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運動的特點:
1、廣泛的群眾性:排球場地裝置簡單,比賽規則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場上比賽和訓練,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動,運動量可大可小,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訓練程度的人。
2、技術的全面性:規則規定,每個隊員都要進行位置輪轉,既要到前排扣球與攔網,又要輪到後排防守與接應。要求每個隊員都要進行隊員必須全面地掌握各項技術,能在各個位置上比賽。
3、高度的技巧性:規則規定,比賽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連擊。擊球時間的短暫,擊球空間的多變,決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對抗性:排球比賽中,雙方的攻防轉換始終是在激烈的對抗中進行。高水平比賽中,對抗的焦點在網上的扣攔上。在一場比賽中,奪取一分往往需要經過六、七個回合的交鋒。水平超高的比賽,對抗爭奪也越激烈。
5、攻防技術的兩重性:排球是多種技術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專案,這種情況在決勝局比賽中更加突出,所以說每項技術都具有攻防的兩重性,因此,要求技術既要有攻擊性,又要有準確性。
6、嚴密的集體性:排球比賽是集體比賽專案,除發球外,都是在集體配合中進行的。沒有嚴密的集體配合,再好的個人技術也難以發揮,更無法發揮戰術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隊,集體配合就越嚴密。
一、 攻守平衡已成為現實
在排球發展過程中,攻強守弱的狀態已持續了很長時間,國際排聯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對排球規則作了幾次重大修改。如:每球得分制的使用,自由人的出現,發球區的擴大,允許身體任何部位擊球等,必將會進一步促使排球技戰術的創新,充實排球運動的內涵,豐富排球運動的表現形式。排球技戰術的不斷豐富和發展與排球競賽規則的不斷修改和完善是互為因果的。在這裡必須重視兩個帶有規律性的問題:一是除發球和扣探頭球外,排球的一切進攻都是從接球和防守開始,沒有良好的接球和防守作基礎,一切進攻無從實現;二是每球得分制要求運動員的攻防技術更加全面,準確和有效,進攻與防守互相依存、互相制約,規則的修改不能改變排球比賽的這一基本規律。
縱觀世界排球技戰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進攻與防守對抗始終貫穿於排球運動發展的整個過程。例如:扣球技術的產生導致了攔網的出現;勾手飄球技術的發明,刺激了墊球技術的發展;網前跑動換位、交叉重疊掩護等快攻戰術的運用,與此相對抗出現了重疊、換位等攔網戰術;攔網技術的提高,推動了後排進攻戰術的運用,進攻與防守戰術的相互對抗又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是排球運動技戰術發展的主要動力。進攻技戰術的提高帶動了防守技戰術的進步,而防守技戰術的加強,又反過來促進進攻技戰術的發展,形成了排球技戰術發展螺旋式遞進的特徵。
二、 技、戰術向全面、高度、快速、多變方向發展
排球運動帶有規律性問題是要求運動員技術全面,能攻能守,進攻上既能強攻又能快攻,既能前排攻又能後排攻,前後排融為一體。根據運動員不同特長,有效地組合不同的戰術,使戰術組合更具個性化,發揮整體優勢。
隨著運動員身高和彈跳力的不斷增長,後排扣球技術的應用日益普遍,成為當今高水平排球比賽的主要進攻手段。高快結合,前後排結合,進攻向著立體、全面型方向發展。運動員憑藉身高、彈跳力強,爆發力好、力量大和揮臂速度快等優勢,跳發球技術被大量運用,採用跳發平飄,跳發側旋、下旋,輕發落點等多樣化跳發球技術,以達到先發制人,爭取主動的目的。發球技術正向著發球高點、大力、快速方向發展。四號位平拉開結合二、三號位的跑動進攻戰術,降低後攻的弧度,增加反攻的進攻點等等都是為了爭取時間,奪得空間,加快進攻的速度,突破對方攔網。速度在不斷加快,採用的手法是降低弧度,增快傳出球的速度等。
世界男排各隊的集體配合戰術更加豐富,戰術有新的發展,四號位平拉開,三號位遠網快球,遠網短平快被普遍採用。重視集體配合和快攻戰術,技術全面、攻守兼備、快速靈活,自身失誤少。一攻水平高,防守能力強的隊代表著當今世界排球的最高水平。過去日本女排的勾飄和墊球,中國女排的背飛,波蘭男排的後攻,日本男排的短平快球,美國男排的兩人接發球,確實在奪冠中發揮了作用,但依靠的是整體攻防的技術實力。實踐證明:技術不全面,就不能保證戰術的組織與變化;排球運動的全面內涵是在全攻全守基礎上突出自己特長,各單項技術的運用從較單調打法向多樣化、更全面的方向發展。當今排壇世界各強隊在注重高度和速度的同時,每名運動員的技術是否全面,全隊的串連技術是否合理、嫻熟等等成為一支球隊成熟與否的標誌。攻守不平衡,就無法奪取比賽的主動權;沒有高度,必然削弱網上扣攔抗爭的實力;個人沒有特長,隊也必然沒有特點;沒有集體配合,也就談不上更好地發揮個人的特長;不必要的失誤,就會不攻自破;沒有拼搏精神和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就缺少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等。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變革,排球戰術體系的構建和發展經歷了“點-線-面-體”的演變過程,對戰術的運用趨向合理,簡練和實效。國際排球運動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在發展速度,提高力量,增加變化,全面發展,有所特長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具體表現在力量、速度、高度和技巧緊密結合,攻守技術全面,戰術風格獨特,隊有特點,人有特長,身體素質好,心理素質高,在技術、戰術、身體、心理層次全面發展,是當代排球運動發展趨勢。全面、高度、快速、多變將在更高層次上不斷深化和發展。
三、 排球運動的職業化、商業化、大眾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競技排球朝著職業化、商業化和大眾化的方向發展。職業化是排球運動的發展趨勢,高額獎金促使比賽更加精彩,而緊張激烈的對抗更能吸引觀眾,又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義大利率先推行職業化和俱樂部制度,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國家職業排球的開展也十分活躍。職業化和俱樂部制度吸引了大批優秀選手投身競技排球,大大提高了排球比賽的激烈精彩程度,提高了排球運動的吸引力。傳播媒體的介入,促使排球運動商業化趨勢日益加強,沙灘排球比賽職業化、商業化就是率先走向市場的範例。娛樂排球的盛行,使排球運動發展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運動專案之一。排球運動的競賽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大眾化趨勢日益明顯。
四、 排球教學、訓練向多學科綜合運用和更加科學化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排球課程教學與改革將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利用電影、電視錄影和計算機CAI等媒體技術手段,可以動態地模擬排球技戰術的時空狀態和連續變化過程,提高直觀教學效果。現代排球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多媒體技術手段應用於教學實踐。隨著排球教學實踐的發展,排球教學研究範圍也在擴充套件。對課內與課外排球活動一體化的研究;對排球教學內容的選擇;手段與方法的更新;考核與評價標準的制定等方面的探討;不斷引進現代教學理論與方法;程式、發現等教學模式的推廣與應用,必將推動排球教學改革的深入。
排球運動科學研究不僅涉及到醫學、生物化學、生物力學、心理學等自然科學的領域,也涉及到哲學、經濟學、教育學、史學等社會科學的領域,這些多學科、多側面的研究為排球運動的科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為進一步加深對排球運動規律的認識提供了工具,對排球運動科學的認識將更加深入廣泛。
縱觀排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從觀念的轉變,理論的形成,技戰術的創新,訓練手段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革,競賽規則的修改等。排球運動研究內容的覆蓋面不斷擴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研究層次不斷提高。隨著排球運動實踐的發展,排球技術戰術的創新、科學地控制排球運動訓練過程和制定科學定量的評價標準。排球運動員生理、生化特點、心理訓練、排球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排球運動員的選材及其訓練,體能訓練、比賽的營養與恢復、計算機在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將進一步深入。
五、 排球運動科研與實踐的結合日益緊密
科研直接為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實踐服務,是排球運動科學研究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發展方向,也是促進排球運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過程;從方法論來看,科研人員越來越多地從文獻研究、思辨研究,走向實證研究,正在從不同層面上去關注學校、關注課堂,關注運動訓練實踐,提高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從科研的功用來看,越來越多的排球科研人員不再滿足於排球教學訓練的一般抽象理論論述,開始更多地追求排球運動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促進排球教學訓練的改革與發展。
六、 排球運動科研方法和手段不斷豐富和發展
排球運動科研的發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是與科研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豐富和發展分不開的。現代科技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多地引入到排球運動領域中,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女排將計算機技術引入臨場指揮和技術分析,日本隊採用三維攝影分析扣球技術等。80年代以來,行動式計算機、錄影和無線電通訊等高科技設施進一步滲透到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使排球教學訓練更加科學化。隨著相關學科科研成果向排球科研領域的不斷滲透和現代科技的應用,排球運動科研的方法和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它主要表現在:十分重視有效吸收和移植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在具體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時,則表現出極強的綜合性,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是排球運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趨勢。
綜上所述,現代排球運動科研從過去重點研究競技排球逐步轉向競技排球與娛樂排球並重方向發展,大眾排球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研究方式上,多學科綜合研究不斷加強,強調同一物件進行多學科同步綜合測試,觀察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從定性描述轉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力求做到多樣化與統一;在研究手段上,從手工操作日益轉向現代化,如測試儀器自動化、電腦化、遙控化、輕便化;在研究思路上,重視吸取現代科學思想,重視借鑑現代科技理論和科技成果;在研究主體上,已從專家獨立作戰逐步轉向專家與教師結合研究。
展望21世紀世界排球運動發展的態勢,世界排球運動正處在一個多強紛爭的階段。正如張然教授指出:“21世紀初葉世界排球的大勢,可謂女排優勢在美洲,男排潛力藏歐洲,危機隱伏在亞洲;女排強隊較少,男排勁旅林立,並向多極化的趨勢發展。”
一、賽前準備:第一裁判主持抽籤,首先選擇發球權、球區。
二、比賽開始過程與停止:第一裁判員鳴哨後,在各自場區端線站好,再鳴哨時按原定位置(比賽前填寫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
A、一方發球後隊方接球失誤、犯規或球落到對方場內,即發球方得分,繼續發球;
B、如發球隊員發球違例或發出界外則對方得分,換髮球。
四、暫停、換人:
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6人次換人機會。(成死球時可要求)
1、暫停: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正規比賽每8分一次技術暫停。
2、換人:
A、主力隊員只能退出比賽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場比賽時,只能回到該局替換他的隊員位置。
B、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一次,可以替換任何一個主力隊員,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注:比賽開始上場的隊員為主力隊員,其它隊員為替補隊員。
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規格與要領
1、墊球的準備姿勢
比賽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相應的準備姿勢。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一般的輕球,故可採取一般準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2、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部位
墊擊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疊指法兩手手指上下相疊,兩拇指對齊平行相靠壓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掌根緊靠,兩臂伸直相夾。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 。
包拳法兩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放於上面,兩掌根和兩小臂外旋緊靠,手腕下壓,使前臂形成一個墊擊平面
擊球點、擊球部位
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儘量保持在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釐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3、墊球的動作要領
插及時移動取位,降低重心,兩臂前伸插至球下,使兩前臂的墊擊面對準來球,並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夾是指兩手掌根緊靠,手臂夾緊,手腕下壓,用平整而穩定的擊球面去迎擊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頂肘、壓腕的動作去迎擊來球,身體重心要隨球前移,兩臂在全身協調動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排球運動的特點:
1、廣泛的群眾性:排球場地裝置簡單,比賽規則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場上比賽和訓練,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動,運動量可大可小,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訓練程度的人。
2、技術的全面性:規則規定,每個隊員都要進行位置輪轉,既要到前排扣球與攔網,又要輪到後排防守與接應。要求每個隊員都要進行隊員必須全面地掌握各項技術,能在各個位置上比賽。
3、高度的技巧性:規則規定,比賽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連擊。擊球時間的短暫,擊球空間的多變,決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對抗性:排球比賽中,雙方的攻防轉換始終是在激烈的對抗中進行。高水平比賽中,對抗的焦點在網上的扣攔上。在一場比賽中,奪取一分往往需要經過六、七個回合的交鋒。水平超高的比賽,對抗爭奪也越激烈。
5、攻防技術的兩重性:排球是多種技術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專案,這種情況在決勝局比賽中更加突出,所以說每項技術都具有攻防的兩重性,因此,要求技術既要有攻擊性,又要有準確性。
6、嚴密的集體性:排球比賽是集體比賽專案,除發球外,都是在集體配合中進行的。沒有嚴密的集體配合,再好的個人技術也難以發揮,更無法發揮戰術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隊,集體配合就越嚴密。
一、 攻守平衡已成為現實
在排球發展過程中,攻強守弱的狀態已持續了很長時間,國際排聯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對排球規則作了幾次重大修改。如:每球得分制的使用,自由人的出現,發球區的擴大,允許身體任何部位擊球等,必將會進一步促使排球技戰術的創新,充實排球運動的內涵,豐富排球運動的表現形式。排球技戰術的不斷豐富和發展與排球競賽規則的不斷修改和完善是互為因果的。在這裡必須重視兩個帶有規律性的問題:一是除發球和扣探頭球外,排球的一切進攻都是從接球和防守開始,沒有良好的接球和防守作基礎,一切進攻無從實現;二是每球得分制要求運動員的攻防技術更加全面,準確和有效,進攻與防守互相依存、互相制約,規則的修改不能改變排球比賽的這一基本規律。
縱觀世界排球技戰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進攻與防守對抗始終貫穿於排球運動發展的整個過程。例如:扣球技術的產生導致了攔網的出現;勾手飄球技術的發明,刺激了墊球技術的發展;網前跑動換位、交叉重疊掩護等快攻戰術的運用,與此相對抗出現了重疊、換位等攔網戰術;攔網技術的提高,推動了後排進攻戰術的運用,進攻與防守戰術的相互對抗又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是排球運動技戰術發展的主要動力。進攻技戰術的提高帶動了防守技戰術的進步,而防守技戰術的加強,又反過來促進進攻技戰術的發展,形成了排球技戰術發展螺旋式遞進的特徵。
二、 技、戰術向全面、高度、快速、多變方向發展
排球運動帶有規律性問題是要求運動員技術全面,能攻能守,進攻上既能強攻又能快攻,既能前排攻又能後排攻,前後排融為一體。根據運動員不同特長,有效地組合不同的戰術,使戰術組合更具個性化,發揮整體優勢。
隨著運動員身高和彈跳力的不斷增長,後排扣球技術的應用日益普遍,成為當今高水平排球比賽的主要進攻手段。高快結合,前後排結合,進攻向著立體、全面型方向發展。運動員憑藉身高、彈跳力強,爆發力好、力量大和揮臂速度快等優勢,跳發球技術被大量運用,採用跳發平飄,跳發側旋、下旋,輕發落點等多樣化跳發球技術,以達到先發制人,爭取主動的目的。發球技術正向著發球高點、大力、快速方向發展。四號位平拉開結合二、三號位的跑動進攻戰術,降低後攻的弧度,增加反攻的進攻點等等都是為了爭取時間,奪得空間,加快進攻的速度,突破對方攔網。速度在不斷加快,採用的手法是降低弧度,增快傳出球的速度等。
世界男排各隊的集體配合戰術更加豐富,戰術有新的發展,四號位平拉開,三號位遠網快球,遠網短平快被普遍採用。重視集體配合和快攻戰術,技術全面、攻守兼備、快速靈活,自身失誤少。一攻水平高,防守能力強的隊代表著當今世界排球的最高水平。過去日本女排的勾飄和墊球,中國女排的背飛,波蘭男排的後攻,日本男排的短平快球,美國男排的兩人接發球,確實在奪冠中發揮了作用,但依靠的是整體攻防的技術實力。實踐證明:技術不全面,就不能保證戰術的組織與變化;排球運動的全面內涵是在全攻全守基礎上突出自己特長,各單項技術的運用從較單調打法向多樣化、更全面的方向發展。當今排壇世界各強隊在注重高度和速度的同時,每名運動員的技術是否全面,全隊的串連技術是否合理、嫻熟等等成為一支球隊成熟與否的標誌。攻守不平衡,就無法奪取比賽的主動權;沒有高度,必然削弱網上扣攔抗爭的實力;個人沒有特長,隊也必然沒有特點;沒有集體配合,也就談不上更好地發揮個人的特長;不必要的失誤,就會不攻自破;沒有拼搏精神和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就缺少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等。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變革,排球戰術體系的構建和發展經歷了“點-線-面-體”的演變過程,對戰術的運用趨向合理,簡練和實效。國際排球運動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在發展速度,提高力量,增加變化,全面發展,有所特長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具體表現在力量、速度、高度和技巧緊密結合,攻守技術全面,戰術風格獨特,隊有特點,人有特長,身體素質好,心理素質高,在技術、戰術、身體、心理層次全面發展,是當代排球運動發展趨勢。全面、高度、快速、多變將在更高層次上不斷深化和發展。
三、 排球運動的職業化、商業化、大眾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競技排球朝著職業化、商業化和大眾化的方向發展。職業化是排球運動的發展趨勢,高額獎金促使比賽更加精彩,而緊張激烈的對抗更能吸引觀眾,又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義大利率先推行職業化和俱樂部制度,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國家職業排球的開展也十分活躍。職業化和俱樂部制度吸引了大批優秀選手投身競技排球,大大提高了排球比賽的激烈精彩程度,提高了排球運動的吸引力。傳播媒體的介入,促使排球運動商業化趨勢日益加強,沙灘排球比賽職業化、商業化就是率先走向市場的範例。娛樂排球的盛行,使排球運動發展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運動專案之一。排球運動的競賽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大眾化趨勢日益明顯。
四、 排球教學、訓練向多學科綜合運用和更加科學化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排球課程教學與改革將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利用電影、電視錄影和計算機CAI等媒體技術手段,可以動態地模擬排球技戰術的時空狀態和連續變化過程,提高直觀教學效果。現代排球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多媒體技術手段應用於教學實踐。隨著排球教學實踐的發展,排球教學研究範圍也在擴充套件。對課內與課外排球活動一體化的研究;對排球教學內容的選擇;手段與方法的更新;考核與評價標準的制定等方面的探討;不斷引進現代教學理論與方法;程式、發現等教學模式的推廣與應用,必將推動排球教學改革的深入。
排球運動科學研究不僅涉及到醫學、生物化學、生物力學、心理學等自然科學的領域,也涉及到哲學、經濟學、教育學、史學等社會科學的領域,這些多學科、多側面的研究為排球運動的科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為進一步加深對排球運動規律的認識提供了工具,對排球運動科學的認識將更加深入廣泛。
縱觀排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從觀念的轉變,理論的形成,技戰術的創新,訓練手段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革,競賽規則的修改等。排球運動研究內容的覆蓋面不斷擴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研究層次不斷提高。隨著排球運動實踐的發展,排球技術戰術的創新、科學地控制排球運動訓練過程和制定科學定量的評價標準。排球運動員生理、生化特點、心理訓練、排球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排球運動員的選材及其訓練,體能訓練、比賽的營養與恢復、計算機在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將進一步深入。
五、 排球運動科研與實踐的結合日益緊密
科研直接為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實踐服務,是排球運動科學研究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發展方向,也是促進排球運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過程;從方法論來看,科研人員越來越多地從文獻研究、思辨研究,走向實證研究,正在從不同層面上去關注學校、關注課堂,關注運動訓練實踐,提高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從科研的功用來看,越來越多的排球科研人員不再滿足於排球教學訓練的一般抽象理論論述,開始更多地追求排球運動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促進排球教學訓練的改革與發展。
六、 排球運動科研方法和手段不斷豐富和發展
排球運動科研的發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是與科研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豐富和發展分不開的。現代科技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多地引入到排球運動領域中,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女排將計算機技術引入臨場指揮和技術分析,日本隊採用三維攝影分析扣球技術等。80年代以來,行動式計算機、錄影和無線電通訊等高科技設施進一步滲透到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使排球教學訓練更加科學化。隨著相關學科科研成果向排球科研領域的不斷滲透和現代科技的應用,排球運動科研的方法和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它主要表現在:十分重視有效吸收和移植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在具體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時,則表現出極強的綜合性,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是排球運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趨勢。
綜上所述,現代排球運動科研從過去重點研究競技排球逐步轉向競技排球與娛樂排球並重方向發展,大眾排球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研究方式上,多學科綜合研究不斷加強,強調同一物件進行多學科同步綜合測試,觀察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從定性描述轉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力求做到多樣化與統一;在研究手段上,從手工操作日益轉向現代化,如測試儀器自動化、電腦化、遙控化、輕便化;在研究思路上,重視吸取現代科學思想,重視借鑑現代科技理論和科技成果;在研究主體上,已從專家獨立作戰逐步轉向專家與教師結合研究。
展望21世紀世界排球運動發展的態勢,世界排球運動正處在一個多強紛爭的階段。正如張然教授指出:“21世紀初葉世界排球的大勢,可謂女排優勢在美洲,男排潛力藏歐洲,危機隱伏在亞洲;女排強隊較少,男排勁旅林立,並向多極化的趨勢發展。”
一、賽前準備:第一裁判主持抽籤,首先選擇發球權、球區。
二、比賽開始過程與停止:第一裁判員鳴哨後,在各自場區端線站好,再鳴哨時按原定位置(比賽前填寫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
A、一方發球後隊方接球失誤、犯規或球落到對方場內,即發球方得分,繼續發球;
B、如發球隊員發球違例或發出界外則對方得分,換髮球。
四、暫停、換人:
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6人次換人機會。(成死球時可要求)
1、暫停:每局比賽中各隊均有2次暫停;正規比賽每8分一次技術暫停。
2、換人:
A、主力隊員只能退出比賽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場比賽時,只能回到該局替換他的隊員位置。
B、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上場比賽一次,可以替換任何一個主力隊員,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注:比賽開始上場的隊員為主力隊員,其它隊員為替補隊員。
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規格與要領
1、墊球的準備姿勢
比賽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相應的準備姿勢。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一般的輕球,故可採取一般準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2、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部位
墊擊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疊指法兩手手指上下相疊,兩拇指對齊平行相靠壓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掌根緊靠,兩臂伸直相夾。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 。
包拳法兩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放於上面,兩掌根和兩小臂外旋緊靠,手腕下壓,使前臂形成一個墊擊平面
擊球點、擊球部位
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儘量保持在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釐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3、墊球的動作要領
插及時移動取位,降低重心,兩臂前伸插至球下,使兩前臂的墊擊面對準來球,並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夾是指兩手掌根緊靠,手臂夾緊,手腕下壓,用平整而穩定的擊球面去迎擊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頂肘、壓腕的動作去迎擊來球,身體重心要隨球前移,兩臂在全身協調動作的配合下伴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