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燃燒的黃龍旗
-
2 # 戰略論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日本能否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日本一定會被美國打敗,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太平洋戰場最終的勝利者一定是美國。美國的戰爭潛力比日本強大太多了!
首先我們來看日本海軍投入這兩艘航母對中途島海戰的影響:
個人認為即使有這兩艘航母的加入,日本仍舊會在中途島海戰中失敗!日本極有可能不會把這兩艘航母加入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4艘航母),而是會派去負責掩護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艦隊,或者掩護登陸部隊。
因為日軍在當時有八艘航母,可是僅有南雲忠一的四艘艦隊航母是負責對中途島攻擊以及最重要的殲滅美國航母艦隊。其他四艘都是在後方給各個艦隊擔任空中掩護。也就是說,日本海軍早就在兵棋推演中確定了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四艘航母完全可以完成其作戰目標,不然不會把那四艘輕型航母全部派去掩護艦隊,在整個中途島海戰中作壁上觀,無所作為。雖然它們是輕型航母,可是這四艘加起來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其根源便是日本海軍仍舊以戰列艦艦隊為海上決戰的核心,而航空母艦隻是輔助性力量。這種指導思維,必然會分出相當力量的航空母艦來掩護其主力艦隊(戰列艦),所以我認為日軍即使加入這兩艘航母也不一定便取得勝利,其海軍的作戰思維的落後和作戰計劃的過於複雜和繁瑣,是導致其失敗的主因,這些不做改變,結果也很難改變!
然後,我們來看中途島海戰對太平洋戰場的影響:
假使日本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其航母艦隊未做較大損失,日本還是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後面還有美軍的夏威夷軍事基地,即使是夏威夷都離美國本土非常遙遠,這意味著中途島海戰只能是重創美國,絕不會打敗美國。而日本登陸美國本土也是極為不現實的。美國的戰爭潛力將在一段時間內得到爆發,最終用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海軍徹底耗死耗垮日本海軍。
所以,中途島海戰只能讓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再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最終失敗不可避免!況且日本海軍仍舊抱著巨炮對決的落後海戰思維,遲早的在以後海戰中吃大虧後才能深刻認識到航母的核心作用。而這個經驗教訓即使不在中途島海戰,也會在其他大的會戰中出現,導致其失敗!
-
3 # 聯合防務
就是把兩鶴算上,日本也達不到目的。美國已經透過密電知道了日本的作戰目的,對於中途島的兵力是加強的,航母是去加成對付日本海軍的。在掌握情報優勢的前提下,美國海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山本給南雲的任務很矛盾,既要從空中攻擊中途島,又要在發現美軍艦隊之後殲滅,卻又不指明哪個優先,完全是一副“你自己看著辦”的樣子。實際上,這兩個任務,無論哪一個都很難,同時完成兩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南雲得到附近有美國航母的訊息,就陷入凌亂了,才會出現“炸彈換魚雷、魚雷換炸彈”的戲碼。所以,即使兩鶴也在現場,估計也是和其他4艘航母一樣上演這種戲碼。面對美國航母艦載機的攻擊,結果不會好到哪裡去,可能還會更慘。
南雲當時的指揮被世人詬病,其實就現場情況分析,南雲手頭沒有多少細緻的情報,都是些“也許”、“大概”、“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做決策是很困難的。後人對南雲的詬病,都是基於事後對美日雙方大量資訊的掌握,屬於“馬後炮”。真要放到南雲當時的位置,未見得能做得更好。南雲在中途島海戰之後的失寵,主要是日本必須為這場慘敗找個“背鍋俠”,應當負最大責任的山本是不能動的,所以南雲就成了最好的人選。
退一步講,就算有兩鶴加強,日本航母在中途島戰役中損失不大,而且還能攻佔中途島,對於後來太平洋戰爭的程序也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因為在珊瑚海海戰之後,日本海軍就放棄了攻佔莫爾茲比港的打算,面對珍珠港就更不敢想了。那麼美軍有珍珠港、澳洲基地,再加上軍工轉入戰時體制,造軍艦、飛機跟流水似的,而且效能越來越好,軍隊越打越強,對日本形成了碾壓態勢。這樣的情況,日本戰敗是必然的,甚至投降時間都不會推遲多晚。(S)
-
4 # 一葉楓流
中途島海戰,日本如果投入第五航空戰隊的瑞鶴翔鶴兩艘航母,可能會影響中途島海戰的結局。前提是如何使用這兩艘航母。
日本海軍的方式是每艘航母上都派出飛機去轟炸中途島,不是使用兩艘航母上的飛機去轟炸中途島,其他的航母做預備隊。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存在先起飛攻擊還是先降落回收飛機的問題了。
按照實際情況,即使增加兩艘航母,仍然改變不了換彈的過程,只不過在經歷第一次打擊後,還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反擊。此時技術上的差距就產生影響了。美國航母可以在幾十公里外發現日本飛機,而日本只能靠肉眼瞭望,在幾公里距離上發現美國飛機。
第一輪打擊後,美軍損失也比較大,日本式兩鶴對企業和大黃蜂,旗鼓相當。下一輪也許雙方像珊瑚海海戰一樣,日本航母受損,飛機減少,美國航母受損。和實際結果一樣。
日本還有一個錯誤,就是飛行員只能在一艘航母上服役,否則可以增加一艘航母參加中途島海戰的。
-
5 # 兵器世界
首先要明白南雲忠一為什麼會失敗,南雲的四艘航母搭載著340多架艦載機,而美軍三艘航母擁有233架艦載機,在中途島上還有一大批老式教練機、水上飛機和17架B-17可用。也就是這17架只能水平轟炸的B-17讓南雲忠一下定決心,把裝好魚類隨時準備攻擊航母的97艦攻換裝上炸彈,以求徹底摧垮中途島的抵抗力。南云為什麼如此執著的抹平中途島呢?因為他此行的第一要務就是掩護登陸部隊佔領中途島,因此威脅巨大的島上機場必須加以抹平。同時還要隨時提防不知身在何方的美軍三艘航母確保自身安全(聯合艦隊當時預計約克城號無法參戰,作戰方案裡只考慮如何對付兩艘航母)。
兩個任務已經讓南雲焦頭爛額了,再加上南雲四艘航母上的340多架飛機不夠在兩個方向上用。當對島攻擊迫在眉睫而敵軍航母同時出現時,究竟該把有限的艦載機用到哪個方向上讓南雲很是猶豫,最終失去戰機而全軍覆沒。因此說兵力不足是南雲忠一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多出兩艘航母后南雲忠一就會有足夠充足的兵力隨意作戰了!“鶴”級航母是當時聯合艦隊最現代化的“空母”,雖然最大排水量只有30000噸級別,但是艦載機數量與40000萬噸級的赤城加賀相當,達到了85架的水平。
也就去說南雲忠一獲得兩艘鶴級航母后兵力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這樣一來他可以將兩艘鶴級航母遊弋在外圍承擔防禦美軍航母的任務,而其他幾艘航母就可以專心的蹂礪中途島了。這樣一來南雲必將大勝而歸。可能有人會懷疑南雲的指揮能力,大多數人認為當偵察機發現美軍航母后,就應該馬上派出掛載炸彈的艦載機出擊。殊不知,當時甲板上整裝待發的艦載機都是剛剛掛好航空炸彈的97艦攻,去攻擊中途島的99艦爆還在回收過程中,給他們掛炸彈需要的不僅僅是5分鐘了。只能水平轟炸的97艦攻對付島嶼機場還可以,但要對付高速行駛的美軍航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南雲就是明白這一點才堅持把炸彈換成魚雷的;而且艦載機防空部隊的零式戰機已經成功攔截住美軍的魚雷機機群對日本艦隊的攻擊,南雲有理由相信在魚雷換炸彈的5分鐘裡自己是安全的。由此可見他的指揮能力沒有一點問題,就是兵力不足導致了失敗,只要2艘翔鶴級航母參戰讓南雲多出170架艦載機,他就一定能佔領中途島、重創美軍。
-
6 # 論我為什麼上不了黃金
關於中途島海戰日軍增兵能不能贏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先分析一下日本為什麼會輸。
是役日軍派出了絕對優勢的兵力,戰列艦編隊組成的主力艦隊、航母編隊組成的航空戰隊、登陸艦隊組成的支援部隊,從紙面上看這是足以碾壓對手的力量,而對面的美國海軍實力正處於戰爭期間的最低谷,所以中途島海戰的結果才會讓人大跌眼鏡。
我們評價日軍的指揮風格,常常會發現有完美主義傾向,戰役計劃制訂十分細緻,追求最小損失的最大戰果。眾所周知,過於複雜細緻的作戰計劃有利有弊,一旦碰到意料之外的戰場變化,應變手段就會很少。
南雲指揮的航母戰隊是整個戰役計劃的其中一環,不能按時完成既定任務的話會對其他部隊產生重大影響,這就是南雲不顧自身安危也要完成掃蕩任務的原因,而事實也是,航母戰隊苦戰的時候,主力艦隊一直在外圍打醬油。
說到“打醬油”又引出來日軍另一個指揮風格,僵硬死板,嚴格按照計劃時間表行事,沒有命令不做多餘的事。
總結一下,中途島海戰的失敗絕不是因為兵力不足,日本海軍的作戰思維和指揮風格才是罪魁禍首。我們常說南雲在發現美軍艦隊後作了最錯誤的選擇,哪怕讓戰機撲空也比在甲板上換彈強,不不不,在日本海軍甚至南雲自己看來,航母只是打下手的,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主力艦隊的進入掃清障礙,自身安危從來不是優先考慮,這就導致了南雲要不顧一切完成打擊任務。用航母拼掉航母,讓戰列艦火炮決戰,這才是日本人所認知的海戰,焉能不敗。
最後說一段,哪怕成就了突襲珍珠港的壯舉,航母在日本海軍體系裡的地位仍然十分尷尬,老舊思想的傳統將領把持高位,不接受軍事裝備和作戰理論的革新,這從海軍傾盡全力打造戰列艦就能看得出來,重型航母打一艘少一艘,火炮戰艦倒是源源不斷下水,然而有什麼用呢,一出港就被飛機炸沉了。
-
7 # 大偉140797056
有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和美國之間在珍珠港事變後的又一次大規模海戰。
在珍珠港事變之前,兩國間並沒有互相宣戰,日本為了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利用了美國海軍休假曰的時間戒備不嚴時動用日本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對美國在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及海軍設施進行大規模轟炸,日本航母使用的是突然襲擊戰術。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企圖故技重演,但是美國方面卻老早就提起了警惕,老早就對日本海軍的行動了解淸楚,美國除了在無線電通訊瞭解了日本的意圖,美軍還用偵察飛機瞭解日本海軍的戰場態勢,日本方面要打偷襲戰,美國方面卻是打埋伏戰,因此,日本海軍即使把兩艘航母加入偷襲戰,美國的支援力量也會及時加入戰鬥,日本同樣佔不了便宜。
日美兩軍的此役的目標不同,作戰方式也就各有特點,日本攻擊美國的海軍艦船不能阻止美國的火力發揮,但美國專炸日本的飛機裝載母艦卻能把飛機的戰鬥力加以解決,因為日本航母不能及時改變偷襲戰的戰術,在美國飛機一邊倒的火力壓制下,日本此次海戰就一敗途地。
太平洋戰場是一個極其廣闊的戰場,此戰場的控制權完全依賴海軍艦隻,日本是一個島國,雖然造船能力強大,但美國卻是夾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大國,從地理概念上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大島國,美國的體量比日本大二十多倍,工業化水平也比日本更高,美國可以比日本多幾倍的海軍軍備數量壓住日本,太平洋戰場的控制權始終把握在美國手中,日本是沒有什麼機會的。
-
8 # 淨月暖陽
中途島海戰,日本輸在情報,臨戰指揮。並不輸在航母數量,航母航空兵的飛機數量。所以“翔鶴”、“瑞鶴”號航母在,還是那麼指揮,只會讓日本輸的更快,更慘!
中途島,是美軍在截取了情報後的一次海上設伏,日本艦隊的數量,航線都己是透明的,如果多兩艘航母,美軍的部署也會調整,多派一艘航母或在中途島多部署些飛機,都是可供的選擇。
南雲中一的指揮是履蓋整個聯合艦隊的,就他應對突發情況那混亂勁兒,才是葬送整個艦隊的關鍵。對南雲指揮,多是出門如虎,臨戰如鼠。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日本海軍落在他手上就沒個好。這也是上天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懲罰。
日本失敗的命運,不是一兩艘航母能改變的。
-
9 # 開心的長島冰茶
美華人是根據情報確定的伏擊戰術的。如果情報上現實日本多兩艘航母,美華人也會相應改變戰術,比如島上全部配置戰鬥機負責放空,航母靠近島部署,不裝戰鬥機,遠端突擊,回來降落島上等。總之日本不會有壓倒性優勢,美國戰果也不會這麼大。但是結局從1941/12/7就註定了,日本終究被美國揍出翔。
回覆列表
第一個角度: 翔鶴和瑞鶴是之前參加了珊瑚海海戰並且翔鶴負了傷,若參戰的話只有瑞鶴能用。美軍在珊瑚海約克城號也負了傷,不過卻48小時奇蹟般的修好了。 這樣的話日軍擁有5艘航空母艦,美軍3艘,按中途島的劇本日軍3艘航空母艦喪失戰鬥力,只剩下飛龍和瑞鶴。飛龍最後重創了約克城號,餘不足十幾架艦載機,瑞鶴近滿編對陣美國受損不大的企業、大黃蜂號,結果可能是日軍被全殲,美國再沉沒一艘,美國取勝餘一艘航母。日軍主力被殲滅,雖餘下規模很龐大,但很難對航母進行補充,次戰後日本還是會想歷史上一樣43年沒有進行大規模行動,美軍得以喘息進行補充,44年幾場海戰徹底擊潰日軍。 第二個角度:之前沒有珊瑚島海戰,翔鶴瑞鶴參戰,以日軍對英遠征軍隊作戰為例命中率高達88%,日軍會取勝,殲滅美軍主力,餘一艘航母,42-43間在美軍新軍艦未服役前掌握制海權,走預定方案進攻澳洲,取得鐵礦為打持久戰做準備。43年二度空襲夏威夷群島,艦載機受損很大,但對港內艦隊影響很大,若是炸燬了美軍屯的幾百萬噸石油那戰局會拖得更長,但日軍仍缺少石油,戰敗是必然的只不過是延長了太平洋戰爭的時間。(不要妄想佔領夏威夷,美軍駐軍4萬多,更新後換下來的大口徑艦炮都安在了沿岸,防空火力網也十分密集,特別是珍珠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