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頭說歷史
-
2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首先要糾正的是,皇太極繼承的是汗位,而不是皇位。1616年,努爾哈赤改元建國,黃衣成朕,但稱號為覆育列國英明汗。後金—清有皇位之稱,始於皇太極天聰十年,改元崇德,正式改為皇帝。
努爾哈赤有兒子十六人,但他是一個有著嚴格的嫡庶之分的君王,從其先後推出的四大貝勒、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將八旗分給嫡子們統管。嫡子是他重點培育的物件。甚至可以說,他想探索諸和碩貝勒共和制。
至努爾哈赤駕崩時,排行老八的皇太極,並非勢力最強的嫡子。但是,他是四貝勒,同時在八和碩貝勒之列,同時是正白旗旗主,夠資格繼位。
但是,從八旗勢力分割來看:大貝勒代善主管兩紅旗,鑲白旗旗主杜度為其胞兄褚英之子,對其馬首是瞻;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兄弟領導努爾哈赤生前親率的兩黃旗,勢力最強。他們是皇太極主要的競爭對手。
此外,二貝勒阿敏為鑲藍旗旗主,有三十三個牛錄,但他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之子,雖有覬覦之心,但他明白努爾哈赤諸子是不會讓汗位旁落的。
三貝勒莽古爾泰為正藍旗旗主,與皇太極實力相當。
然而,皇太極得到了代善陣營最得力的兩子嶽託(鑲紅旗旗主)和薩哈廉的支援,他們力勸代善擁立雄圖大略的皇太極,很快勢力發生了變化。
代善的態度轉變,帶動了阿敏和莽古爾泰。皇太極承諾,他即位後,奉行“與三大貝勒,南面俱坐”、同理朝政制度,將天命朝的四大貝勒輔政制上升為四大貝勒共和制。皇太極得了六旗的支援,與多爾袞兄弟相比,明顯佔了上風。
皇太極的陣營,都是能征慣戰的大將,而多爾袞陣營,除了阿濟格有些戰場歷練外,多爾袞和多鐸都是年少的貝勒,毫無軍事和理政經驗。多爾袞兄弟,只能順勢而為,臣服於皇太極的腳下。
這,就成就了皇太極。
-
3 # 秉燭讀春秋
皇太極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清太宗。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也是努爾哈赤稱汗後冊封的“四大貝勒”之一(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我們以現代的眼光審視那段歷史,發現無論是從資歷和年齡來看,皇太極都不佔優勢。年齡不佔優勢——居中,資歷不佔優勢——平常。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最後做了皇帝,這到底為什麼呢?
(年輕的皇太極)
原來皇太極能當上皇帝全憑的是政治智慧和心狠手辣。努爾哈赤曾先後立了兩個“太子”,最後兩個“太子”一個被殺,一個被廢。
先說立的頭一個太子——褚英。褚英是老努的嫡長子,從小跟著父親南征北戰,在統一女真族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身上有缺點,那就是小肚雞腸不夠寬容。老努還是在他34歲時正式確立了他的“太子”之位。
褚英不是完美的太子,本來努爾哈赤想讓他慢慢改掉缺點,誰知道他執迷不悟,始終和父親重用的“五大臣”和“四大貝勒”水火不容,迫於無奈努爾哈赤廢了他太子之位,兩年後以“忤逆罪”被殺。卒年36歲。
隨後努爾哈赤把次子代善立為了太子。
說實話,褚英被廢其實是權臣們合夥搞的鬼,“五大臣”和“四大貝勒”都不服褚英,他們一齊向努爾哈赤告狀,無非是說褚英的壞話。這裡面肯定有代善和皇太極的作用。
褚英從正式確立太子位到廢黜僅僅經過了三個月,這是皇太極萬萬沒想到的,他受到了鼓舞,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我可以改變別人的人生,同樣我也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代善和阿巴亥)
接下來他要改變二哥代善的人生。代善是個不簡單的人,他曾被父親授予“古英巴圖魯”的稱號,意思是“很牛的勇士”,這個稱號清朝就代善獨有。
代善做了太子後,看到兄弟們都很尊敬他,慢慢就放鬆了警惕。誰知道黑暗中有雙狼一樣的眼睛注視著他,這個人就是四貝勒皇太極。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皇太極發現代善和父親的大妃阿巴亥走的很近,阿巴亥就是多爾袞、阿濟格和多鐸的母親。阿巴亥當時的地位相當於皇后。皇太極想到了“一石二鳥”的計謀,那就是往二人身上“潑汙水”,說太子和皇后有私情。這樣即打擊了太子,又打擊了皇后。
“汙水”準備好了,由誰潑向太子和皇后呢?
當然這事皇太極不能出頭,否則會暴露自己。皇太極想到了父親的小妾德因澤,當時小妾很吃皇后的飛醋,認為自己不得寵是阿巴亥搶走了努爾哈赤對自己的愛。
(小妾德因澤)
皇太極把德因澤拉攏到了身邊,讓她向努爾哈赤告密,就說太子和皇后有私情。恰好有一天阿巴亥去給代善送好吃的,德因澤和皇太極就大做文章,讓德因澤說皇后半夜才出來,二人在宮裡肯定沒幹好事。
努爾哈赤聽到密報,覺得家仇不可外揚,就以“私藏金銀”罪把阿巴亥打入了冷宮,代善隨之失去了父親的寵信。不久代善的太子位被廢。
本來皇太極信心滿滿等著被立為“太子”。誰知努爾哈赤被兩次立太子折磨的心力交瘁,打算以後不立太子了。計劃實行“八大王共治國政”的辦法。
就在藍圖描繪好的時候,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被袁承煥的紅衣大炮重創,不久就死了,享年68歲。老汗王死了,權力中心瞬間成了真空,誰來繼位問題提上了議程。皇太極此時積極活動,把代善的兒子嶽託和碩托拉了過來,讓二人做父親代善的工作,只要代善擁立自己為王,其它人基本沒戲。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加上他是舒爾哈齊的兒子,他父親是以“投明”罪被努爾哈赤處死的,這樣阿敏失去了競爭能力。
(皇太極)
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個莽夫,他之前殺死了親生母親,他的名聲一敗塗地,他也沒權力和皇太極爭位。假如大貝勒代善擁立我,這位置就定了……
代善受兩個兒子的蠱惑,考慮再三,接受了兩個兒子的建議,推舉皇太極繼位。就在皇太極得意走向汗位時,意外出現了,皇后阿巴亥提出了反對意見。
阿巴亥這個女人不簡單,由於和代善的事他被打入冷宮,可是沒過多久就又被努爾哈赤寵信了。復出的阿巴亥和努爾哈赤濃情蜜意,比過去更上“一層樓”。
原來阿巴亥說出了努爾哈赤的遺詔,他說老汗王臨死前,口授讓15歲的多爾袞繼位。皇太極一聽蒙了,這不是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嗎?不過他馬上鎮定了下來。
皇太極採取了應對措施,聯合各旗頭領,以多爾袞年幼不能繼位為理由,拒絕接受口詔。
努爾哈赤到底有沒有這個口諭到現在沒有歷史記載。其實不難理解,阿巴亥一個婦道人家,失去努爾哈赤的保護,她脆弱的簡直不堪一擊。
(皇太極稱帝)
為了斬草除根,他必須殺死皇后,皇太極突然眼前一亮,既然阿巴亥能傳達父王的口諭,我為什麼就不能傳達父王的口諭呢?
第二天,皇太極傳達了父王的口諭:“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
什麼意思呢?簡單說讓阿巴亥殉葬,當時阿巴亥才36歲,她不想死,她還有三個兒子要供養,但是皇太極殺心已起,他串通大臣們跪求阿巴亥殉葬,阿巴亥被逼無奈自殺而死。(有的說是皇太極用弓弦勒死了阿巴亥)
——END——
-
4 # 鳶飛九天2018
我們都知道,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繼任者,也是明末女真軍事集團的第二位領導人。但是,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繼承後金大汗汗位的皇太極,並非是由努爾哈赤指定的,當然,皇太極也並非篡位謀權,而是根據努爾哈赤生前所制定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由掌握後金軍政大權的八個和碩貝勒共同推舉產生的。
努爾哈赤
因為,在努爾哈赤的暮年,由於長子褚英和次子代善先後令他十分失望。因此,他並沒有選擇某一個兒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而是別出心裁的制定了一個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八王議政制。
這個八王議政制度延續了努爾哈赤所制定的八旗制度,他賦予了八旗的旗主共同掌握國家軍政大權的權力,甚至給予了他們推舉和廢除後金大汗的權力。因此,某種程度上,皇太極是由女真軍事集團上層民主選舉產生的。
當然,能被眾多實力強橫且野心勃勃的八旗旗主們共同推舉為大汗,皇太極絕非幸致。當時的八旗旗主,真正有有實力、有機會問鼎大汗汗位的,其實只有資歷最深、權力最大、兵力最強的四大貝勒,他們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
皇太極
其中,資歷最深,同時也最有希望繼承汗位的,本來應該是大貝勒代善。但是,本有機會直接成為繼承人的代善,由於在努爾哈赤最為看好他的時候,與努爾哈赤的福晉私通,令努爾哈赤大失所望。也因此,他徹底失去了繼承汗位的可能。
而二貝勒阿敏,其實是四貝勒中希望最小的一個,因為他並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而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作為汗室旁支,父親又是曾被努爾哈赤親自剝奪權利並幽禁致死的舒爾哈齊,再加上阿敏本人與其他人的關係也十分疏遠,他獲得推舉繼承汗位的可能性近乎為0。
八旗
至於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典型的莽夫,作戰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而且,由於性情殘忍,不但在對外的戰爭中經常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連與本集團內部的人,關係也十分不好。因此,莽古爾泰也不太可能被推舉。
剩下的,當然是智勇雙全,同時又很會做人的皇太極了。由於武力起家,在戰爭的歷練之中,努爾哈赤的眾多兒子和部將們往往武力強悍,軍事才華也十分突出,但是在治國和文化方面卻十分欠缺,甚至,努爾哈赤的許多兒子連字都不識。
皇太極卻並非如此,作為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四大貝勒之中的老四,皇太極不但勇力絕倫,戰功顯赫,同時,他也是諸多貝勒之中最善於學習的人,完全稱得上文武雙全。因此,皇太極在諸多貝勒之中十分顯眼,能力也受到了大家的公認。
明末清初局勢
最終,皇努爾哈赤死後,和皇太極關係十分密切的代善長子嶽託,聯絡他的弟弟薩哈廉,勸說了父親代善推舉皇太極為汗,而代善也同意了這個決定。因此,在第2天所開的眾貝勒公議新汗的會議上,大貝勒代善率先提名皇太極為新汗。
代善的此舉不但為皇太極爭得了先機,同時率先擺明態度,代善雖然沒有了繼承權,但是他的實力和威望極高,再加上皇太極本身的能力和威望,這個提議受到了眾貝勒的認可,皇太極也因此被推舉為後金的新汗。
當然,皇太極此時繼任的只是後金政權的汗位,並非皇位。但是,經過數年的努力,先後消除和限制了四大貝勒各旗旗主的權力之後,事實上已經掌握後金軍事集團的皇太極,在天聰10年4月11號接受了眾人的勸進,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清,成為了清朝的第一位皇帝。
回覆列表
清太宗太祖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而最終接替他繼承皇位的不是長子,而是老八皇太極,這是為何呢?一般情況下,是長子繼位,努爾哈赤的長子是儲英。起初,努爾哈赤的確有心培養儲英,讓他主持一部分軍政大事。可是儲英卻在遼陽之戰中因為酗酒貽誤軍情,被解除了軍政權利,再加上儲英和重臣不和,遂被廢太子位,遭到軟禁,1615年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
儲英死後,努爾哈赤的其他後輩便都有了繼位的可能性。其中最有希望便是四大貝勒,即次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努爾哈赤弟弟的次子阿敏還有老八皇太極,再加上努爾哈赤疼愛有加的老十四多爾袞。而最得努爾哈赤中意的是幼子多爾袞。努爾哈赤生前就把正黃旗和鑲黃旗旗主給了多爾袞的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並意欲將鑲白旗大權給予多爾袞,可惜沒有完成佈局就去世了。努爾哈赤一死,皇太極就逼迫多爾袞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年僅15歲的多爾袞無依無靠,便失去了競爭皇位的資格和機會。
大貝勒代善為努爾哈赤次子,和儲英是同母兄弟,生母是努爾哈赤的元妃。他頗有武勇,作戰勇敢,立下許多戰功,本是接班的不二人選。可是代善這人對自己前妻所生的兒子嶽託和碩託非常不好,經常苛刻虐待,惹得努爾哈赤非常不滿,最終廢除了代善的接班權利。
莽古爾泰呢,其他都挺好,就是犯有弒殺生母的大逆之罪,就這一條基本上喪失了繼位的可能性,皇太極也經常拿這個事說他,被排除。阿敏是努爾哈赤的親侄子,他的父親舒哈爾齊因謀逆太祖被囚禁而死,所以和努爾哈赤有殺父之仇。如果他繼位,努爾哈赤這一脈還有的活?自然也沒有競爭力。
所以,四貝勒老八皇太極就成了天選之人。皇太極這人非常能忍,頗有城府,做事滴水不漏再加上弓馬熟練,從軍多年,立有不少戰功,在宗室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而他及時處置了大妃和多爾袞,又得到了元老大臣的擁護,把競爭多少一個個扳倒,眾望所歸。所以在1626年,皇太極在二哥代善和其子嶽託和薩哈廉的提議下,被眾人擁護繼承汗位,是為清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