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建安七子 孔融 (153-208) 孔融,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他年少時曾讓大梨給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這也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討伐董卓行列,後來為曹操辦事,但因勸阻曹操攻打劉備而被處死。 為建安子子之首,文才甚豐。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散文如《薦彌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辭藻華麗,駢儷氣息較多;《與曹操論禁酒書》則有詼諧意味。其《雜詩》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寫喪子之痛,哀婉動人。 孔融其實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後來為曹操所用。 陳琳 (? -- 217) 陳琳(? -- 二一七年)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江都)人,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奏書記。《飲馬長城窟》為他的詩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築長城故事,揭露當時繁重的徭役給民間帶來的苦難,尤為深刻。 王粲 (177-217) 王粲子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為建安七子之一,並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詩》和《登樓賦》最能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七哀詩》之一(《西京亂無象》)寫他由長安避亂荊州時途中所見飢婦棄子場面,深刻揭示漢末軍閥混戰造成的慘象及人民深重災難,使人怵目驚心。《登樓賦》是荊州時登麥城城頭所作,主要抒發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愁恨,富於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賦的名篇。 徐幹 (171-217) 徐幹,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讚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也寫的一往情深。 阮瑀 (?-212) 阮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 應瑒 (?-217) 應瑒(? -- 二一七年)字德璉,汝南(今河南汝南縣東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音調悲切。 劉楨 (?-217) 劉楨,字公幹,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建安七子之一。今存詩十五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於比與。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兩代八散文大家的並稱。即唐代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因中國明代選家茅坤輯錄他們的作品為《唐宋八大家文鈔》,而因之得名,並由於該選本的廣泛流傳而名聲遠播。 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所謂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他們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稱“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壇, 而且是後世散文的楷模,炳彪於文學之林。 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以革新六朝以來駢麗雕飾、專事浮華的文弊,建立嶄新的文風為號召,在文壇上蔚為一股風度潮。宋代的歐、曾、王、蘇等文家,繼承唐朝古文運動的傳統,更拓展了散文創作的領域,因此可說“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著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而李白以詩歌留名於世。 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這四個人,他們都是初唐中後期很有才華的詩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時代就獲得“四傑”的美譽。 在唐詩史上,他們是勇於改革齊梁浮豔詩風的先驅。唐太宗喜歡宮體詩,寫的詩也多為風花雪月之作,有很明顯的齊梁宮體詩的痕跡。大臣上官儀也秉承陳隋的遺風,其作風靡一時,士大夫們爭相效法,世號“上官體”。 在齊梁的形式主義詩風仍在詩壇佔有統治地位的時候,“四傑”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來反對初唐詩壇出現的這種不正之風,接著其餘三人也都起來響應,一起投入了反對“上官體”的創作活動之中。 他們力圖衝破齊梁遺風和“上官體”的牢籠,把詩歌從狹隘的宮廷轉到了廣大的市井,從狹窄的臺閣移向了廣闊的江山和邊塞,開拓了詩歌的題材,豐富了詩歌的內容,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當時詩歌的思想意義,展現了帶有新氣息詩風,推動初唐詩歌向著健康的道路發展。四傑對唐詩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大致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作品題材與內容上,其中包括有詠史詩和詠物詩,還有山水詩,像王勃的《騰王閣》;或為抒發登臨送別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以及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有歌唱徵人赴邊遠戍的,描寫征夫思婦的,與表達對不幸婦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們比較接近社會現實,所以常用詩歌對某些社會現象加以揭露。 四傑用自己的創作實踐來改變齊梁時遺下的不正詩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其次,初唐四傑為五言律詩奠定了基礎,並且使七言古詩發展成熟。五言律在“四傑”之前已有出現,唐初詩人王績(王勃系王績侄孫)曾作過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傑”的時候,五律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發揮,並在他們的作品中被逐漸的固定下來。“四傑”以多數量、高質量的詩篇為稍後於他們的沈佺期、宋之問的律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言古詩在三國時期以後盛極一時,而七言古詩卻是到了唐代才興盛起來,四傑(楊炯無七言詩)又以大量的傑作把七言古詩推向了成熟階段。所以初唐四傑在發展詩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楊以五律見長,盧、駱擅長七古。他們在文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就對“四三曹傑”十分敬佩。 曹操 魏武帝 擅長古體詩,胸懷大志,高瞻遠矚 曹丕 魏文帝 建安文人 曹植 陳思王 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他們也稱揚州畫派。“揚州八怪”有8人,他們是金農、羅聘、李方膺、李鱓、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多數出身於中下知識階層,他們中有的是被罷官去職的州縣官吏,有的是沒有考取功名的文士,還有家境貧寒、以畫謀生的畫師。他們或生長於揚州,或為外省來此僑居,各有一段坎坷經歷,先後集結於揚州,在揚州繁華的書畫市場上出賣自己的書畫作品。 “揚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都有所瞭解。他們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貧富差別,結合自身的遭際,對社會產生了強烈不滿。對遭受苦難的人民,他們常寄予深切的同情,並代為發出憤怒之聲。但由於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而當時的清王朝又正處於盛世,他們的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他們當中,作官的力爭能有所建數,使百姓安居樂業,以維護封建秩序。無意官場的,則潔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脫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所以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嫉俗之外,不得不妥協以求生存。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燮留下了很多的言論,可謂揚州八怪中的思想家。李鱓在作品中表現的矛盾最痛苦也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物件。 “揚州八怪”在藝術觀上最突出的是重視個性表現。他們提倡風格獨創,主張“自立門戶”,他們公然宣佈,自己的作品是為了賣錢謀取生活,撕破了過去文人畫家把繪畫創作視為“雅事”的面紗。在作品的題材上,他們一方面繼承了文人畫的傳統,把梅、蘭、竹、菊、松、石作為主要描寫物件,以此來表現畫家清高、孤傲、絕俗外,另一方面他們還運用象徵、比擬、隱喻等手法,透過題寫詩文,賦予作品以深刻的社會內容和獨特的思想表現形式。如:李方膺的《風竹圖》用不畏狂風的勁竹象徵倔強不屈的人品;黃慎的《群乞圖》、羅聘的《賣牛歌圖》表現了他們對的現實社會的細緻觀察,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社會的不平。揚州八怪在繪畫的風格上,主要繼承了前人繪畫中的水墨寫意畫的技巧,並進一步發揮了水墨特長,以高度簡括的手法塑造物象,不拘泥於枝枝葉葉的形似。在筆墨上,他們不受約束,縱橫馳騁,直抒胸臆。由於他們的作品和當時流行的含蓄典雅的花鳥畫風相違背,所以常受到評論家猛烈批評,被稱之為“怪”。 儘管“揚州八怪”的藝術當時只流行於揚州及其鄰近的地區,但是它在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畫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揚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匯在詩文書畫之中,絕不粉飾太平。他們用詩畫反映民間疾苦、發洩內心的積憤和苦悶、表達自己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嚮往。鄭板橋的《悍類》、《撫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 在封建制度極端殘酷又大興文字獄的時代,他們卻敢於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無怪乎當時一督撫搖頭直稱“怪哉、怪哉”。 鄧拓在詠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時曾寫道“歌吹揚州惹怪名,蘭香竹影伴書聲”,可以算作對他們“怪”之特點的總結吧。 金農(1487—1764),字壽門,號冬心,杭州人,人稱八怪之首。他博學多才,五十歲後始作畫,終生貧困。他長於花鳥、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畫造型奇古、拙樸,佈局考究,構思別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圖》、《月花圖》等。他獨創一種隸書體,自謂“漆書”,另有意趣。 黃慎(1687—1768)字恭懋,號癭瓢,福建寧化人。他幼時家貧,學懷素書法獲 益,以草書入畫,自創風格,擅長粗筆寫意,人物畫造詣最高。作品多以神仙佛道為題材,也有不少反映社會下層人物生活的作品。作品有《醉眠圖》、《蘇武牧羊圖》等。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江蘇興化人。他從小喜愛繪畫,十六歲時就有了名氣。他曾經作過山東滕州知縣。他受徐謂、石濤影響較大,畫風粗放,不拘法度,潑墨淋漓,設色清雅,以“水墨融成奇趣”。作品有《秋葵圖》、《松柏蘭石圖》。 李方膺(1695—1755)字虯仲,號晴江,江蘇南通人。曾任縣令、知府約二十年,和金農、鄭燮交誼甚篤,善畫松、竹、梅、蘭,晚年專門畫梅自喻。他在一首題畫詩中寫道:“此幅梅花又一般,並無曲筆要人看。畫家不解隨時俗,毫氣橫行列筆端。”他的作品有《游魚圖》、《瀟湘風竹圖》等。 高翔(1688—1753),字鳳翰,號西唐,揚州人。高翔生活清苦,性格孤傲,一生敬佩石濤,善畫山水、花鳥,喜畫疏枝梅花,作品有《彈指閣圖》等。 汪士慎(1685—1759),字近人,號巢林,安徽休寧人。幼時家貧,居揚州賣畫為生,安貧樂道,精研藝術,擅畫梅。他與金農、高翔、羅聘被時人稱四大畫梅高手,作品有《墨梅圖》等。 羅聘(1733—1799),字循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遷居揚州。他是金農的弟子,在“八怪”中,年輩最小,但見識很高,落筆不凡。他終生不仕,以賣畫為生,一生潦倒。作品有《鬼趣圖》、《醉鍾馗圖》等。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因開倉賑濟災民,得罪上司,憤然辭官,居揚州賣畫為生。他思想特別活躍,頗有創見,詩出畫造詣俱高,擅畫竹、蘭、石。他還創造了一種集真、草、隸、篆於一體的六分半書體。人稱“亂石鋪街”體。他是一個有很強人民性的畫家,在濰縣任縣令時,給巡撫畫了一幅竹子,題句曰:“齋衙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t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建安七子指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建安七子 孔融 (153-208) 孔融,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他年少時曾讓大梨給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這也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討伐董卓行列,後來為曹操辦事,但因勸阻曹操攻打劉備而被處死。 為建安子子之首,文才甚豐。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散文如《薦彌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辭藻華麗,駢儷氣息較多;《與曹操論禁酒書》則有詼諧意味。其《雜詩》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寫喪子之痛,哀婉動人。 孔融其實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後來為曹操所用。 陳琳 (? -- 217) 陳琳(? -- 二一七年)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江都)人,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奏書記。《飲馬長城窟》為他的詩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築長城故事,揭露當時繁重的徭役給民間帶來的苦難,尤為深刻。 王粲 (177-217) 王粲子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為建安七子之一,並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詩》和《登樓賦》最能代表建安文學的精神。《七哀詩》之一(《西京亂無象》)寫他由長安避亂荊州時途中所見飢婦棄子場面,深刻揭示漢末軍閥混戰造成的慘象及人民深重災難,使人怵目驚心。《登樓賦》是荊州時登麥城城頭所作,主要抒發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愁恨,富於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賦的名篇。 徐幹 (171-217) 徐幹,字偉長,北海(今山東濰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讚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也寫的一往情深。 阮瑀 (?-212) 阮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 應瑒 (?-217) 應瑒(? -- 二一七年)字德璉,汝南(今河南汝南縣東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代表性詩作《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音調悲切。 劉楨 (?-217) 劉楨,字公幹,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建安七子之一。今存詩十五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於比與。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兩代八散文大家的並稱。即唐代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因中國明代選家茅坤輯錄他們的作品為《唐宋八大家文鈔》,而因之得名,並由於該選本的廣泛流傳而名聲遠播。 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所謂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他們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稱“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壇, 而且是後世散文的楷模,炳彪於文學之林。 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以革新六朝以來駢麗雕飾、專事浮華的文弊,建立嶄新的文風為號召,在文壇上蔚為一股風度潮。宋代的歐、曾、王、蘇等文家,繼承唐朝古文運動的傳統,更拓展了散文創作的領域,因此可說“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著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而李白以詩歌留名於世。 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這四個人,他們都是初唐中後期很有才華的詩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時代就獲得“四傑”的美譽。 在唐詩史上,他們是勇於改革齊梁浮豔詩風的先驅。唐太宗喜歡宮體詩,寫的詩也多為風花雪月之作,有很明顯的齊梁宮體詩的痕跡。大臣上官儀也秉承陳隋的遺風,其作風靡一時,士大夫們爭相效法,世號“上官體”。 在齊梁的形式主義詩風仍在詩壇佔有統治地位的時候,“四傑”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來反對初唐詩壇出現的這種不正之風,接著其餘三人也都起來響應,一起投入了反對“上官體”的創作活動之中。 他們力圖衝破齊梁遺風和“上官體”的牢籠,把詩歌從狹隘的宮廷轉到了廣大的市井,從狹窄的臺閣移向了廣闊的江山和邊塞,開拓了詩歌的題材,豐富了詩歌的內容,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當時詩歌的思想意義,展現了帶有新氣息詩風,推動初唐詩歌向著健康的道路發展。四傑對唐詩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大致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作品題材與內容上,其中包括有詠史詩和詠物詩,還有山水詩,像王勃的《騰王閣》;或為抒發登臨送別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以及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有歌唱徵人赴邊遠戍的,描寫征夫思婦的,與表達對不幸婦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們比較接近社會現實,所以常用詩歌對某些社會現象加以揭露。 四傑用自己的創作實踐來改變齊梁時遺下的不正詩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其次,初唐四傑為五言律詩奠定了基礎,並且使七言古詩發展成熟。五言律在“四傑”之前已有出現,唐初詩人王績(王勃系王績侄孫)曾作過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傑”的時候,五律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發揮,並在他們的作品中被逐漸的固定下來。“四傑”以多數量、高質量的詩篇為稍後於他們的沈佺期、宋之問的律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言古詩在三國時期以後盛極一時,而七言古詩卻是到了唐代才興盛起來,四傑(楊炯無七言詩)又以大量的傑作把七言古詩推向了成熟階段。所以初唐四傑在發展詩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楊以五律見長,盧、駱擅長七古。他們在文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就對“四三曹傑”十分敬佩。 曹操 魏武帝 擅長古體詩,胸懷大志,高瞻遠矚 曹丕 魏文帝 建安文人 曹植 陳思王 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他們也稱揚州畫派。“揚州八怪”有8人,他們是金農、羅聘、李方膺、李鱓、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多數出身於中下知識階層,他們中有的是被罷官去職的州縣官吏,有的是沒有考取功名的文士,還有家境貧寒、以畫謀生的畫師。他們或生長於揚州,或為外省來此僑居,各有一段坎坷經歷,先後集結於揚州,在揚州繁華的書畫市場上出賣自己的書畫作品。 “揚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都有所瞭解。他們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貧富差別,結合自身的遭際,對社會產生了強烈不滿。對遭受苦難的人民,他們常寄予深切的同情,並代為發出憤怒之聲。但由於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而當時的清王朝又正處於盛世,他們的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他們當中,作官的力爭能有所建數,使百姓安居樂業,以維護封建秩序。無意官場的,則潔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脫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所以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嫉俗之外,不得不妥協以求生存。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燮留下了很多的言論,可謂揚州八怪中的思想家。李鱓在作品中表現的矛盾最痛苦也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物件。 “揚州八怪”在藝術觀上最突出的是重視個性表現。他們提倡風格獨創,主張“自立門戶”,他們公然宣佈,自己的作品是為了賣錢謀取生活,撕破了過去文人畫家把繪畫創作視為“雅事”的面紗。在作品的題材上,他們一方面繼承了文人畫的傳統,把梅、蘭、竹、菊、松、石作為主要描寫物件,以此來表現畫家清高、孤傲、絕俗外,另一方面他們還運用象徵、比擬、隱喻等手法,透過題寫詩文,賦予作品以深刻的社會內容和獨特的思想表現形式。如:李方膺的《風竹圖》用不畏狂風的勁竹象徵倔強不屈的人品;黃慎的《群乞圖》、羅聘的《賣牛歌圖》表現了他們對的現實社會的細緻觀察,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社會的不平。揚州八怪在繪畫的風格上,主要繼承了前人繪畫中的水墨寫意畫的技巧,並進一步發揮了水墨特長,以高度簡括的手法塑造物象,不拘泥於枝枝葉葉的形似。在筆墨上,他們不受約束,縱橫馳騁,直抒胸臆。由於他們的作品和當時流行的含蓄典雅的花鳥畫風相違背,所以常受到評論家猛烈批評,被稱之為“怪”。 儘管“揚州八怪”的藝術當時只流行於揚州及其鄰近的地區,但是它在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畫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揚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匯在詩文書畫之中,絕不粉飾太平。他們用詩畫反映民間疾苦、發洩內心的積憤和苦悶、表達自己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嚮往。鄭板橋的《悍類》、《撫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 在封建制度極端殘酷又大興文字獄的時代,他們卻敢於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無怪乎當時一督撫搖頭直稱“怪哉、怪哉”。 鄧拓在詠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時曾寫道“歌吹揚州惹怪名,蘭香竹影伴書聲”,可以算作對他們“怪”之特點的總結吧。 金農(1487—1764),字壽門,號冬心,杭州人,人稱八怪之首。他博學多才,五十歲後始作畫,終生貧困。他長於花鳥、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畫造型奇古、拙樸,佈局考究,構思別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圖》、《月花圖》等。他獨創一種隸書體,自謂“漆書”,另有意趣。 黃慎(1687—1768)字恭懋,號癭瓢,福建寧化人。他幼時家貧,學懷素書法獲 益,以草書入畫,自創風格,擅長粗筆寫意,人物畫造詣最高。作品多以神仙佛道為題材,也有不少反映社會下層人物生活的作品。作品有《醉眠圖》、《蘇武牧羊圖》等。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江蘇興化人。他從小喜愛繪畫,十六歲時就有了名氣。他曾經作過山東滕州知縣。他受徐謂、石濤影響較大,畫風粗放,不拘法度,潑墨淋漓,設色清雅,以“水墨融成奇趣”。作品有《秋葵圖》、《松柏蘭石圖》。 李方膺(1695—1755)字虯仲,號晴江,江蘇南通人。曾任縣令、知府約二十年,和金農、鄭燮交誼甚篤,善畫松、竹、梅、蘭,晚年專門畫梅自喻。他在一首題畫詩中寫道:“此幅梅花又一般,並無曲筆要人看。畫家不解隨時俗,毫氣橫行列筆端。”他的作品有《游魚圖》、《瀟湘風竹圖》等。 高翔(1688—1753),字鳳翰,號西唐,揚州人。高翔生活清苦,性格孤傲,一生敬佩石濤,善畫山水、花鳥,喜畫疏枝梅花,作品有《彈指閣圖》等。 汪士慎(1685—1759),字近人,號巢林,安徽休寧人。幼時家貧,居揚州賣畫為生,安貧樂道,精研藝術,擅畫梅。他與金農、高翔、羅聘被時人稱四大畫梅高手,作品有《墨梅圖》等。 羅聘(1733—1799),字循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遷居揚州。他是金農的弟子,在“八怪”中,年輩最小,但見識很高,落筆不凡。他終生不仕,以賣畫為生,一生潦倒。作品有《鬼趣圖》、《醉鍾馗圖》等。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因開倉賑濟災民,得罪上司,憤然辭官,居揚州賣畫為生。他思想特別活躍,頗有創見,詩出畫造詣俱高,擅畫竹、蘭、石。他還創造了一種集真、草、隸、篆於一體的六分半書體。人稱“亂石鋪街”體。他是一個有很強人民性的畫家,在濰縣任縣令時,給巡撫畫了一幅竹子,題句曰:“齋衙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