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他開始的時候在隆中隱居,不過卻對當時的天下形勢瞭如指掌。後來諸葛亮在劉備的三顧茅廬之下而出山輔佐劉備。諸葛亮在劉備建立蜀漢的過程中是立下不可磨滅的貢獻的。當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又以託孤大臣的身份輔佐劉禪。

    諸葛亮因為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重任,故而他深感其恩和責任重大,所以他對蜀漢忠心耿耿,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同時諸葛亮不僅忠義,而且又很聰明,所以諸葛亮也是古代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那諸葛亮這麼聰明,為什麼不能像曹操那樣自己起兵呢?

    首先,聰明、智慧之人並非都能坐首領。要自己起兵做首領,除了智慧,還要能有決策的能力、統籌兼顧全域性的能力等。更加要有遠大的志向。

    劉備和曹操能力很強,不然也不會有之後的成就。而他們除了能力強之外,還有的就是遠大的志向。而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才智過人,他也對當時的天下形勢頗為了解,但他的目標、志向,是根據他自身的能力而定的,諸葛亮是想得遇明主,輔佐明主,發揮他胸中所學。他和劉備之間,也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劉備以諸葛亮才智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以劉備的實力發揮他的才能。

    諸葛亮雖然才智過人,但他卻沒有自己起兵的條件和有利的資源。因為起兵不僅要名正言順,而且還要有資金,有人脈、有名氣、有一批追隨者。

    比如劉備開始時有關羽、張飛,當時對劉備的資金來源也頗有幫助,同時劉備還有大漢宗親的身份,後又為皇叔,加上劉備名聲也很好,就更加有利於劉備的實力發展。曹操是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時起兵的,同時他的宗族之人對他也頗有幫助。不管怎樣,劉備和曹操都是有遠大志向的。

    而諸葛亮雖然才智過人,但在其他方面卻不如劉備、曹操。諸葛亮最好的身份不是自己起事,而是做個謀士給別人出謀劃策。不過這樣也挺好的,畢竟諸葛亮在蜀漢中頗有地位,也深受後世的推崇。

    再則,比如蕭何、李善長雖然在一定方面上能力很強,韓信、徐達、常遇春雖然很會用兵,張良、劉伯溫雖然很有才智,但他們卻都沒有自己做老大,而且幫助劉邦、朱元璋。所以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是很重要。比如韓信雖然用兵如神,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他先在楚營不被重用,後又來到漢營劉邦那裡,若劉邦不重用他,韓信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所以諸葛亮雖然聰明,卻沒有自己起兵。

  • 2 # 胡侃解密三國

    問題是諸葛亮有自己起兵的基本條件麼?答案是否定的!

    先看下諸葛亮的關係網,東漢末年荊州大士族蔡諷,其姐姐嫁給了太尉張溫,蔡諷有兩女一子,次女嫁給了劉表當第二代夫人,兒子是蔡瑁,長女嫁給了黃承彥,就是諸葛亮的岳父,這樣算來諸葛亮要跟著黃月英叫蔡瑁舅舅,叫劉表姨父。所以諸葛亮並非一般的村夫。

    再看下當時起兵的都是什麼人?都有什麼背景,袁紹袁術四世三公的背景不用說了,劉表劉焉劉虞漢帝宗親,公孫瓚在幽州經營十幾年,也從未踏足中原,董卓在西涼經營二十多年才一度入主中原,曹操父親是三公之一(雖然是買來的),而且這些人起兵時無一不是當時漢朝的高官,而且不少本身就是割據一方的諸侯,白身起兵的只有劉備和孫堅,孫堅因為沒有背景,所以不得不依附於袁術,後來孫策二次創業,孫權坐得東吳,三代之力方才割據一方,而劉備就更悽慘了,一路漂泊,如果把劉備早年的活動軌跡畫出來,整個北方都快要被塗黑了。為何?就是沒有根基。

    再一個,起兵要看時機,當初各地紛紛起兵是因為黃巾起義,而這一年是184年,可以發現從這一年起整個東漢大地就開始狼煙四起,包括劉備也是在這一年起兵的,而這一年諸葛亮3歲,就算再神人們也不會跟一個3歲小孩玩的。而曹操透過官渡之戰奠定北方的地位是在200年,這一年諸葛亮19歲,可以說從官渡之戰後就已經過了獨立起兵的時機了,而且此時如果還想獨立起兵無異於找死。此時劉備雖然仍然在飄蕩,但是也曾經做過徐州牧,豫州牧;雖然沒有根據地但文有孫乾、簡雍、糜竺等人,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關平、周倉、劉封、糜芳等人,雖然實力不強但也有文有武,體系完整的。

    另外一個就是諸葛亮的性格問題,他最適合的是做丞相,不適合做軍師,也不適合做統帥,更不適合做君主。諸葛孔明是內政奇才,從整個歷史上來看,也是不可多得的良相代表,軍事奇謀並非其所擅長,而要想作為君主,識人用人的能力更為重要,但這方面諸葛亮和劉備都還有差距,更不用說曹操了,馬謖一事,說明了諸葛亮識人用人不佳,蜀國後期人才凋敝,也跟諸葛亮的識人用人有很大關係,作為君主是不可能事必躬親的,不會識人用人很難立足於天下。

    所以沒有根基,錯過了時機,還有不合適的性格都確定了諸葛亮不適合獨自起兵,如果非要那樣只有自取滅亡。

  • 3 # 陳悅漫步海邊

    人人都有當英雄的夢,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了英雄,也不是人人能不顧一切去嘗試做英雄。如果以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情節作為依據的話,孔明先生不能出來登高一呼,大致上的原因不外乎下面三條。

    出身

    諸葛亮的出生只是個布衣,即沒有任何身份的普通老百姓。他來起兵,且不說號召力不足,由一個平頭老百姓,在劉表的地盤上突然起兵,他是要造反呢,還是要組織民團投軍呢?

    相比之下,三國時代舉兵割據的各路諸侯,基本全有官職身份背景,諸如袁紹、曹操都是校尉,袁術、孫堅是太守,且大都有家族勢力支撐,縱使是織蓆販履的劉備,也有個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世,在這一點上,諸葛亮是毫無優勢的。

    財力

    性格

    曹操、劉備,都有稱王稱霸的志向,而諸葛亮則是“久樂耕鋤,懶於應世”,這種被動性格的人物顯然不會去登高一呼的角色。

  • 4 # 天隨人願望

    首先大家說劉備看起來沒什麼用。

    從表面看,劉備並不是武功蓋世,也不似曹操那樣專橫獨斷,似乎沒什麼領導才能。

    但是關羽、張飛、趙雲等這些能征善戰的勇士卻願意跟隨他,曹操使出渾身解數也未能讓他們倒戈。“士為知己者死!”這些人不是金錢、富貴就可以收買的,但他們就願意跟隨劉備,劉備一定有他獨特的個人魅力吧!

    而且劉備也有他特殊的身份。劉邦的第十三代玄孫,中山靖王之後,而且也是經過朝廷認證的,皇上都要尊稱他為皇叔。用現在的話說是出身尊貴、有背景的。

    在那個年代,也要講名正言順,打仗都要師出有名,有個非常好的理由,天下人才會公認,畢竟做事要服眾嘛。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作為劉氏宗族的人,天下百姓還是認可的,是正當的理由,是正義之師。而其他的人任你上竄下跳,可以說是謀奪,簊位,有人還會聲討你,袁術就是個例子!

    諸葛亮確實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他願意在臥龍崗清淨度日也不一定會出仕,不羨慕人世間的功名富貴。

    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放下架子來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被劉備誠心及志向,以及劉備的仁義打動,才同意出來輔佐。

    諸葛亮也是全心全意以劉備的目標為目標,即使劉備的兒子劉禪再不濟,諸葛亮也絕不會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與做法,因為他們是忠臣,也瞧不起亂臣賊子。

    劉備是有使命的,有他在,團隊就在,崇高的目標就在,劉備是團隊的核心,所以劉備不是多餘的。

    曹操那麼強勢的人,也是審時度勢的,他也會權衡利弊,只是把皇上掐在手上利用,也不會冒大不違自立為帝。他也是注重後果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操的兒子曹丕取而代之改朝換代,那就是後輩人的事了!

  • 5 # 追記歷史

    劉備智謀不及諸葛亮,殺場戰力又無法和關羽、張飛相比,三國演義中劉備給我們的印象平平庸庸,總有一種柔懦之感。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把所有的人才凝聚起來,這就是劉備特有的一種人格魅力。所以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所站的位置,自己是一把劍只有被人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才能,還是自己是站在臺前的舞劍之人,只有看清自己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用一句“人貴有自知之明”來形容,就能把對自己的認知觀簡單化。

    諸葛亮就好像是一把利劍,他這一把劍雖然鋒利,卻缺少一種無形的凝聚力。比如諸葛亮在識人用人方面就不如劉備,諸葛亮更多的是將一切擔子壓給自己孤軍奮戰,不能正確和有效的利用周邊的力量。所以就算諸葛亮的能力再強,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奪得一片天下。而劉備的出現讓他這把鋒芒暗蓄的利劍,有了發揮所有才能的機會,也許沒有劉備作為催化劑,可能諸葛亮一生才學會在自己的隱世生活中埋滅。

    曹操雖然在我們心中是一個奸雄的化身,但是曹操卻是一個愛才如命的人,他善於發掘和利用人才,而且還能及時聽取別人意見改正自己。一個老經驗經常說,一個團隊如果要幹一番事業,只靠老闆一個人努力不可能完成,所以團隊凝聚力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要件。曹操雖然是個多疑的人,也做出過不少錯事、荒唐事,但他惜才愛才大局觀很重。

    有些人終身就不是做一把手的料,他的位置只有在幕後做一個謀臣才最合適,就好像咱們印象中神一樣化身的諸葛亮。劉備各方面可能都不太強,但他有一種凝聚人心的親和力,小編感覺像劉備這樣沒毛病的領導真的很難得。大多古代君王也好,現代領導也罷,都有心裡陰暗險惡的一面,像曹操多疑狠辣的性格。俗語善不為官,劉備這樣善良的人能奪得一片江山,真的很符合我們大眾的心意。

  • 6 # 秀談歷史

    題主應該主要看點是《三國演義》吧,真正歷史上沒有被羅貫中先生最佳化過的劉備還是挺猛的。

    真實情況是:劉備跟曹操一樣,說起兵就能起病,但是諸葛亮要起兵,沒人願意跟他幹。

    先說劉備,看過三國演義,都會覺得劉備是個弱書生的形象,但實際真不是這麼回事。

    看看《三國志》是怎麼寫的吧:

    “先主不甚愛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結交豪俠,年少爭附之。”

    也就說這人不是個書生,不愛看書,喜歡玩個流行的東西,聲色犬馬一樣沒落下。而且很會來事,人狠話不多,表面上對人很客氣,年輕的時候手底下就有一幫小弟了,方方面面的,地方勢力上很吃的開。

    再看他的脾氣:

    “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能看出他幹了什麼吧,怒鞭督郵的不是張飛,而是劉備,還是在沒喝酒的情況下。對朋友小弟非常客氣,對敵人毫不心慈,這就是劉備。

    再看諸葛亮: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這孩子在家種地,喜歡唱歌,把自己比成一個高人,人們還不認可。再看他的朋友,崔州平、徐元直、石廣元、孟公成,都是當時的文人雅士,文化名流。

    諸葛亮還有一個習慣,愛旅遊,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哪去了,出去轉了。

    旅遊的目的是什麼?學習啊,驗證自己的知識對不對,所以他對天下大勢的把握才能如此精準。

    但這都是光腳穿靴子——自己心裡明白,說出去沒人信。

    所以,劉備和諸葛亮有什麼區別?

    劉備就相當於地方上的扛把子,諸葛亮則是名副其實的地方“學霸”。

    真打仗了,你跟著誰幹?

    所以說,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歸宿和活法,但不一定就能當老大

  • 7 # 123檸檬C

    劉備不是多餘的劉備中山靖王之後有皇族血脈打著恢復漢室正統旗號。劉備在很多方面有著過人之處,

    號召力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人,要想在天下大亂,群雄並立之時開創江山,沒有幾分驍悍之氣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說,這樣的一個人在亂世是很有號召力的。身邊人才諸葛亮、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等謀士武將,並且對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他有何智慧能讓他們為此效犬馬之力呢,劉備,仁愛、愛民,禮賢下士,用人不疑,沒有平臺諸葛亮何來發揮,為何不是曹操不三顧茅廬。說明劉備真誠待人,這幫人才願意跟著他。他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諸葛亮影視劇把他過於神話,草船借箭是周瑜,借東風,火燒連營打敗曹操的是也周瑜。真實的歷史周瑜也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魯迅先生評價諸葛亮,“狀多智而近妖”諸葛亮與司馬懿不同,忠心耿耿,死而後已輔助劉備父子是他流傳後世原因。出師表中表達他的偉大,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若他和司馬懿一樣,必不能對後世有著這麼大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瘋人院第二季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