來不錯的遊戲體驗,全新的ISP帶來了多攝像頭和凝時拍攝,而11nm工藝則讓成本降到了最低。
我認為驍龍675會成為驍龍660的真正繼承者,它對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力是無與倫比的。
-
4 # 有態度的土豆
高通今年在晶片市場可謂動作頻頻,距離上一次驍龍670釋出還不到三個月時間。驍龍600系列的又一款小改款——驍龍675又釋出了。
10月23日,高通在香港舉辦的2018 4G/5G峰會上正式釋出了驍龍675處理器。加上稍早釋出的驍龍710和驍龍670,高通已面對中端手機市場釋出了三款手機soc了。
那麼這次釋出的驍龍675和之前的兩款處理器有什麼不同呢?我們接下來就細細分析一下。
如今的手機soc處理器,已然不是單單一顆手機的CPU這麼簡單。它集CPU,GPU ,DSP(手機AI晶片)ISP(相機處理效能)手機基帶等等於一體。可以說一款手機用了哪一款的soc處理器,基本上就決定了這款手機的效能和價格定位。
CPU部分採用了全新架構
從配置上看,本次驍龍675的CPU部分採用的是2+6的大小核組合,2 個性能大核頻率為 2.0 GHz,而 6 個效率小核頻率則為 1.7GHz。但其核心架構卻升級成了 Kryo 460。相比之下,目前的驍龍670和驍龍710均採用了第三代 Kyro 360 架構。
由此,驍龍675也成了高通首款基於ARM A76 架構定製的晶片,官方宣稱在遊戲啟動、頁面瀏覽、音樂播放等體驗上都比驍龍 670 快了20%-30%。當然究竟這款處理器的CPU效能如何,還要等具體的手機產品推出以後才能評測。但根據採用了相同的ARM A76 架構的麒麟980晶片分析,實際上CPU部分效能相比上一代構架提升大約只有20%左右。而這代ARM A76 架構著重提升的是CPU的能效比。在麒麟980上CPU被做成了2大核+2中核+4小核的設計。在拍照和短影片等場景的時候開啟2中核和4小核協同工作以達到省電的目的。
而高通此次雖然採用了最新的A76 架構,卻閹割了中核的設計。所以驍龍675的效能應該不會強於老架構的驍龍710。符合6系的小弟身份。至於滿血版的A76 架構處理器,應該是會留給下一代旗艦級驍龍8系產品。
另外此次驍龍675用了三星11納米制程工藝,而驍龍670和驍龍710的製程工藝為10奈米。因為新架構的能效比優勢,這一點點差別應該不會構成什麼差距。
GPU方面落後於驍龍670
如果說 CPU決定了手機平時使用中的流暢程度,GPU則決定了手機遊戲時的體驗。驍龍675用了Adreno 612。這方面反而弱於驍龍670的Adreno 615,更不用說驍龍710上的Adreno 616了。不過高通仍然表示,驍龍 675 會進一步減少遊戲卡頓和掉幀的次數。在釋出會現場,我們就看到演示的《王者榮耀》最佳化前後版本對比。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GPU效能稍微弱點。軟體方面透過最佳化的確可以補回來一些,很多時候並不是GPU效能不夠好玩不了某款遊戲。而是你的手機處理器市場佔有率太少,軟體公司不肯針對你的裝置最佳化遊戲。 高通的處理器目前幾年內還不用擔心市場佔有率,且驍龍675又是新推出的一款手機soc,所以大家也不必為它的GPU效能太擔心。
基帶方面如圖:
於驍龍670一致,X12基帶。比驍龍710的X15基帶差一些。意料之中,可以接受。放到手機中並不太影響體驗,畢竟還是流量計費時代,下載慢點還能省流量。
ISP和顯示方面,如圖
與驍龍670一致:最高支援2500萬畫素單攝以及1600萬畫素雙攝鏡頭。高通方面表示還要給驍龍675加入D解析度480fps慢動作影片,5 倍光學變焦、2.5 倍的廣角和超廣角拍攝。以區分它和驍龍670。不過這些在功能在中端手機裡都不一定會推出。
顯示方面,驍龍670、驍龍675最高支援2560x1600的FHD+級別解析度,而驍龍710則可以支援到3360x1440的QHD+級別解析度,兩者區別還是蠻大的。普通手機處理器與次旗艦機處理器的區別。
DSP方面,幾乎一致的AI效能
按照高通的描述,得益於全新的 AI Engine,驍龍675在AI應用中實現了50%的效能提升。但實際上在驍龍670和驍龍710上也搭載了和驍龍675相同的Hexagon™ 685 DSP方面也就意味著硬體方面三款處理器完全一致。至於AI方面今後會不會出現優劣,這就要取決於軟體演算法方面誰會更新得更快了。 總之在硬體方面,驍龍675也沒有明顯的提升。
最後,驍龍675直接支援QC 4+快速充電,充電功率提升至28W。這個算是個好訊息。
總結一下:綜合以上這麼多來看,其實大家也心中有數了。驍龍675只需要看命名就可以瞭解其效能:其綜合性能比驍龍670要強一丟丟,但比起7系產品驍龍710就要差一些。我把它理解成高通針對全新 Kryo 460架構的一款試水之作。為旗艦處理器驍龍8150的推出做一次練兵。
驍龍675平臺自即日起開始向廠家供貨,基於其打造的消費終端機預計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面世
除了全新的驍龍675處理器以外,高通還在峰會上確認即將在明年使用驍龍x50 5G基帶的OEM廠家,其中就包括了小米、一加、OPPO、vivo、索尼和 LG 等 19 家廠商,多個手機廠商已經明確計劃,會在 2019 第二季度就開始推出 5G 手機。
-
5 # 微距科技
從675能直出4800萬畫素的樣張就知道這款產品並不是670的升級版,因為後面有710系列,而是讓手機廠商給主打拍照的手機多一個選擇。
從型號上來看675應該是要強於670的,如果CPU和GPU全面提升勢必會重合7系列,那710的高價就沒得賣了,712帶來10%的綜合提升也就沒啥意思了,因為670的GPU是Adreno 615,驍龍710的GPU是Adreno616,如果提升GPU至少是個616,重合甚至超高7系列,這特麼7系列就沒法玩了,還有一點是670和710的CPU的架構相同,無論怎麼改,都是不弱的,這道選擇題留給了高通。
最終高通也是個聰明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上新架構的CPU(855同款)和新一代的ISP,閹割GPU的效能,讓6系處理器的定位更加多元化,反正就賣這麼多錢,想要新架構和拍照就要妥協遊戲效能,想要處理能力就妥協拍照體驗,這款處理器的釋出給了紅米note7Pro千元機市場無限可能,看到675在魅族note9上面將三星GM1發揮出超強的戰力就知道675配索尼IMX586會弔炸天了。
雖然前文說會重合7系,但有一點高通是不會幹這種事的,基帶和GPU都是燒錢的的主,不可能輕易升級,提高成本,無論6系列會有怎樣的提升,在綜合性能上來講,同一代的6系列和7系列還是有差距的,別聽廠商吹牛逼。
-
6 # 愛數碼的風箏
1、架構和工藝提升。高通驍龍675採用了三星11nm LPP工藝和Kryo 460架構,共“2+6”的八核架構,大核心2.0GHz,為Cortex-A76架構,小核心為1.7GHz,為Cortex-A55。在GPU方面採用了是Adreno612,是一個短板。
2、效能對比。高通驍龍675晶片的單核跑分為2267,多核跑分為6103,在單核上面上超越了高通前二代的旗艦835處理器,也比驍龍710高,在多核方面驍龍675與835跑分基本一致,也超越了高通驍龍710。不過在GPU方面可能落後於以上兩款處理器。
3、其他功能。高通驍龍675晶片最高支援4800萬畫素照片和2500萬畫素@30fps零延時拍照。支援高通QC 4.0+快充。而且還搭載了多核人工智慧引擎AI Engine,在AI應用中能有高達50%的整體效能提升。此外還支援人臉解鎖、aptX音訊技術等等應用。
總結:高通驍龍675處理器如果不是用來打遊戲的話,是一個十分可靠,價效比也比較高的處理器,唯一的缺陷就是GPU方面弱了一點。目前搭載此款處理器的機型可能有紅米NOTE7pro,魅族魅族Note9,都會是價效比很高的機型,所以推薦對遊戲不是要求很高的朋友購買。
-
7 # 影落無痕67018853
讓我說千萬別信什麼神u之類的話,都是宣傳的賣點而已,當初625,660,都是什麼中高階神u,結果兩年就跑不動了!6系列也好,8系列也罷這些都是糊弄咱們老百姓錢包的數字!買手機認清自己的需求,一分錢一分貨,玩遊戲的選個配置高點的,否則哪個便宜用哪個!別想著用個多麼牛多麼貴的手機裝逼,沒人會因為你用個好手機而高看你一眼,弄不好還罵你是傻逼!
回覆列表
用了這麼專業而多華麗語言描述這款處理器,我覺得只是打廣告形式的忽悠非專業的消費者,這麼多描述有幾個是消費者能看懂或聽懂的,技術如果沒有大的提升那就是做了個花裡胡哨的包裝再次圈錢。描述了這麼多優點與好處我們消費者只關心用這個處理器好不好用,用起來快不快,能不能支援我們想要實現的一些功能或能不能多帶動一些實用好用的功能,其它的不實用的功能開發再多也等於是在欺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