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16393697425

      OVA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OVA?

      OVA在日本動畫歷史裡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種動畫資訊志讓經常會看見她的蹤影。能夠作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時必定是未曾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才能稱作為OVA。當哪些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的作品再推出的錄映帶/LD/VCD等等就不能稱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帶/LD/VCD/DVD媒體,並不是單單當作錄映帶。

      原畫

      原畫是把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之起始與終點畫面或是靜畫等,以線條稿的模式畫在紙上。陰影與分色的層次線也在此步驟時畫進去。因此有人譯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較少用)。

      動畫

      將原畫中的每個動作,依照分鏡表指定的時間間隔,將中間連貫的每張畫面畫在紙上的工作。最後將這些線條稿影印到賽璐珞片上,就可以進行上色的作業。也有人譯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作畫監督

      作畫監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麼?

      修正原畫、動畫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臉型是否符合人物設定,動作是否流暢等等。必要的時候必須能重新作畫,因此必須是資深的原畫家及動畫家才能勝任。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稱之,名稱不一,有時也叫"色彩設定",英文則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紅色、褲子要黑色"這種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賽璐珞畫上色時所需的陰影、層次色,是用XXX號的顏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為Painting, Finishing。根據每一個區塊標記的顏料號碼,在賽璐珞片的反面進行塗色的工作。

      音響監督

      音響監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麼?

      負責插入配樂的安排、效果音的準備、配音錄製、混音工程的監督等等。

      製作人

      製作人(Producer)的工作

      製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規劃製作進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製作進度,尋找製作群/製作公司,對外爭取出資者,同時必須和執行製作共同作業,以確保企劃的每個元件都能按時並正確無誤地組合在一塊兒。

      劇場版

      什麼是劇場版(動畫)

      初公開是為了在電影院播放而製作的動畫稱之。這類作品的製作成本與投資、人力都高於OVA與電視版動畫,畫工也極盡可能的豪華,不論在動作的流暢度、使用的分色數等,可以明顯地看出與前兩者的差別。通常一部劇場版動畫是90分鐘,不過沒有一定,歧異度很大。

      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車庫元件",因為西方人慣將車庫作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這種地方誕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們自行創作的作品,造型細緻度是因人而異,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個。製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沒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屬都可以拿來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產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為某些特殊成品很討人喜歡,也就有了把它當成商品來出售的念頭。賣著賣著,突然有天有兩個傢伙,他們同時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開始動腦筋複製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當時可能是使用石膏之類的材料來當作模版來複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個一兩次之後就面目全非啦。現在則是使用矽膠 (SILICONE)來作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極佳的彈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強多了,不過還是有其翻制數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產的塑膠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實心樹脂,空心軟膠,white metal (低熔點,軟軟的鉛錫合金)數種,題材則多為動漫畫或電影人物,在 HGA陳列的GK以實心樹脂(最早的來源竟然是工業廢料)的動漫畫人物為主。(HB、Bastet (薊)、THEO)

      監督

      "監督"其實是日文的寫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見的導演。日本ANIME製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氣氛風格的關鍵,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氣氛轉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設定、相同的畫風與製作群,也會因導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風格。

      角色設定

      負責設計登場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裝樣式的叫"人物設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讓後續的作畫者知道要畫的人長得什麼模樣,還必須告訴他們這個角色的臉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設計出由數個不同角度觀看同一位角色的臉,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畫、線條封閉的瀏海。而負責登場的機械人、車輛、武器之設計的就是"機械設定",除了畫出機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現的細部結構、運動方式、可開啟處等等也必須標明。設計稿除了特別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陰影的清潔線條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指令碼的意思。把故事劇情以純文字寫出,包括場景、地點、背景音效、人物對白、人物動作等。

      分鏡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則是叫做"分鏡表"的東西。這步作業是實際將紙上的東西轉換成將來呈現畫面的第一步,畫分鏡表的依照指令碼的指示,在腦中轉成畫面然後畫在紙上。畫分鏡表的目的就是把動畫中的連續動作用分解成以1個Cut(1個分鏡)單位,旁邊標上本畫面的運鏡方式、對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個Cut所經過的時間、張數等,也都會寫在分鏡表的最右邊。

      Layout

      "Layout"算是比較少見的工作,在工作性質上接近中文的"構圖",只有在一些劇場版作品可能採用,例如設計多層次背景,令每層背景移動速度不同,就能表現出逼真寫實的遠近距離感。而畫Layout的人必須在腦海裡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從攝影機的觀點去看場景裡的一草一木,然後將這些畫面詳細地畫下來。

      會有這個工作,主要是彌補不大會畫圖的導演所畫的分鏡表,將雜亂簡略的畫面仔細的呈現出來,作為日後原畫、動畫、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據。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機動警察劇場版、機動警察劇場版2、攻殼機動隊等等,都是運用大量Layout的例項,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畫也能精確表現3D的視覺效果"。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職,是在日本動畫製作中特有的職稱。簡單說,他是輔佐導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為導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顧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當於該集的"專屬導演",順著(總)導演的意圖,全程掌控該集的製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這個職位就比較像"助監督"(副導演),瞭解導演的意圖,協助處理演出工作的細節("演出工作"就是"把劇本文字轉化為鏡頭畫面"的過程, 有點像西方電影或舞臺劇所謂的"場面排程")。他的工作相當近似於監督,一定要相當熟悉動畫語言的人來擔任,但不一定要很會畫圖 (正如導演也不一定要很會畫圖一樣 .....)所以,有人譯為"Codirector". 也有人譯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日本動畫的版式 :

      TV版:就是在電視上放的動畫版本

      OVA在日本動畫歷史裡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種動畫資訊志讓經常會看見她的蹤影。能夠作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時必定是未曾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才能稱作為OVA。當哪些在電視或戲院上映過的作品再推出的錄映帶/LD/VCD等等就不能稱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帶/LD/VCD/DVD媒體,並不是單單當作錄映

      劇場版:動畫的電影版本。

      初公開是為了在電影院播放而製作的動畫稱之。這類作品的製作成本與投資、人力都高於OVA與電視版動畫,畫工也極盡可能的豪華,不論在動作的流暢度、使用的分色數等,可以明顯地看出與前兩者的差別。通常一部劇場版動畫是90分鐘,不過沒有一定,歧異度很大。

      原畫

      原畫是把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之起始與終點畫面或是靜畫等,以線條稿的模式畫在紙上。陰影與分色的層次線也在此步驟時畫進去。因此有人譯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較少用)。

      動畫

      將原畫中的每個動作,依照分鏡表指定的時間間隔,將中間連貫的每張畫面畫在紙上的工作。最後將這些線條稿影印到賽璐珞片上,就可以進行上色的作業。也有人譯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音樂:

      Sound Track(原聲音樂專輯)]

      OP:片頭曲/主題曲

      ED:片尾曲

      片頭和片尾的部分字幕解釋:

      監督:等於華人說的“導演”

      指令碼:寫劇本的人,也叫故事構成

      原作:這個要區別於“指令碼”。日本的TV動畫通常是由漫畫,小說或者遊戲……等改編的,漫畫作者和動畫的製作者通常是不同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宮崎駿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經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製作成動畫),因此有“原作”這一詞。它指的就是原漫畫/小說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

      CAST:聲優,配音演員

      STAFF:參與制作改動畫的全體成員(一般的小蝦小米都會包括進去)

      製作:通常是指負責畫該動畫的公司,因為日本要製作一部動畫通常是要N個部門/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確,有點像流水線操作。這個詞也是需要大家關注的,一部動畫的製作水準往往會受到製作單位的影響。有時甚至看看動畫公司的名字也能知道這部片子值不值得收藏。

      【名】;一些對動、漫畫及遊戲裡某人物特別熱愛的人,會打扮成該人物,在同人誌展出的會場讓別人拍照。多是自發性的,任何人都可參加,服裝需要自行製作。Cosplay是自己對虛構人物熱愛的表現~ 亦成為 各同人展中 不可少的一部份~

      CG

      【名】;是「Computer Graphic」或 「 Computer Generate 」的簡稱,電腦影象或是一切由電腦創做出來的東西之意思(如 3D 動畫),一切可在電腦上顯示的影象都可稱為「CG」

      ACG

      【名】;Anime, Comic, Game 之簡稱,中文簡稱「動漫遊戲」

      蘿莉:ロリ[loli]

      LOLI來自一部小說《洛麗塔》

      蘿莉,意指「幼女」,

      其生理年齡約為 12 歲以下的少女,

      後因各人見解不同,現泛指作外貌像小孩的女孩。

      蘿莉控:ロリコン[loilcoun]

      (n.)出自日本語;

      極度鍾愛幼女系女孩之人,甚至願為蘿莉而死。

      正太

      (n.)出自日本語;

      語源是鐵人28號的金田正太郎,我想他不像小女孩吧?

      正太原本是指像金田正太郎穿短褲的小男孩,後來才廣泛應用到所有小男孩...

      正太控

      (n.)十分喜愛外貌像小女孩的男孩之人

      御姉(姐)(おねえ)

      對姐姐的敬稱,引申為成熟的實力女性,20~30的年齡段,廢柴者死

      御姐控

      日文「シスコン」、Sister complex——戀姐情結

      姉御(あねご)

      御姐的年長形態,30以上適用

      姉貴(あねき)

      極有勢力的大姐,經常出現在黑道題材中

      鬼畜/惡趣味

      這兩個都是日文直譯!鬼畜一般指流氓或淫棍!惡趣味指有鬼畜趨向的不好的趣味,也指其它的!一般指五種不道德的性取向。他們的行話分別是:蘿莉控,BL/GL;御姐戀,佛羅依德和希臘劇!其中蘿莉控最輕,希臘劇最重。這裡可以問一下有沒有這方面的愛好或窺癖,一般人都是三級,也就是御姐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拳皇2002出招表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