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汪醫生小課堂

    1.肺癌:CEA,SCC,Cyfra21-1,NSE等是診斷肺癌常用腫瘤標記物,肺腺癌中CEA相對高,肺鱗癌SCC和Cyfra21-1相對高,NSE是診斷小細胞肺癌的首選腫瘤標記物。

    2.其他腫瘤:前列腺癌特異性腫瘤標記物為PSA,卵巢癌常用腫瘤標記物為CA125,肝癌常用腫瘤標記物為AFP,胰腺癌常用腫瘤標記物為CA199,腸道腫瘤很可能CEA比較高,乳腺癌可能CA153比較高。

    如果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高,需要引起注意,雖然腫瘤標記物的特異性和靈敏性都沒有100%,但仍然有很強的提示作用。如今社會腫瘤多發,推薦大家體檢的時候多查一項腫瘤標記物吧!

  • 2 # 凡安紅哥

    腫瘤標誌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腫瘤標誌物檢查意義

    ●AFP (甲胎蛋白)是檢測肝癌的腫瘤標記。

    ●CEA(指癌胚抗原),是一種富含多糖的蛋白複合物。在某些惡性腫瘤患者的血

    清中可發現其含量有異常升高。它對腫瘤的診斷預後復發判斷有意義。它明顯增高見於90%的胰腺癌、70%的肺癌、60%的乳腺癌患者。一般病情好轉時,CEA 濃度下降,病情加重時可升高。此外,結腸炎、胰腺炎、肝臟疾病、肺氣腫、及支氣管哮喘等也常見輕度升高。

    ●CA19-9是糖抗原的一種,增高多提示有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消化道腫瘤

    的可能。

    ●HGH(生長激素):用於篩查垂體腫瘤。

    ●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用於篩查垂體腫瘤。

    癌、胰癌、白血病等時,癌細胞合成的鐵蛋白增加,使血清鐵蛋白升高。患肝病時肝細胞受損功能下降,使血清鐵蛋白升高。

    ●CA724(胃癌抗原)是檢測胃癌和各種消化道癌症的化驗標誌!主要見於胃腸道,

    卵巢腫瘤,對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敏感度較高,對膽道系統腫瘤、結直腸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CA242是一種唾液酸化的鞘糖脂類抗原,在臨床上均被用於消化道惡性腫瘤尤

    其是胰腺癌、結直腸癌的診斷,與CA19-9、CA50相比,新一代的CA242在胰腺癌、膽囊癌和消化道癌中的靈敏度、特異性更高。

    ●SCC(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是一種特異性很好的鱗癌腫瘤標誌物,但敏感性較

    低,可作為子宮頸癌,肺癌,頭頸部癌的輔助診斷指標和預後監測指標。肝炎,肝硬化,肺炎,腎功能衰竭,結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血清NSE是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

    種酸性蛋白酶,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特異性標誌,如神經母細胞瘤、甲狀腺髓質癌和小細胞肺癌(70%升高),可用於鑑別診斷、病情監測、療效評價和復發預報。

    ●CYFRA21-1(細胞角質素片段19):診斷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尤其肺鱗癌

    和膀胱癌的指標,胃癌、結腸癌可輕度增高。

    ●CA125 不僅是卵巢癌的特異性標誌物,輸卵管腺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胰

    腺癌、腸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會升高。

    ●CA153是一種乳腺癌相關抗原,對乳腺癌的診斷和術後隨訪有一定的價值。乳

    腺癌常有CA153升高,在乳腺癌初期敏感性較低,約60%。轉移性乳腺癌的陽性率可達80%。在歐洲,CA153常用來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指標,也是用於術後隨訪,監測腫瘤復發,轉移的指標。

    ●Tpsa(總前列腺特異抗原):用於男性前列腺癌的輔助診斷。

    ●fPSA(遊離前列腺特異抗原):用於男性前列腺癌的輔助診斷。

  • 3 # 弓長QLWHCR

    謝謝邀請,本人不是醫學工作者,對西醫的劃分標準不清楚。站在哲學和中醫整體觀理論去認識對待,我們認為:所謂“腫瘤癌症及結石”之類都屬於“心因性”疾病的範疇之內。都屬於“氣化物”。只要把人體這部“最完整的生物儀器”輸入“特殊意念”程式,再加之一定外在“高能場”的作用,有些“腫瘤結石”之類的“心因性”疾病就可以不用藥物手術化療等現代醫療方法治癒!而且患者於治療中無痛苦,不留任何後遺症。這在現代中西醫和科學界來說就認為是“偽科學”是毫無根據“騙子”!

  • 4 # 乳腺科楊紅星醫生

    在日常的體檢和疾病的診治過程中,經常有腫瘤標誌物的檢查。那麼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有什麼意義呢?是不是腫瘤標誌物增高就代表著得了某種惡性腫瘤呢?真相來了!

    一:什麼是腫瘤標誌物?

    指在惡性腫瘤的發生、增殖的過程中,由人體自身對腫瘤細胞反應產生,或由腫瘤細胞直接合成,分泌到血液中的一種特異性的物質。該物質在正常人的細胞中不存在,或含量非常低。

    腫瘤標誌物分為病灶組織和迴圈血的腫瘤標誌物。透過抽血等方式檢測的,就是迴圈血的腫瘤標誌物,主要作用是:檢測血液中腫瘤標誌物的含量。

    二:常見的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乳腺癌的標誌物:糖類抗原153(CA153)。 肝癌的標誌物:甲胎蛋白(AFP)、結直腸癌的腫瘤標誌物:癌胚抗原(CEA)、卵巢癌的標誌物:癌抗原125(CA125)、肺癌的腫瘤標誌物: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胰腺癌的標誌物:糖蛋白抗原199(CA199)等等。

    三:腫瘤標誌物有什麼意義, 升高就代表得了惡性腫瘤嗎?

    腫瘤標誌物增高,並不代表得了某種腫瘤。腫瘤標誌物與惡性腫瘤之間不是必然的相關。

    很多得了某種惡性腫瘤的患者,他的腫瘤標誌物並不高。而在體檢檢查中發現的腫瘤標誌物增高,並不一定就是得了某種惡性腫瘤。

    在臨床工作中,不會僅僅根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結果而診斷為腫瘤,而是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病理組織穿刺活檢等多種檢查方式聯合診斷。

    因此,腫瘤標誌物最重要的臨床意義是:用於腫瘤治療效果及預後的評價監測。比如:肝癌的患者,在治療後,甲胎蛋白(AFP)會迅速降低,如果AFP的濃度不能降至正常,提示治療效果差。如果複查的過程中,腫瘤標誌物水平出現明顯的升高,則說明有可能出現了腫瘤復發、轉移。

  • 5 # 醫學小偵探

    檢測腫瘤標誌物濃度有可能對腫瘤的存在、發病過程和預後作出診斷。

    至於腫瘤標誌物有哪幾種?根據不同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按照腫瘤標誌物存在的位置,分為血液腫瘤標誌物、體液腫瘤標誌物和細胞腫瘤標誌物;而根據腫瘤標誌物產生的方式,又分為由腫瘤細胞直接產生的腫瘤標誌物,還有由非腫瘤細胞經腫瘤細胞誘導後而合成的標誌物。

    這裡,我主要跟大家講講跟我們常見的腫瘤有關的標誌物

    第一種:癌胚抗原(CEA),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結直腸癌、乳腺癌

    第二種:甲胎蛋白(AFP),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睪丸癌、肝細胞癌

    第三種:糖類抗原(CA-125),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卵巢癌;

    糖類抗原(CA19-9),所預示的腫瘤主要胰腺癌、膽管癌;

    糖類抗原(CA72-4),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胃癌、卵巢癌;

    糖類抗原(CA15-3),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乳腺癌;

    糖類抗原(CA-242),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胰腺癌、直腸癌;

    第四種: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前列腺癌;

    第五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胚胎細胞癌、滋養層腫瘤

    第六種: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SE),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

    第七種:鱗癌相關抗原(SCC),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鱗狀細胞癌

    第八種:骨膠素(CYFRA-21-1),所預示的腫瘤主要有非小細胞肺癌。

  • 6 # 小克大夫

    謝謝邀請!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者是身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或升高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於人體血液、細胞、 組織或體液中,能夠反映腫瘤的存在和生長。透過化學、免疫學以及基因組學等方法測定腫瘤標誌物,對腫瘤的診斷、療效和復發的監測、預後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臨床上比較常用腫瘤標誌物檢查專案有:甲胎蛋白測定(AFP)、癌胚抗原測定(CEA)、糖鏈抗原19 (CA19-9) 測定、癌抗原125 (CA125) 測定、雌激素受體(ER) 和孕激素受體(PR)測定等。正常值及具體有那些意義且看小克分別解釋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 甲胎蛋白測定( AFP):正常參考值為血清AFP<25 μg/L。多見於以下疾病:

    1.原發性肝細胞癌。

    2生殖腺胚胎腫瘤(睪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時。

    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4.妊娠3~4個月孕婦AFP開始升高,7~8個月達高峰,但多低於400 μg/L,分娩後3周恢復正常。 胎兒神經管畸形、雙胎、先兆流產等因素都會使孕婦血液和羊水中AFP升高。

    二、 癌胚抗原測定(CEA):正常參考值為血清CEA<5 ug/L。 常見於以下情況:

    1.升高主要見於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 、乳腺癌、胃癌、肺癌等疾病。

    2.結腸炎、胰腺炎、肝臟疾病、肺氣腫及支氣管哮喘等疾病也常見CEA輕度升高。

    3.大量吸菸者可升高。

    三、糖鏈抗原19-9 (CA199)測定:正常參考值為ELISA:血清CA19-9<3.7萬U/L。常見於以下情況:

    1.胰腺癌、肝膽和胃腸道疾病時血中CA19-9的水平可明顯升高,CA19-9是胰腺癌的首選腫瘤標誌物。

    2.診斷膽囊癌和膽管癌的陽性率為85%左右,胃癌、結腸癌為40%,直腸癌為30%~50%;但是沒有早期診斷價值。

    3.連續檢測對病情進展、手術療效、預後估計及復發診斷有重要價值。

    4.急性胰腺炎、膽汁淤積型膽管炎、膽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血清CA19-9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

    5.若結合CEA檢測,對胃癌診斷符合率可達到85%。

    四、癌抗原125 (CA125) 測定:正常參考值為ELISA,血清CA125 <3.5萬U/L。常見於以下情況:

    1. CA125存在於卵巢癌組織細胞和漿液性腺癌組織中,不存在於黏液型卵巢癌中。卵巢上皮癌患者的CA125濃度可明顯升高。

    2. CA125可用於鑑別卵巢包塊,特別適用於絕經後婦女。

    3.宮頸癌、乳腺癌、胰腺癌、膽道癌、肝癌、胃癌、結腸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陽性反應。

    4.少數的良性卵巢瘤、子宮肌瘤患者血清CA125有時也會明顯升高,但多數不超過10萬U/L。

    5.肝硬化失代償期血清CA125明顯升高。

    6.生理狀態下,如早孕期(妊娠前3個月) CA125也可以升高。

    五、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的臨床意義有:

    1.在乳腺癌組織中發現,作為乳腺癌判斷預後的重要指標,透過檢測為臨床選擇用藥提供依據,陽性者儘量採用多種內分泌治療措施。

    2.在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等激素靶器官發生的腫瘤也可以出現陽性表達,說明該腫瘤為性激素依賴性,可採用抗激素治療。

    3不屬於激素靶器官發生的腫瘤如胃腸癌、肺癌、食管癌、腦膜瘤和肝癌等組織中也可以有陽性表達。 胃癌組織中ER、PR的陽性表達,提示腫瘤細胞分化差、惡性程度高、容易向內臟和遠處轉移的不良預後。

  • 7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臨床較常用的腫瘤標誌物也就那麼幾種,包括癌胚抗原(CEA),組織多肽抗原(TPA)糖類抗原125、15-3、19-9、50、72-4,以及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鱗狀上皮癌細胞抗原(SCC)、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除了甲胎蛋白和前列腺特異抗原有較強的特異性,直指肝癌和前列腺癌,其他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具體的診斷還需要輔助臨床症狀以及專項檢查。

    下圖為腫瘤標誌物對應的腫瘤:

    如果有以上器官的症狀出現,可以先針對性抽血查腫瘤標誌物,如果檢查結果有問題,再進行進一步詳細檢查。但是,如果腫瘤標誌物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並不等於沒有疾病,臨床上見過很多腸癌患者,腫瘤標誌物一切正常。所以,如果有症狀還需要做B超、CT、胃腸鏡等相關檢查。

    最後再重申一點,腫瘤標誌物只是作為輔助,大部分都不能作為腫瘤診斷的標準,身體有明顯症狀,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忽然打動你或驚豔到你的一句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