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民詩人

    不同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從裡到外的徹底漢化,穿漢服、學儒學佛理、與漢人通婚,遷都洛陽,政治措施也完全漢化,讓拓跋族完全融入漢族。這和輔助孝文帝執政的馮太后不無關係,孝文帝從小精通儒學和佛理並深受此影響。另外,推行漢化既是孝文帝的明智,也是當時歷史發展所需,當時北魏遷都後,急需要進行社會經濟發展,強大國力,繼續實行更大的統一,而推行漢化,能緩解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提高民力,同時讓拓跋族融入佔多數的漢人,最終也能達到少數統治多數的長治久安的統治目的,這是孝文帝的聰明之處。

    清朝入關,實行的是滿化統治,實行留髮不留頭,並且歧視漢民,之所以有這樣的優勢心態,是因為他們是窺探到明朝的軟弱後奪取了政權的,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們推崇本民族的馬背上奪天下,馬背上治天下的理念,不允許本民族變得和漢人一樣孱弱,因此皇室要保證血統的純正性,臨朝也多為滿人。但在中原,要統治好中原,必然要遵循中原文化的規律,否則也會被請出歷史舞臺,所以其政治文化政策,仍然以漢文化為核心,只是在外在方面更大程度地保留了滿文化,但這也為民族矛盾和漢人不滿心理埋下隱患。這也是為何後來孫中山先生提出驅除韃虜時深得民心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也因為清朝這種驕傲自大,固步自封,遇到外侵後不思進取,反而閉關鎖國,雖然有戊戌變法、洋務運動,但清朝的根部已然腐朽,最後開了民智,卻加速了清朝統治者在內憂外患中被推翻了。

    當然,如果清朝也學習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結果會怎樣?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2 # 青言論史

    之所以不學孝文帝改革,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滿清根本不具備孝文帝改革的基礎。

    儘管時代落後了北魏一千多年,但是建州女真人開始建國的時候,並不比當年的鮮卑人先進多少,他們甚至連奴隸制都沒發展起來,就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轟轟烈烈地造了大明的反。

    即使到了定鼎中原的時候,滿清依然是個頭重腳輕的政權,也就是雖然在控制地域上很大,但是從個體文明程度上,卻根本沒有一個能控制這麼大帝國的本事。

    而北魏則不一樣,在經過五胡亂華近百年的征戰後,鮮卑人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行政體系,而且比較成熟。但是這套體系不適合國家的統治,所以孝文帝才選擇了漢化。

    所以,之所以孝文帝要改革,是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個成熟的體系,但是需要完善。而清朝根本就沒有體系,那又何談改良呢?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清朝集歷代統治之術之大成,各種制度設計相當完善、妥當。如清王朝宗親制度、立儲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軍事制度等,都借鑑了以往朝代治國理政的得失,而有所補益。因此,在漢化的意義上,清朝除了“剃髮易服”,保留蠻族的外表之外,其實內在早已是漢化的政權。不然,“胡人無百年國運”的讖語,滿清未必能躲過。

    (北魏農(漢)-牧(胡)二元政治)

    儘管少數民族王朝尚武,其貴族也以從軍作戰為榮,軍人都是高貴的職業,一般不允許平民參與。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每一次戰爭都會帶來一定的損失。雖然王朝會不斷的徵發俘虜或者平民充當炮灰,但是其主力部隊是逐漸減少的。當少數民族政權的軍事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華夏有君,君為夷人”就會被漢民族認為是奇恥大辱,紛紛舉事。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開展的——與其說是主動漢化,融入了漢民族,倒不如說是為了王朝的長治久安,不得不進行的一次漢化改革。

    北魏在道武、明元、太武三朝,尚武之風大盛,皇帝往往御駕親征,滅赫連、平南涼、收北燕、徵柔然、伐劉宋,捷報頻傳。然而,叛亂卻愈演愈烈,到了獻文帝延興年間,叛亂竟然達到極盛。如果孝文帝不改革,不立即擴大北魏朝廷的統治基礎,僅靠帝室九姓和勳貴八姓根本無法維持統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核心的內容是在十六國的百年戰亂基本摧毀了漢魏晉以來的政治經濟制度的基礎上,重新透過“均田制”(經濟)、“租調製”(經濟)、“三長制”(政治)、“班逯制”(政治)建立起了一個此後延續400多年模式的雛形。這是一次政治、經濟的深度改革,使得漢魏晉延續500年的政治經濟秩序的崩潰得到了重建。這次重建的結果,被後來的隋唐帝國所繼承和發展,其迸發的蓬勃活力,最終形成了彪炳史冊的中華第二帝國。在這個意義上,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此後四百年的新時代政治基礎,是開創性的嘗試,因此並不僅僅是一次漢化的改革,而是一次秩序的重建。

    (北魏從平城遷都洛陽)

    說出“胡人無百年國運”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最終將元朝趕入了大漠,並且在捕魚兒海一戰中徹底摧毀了他們的政權,使得他們退回到了遊牧部落。究其原因,元朝最終失敗也是因為其武力孱弱,賴以成名的騎兵都不敵徐達帶領的步騎混合部隊,元朝的統治合法性在戰場上就被大明軍隊擊打的粉碎。這一點對後世的清王朝在設計制度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清王朝開基,在建立制度時,就已經考慮這三個方面的問題:用人制度、安民制度、軍事制度;需要解決的是三個範疇的問題:政治、經濟、軍事;對應具體的具體工作是:吏治、安民、國防。這與北魏孝文帝改革時的初衷是一致的;區別在於孝文帝改革時,北魏帝國矛盾四起,孝文帝勉力彈壓,才維持了20年的黃金時期;而清王朝則是在皇太極即位後,就定下了爭奪天下的志向,改國號為清,與大明朝分庭抗禮,為此,皇太極在內政外交上施行的各個方針,實際上已經在進行著一次漢化的改革。

    (滿清的奠基者-皇太極)

    皇太極思慮,漢人不可畏懼,但又不可輕視,因為他們的人數眾多,能人也眾多,如果不是接連碰上幾個壞皇帝,還有不好的運氣,滿清的勢力能否跨越遼東?因此,他從人事、民事、軍事幾個層面,都借鑑了中原王朝的做法進行了改革。

    在人事上,皇太極效仿漢朝,建立了內閣制度。漢人官員比例增加,這使得皇太極政權的穩固性得到提升。

    在軍事制度上,皇太極則體現了極高的戰略眼光,那就是重用漢人降將,建立了八旗漢軍。

    在皇太極的這些改革下,滿清政權初步具備了挑戰大明朝的軍政實力。這為後來滿清入關,繼續進行的漢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軍政基礎。

    清軍入關後,攻佔江南,其民多有死難者。

    (揚州十日)

    新任浙江總督張存仁上奏稱:抵抗者有兩種人,一是讀書人;二是農民。對付這兩種抵抗者,不勞兵之法是“開科取士”和“薄斂勸農”。清王朝的統治階層認為,讀書人只要有出路,農民只要有活路,反抗者就會減少。滿清漢臣之首的范文程也說,只要抓住士人這一“精英階層”,就能贏得民心,抓住精英階層的辦法,就是透過科舉,擴充套件其進入政權、分享政權的途徑。

    滿清統治者立刻照準執行,試圖擴大執政基礎而提高執政合法性,把滿清政權從一個“兄弟會”的小團伙,擴大全民參政議政的政治團體——這與元朝實行民族歧視的政策高明多了。同樣,滿清皇帝在面對蒙古人時,又成了“可汗”。

    為了更為有效地籠絡漢民族的精英分子,清朝統治者打起了“尊孔”的旗幟。在文化戰線上,收攏漢族精英階層的人心。在“定鼎燕京”的第二天,滿清政權就下旨冊封孔子第65代孫孔允植襲封衍聖公。1645年,軍務倥傯的多爾袞親到孔廟致祭。從1645年到1651年,短短6年,清廷共祭孔14次,可見其虔誠——可是這些前些年還不通文墨的清朝貴族們,如何突然就對孔子頂禮膜拜了?其所懼者,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名言“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

    (清代祭孔大典)

    所以,相對於北魏孝文帝在國家暴亂危機深重的時候不得不進行的漢化改革,滿清政權在還很弱小的時候就已經主動漢化了,並在進入中原後,漢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無論其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均照搬明朝舊制。滿清政權想長治久安,對於漢族代理人則怕其坐大,嚴於管束就減小了官員腐敗。同時,由於滿清人數少,作為寄生特權階級,對社會造成的負擔較輕,比起漢民族多年來形成的官僚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使得社會底層的民眾更能夠承受。因此,在和平時期,滿清達到了“康乾盛世”。

    唯一不同的是,滿清政權擔心漢化太徹底,造成北魏孝文帝改革後的胡化反動時王朝的統治力量不足或者王朝執政合法性不足(武力不足),因此保留了很多八旗特權,並刻意執行了“剃髮易服”的民族征服政策,使得滿清的漢化保留著濃重的奴隸制殘餘,並在相當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國的國民性。

  • 4 # 靈石蘊

    拓跋鮮卑和女真,在未建立政權時,狀態差不多,女真有八旗,鮮卑有八大姓,都是原始社會末期,部落形態,也都向往中原漢家文明,但中原漢家國情不一樣了

    拓跋建立北魏後,著手改革,到了孝文帝時期,已過百餘年,其實已經做好了全面漢化鋪墊。比如,朝都建立太學,地方建立鄉學,鮮卑貴族子弟必須入學,而且在450年,鮮卑太武帝藉口國史案,清洗了國內大的漢家大族,比如崔氏柳氏等,基本族滅

    那時候,北地漢家讀書人,基本都是大族子弟,整體來說,漢家文盲率還是很高的,滅了漢家大族,漢家也就沒了領頭羊。490年的孝文帝的全面漢化,正是時候,自己的讀書人已經培養近百年,漢家領頭人還未長好,時機正好。下令全面漢化,穿漢服改漢姓……鳩佔鵲巢,完美融合

    清朝時候呢,經過千年發展,漢家人口基數大,讀書的寒門子弟到處都是,要殺光,難度太大,不可完成。這時候,如果推行孝文帝那種全面漢化,滿人絕對低人一等……大清當然不傻

    那怎麼辦?以殺震懾有骨氣的,吸收膝蓋軟的,反其道而行之,漢人剃髮易俗,向大清靠攏……表現好了,給你入旗,享受旗人待遇……

  • 5 # 平沙趣說歷史

    很明顯,清朝是學了的,而且要比北魏高明得多。

    清朝是封建統治的集大成者,剛開始入關的時候,清朝的體制不足以治理廣大的土地,所以很多制度都是照搬明朝,基本上換個名字而已。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將都城從平城遷往洛陽,一來為了擺脫頑固派的阻撓,二來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原。改革的目的只有一個——長治久安。

    清朝入關後的目的也是長治久安、千秋萬代。清朝的統治者們很清楚實現這一目的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漢化。

    雖然漢化是一定要漢化的,但清朝並不想向鮮卑那樣完全融入漢族,所以他們採取了其他措施,比如剃髮易服,將滿族的傳統推行開來,試圖同化漢族。

    剃髮易服最後被強制推行,但清朝也遭遇到了激烈抵抗,這使得清朝統治者明白完全同化漢族是不現實的,他們又換了一種方法。

    在諸多方面漢化的同時,清朝將滿族和漢族分離開來,圈地給旗人居住,他們世代為兵,不需自己謀生,只要戰時出戰即可,平時有國家養著。此舉意在儘量減少滿族與漢族的接觸。

    另外清朝的公文需要滿文、漢文一式兩份,但這並沒有擋住滿文和滿語的消逝。

    因為滿族不可能與世隔絕,以滿漢人數的對比,滿族就是汪洋大海中的小水滴而已。等到了乾隆年間,旗人已經成了廢物,莫說打仗,操練都嫌苦,平日只會遛鳥喝茶,滿語滿文基本不會說不會用了,說的都是漢語。

    胡虜無百年之運,清朝的獨特體制為它贏得了數百年的國祚,但滿族的民族文化是消失得差不多了,今天的滿族,跟漢族基本沒什麼差別。

  • 6 # 關東俠客

    清朝和北魏都是北方少教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權。清朝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可以從歷史上學習借鑑的制度多一千多年經驗,吸取精華為古之政治制度集大成者。北魏建立時,胡人在中原己建立好幾個政權了,執政經驗可以借鑑趙燕秦涼,又有南朝漢正統王朝制度做參考加上自已獨創使北魏國祚超過一百多年。道武帝時把部落打散編組"八部大人成為酋長向編戶齊民長官過度。建立起軍政合一政權。拓跋宏進行了一糸列漢化改革後鮮卑民族融入漢民之中,北魏政權得以延續。努爾哈赤統一女直各部後採納草原八部大人制度創立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入主中原之前,仿漢唐和親故事同蒙古人聯姻"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分封以制其力,崇釋以制其生。蒙滿為一體。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仿明朝設六部(吏,戶,禮,工,刑,兵)各部長官稱尚書,試圖逐漸弱滿清王公貴族權力。順治15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內閣大學士為最高長官,滿漢兼任正一品,職如丞相。康熙時設南書房牢牢控制政治權力,實行密摺制度加強地方員監督。設理藩院管理各少數民族事務,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各民族任同。雍正帝時設軍機處管理全國軍事,改土歸流加強對邊疆地區統治。同時國家制度與家法相聯合,設內務府不允許外戚專權,權宦干政。宗王不封,逐代減爵制度,避免宗王擁地叛亂情況發生。晚清適應世界潮流,實行洋務運動,君主立憲政體,。經過古今借鑑和滿清自己在初期摸索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政治制度,國祚276年。至於滿族人自已自古夷人入華夏者為漢人,如今滿族除了民族不同以外,生活習俗與漢族人沒有什麼兩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補充葉酸無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