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靜de頓河

    如今的年輕人不愛走親戚,已然成為一個不能迴避、又顯尷尬的事實。在最具質樸本質的廣大農村,過年串親戚,也更多的是一種儀式,似乎缺少了過去的那種融洽、親密和祥和。

    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存在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一種傾向性的現象,往往有著歷史、人文,以及時代變遷的印跡。

    歷史地看,我們從農耕社會走來,過去由於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獲取生產工具、勞動資料、衣物,都需要團結協作,抱團取暖。這個時候,與其他社會關係相比,有血緣關係的親情聯絡、加強,更顯重要,更要緊迫。在農村,親戚之間相互走動多了,才能有更好的聯動、互動。走親戚也成為了農耕文化、農耕傳統的重要內容,延續下來。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活躍、興盛,朋友之間、合作伙伴之間的聯絡,頻繁了,固定了,讓親情受到衝擊,淡化了一些?

    人文地看,過去社會,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交通不便利、資訊閉塞,走親戚是人們交換思想、交流資訊、互通有無的重要渠道。如今,進入了資訊社會的我們,瞭解外界、瞭解彼此的手段很多,就像人們所說,是一機在手,萬事無憂。由手機族衍生出的低頭族,成為了社會普遍現象。除了婚喪嫁娶這樣的大事,走親戚更多的變為了電話問候、資訊交流。

    發展地看,如今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在城市打拼,除了節假日的幾個時間段,農村主要是老年人的平臺、舞臺。這種現狀,是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必然。但伴隨而來的“併發症”,就是年輕人對故土的疏離感,對親戚的陌生感,走親戚在一些年輕人眼裡,也變得可有可無,興致不高,興趣不大。

    無論怎樣,走親戚是我們的傳統文明的一種,也是“記住鄉愁”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總會看到,風雪當中,走親戚目前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它讓我們這個節日變得溫暖,變得甜蜜,變得充滿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單身的個性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