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妞兒日記
-
2 # 英語老師覃冠平
我們小時候是怎麼學習中文的,它能指導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英語嗎?
這個問題分為兩部分:我們小時候是怎麼學習中文的?它能指導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英語嗎?
從一種比較專業的語言學角度看,不管我們小時候怎麼學習中文母語的各個方面:聽說讀寫,貫穿其中的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個共同之處就是:我們學習母語中文時都是用中文學中文,用中文理解中文,用中文記憶中文。
也就是說,我們都是用中文“學,理解,記憶”,我們“學習”中文的過程就是“使用(以前學過的)”中文的過程,我們“理解”中文的過程,就是“使用(以前學過的)”中文的過程。這正符合了“學語言就是為了用,就是同時在用語言”的語言學習規律。
中文是我們學習中文是唯一的“理解語言”。
我們正是在這種中文“學,用同步”的過程中一步步把我們的母語中文掌握下來的。
比如,你讀(學)到“打秋風”一個漢字,你就會用中文把“學過的中文用起來”學習和理解“新知”:打秋風。學習和使用中文的過程可以表述為:
打秋風就是蹭飯的意思,或者吃白食的意思。
這就是中文“學,用同步”的過程。
很多人可能會詰問: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學習方法嗎?難道你要我用英語或者其它任何什麼外語學習理解這句中文嗎?
如果僅僅侷限於中文,你的反問或許沒什麼“破綻”,不過,當你作為華人“學習”(閱讀)下面這些英語時,你就是“以子之矛攻己之盾”了:
你會把下面這段馬克吐溫的《敗壞哈德蘭堡的人》的英語直接用英語“學習”“閱讀”“理解”(把英語“翻譯”成英語理解),還是把它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
It was many years ago. Hadleyburg was the most honest and upright town in all the region round about. It had kept that reputation unsmirched during three generations, and was prouder of it than of any other of its possessions. It was so proud of it, and so anxious to insure its perpetuation, that it began to teach the principles of honest dealing to its babies in the cradle, and made the like teachings the staple of their culture thenceforward through all the years devoted to their education.
不“換成”另外一種語言(中文),恐怕你很難“理解”裡面的英語說的是什麼吧?
你現在的“詰問”可能又變成了:不翻譯成中文理解,難道你要我翻譯成英語來理解嗎?
為什麼我們學習中文母語時,問的是“不把中文翻譯成中文理解難道翻譯成英語(外語)理解嗎?”
為什麼我們學習英語時卻把同樣的語言理解問題問成了“難道不翻譯成中文(外語),你要我翻譯成英語(同一語言之內)理解嗎?”了呢?
你認為“用一門外語A去學習理解掌握另外一門外語B”,能把這門外語B學習好,理解好,掌握好嗎?
當我們永遠用一門外語(語言A)去學習另外一門外語(語言B)時,語言B是處於一種“學而不用,學用脫節”狀態,“用”的永遠是語言A,語言學而不用這個道理還需要過多闡述和解釋嗎?
因此,回到我們的題目:我們小時候是怎麼學習中文的,它能指導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英語嗎?
我們的答案就是“能”!
但必須是學習和訓練自己像學習中文母語那樣(用中文學習中文,用中文理解中文,具備把中文翻譯成中文來理解和掌握的能力),用英語學習英語,用英語理解英語,用英語掌握英語,把英語作為理解英語的唯一理解語言(而非中文)。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把英語學到家,就好比我們把中文學到家一樣。
從高中畢業開始,從具備高中常用詞彙3500開始,從你的英語學習不再是為了高考(必須用中文學習英語)開始,你就可以鍛鍊用英語學習英語,用英語理解英語的英語能力了。
-
3 # 胖胖的小螞蟻
其實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感,語境加上一定的聯想,具備了這些,應該會輕鬆不少。打個比方,chill這個單詞,可以拆分成chi和ll.聯想一下,在一個冰冷的雪天再吃兩個冰棒,那感覺寒冷刺骨,我相信想忘也忘不了。當然英語的學習還有多種方法,感興趣的話,可以留意我接下去的一些文章,我也有拍一些影片教學,大家互相學習~
-
4 # 夢碎遠方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簡單地說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與方法,僅供參考。
首先,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興趣是第一位的。可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對於學習中文,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多讀。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喜歡讀各類小說雜誌,記得五年級就讀完了水滸傳,中學讀完了天龍八部(全五集),高中很喜歡讀唐詩宋詞。當時我是學理科的,在班級訂報紙時,大部分同學訂的都是數理化方面的雜誌,而我卻訂了很多文學方面的報紙,如文學故事報、散文週刊等,因我的語文成績還算可以,還當了個語文課代表的小官。記得在一次語文考試時,老師出了個下聯:今日當主人,子孫務必努力,我對的上聯在全班受到老師的表揚,還在同學中贏得了一個小秀才的稱號。(暫不公佈我的上聯,留於閱讀此文的友友們應答,心有靈犀一點通,我想一定會有與我對的一模一樣的答案)。
所以說,多讀來自於興趣,沒有興趣,學習也就失去了動力。讀的多了,詞語自然就會豐富,邏輯不思亦可合理,運用起來必然就會得心應手。
其次,在學習中文時,除了多讀,還應該多寫。只有多寫,才能把你從多讀中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也就是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若如此,你的中文水平必定會得以提高,才思得以昇華。
至於學習英文,同樣與學習中文一樣,多讀多寫。但英文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它須要很多死記硬背的東西,如動詞的十六種時態等等。我個人的體會是死記單詞,掌握語法,記住時態,多讀英文小故事,常寫英語應用文,那麼,學習英文也並不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時間關係,語無倫次,僅供參考。
-
5 # 姜志偉666
本人二十九歲。會計專業,從事會計幾年時間,覺得假期少比較枯燥。所以想根據自己小時候的愛好,重新拾起英語。於是考了教師資格證,在一個輔導機構當英語老師。關於學習英語,以下是我的理解。第一,小時候學習中文無非就是有語言環境。每天都接觸。所以即使語文成績不好的孩子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這就是浸泡。學習英語也不過如此,我除了上課備課一直在接觸英語,其他閒暇時間也會看英語方面的影片,練習配音,還有一些軟體的跟讀。所以口語比以前大大提高。即使看電視劇也是美語電視,自我感覺比中國產劇要強很多,美國電視劇很真實,也會有更深刻的人生啟示。做自己愛好的事情,其實是不覺得累的。我目前唯一的不足是沒法脫離舒適區,一直找簡單的材料閱讀,所以對水平提升有很大限制,正在努力改正。第二,不要好高騖遠,要讓自己像一個孩子一樣學習。因為我教的是小學一至五年級,所以對孩子比較瞭解,一年級基礎打不好,以後學起來會越來越難,所以即使一個字母,一個單詞的書寫和拼讀我都會認真對待。當發覺自己發音越來越標準,書寫越來越漂亮,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這也是學習英語最主要的一點~熱情和動力。記得有一本書叫《刻意練習》,推薦大家在網上看看。只有經過勤奮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穫,英語不像理科需要腦子有多伶俐 ,只要你刻意練習了,收穫的問題交給時間就可以了。
-
6 # 量子釋出
首先我談談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方法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可以參考,但不一定適合你。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第一,培養興趣,老師和家長要先引導孩子,比如陪孩子一起學,一起比賽,表揚鼓勵等等,產生興趣之後孩子就會自覺學習了,然後家長可以推薦各種學習方法,看孩子適合什麼樣的方法,比如作筆計,默讀,思考,練題等等。總之沒興趣什麼都學不好。
第二,英語靠讀和背。多讀,多背。基礎知識要學好。我是先預習,認真聽課,課後複習,三步完成。效果還不錯。
第三,學好英語要勤奮還要撐握記單詞的方法,一般忘的比較快,一個星期之內還要再看幾遍,這樣就不會忘了!英語學的好可以得高分,比如140的卷高分可拿130甚至滿分,別的科很難做到。英語可以!
-
7 # 嘻嘻之家
你好,小時候大家學習語文,思路都差不多,學校的教育形式,先學漢語拼音,聲母韻母,在拼成音節,再學每課的字,然後組詞,有小段落。
其實英語也是這樣學的,在80後多數人。但是現在的教育不一樣,很推薦西方英語母語國家的做法,透過大量的閱讀培養孩子英文閱讀習慣,然後在閱讀中積累詞彙,沒有音標和語法,它們被揉入到句子中,孩子對句子分析理解了,語法也就通了!
-
8 # 巴山聽雨
要學好一門學科,首先是培養興趣,也就是愛好。就好像談戀愛一樣,如果你喜歡對方,會被對方吸引,兩人就能處下去。如果你不喜歡對方,不管家人同事怎麼著急,也沒有效果。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書,小人書、雜誌、報紙,小說無不喜歡,所以就養成了愛看、愛聽、愛寫的習慣,於是語文就感覺不錯了。遺憾的是我們那時學校缺乏英語教師,英語課時上時停,英語很差。
我想學習英語,同樣先要喜歡它,只要有心,總會學好的。
-
9 # 牛千鵬
英語也是語言,肯定可以用和學習中文相同的方法學習。
中文我們有語境,學會了幾個基礎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之後,透過日常的聽和說,就可以自然習得。
英語我們沒有相應的語境,可以透過最近方便的影片資源模擬語言環境。
但是注意,如果你完全不理解影片內容的話,是不會產生什麼學習效果的。
需要有人指導你逐步地去學習影片中的常見詞,常用表達方式。或者從網上下一些相應的教學影片看,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只有持續堅持一定強度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就可以自然習得語言。
-
10 # 森林裡的百合
在小時候你是怎麼學習中文的?如何用相同的方法學習英文?在小時候我是用以下這種方法學習中文的,我也是用以下這種方法學習英文的。為什麼呢?
小時候我是這樣學習中文的,首先我要學會拼拼音要認識這些字母該怎麼讀,然後我利用課餘時間多讀多練多寫,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及時向老師請教,向同學請教,反覆讀,反覆練,反覆寫,這樣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遇到不認識的字,不要亂讀,不然你對學習中文的興趣會更糟糕。
我學習英文的時候,我都是多記多學,老師上課的時候,我認真聽講,一堂課當中40分鐘,認認真真的把筆記做好,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英文。我學習英文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有方法的,首先我需要會默寫26個字母,會背26個字母,然後要知道每個字母的讀音應該怎麼讀?哪些音該讀重,哪些音該讀輕,要不斷反覆的練習,這樣你才能成功。
小時候我就是這樣練習中文的,就是這樣學習英文的,才導致今天的我會中文也會英文。
回覆列表
本人二十九歲。會計專業,從事會計幾年時間,覺得假期少比較枯燥。所以想根據自己小時候的愛好,重新拾起英語。於是考了教師資格證,在一個輔導機構當英語老師。關於學習英語,以下是我的理解。第一,小時候學習中文無非就是有語言環境。每天都接觸。所以即使語文成績不好的孩子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這就是浸泡。學習英語也不過如此,我除了上課備課一直在接觸英語,其他閒暇時間也會看英語方面的影片,練習配音,還有一些軟體的跟讀。所以口語比以前大大提高。即使看電視劇也是美語電視,自我感覺比中國產劇要強很多,美國電視劇很真實,也會有更深刻的人生啟示。做自己愛好的事情,其實是不覺得累的。我目前唯一的不足是沒法脫離舒適區,一直找簡單的材料閱讀,所以對水平提升有很大限制,正在努力改正。第二,不要好高騖遠,要讓自己像一個孩子一樣學習。因為我教的是小學一至五年級,所以對孩子比較瞭解,一年級基礎打不好,以後學起來會越來越難,所以即使一個字母,一個單詞的書寫和拼讀我都會認真對待。當發覺自己發音越來越標準,書寫越來越漂亮,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這也是學習英語最主要的一點~熱情和動力。記得有一本書叫《刻意練習》,推薦大家在網上看看。只有經過勤奮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穫,英語不像理科需要腦子有多伶俐 ,只要你刻意練習了,收穫的問題交給時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