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494028772500孟喜富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人民公社的年代。

    那個時代,人都缺吃少穿,人民生活很困難。在那個時代從農曆二月至六月,人們稱(生月)也就是沒有飯吃的季莭,國家政府部門,會給人民供濟一些糧食,以補生活,每戶發一個供應糧證(本)。

    我們村一位老人就隨便那一個小本,去糧站排隊打糧,打糧人很多好幾個小時才排到老人前,老人把小本從小窗戶放進去,可是裡邊的工作人員不給辦理,把小本子退出窗戶,說不能辦。

    老人很生氣,罵了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老人你拿的不是供應糧本子,老人說那是啥,工作人員說:這是結紮證,(就是做絕育證)這是真的。不識字呀真可憐,老人白等了一天。

  • 2 # 大提琴心聲

    這個標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沒有文化的人在生活中可以表現出許許多多可以讓人啼笑皆非的和非常尷尬的事情,但是有情可原,因為他或者她沒有文化!!!

    問題是今天我們社會絕對多數人都是有文化的包括我們的農村地區大多數人而言……。

    如此我們會發現不是沒有文化引起人們的尷尬而是有文化的人做出許許多多讓人看不懂的事情:大聲喧譁是普片性的,所以這樣的文化成為了我們共同認同的傳統文化,但是世界上並不承認這樣的文化是文明進步的標誌!管他們的屁!!!我們14億人民習慣的文化就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那麼吃相問題怎麼樣?都有文化的人在全中國每個地方角落大吃大喝……吃相如何就不用我形容了啊!管他們外華人個屁!我們14億人民就是這樣的吃相,怎麼樣?一定要用刀和叉嗎?我們就喜歡在一鍋湯裡洗自己的筷子……這樣代表我們人與人之間感情深一口乾,一口悶,一口喝!!!

    我認為我們十四億人已經習慣的生活沒有什麼尷尬,有錢有勢的人也只是裝個X,其實改不了這些千年歷史傳統文化的遺產的啊……,因此就不要強人所難,聽其自然,文化這個東西不是這樣來討論的,文化代表習慣,習慣代表文化,出門出國懂得裝X就可以了啊……,只叫尊重他華人民的文化,而未必要去學習,因為那些外國國家那裡有什麼五千年曆史文化?還有他們那裡有我們舌尖上的幾千種各式各樣的菜餚啊……!!!

    不要隨地吐痰……和大小便及亂丟垃圾到是應該向外華人學習的……還有一些爺們和娘們,開著豪車在公路上丟垃圾真的沒有文化!!!

  • 3 # 紅塵彌勒

    兄臺屢次邀我,竟然沒能給出隻言片語,實在愧得慌,總想著找個機會彌補一下無文字接續的缺憾,恰好送來了這個問題,雖然自感才疏學淺掛一漏萬,但盛情難卻,說什麼也要說上幾句。

    兄臺所說的沒文化,我的理解就是這個人讀書不多,沒有很多的機會接觸書本知識。就像當今的一個笑話:滿打滿算唸了三天書。一天是禮拜天,一天是放假,還有一天是迎接檢查團。

    好了,書歸正傳。

    我的一個哥們兒,鐵磁那種,交心過命,甚至插草為香歃血為盟,結成了異姓兄弟。沒事兒的時候總湊在一起喝酒談天,嘮些感慨俗務。

    一次去看新建的樓區,打算買個房子居住。就浩浩蕩蕩開進了剛剛建成的小區。一棟棟、一排排的高大建築令人驚愕,口裡也讚歎不絕。此位仁兄一眼發現旁邊的小樓群,扯著嗓子喊到:快看,內邊的別野真特麼闊,誰要是有錢買一套,保準住不過來。言猶未止,一幫同來的姐妹兄弟忍俊不禁,甚至有人笑得前仰後合,差點兒沒暈過去。雖然只是看到了哥們兒的背影,卻覺得臉上紅一陣紫一陣,不僅是替他羞臊,也自覺面子掛不住。這哥們兒就直挺挺杵在那兒分分鐘頃刻凌亂如麻。

    還有一件事,記憶猶新。那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年歲還小,也見識淺薄。喜歡人前說個顯擺的話,透著自己有見地。就和一個哥們兒嘮得天翻地覆。一次迎檢,周遭來了一大群有頭有臉的人物,希望我們能結合自己的感受體會說一些工作上的得失與甘苦。這哥們兒首當其衝,嗓門兒也出奇的大。開始說他喜歡讀一些歷史名著,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哥們兒說著說著,興致上來乾脆就吟誦了這首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可惜的是,這哥們兒卻用他那不太標準的口音大聲朗誦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暴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話音未落,早已笑聲四起。有那大幹部模樣的為了顯示自家的城府,還硬憋著不肯笑出聲兒,只是肩膀一抖一抖的像是觸了電門。還有人乾脆就是笑得彎腰低眉,眼淚都流出來了,有點兒慘不忍睹。這哥們兒卻依舊一臉的正氣,昂著頭看看這個瞅瞅那個,臉上一片狐疑,問我們大家:你們笑什麼?是不是我的情緒不夠飽滿?

  • 4 # 中醫按摩朱師傅

    多謝邀請,在以前特別是在農村人,不管男女,因為家庭困難或者孩子比較多就很少有讀書,造成無文化知識,會出現很多其他種種問題。所以我能講一個沒有文化,在生活中出現尷尬的事嗎?因此,沒有文化就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寫,有些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識看。就會經常出現很多尷尬的事,比如去衛生間會經常出現男到女衛生間,女到男的衛生間了,往往進去了才知道這麼尷尬的事。

  • 5 # 太陽雨47155173

    知識是知識,文化是文化。

    孔子去高官家做客,把淨水果的水當茶喝了被丫鬟偷笑,有知識就是有知識,孔子立馬把這家人教育了一頓——怎麼能用聖潔高貴的水洗低廉下流的東西,及時挽回了自己不要臉的面子。

    去廣東遇到過類似情況,他們第一壺茶水是用來消毒碗筷的,但是不知道他們還有這種文化,也是自己倒了喝了,幸好看過孔子這個故事,加上鬼谷子的捭闔之術也及時挽回了自己這個不要臉的小面子。

    第一次去吃西餐,吃不飽,給服務員要米飯吃,幸好都是自己人,其他幾十個也跟著要米飯吃,服務員沒有辦法給了一盤不封口的餃子。

  • 6 # 慢步前行的兵

    在車站候車室等車,牆上大屏正播放南極講到企鵝遷徙,(只有字幕沒有聲音)這時旁邊一女子大聲說,哎呀,企鵝也遷徒嗎!

  • 7 # 邀你看夕陽

    看到了這個題目不禁使我想到一一

    我的一位親戚曾告訴我說,他得了憂鬱症。他真的不想活了…,說起了他得憂鬱症的起因,簡直讓人諦笑皆非,又止不住的扼腕嘆息…。

    他名叫趙文強,但我們當地人給孩子起名字,總要講究忌諱長輩的名字,不能有與其重名重字的現象。而當他的妻妹有了兒子,準備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曾鄭重的問過他的到底叫趙文祥還是趙文強。如果他叫趙文強的話,自己的孩子就叫祥祥,如果他叫趙文祥,孩子就叫強強了…,趙文強因沒文化,支吾了半天,也實在弄不清自己究竟是文祥還是文強,就含糊地說,好吧,反正就那個字,就那個字吧…

    於是妻妹就把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強強,並登記上了戶口…。又過了許久,趙文強終於弄清楚了自己叫趙文強,於是十分生氣,到處說外甥重了自己的名,並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趙文祥…

    又過了幾年,他妻弟的兒子出生了,因為不知道姐夫已經改了名,所以孩子一出生就起名祥祥,並也及時的登記上了戶口…

    這下可把這兩口子氣壞了,又不好怎麼發作,這口氣就憋在了心裡。常常覺得不吉利,又常常的擔心,擔心自己恐怕活不長了,你想想,人活世間連個名字都保不住,名字都叫後輩給頂了,說明自己活著也是多餘的,沒有什麼價值了,人連個名字都保不住,這個人還應該活在世間嗎…?

    他越想越彆扭,越想越覺得不吉利,越想越覺得自己沒價值,慢慢地就成了心結,漸漸地又發展成了憂鬱症…,後來又因為沒有文化,在單位裡被提前退了休,就越加感到活得無聊,活得沒有意思。終於有一天,他趁家裡沒有人,一根麻繩就吊死在了自家的門後…

    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因為不識字沒文化,竟然把自己搞得如此的狼狽,如此的尷尬,又因為鑽上了這個牛角尖,硬是把自己送上了絕路,真是可悲又可嘆啊…

    記得他死的那年,才剛剛過了五十六歲。

  • 8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聽老一輩講,在很早以前,皖南山區有個叫宋家莊的村莊與馬家村村莊交界,兩村村民經常為了爭奪境內山頭髮生打架鬥毆現象,宋村說山頭是宋村的,馬村說有歷史記載山頭是馬家莊的,當地縣官多次插手處理此事都無能為力,為了維護兩個村莊的團結縣衙擬定了一個協議,山頭每個村莊用十年,並要求宋家莊在山上埋個石碑,碑上刻上"十年還山"四字作為依據,年限到了讓給馬家莊,兩個村莊輪流共用資源。宋家莊讀書人不多,就按縣令說的話辦了,刻了一個"十年還山"的石碑埋在山上。轉眼間十年過去了,山頭讓給了馬家莊,馬家莊用了十年後,強佔山頭說山頭是自己的,不還給宋家莊村,宋家莊村不服,馬家莊指著石碑上的四個字說,不是我們不還山頭,碑上明明寫的是"千年還山",原來馬家莊人在十字上面加了一撇,讓十字變成了千字,官司又一次打到縣衙,縣衙說按碑文行事,宋家莊村啞巴吃黃連一一有苦說不出,後來山頭改名馬家山。這正是:"沒有文化好可憐,十年山頭變千年。十字頭上一撇加,宋山變成馬家山",你說沒有文化多尷尬,被人玩弄丟了山。!

  • 9 # 王兆林0309

    農村的文化大革命初期,為了加強階級教育,公社裡組織了一個憶苦思甜宣講團,以自己在舊社會的切身體驗,到各村去宣講控訴舊社會的罪惡,激發對新社會的熱愛。

    柴村的一位老大娘,解放前在後河村的大地主四五福家當丫環,她上臺控訴:“我在四五福家當丫環,他們吃飯,我們看著。他們吃完,我們再吃,吃不完,就拿回家給孩子們吃。他們穿綢穿緞,不穿了,我們再拿回去給孩子改改,……”

    跑題了。主持人趕上去攔住:“大娘,別激動,說那些缺吃少穿的事。”

    老大娘真激動了:“五八年大食堂,四兩豆糝,喝稀湯。俺孩兒到地裡捋了兩捧棗,罰了俺全家的布票,全家沒有一件新衣裳,小兒子光屁股,大肚子頂個大腦袋,想起來就難受,嗚嗚嗚……”

    主持趕忙攔住:“大娘您太激動了,下來歇會兒,停一會兒再說”。

  • 10 # 使用者1507872587019

    我們村上的一女人沒什麼文化,但嘴特能說,給人的感覺是挺好相處,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一年冬天看孫女沒事抱著走東家串西家,結果半個村子上的人都在生氣,沒事就講事非,說完就跑到下家說別人再說你,時間久了都知道她什麼東西,高興了賣條新褲子讓你穿,不高興了大街上也要讓你脫,就屬這種人。

    對待婆家人更是一絕,罵起公婆三天三夜不帶重樣的,一次兩口子生氣,罵了半天上至公公婆婆,下至兄弟姐妹,簡直不堪入耳,晚上罵累了休息吃飯,揚言歇歇明個接著罵,嚇得丈夫不明把門在外面鎖上,沒成想人家出不去丁,爬上床,站上椅子扒拉著後窗接著開罵〈婆婆住房後面),氣的鄰居都直咬牙說,是個鱉也翻翻個(意思是丈夫也不收拾收拾她)。

    人家是十九當媽,兒子也是十九結婚女兒更是十八奉子成婚,整日以此為榮,常笑我:“等你當奶你都看不動孫子了。”汗顏啊,本人28歲得兒子。提起兒子還鬧個小插曲,兒子四歲多的時候,她和我兒子鬧著玩的說一會我打你的小屁股,兒子說打你屁股,然後在她前面拍了兩下,這可不得了了,在門上大呼小叫,說我兒子沒教育好了,什麼地方都摸人家了,我只好把兒子拉回來說以後不能和你嫂子鬧著玩。然後呢,她可別人說我兒子小小年紀就學壞了,無語啊,只有內心骯髒的人才會這樣的吧。

    一次鄰居侄女上北京打工,她在旁問這是要上哪呀,大家都說上首都去,她蒙了,問首都是哪兒啊?然後神回覆“”中國”,估計她到現在還沒整明白,說半天其實她並沒有幾歲,也才四十多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逆水寒》還原宋朝春節景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