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一個好影片

     菌子,又名蘑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營養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由成熟的孢子萌發成菌絲

      蘑菇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蘑菇渭北旱腰帶地區,溫差大,空氣溼度小,季節變化快,可提前播種,時間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關中平原一帶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當然,有窯洞、果窖的菇農,可在麥草收穫後就能堆積發酵,7月底就可以播種,8月下旬就能收穫。玉米稈收穫後,待玉米稈幹後,能進行第二輪播種,用截斷玉米稈+牛糞,12月-元月播種,越冬,春季3月開始出菇,5月底前結束。經試驗產量和質量近似麥草。

      原材料的準備

      栽培雙孢菇的主料:麥草、玉米稈、牛糞。輔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麥開始,收集麥草,麥草要堆在距播種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時不用粉碎:玉米稈收集時,待11月份玉米稈幹後,沒有綠色時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兩段均可發酵用;牛糞要提前拉回涼半乾搗碎,再堆起寬2米、高1.5米,長不限,自然發酵,溫度升到75℃。約15天翻一次堆,裡外位置調換讓其自然發酵。牛糞也可曬乾搗碎存起備用。

      另外,雞糞、豬糞均可加入栽培用。糞中不能摻有土塊。

      油渣:最好採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稈:發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稈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應備好。

      ⒈預溼 建堆前在麥草堆上撒上一層石灰粉,用水管澆溼麥草,讓其軟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潑在上面。

      ⒉建堆 建堆時,將所有稱好的輔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灑一層石灰,在面上鋪一層乾的草,其厚為30釐米左右,寬為2.3米,長28米左右為1畝地料。分5-6層堆料,一層25-30釐米的麥草,上面撒一層石灰,鋪一層牛糞,撒一層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層分別撒入,把輔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層撒一分,再鋪料。如此一層草料、一層輔料建堆,撒完後開始澆水,將料面澆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齊,按同樣方法作完一堆,總高為1.5米,頂部為龜背形。用薄膜覆蓋發酵。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內溫度達到70-7℃,穩定後即可進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從料堆的一側開始撤料,在另一側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滾式翻堆。翻堆時要將料堆頂部料放在一邊,後夾在中間,外層料放在內層,內層料放在外層,下層料堆放在上層,邊翻邊抖松培養料,將培養料混合均勻,排除料中廢氣,增加新鮮空氣。將剩餘的石灰、石膏分層撒上,料偏幹發黃、白時表示水分不足,要邊堆料邊灑水,補足水分。每隔50釐米豎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搖動抽出,即料上許多通氣孔。每隔一天將膜揭開排排廢氣,亦利於升溫,約3天后溫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進行翻第二遍。

      ⒋第二次翻堆 經第一次的調整水分,新增輔料,增設通氣孔,料溫上升很快,約,5-6天進行翻堆,用同樣方法翻,此時可採用從一頭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氣孔,完後蓋上薄膜。用同樣方法過五天後翻第三次堆,翻後四周噴上三氯殺蟎醇。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過後,料已腐爛,熟後標準為麥草棕紅色,手一拉即斷,料握住不沾手。此時進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邊翻邊噴除臭劑或甲醛和殺蟎藥。檢查酸鹼度,PH值8-8.5為宜。翻完後悶二天便可準備涼料播種。

      ⒍排料 當第四次翻堆後已能播種時,關鍵要會辨認料的腐熟程度,培養料要求腐熟均勻一致,色棕紅,草稈柔軟、富有彈性,用手拉即斷,無氨味,無臭味,不發粘,不變黑,料疏鬆為標準。PH值7-8。不能有夾生料,否則在栽培時,會有鬼傘雜菌等發生。

      具體做法:將料堆攤開,排廢氣,可在外面涼開,亦可直接進棚,按照開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場地、行間、距離、厚廢都所所不同。

      配料及堆制

      培養料配方:每畝的用量

      ⒈麥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鮮牛糞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殼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⒉玉米稈2500公斤、麥草2500公斤、鮮牛糞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⒊堆制:根據自身地理環境,無論是溫室、大弓棚、大田、窯洞栽培,堆料發酵均在距栽培場地附近,水、電要方便的進料場所建堆。

      建堆發酵步驟為 預溼-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計:28天左右。以上已敘述過。

      大棚、露地選擇及開畦

      栽培蘑菇,現有的溫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過小麥的地裡,弓棚南北走向,溫室東西走向。大棚用舊薄膜或黑薄膜,加草簾均可。一般棚長30-50米為宜。

      ⒈大棚開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內鋪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個走道。兩邊畦放線鋪料各60釐米,中間畦放線鋪料1.2米,走道各70釐米。

      ② 橫畦:在棚內中央留一條寬70釐米的溝路兩邊作橫畦,每畦放線鋪料80釐米-1米,畦溝間隔40釐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長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種開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雜草拔掉,鋪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溼度適宜,使棚內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進行鋪料播種,每畝地撒石灰25公斤。

      ⒉露地開畦方法是 將畦子直開,畦寬1米,直道寬70釐米(兩邊各留10釐米作取土用),畦深20釐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釐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後劃線鋪料、涼料排廢氣。

      鋪料播種

      鋪料播種應選在晴天和陰天進行,不能在雨天播種,因料被雨水淋後,一是會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雜菌。晴天中午強Sunny下也不宜播種,以免曬死菌種。

      ⒈鋪料 將堆制發酵好的培養料從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鮮石灰的畦面上,讓其散熱冷卻到30℃以下,然後抖散並混勻培養料後鋪在成龜背型的畦床上,鋪料厚度為20釐米左右,料厚薄均勻一致。邊鋪料邊播種。

      ⒉播種 播種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層播。麥粒菌種應採取分層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採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種1.5-2瓶,菌種要求菌絲濃白、粗壯、不吐黃水、沒有萎縮、無雜菌、無蟎蟲。先將菌種瓶在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裡洗一遍,表面消毒後再用,將菌種瓶打碎,種塊放入乾淨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種,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養料,讓菌塊落入料層中,整平料面,再將餘下的三分之一菌種均勻地撒在料表面,最後用木板或盆底稍壓平料面,緊跟覆蓋土壤。厚度4釐米左右,特別注意:撒種時面積不宜過大,應撒多少土蓋多少,另外大棚可採用播種7天后覆土。

      覆土及管理

      ⒈覆土時間 播種後應立即覆土,有利於保溫保溼發菌,還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種25天左右就開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溼,可播種7天后才開始覆土,一方面讓水分蒸發,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種塊菌絲生長情況。播種後上面可蓋薄膜或草簾。

      ⒉覆土方法 栽培雙孢菇必須覆蓋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勻從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將走道出挖處打碎,上面撒上少許磷肥、爐渣、石灰粉、拌勻,最大土粒不能超過2釐米,土溼度是手捏成扁並能搓成團、而不粘手為宜。邊撒種邊蓋土,露地播種的可直接蓋上一層地膜和草簾,畦要帶龜形,料面上土四周要蓋嚴,均勻4釐米厚左右;走道順便形成了一條地溝,地溝能放水,增溼、通風、保溼。

      ⒊覆土後的管理 大棚播種,覆土後料面可以不蓋草簾,為了預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蓋一層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後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風30分鐘,以增加菌床內新鮮空氣。若土表面幹發白,可用噴霧器表面噴溼,若膜下菌絲已上土約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溼度,讓氣生菌絲倒伏增粗,呈線狀橫向生長,使土內菌絲往土下長,往往因土層乾燥菌絲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據菌絲上土情況靈活管理,菌絲離表面土1釐米,料內全部長白,時間約20天左右;便可進入出菇期管理。

      出菇管理

      當氣溫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滿料的菌絲很快就會出菇,此時關鍵在於保持土層的水分。檢查土層菌絲是否離表面1釐米左右,菌絲邊低,出菇慢,菌絲在表層,出菇密而個體小,易(開傘)成薄皮菇,產量低。

      ⒈催菇 催菇即是誘導菌絲扭結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來進行,此次噴水叫結菇水。當菌絲長到距土層表面1釐米時,噴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噴水可根據土的乾溼程度噴,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溫20℃以下噴水,噴水後,要加大通風量,大棚兩側要打通風孔,兩頭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鐘。噴水後,若溫度適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點狀原基,此時不能再噴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溫保溼管理。

      ⒉子實體生長時間的管理 噴水後形成的原基,經過2-3天以後,便分化形成菇蕾,當其長到有黃豆粒大時,噴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溼度,滿足子實體生長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噴水還要根據天氣、土壤溼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幹發白,菇多,菇蕾大時,噴水量要大。要用噴霧器噴水,或者用灑水壺裝水淋下。在雨天和陰天,土壤溼潤,菇少、菇蕾小時,少噴水或不噴水。菇體表面光滑、潔白、無鱗片時,則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時噴水增加溼度。出菇土的溼度仍是能捏扁並搓成圓形而不粘手為宜,菇蓋長到5釐米左右便可採收。

  • 2 # 使用者376663086576

    香菇菌絲需要在黑暗的條件下生長,強光和直射光對菌絲有抑制和殺死的作用。子實分化期,香菇需要散射光。直射光對香菇子實體有害。

    香菇是好氣性菌類。在香菇的生長環境中,由於通氣不良、二氧化碳積累過多、氧氣不足,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都會受到明顯的抑制,這就加速了菌絲的老化,子實體易產生畸形,也有利於雜菌的滋生。所以新鮮的空氣是保證香菇正常生長髮育的必要條件。

    香菇是低溫、變溫結實性真菌。孢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在22℃—26℃之間。菌絲生長最適溫度在24℃—26℃之間,低於10℃或高於30℃則有礙其生長。子實體形成的適宜溫度為10℃—20℃。

    水分是香菇生命活動的首要條件。菌絲生長時,栽培料含水量以5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以70%為宜,出菇時菇木含水量應增至6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85%—90%。

    香菇菌絲生長髮育要求微酸性的環境,培養料的pH值在3~7之間香菇都能生長,但pH值為 5時最適宜生長,pH值超過7.5時生長極慢或停止生長。子實體的發生、發育的最適宜pH值為3.5~4.5。在生產中,高溫滅菌會使料的pH值下降0.3~0.5,菌絲生長中所產生的有機酸也會使栽培料的酸鹼度下降,所以配料時常將栽培料的pH值調到6.5左右。

    栽培料是香菇生長髮育的基質,是香菇生活的物質基礎,所以栽培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香菇生產的成敗以及產量和質量的高低。由於各地的資源不同,香菇生產所採用的栽培料也不盡相同。

    玉米香菇露地栽培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條件、排水方便的地塊。

    早春解凍後就可以旋耕整地了。前面已經提到香菇生長喜陰怕光,所以在香菇種植時可考慮在香菇的畦間種一些玉米或向日葵等農作物,可以起到為香菇遮蔭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收入。

    當氣溫穩定在5℃以上時(華北地區3月10日左右),就可以播種香菇了。播種前先要準備好通風草把、稻草及木耙、鐵鍁等工具,用日光照射消毒或用高錳酸鉀水浸泡消毒。將栽培種按照播種進度選出,攪碎至蠶豆粒大小裝袋備用。

    香菇播種後,經過40天左右時間的培養,白色菌絲即可長滿培養料,這時氣生菌絲也漸漸濃密,培養料也由棕褐色變為黃褐色,完全由白色菌絲覆蓋。

    這個時期正是播種玉米的時間,應抓緊時間及時播種。因為種植玉米是為了對香菇起到遮光作用,所以玉米應選擇植株高、適應性強、果杆成熟的品種。

    播種方法是在60釐米寬的玉米種植帶內,雙行單株種植,株距20釐米,行距40釐米,每畝留苗2800株左右。玉米的施肥可在香菇撤土前條施,也可在苗期進行穴施。施肥量一般每畝用磷酸二銨15公斤或硫酸鉀10公斤或尿素20公斤。在播種前,先要對土地進行鬆土,撿去雜物。用鋤頭在玉米種植帶中將種植穴挖出,為了種子早出芽,還要在種植穴中澆一遍透水,然後將玉米種子放入種植穴中,每穴放入2—3粒種子。最後覆上土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極北極冰山融化還需要多久?最終人類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