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科醫生孔令凱
-
2 # 米兒媽
寶寶大便是否正常,嚴格講不能單純從時間判斷,最主要的是要看大便的性狀,和寶寶排便時的感受。
正常大便正常大便是長條柔軟便,表面光滑,不幹燥,俗稱香蕉便。嬰兒是糊狀便。而且寶寶排便不費力。
非正常大便1、腹瀉:
如果寶寶大便每天次數明顯增多,並伴有水樣便,蛋花樣便,或水樣便夾雜食物殘渣便,則說明腹瀉。寶寶腹瀉很容易引起脫水,尤其輪狀病毒腹瀉,寶寶如出現眼淚減少,尿少,眼窩凹陷,哭時沒眼淚,沒精神則要趕緊就醫補液,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2、便秘:
如果寶寶大便出現兔子樣,炸雞塊樣,羊糞便樣,堅果樣便的臭臭,則說明寶寶便秘了。
但是,如果寶寶出現大便表面乾燥,如裂紋狀,乾硬狀便便,並伴有排便吃力,或拒絕排便,則說明寶寶便秘。反之,僅僅出現大便表面乾燥,寶寶排便無痛苦表情,也不能診斷為便秘。
3、排便時間
再來說時間,很多寶寶腸道發育不完善,進食新的食物,腸道都有一個適應和調節的過程,有時候一天拉2次,有時候2-3天拉一次。只要大便性狀正常,排便無痛苦表情,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都不作為便秘診斷。
-
3 # 勵志三寶媽媽
新手寶媽都比較焦慮,擔心寶寶吃不飽,擔心寶寶拉便次數太多或者太少,一般情況下,寶寶大便次數減少,但未見寶寶不適,排便不困難,且大便性狀正常就無需擔心。反之,雖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吃奶好精神好,小便量不少,體重正常增加也無需緊張。醫生說了,母乳寶寶就是一週不排便也不會便秘,但是喝奶粉的就不一樣了,有時候吃一次奶粉都會便秘。所以說,新手媽媽多學習多聽多觀察,就不會給自己壓力太大,擔心太多。
-
4 # 全能陽媽媽
我的寶寶在五個月的時候有一次七天沒有大便,精神狀態很好,所以前幾天沒有去醫院,也沒有擔心,後來越往後一天就越擔心,總想著說不定明天就好啦,後來到第七天實在堅持不住啦,就去醫院,到醫院醫生說沒事,開了一瓶開塞露,花費六角,回家十分鐘就大便啦,從那之後就正常啦,醫生說這是因為前兩天沒有拉,而且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所以就太乾,到後來越來學不好拉。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容易哭鬧,煩躁不安,這樣的情況家長就要觀察孩子還有沒有其他異常,是不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哭鬧,如果沒有就最好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一下。
第二,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很好,就不用太擔心,及時給孩子補充多一點的水,觀察兩天,一般都會好,如果兩天之後還沒有拉,最好去醫院,因為大便長時間留在體內,對寶寶身體也不好。
-
5 # 檯燈下的鍵盤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小天使,他的一舉一動、飲食習慣等等都是作為媽媽的我們每時每刻牽掛的。我的寶寶小的時候,大便沒有規律時,以及大便性狀、氣味出現異常時,我都很焦急,是不是寶寶吃壞肚子了?寶寶要格外用心照顧,因為他們對外界還不適應,臟器發育不完善,因此飲食也要注意。寶寶每天的排便是2~4次,不過有些寶寶兩天沒拉大便了,很多媽媽會擔心寶寶兩天沒拉大便正常呢?其實偶爾一次是正常的,如果長時間這樣就屬於便秘的了。如果是長期這樣就得讓寶寶多喝水,母乳餵養的孩子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吃清淡食物,孕媽自己也要多喝水才行。
孕媽可以在寶寶的腹部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每次可以按摩5—10分鐘,有利於寶寶的腸胃蠕動。
-
6 # AlmaRao
是不是平時喂寶寶水喂少了還是他喝的奶粉導致孩子上火便秘?或者是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健全導致的?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檢查,找出原因孩子才能減少便秘。如果是平時喂水喂少了就多喂孩子點水,每次餵奶粉前半小時可以先喂孩子喝點水。如果是因為奶粉的原因就給孩子換奶粉。如果是因為第三者,可以給孩子喂點芬格欣,沒有任何副作用能增強孩子的腸胃功能,同時還可以幫孩子提高抵抗力,一舉多得
-
7 # 範思哲帶著柚子去旅行
多大的寶寶,大便應該每天都拉,如果積食兩天不拉就得少吃點媽咪愛,如果大點的寶寶可以喝點乳酸菌飲品,小寶寶建議吃少量的蘋果泥!
-
8 # 使用者2775419033915
一、寶寶排便間隔時間長就是便秘嗎?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一天沒大便就是便秘了,事實上,便秘不是以排便間隔時間為標準,而是以大便乾結、排便費勁為依據。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排便習慣,只要寶寶不感到排便困難,並且精神狀態良好,媽媽們就不需要太擔心。
二、便秘與攢肚的區別:
大便乾結和排便費勁稱為便秘。便秘的嬰兒會經常哭鬧,進食不佳。
攢肚的孩子雖然排便間隔時間長,但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不幹,是正常的黃色香蕉狀軟便,無硬結等。攢肚的嬰兒進食正常,精神愉悅。
大多數嬰幼兒每天排便1~2次,但也有的嬰兒一兩天,甚至3~6天排便一次;還有每天排便3~5次。出生3~6周後,有些吃母乳的嬰兒甚至一週才大便一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母乳在嬰兒的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只要糞便仍然是軟的,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定時吃奶,精神狀態良好就不必擔憂。
三、寶寶便秘6大原因:
1. 配方奶餵養引起便秘的原因包括:
奶粉兌水時,相對過稠;
配方奶中已添加了嬰兒生長髮育所需的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D等維生素。若家長額外補充,就會造成腸道內不能被吸收的鈣等礦物質與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皂,容易引起便秘;
牛奶蛋白不耐受等。
2. 食物過於精細,飲食結構不合理
寶寶飲食加工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秘;
高蛋白或者高澱粉類攝入過多,包括蔬菜裡的塊莖類(土豆、紅薯等)、精白米、麵條、饅頭、麵包、蛋糕等,容易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酵,進而使大便乾燥致便秘;
飲食量不足時,由於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喝水太少。
3. 排便不規律
由於排便排便時間不規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於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於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乾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4. 寶寶缺乏運動,平時活動少,久坐等
5. 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有少數的寶寶是由於先天性疾病導致的便秘,如:乙狀結腸冗長、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肝門狹窄、先天性幽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巨結腸等。
6. 精神因素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寶寶出現便秘現象,如生活環境的改變,或者因肛周病變(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懼怕排便,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短期的便秘。
四、便秘了怎麼辦?
1、配方粉餵養出現便秘,可透過以下幾方面進行糾正:
注意配方粉調兌方式,先加水後添粉,且粉和水的比例要與奶罐說明相符,切記粉多水少;
諮詢醫生後,新增活性益生菌,乳酸桿菌LGG和乳雙歧桿菌BB12,或茯苓雙歧等。
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或諮詢醫生後服用乳果糖口服液、小麥纖維素製劑等;
更換其他配方粉。
2、均衡膳食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穀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4~6個月以前還沒新增輔食的寶寶發生便秘,可以喝些果汁或菜汁,已經新增輔食的小寶寶則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
1歲以上的幼兒,可以增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和蔬菜:比如紅薯、南瓜、芹菜等,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另外還要增加飲水量。
3、定時排便
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嬰幼兒可以訓練飯後半小時坐便盆,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堅持10分鐘,孩子坐便盆時避免逗引,以免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4、腹部按摩及增加活動量
媽媽可用手掌在寶寶臍周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15分鐘,每天1~2次,以加強腸蠕動,促進排便。並且也有助於寶寶消化。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對於還不能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把寶寶長時間放在搖籃裡。
5、必要時可以使用開塞露
使用開塞露時注意以下幾點步驟:
選用兒童劑量開塞露;在開塞露藥物頸部開口處塗些橄欖油;在孩子肛門附近塗些橄欖油;將開塞露藥物的頸部管口修光滑,然後輕輕加壓劃入肛門進入直腸;擠入藥液;拔出開塞露頸部後,用手夾住肛門,保持數分鐘;或者囑咐寶寶要儘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排便,以使藥液充分發揮刺激腸道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達到最佳通便效果;協助孩子排空乾燥大便。
6、甘油栓法
將手洗乾淨,然後將圓錐形甘油栓的包裝紙開啟,緩緩塞入寶寶肛門,儘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後再排便。
7、肥皂條法
洗淨雙手,將肥皂削成約3釐米、鉛筆粗細的圓錐形肥皂條,先用少許水將肥皂條潤溼後,再緩緩插入寶寶肛門內。同樣儘量讓肥皂條在肛門內多停留一會兒,以達到充分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
寶媽們注意,以上開塞露、甘油栓、肥皂條只能救急時使用,不是常規排便的先奏曲。要從根本上解決寶寶的便秘問題,可以參考以上1—4條。服用任何型別的非處方緩瀉藥或軟便劑等,請先諮詢兒科醫生,不可擅自用藥。
五、寶寶便秘,以致出現肛裂,大便帶血怎麼辦?
大便內混有血液,說明腸道有損傷,與腸道過敏、感染等有關;若血液與大便分離,鮮血附著於大便周圍,則多是肛裂所致。
若有肛裂,應堅持用溫黃連素水浸泡或溼敷區域性,再使用紅黴素等藥膏塗抹於小裂口處。每次排便前,肛裂部位也要塗抗生素軟膏,增加潤滑。
寶寶新增輔食以後,大便變稠或者排便間隔時間變長都是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太過焦慮。平時合理均衡飲食,帶寶寶多運動、多喝水,預防便秘,寶寶少受罪,媽咪少擔心。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學漢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
9 # 兒科醫生雨滴
可以繼續觀察
每個寶寶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 2~4 天才排便一次,有的每天排便 3~4 次,寶寶只是排便間隔時間長,排出的大便不幹、不硬,寶寶排便的過程不費力、不痛苦,這類情況不算便秘,不需要人為干預。只有當出現以下症狀時或者你對寶寶大便問題有任何擔心要到醫院諮詢醫生。1、寶寶難受:排便困難寶寶煩躁,排便時痛苦、哭泣2、大便異常:肚子脹氣、像羊糞,有的糞便幹、硬、粗、體積大;便便表面有條紋狀血。3、排便間隔時間過久:如果5天沒有拉大便就是要找醫生面診作分析看是否要做干預措施
回覆列表
不管孩子幾天一次大便,只要孩子大便性狀是正常的,那就不是便秘。性狀正常時什麼意思?我們所正常的大便是軟條狀的,上面是光滑的,不幹燥,比如圖片中型別4,對於小嬰兒而言,大便是糊狀的,下圖中的型別5,6。
如果孩子的大便是水樣的,比如型別7,那是腹瀉啦;如果是羊糞、兔子大便樣的,那肯定是便秘了,比如圖片中型別1;如果是硬條狀的,圖中的2和3,伴有孩子大便時難受,也是便秘,如果不難受,可以認為是疑似便秘。
好了,性狀看完了,下面咱們看看大便時是否難受,如果每次孩子大便都是憋的哭,哭鬧不止,孩子不敢大便了,那就是便秘了,如果雖然大便幹一點,但是孩子拉的很舒服,那也不是便秘。
目前關於便秘的診斷,國際上有統一的診斷標準,按照最新的羅馬4標準,診斷如下:
年齡<4歲的兒童至少符合以下2項條件,持續時間達1個月:
(1)每週排便≤2次;
(2)大量糞便瀦留史;
(3)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費力史;
(4)排粗大糞便史;
(5)直腸記憶體在有大量糞便團塊。
對於接受排便訓練的兒童,以下條件也作為選項:
(6)能控制排便後每週至少出現1次大便失禁;
(7)粗大糞便曾堵塞抽水馬桶。
所以,僅僅是2天沒有大便,不是便秘的標準,對於孩子而言,腸道功能在逐漸發育中,如果飲食不當,可能就會讓腸道沒法適應,出現1天拉好幾次,或者好幾天拉一次的表現,這都是正常的,不要 輕易診斷便秘或者腹瀉,給孩子腸道發育的時間,等其強大起來,不管是稀的、乾的,軟的、硬的,想吃啥就吃啥,腸道統統給你消化吸收好,變成正常的大便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