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寫作背景:
岳飛 (1103-1141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朮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
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朮,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
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餘,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遊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
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麼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
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兩篇都是)。唐宋時鄂州就是現在的武昌,當時岳飛被封為荊南、鄂、嶽制置使,武漢市文物部門曾在司門口一帶附近發現一塊石碑,顯示證實岳飛帥府就設在武昌。
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
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解釋:
倚在欄杆旁,我不由得怒髮衝冠,
一場瀟瀟秋雨剛剛停歇。
舉目遠望,仰天長嘯,
萬千思緒,奔湧激烈。
為祖國奮鬥,三十年的功名,自當視若塵土;
與敵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懼披星戴月。
千萬不要隨便虛擲了少年時光,
等到頭髮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國恥啊,還沒洗雪;
臣子的復仇之恨啊,何時能滅?
駕起遠征的戰車吧,直把那賀蘭山踏裂!
壯志凌雲,餓了就飽餐敵人肉;
談笑風聲,渴了就痛飲敵人血。
期待著這一天吧,讓我們從頭收拾好舊日的山河,
向祖國獻捷!
賞析:
這首的上片,“怒髮衝冠,……空悲切”。
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髮衝冠,在庭院的欄杆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自己的志願。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一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麼東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戰,我要不停的去戰鬥,只要這征途上的白雲和明月作伴侶。
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
這一段表現了岳飛急於立功報國的宏願。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靖康二年的國恥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麼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
我有雄心壯志,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
這一段表現了岳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侍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從“怒髮衝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裡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一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髮衝冠。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岳飛在這裡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雲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
它有力地結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麼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
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裡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本人淘寶店詞·滿江紅
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朮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
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朮,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餘,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遊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
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麼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兩篇都是)。
唐宋時鄂州就是現在的武昌,當時岳飛被封為荊南、鄂、嶽制置使,武漢市文物部門曾在司門口一帶附近發現一塊石碑,顯示證實岳飛帥府就設在武昌。
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
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裡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詞·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寫作背景:
岳飛 (1103-1141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朮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
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朮,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
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餘,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遊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
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麼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
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兩篇都是)。唐宋時鄂州就是現在的武昌,當時岳飛被封為荊南、鄂、嶽制置使,武漢市文物部門曾在司門口一帶附近發現一塊石碑,顯示證實岳飛帥府就設在武昌。
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
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解釋:
倚在欄杆旁,我不由得怒髮衝冠,
一場瀟瀟秋雨剛剛停歇。
舉目遠望,仰天長嘯,
萬千思緒,奔湧激烈。
為祖國奮鬥,三十年的功名,自當視若塵土;
與敵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懼披星戴月。
千萬不要隨便虛擲了少年時光,
等到頭髮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國恥啊,還沒洗雪;
臣子的復仇之恨啊,何時能滅?
駕起遠征的戰車吧,直把那賀蘭山踏裂!
壯志凌雲,餓了就飽餐敵人肉;
談笑風聲,渴了就痛飲敵人血。
期待著這一天吧,讓我們從頭收拾好舊日的山河,
向祖國獻捷!
賞析:
這首的上片,“怒髮衝冠,……空悲切”。
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髮衝冠,在庭院的欄杆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自己的志願。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一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麼東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戰,我要不停的去戰鬥,只要這征途上的白雲和明月作伴侶。
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
這一段表現了岳飛急於立功報國的宏願。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靖康二年的國恥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麼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
我有雄心壯志,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
這一段表現了岳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侍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從“怒髮衝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裡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一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髮衝冠。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岳飛在這裡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雲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
它有力地結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麼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
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裡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本人淘寶店詞·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寫作背景:
岳飛 (1103-1141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朮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
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朮,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餘,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遊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
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麼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今武昌)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兩篇都是)。
唐宋時鄂州就是現在的武昌,當時岳飛被封為荊南、鄂、嶽制置使,武漢市文物部門曾在司門口一帶附近發現一塊石碑,顯示證實岳飛帥府就設在武昌。
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
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解釋:
倚在欄杆旁,我不由得怒髮衝冠,
一場瀟瀟秋雨剛剛停歇。
舉目遠望,仰天長嘯,
萬千思緒,奔湧激烈。
為祖國奮鬥,三十年的功名,自當視若塵土;
與敵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懼披星戴月。
千萬不要隨便虛擲了少年時光,
等到頭髮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國恥啊,還沒洗雪;
臣子的復仇之恨啊,何時能滅?
駕起遠征的戰車吧,直把那賀蘭山踏裂!
壯志凌雲,餓了就飽餐敵人肉;
談笑風聲,渴了就痛飲敵人血。
期待著這一天吧,讓我們從頭收拾好舊日的山河,
向祖國獻捷!
賞析:
這首的上片,“怒髮衝冠,……空悲切”。
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髮衝冠,在庭院的欄杆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自己的志願。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一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麼東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戰,我要不停的去戰鬥,只要這征途上的白雲和明月作伴侶。
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
這一段表現了岳飛急於立功報國的宏願。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靖康二年的國恥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麼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
我有雄心壯志,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
這一段表現了岳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侍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從“怒髮衝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裡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一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髮衝冠。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岳飛在這裡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雲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
它有力地結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麼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
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裡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