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飛128873156
-
2 # 車圖騰
很危險!!!
人是感情動物,開心就笑,難過就哭,生氣的時候也難免會發生爭吵。不過,人又不同於普通的動物,我們絕大多數人知道輕重緩急,知道特定環境下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有的人會說了,難道感情的宣洩還需要分時間和場合麼?如果是私密的個人空間,宣洩沒有問題;但是在公共場合就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帶有肢體接觸的吵架更要避免。
-1-
當今社會,人們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以致自身情緒波動較大,因為一句話和陌生人吵上半天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不考慮場合,肆意發洩自己的情緒,勢必會釀成大禍。
今年10月28日,重慶市萬州區一公交車在萬州長江二橋橋面與小轎車發生碰撞後,墜入江中。事故的起因是乘客劉某過站後要求停車,而公交車司機冉某按規定拒絕停車,進而兩人發生爭吵,並逐步升級為抓扯,最終引發車輛失控墜江。就是因為兩人間的吵鬧爭執,釀成了13人死亡,2人失蹤的悲劇。
我們知道,在公共交通工具的醒目位置一般都會標註有“請勿與司機閒談”的警示語,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司機開車時不分心,保證車輛的行駛安全。
不僅僅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開私家車時吵架同樣後果嚴重。
2018年10月31日19時20分,在瀋陽市鐵西區沈遼路與保工街交匯處,一輛黑色SUV突然加速衝向交通崗東南角人行道,與兩輛機動車及四輛電動車發生碰撞,造成1人死亡,6人受傷。
事故的起因,是駕駛人王某某與坐副駕駛的女友常某因感情問題發生口角,在車輛行駛至沈遼路保工街路口時,常某用圍巾勒住王某某頸部,導致王某某駕駛的車輛失控。
@清音梨鳶:要吵回家吵去!害人害己!
@ROY源萊是你:再大的事也請不要打擾司機開車。
@一枚93年苦逼班主任的日常生活:喪命的人真的很無辜。
@往事舊念:這是謀殺啊!
@微瀾娜姐:情緒嚴重失控,得有多少人跟著他們遭殃?
@灬WangXingJin灬:危害社會公共秩序,罪惡感太強,令人髮指!
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表明,人在憤怒時血壓會急劇升高,使神經系統出現紊亂,導致思想不集中,甚至會在短時間內失去理智,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說到失去理智、行為異常,筆者想起了這麼一起交通事故:2016年4月16日,南寧市金浦桂春路上,一對情侶在開車時吵架,男方一時失去理智開起了鬥氣車,因控制不當一頭撞上了路邊公共腳踏車鎖架,坐在副駕駛的女友被甩出車外。當車內人員爬出來試圖搶救女子時,她已經沒有了呼吸。
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
2016年6月26日凌晨,一對情侶開車經過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古木峰立交,當車輛行駛到橋面時,雙方因發生爭吵,坐在副駕的男子突然開啟車門跳了下去。而此時,後方恰巧有一輛大貨車駛過,男子瞬間被撞成重傷。
從前面提到的的幾個事故我們不難看出,在駕車過程中吵架,很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會不由自主踩油門加速,還會出現闖紅燈、搶行等行為。而副駕人員的不理智行為甚至會導致危險的進一步加劇,對己對人都有害無益。
-2-
相對於車內吵架,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又是怎麼做的呢?開車前談笑風生,當手握方向盤的那一刻起,便集中精力,不苟言笑。與筆者相熟的一位大巴師傅曾經說過,開車不是兒戲,一車人的生命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自己不願聊天解悶,而是因為聊天分神或精力不集中發生交通事故,將追悔莫及。
大巴師傅的一番對話,讓筆者想到了一起因開車時精力不集中而導致的交通事故。
青島市黃島區的陳某,開車過程中低頭看了下手機,將一橫穿馬路的七旬老人撞飛,老人經搶救無效死亡。那麼,有人要問了,就在我們低頭看手機的那一秒,直到車輛緊急制動,汽車到底行駛了多遠的距離呢?
根據計算我們知道,當車速為30km/h時,1秒鐘車輛將駛過8.3米的距離;如果車輛以時速100km/h行駛在快速通道或者高速公路上,1秒鐘駛過的距離則為27.7米。
車輛在行駛途中,當駕駛員發現緊急情況直至踩下剎車踏板發生制動作用之前的這段時間稱為反應時間,反應時間內車輛行駛的距離稱為反應距離,車輛的行駛速度和反應時間決定反應距離的長短。通常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在0.75-1秒之間,假如車速為30km/h,反應時間為1秒,反應距離則為8.3米。
根據相關實驗我們得知,在普通柏油路面上,當車輛以30km/h速度行駛,制動距離約為5.9米。也就是說,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條件下,假設司機低頭看手機1秒,在22.5米(8.3+8.3+5.9=22.5)範圍內突發的異常狀況,司機是完全無法避免的。
回想一下,我們在城市中駕車的實際車速是多少?事實就是,我們的車速往往超過了30km/h。不要說方圓25米的範圍,方圓50米範圍內的異常情況我們甚至都無法做到完全掌控。
如果此時車內人員還在吵架,甚至發生肢體衝突,那麼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將會呈幾何倍數增長。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憤怒時人的智商為零”。也只有這種人才會不顧自己與他人的安危,做出違反常理的舉動。
-3-
凡事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很多事情我們似乎很難提前預判。那麼,萬一在開車時出現爭吵,該如何處理呢?
盛怒不開車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難免會因為瑣事與人發生口角爭執。這時,為了安全,司機應該避免馬上開車上路。自制能力較強的,可以先給自己三、五分鐘時間平復一下心情。如果怒氣中燒難以控制自己,可以打個電話找人傾訴一番,化解怒氣後再開車上路。此外,司機還可以透過聽輕鬆的音樂、廣播來轉移注意力,忘記不快,並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心情好轉。
學會妥協
妥協是一種智慧。在開車時發生爭執,不管對方是否有理,自己先道歉大都能避免很多麻煩。切記,不要得“理”不饒人。與其繼續喋喋不休,不如老老實實開車。一旦因為話多激起了對方的怒火,後果將一發不可收。
再次,如果是夫妻雙方在開車時發生口角,應儘量避免再去談論相關話題,以降低在駕車途中滋生壞情緒的機率。萬一失言說了另對方不快的話,適時轉移話題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如果爭執不可避免,司機可以先將車輛停靠在安全區域,想辦法化解不愉快後再上路。
寫在最後:
作為一名合格的司機,無論開車時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危險駕駛。切記不能因為情緒失控而做出後悔莫及的蠢事。同時,保持健康的心理及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也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你、我和大家的生命安全,開車時如果別人要和你爭吵,一定要冷靜處理。而如果別人在開車,你也千萬不要去找不痛快。因為你的一時之快,很有可能對幾個家庭造成難以彌補的傷痛。。
-
3 # 培訓師老李
夫妻開車吵架?這個情況在生活中很普遍。夫妻在開車時吵架,並且引發事故,甚至殺人與自殺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1、夫妻對車的認知不同
出車禍《如果我沒有負氣下車老公不會出車禍》
2013年4月9日,李某和老婆在車上吵架,老婆一怒在臺州服務區下了車,搭上老鄉的車回了老家,李某氣呼呼一個人開車去上海,半路發生車禍,搶救無效死亡。老婆泣不成聲悔不當初:“如果不吵架,我就不會下車,或許車禍就不會發生。”
通常男人潛意識認為車是戰馬、是運動。而女人認為車是房子、是安全。
很多男司機平時都比較文雅,一旦開車上路,就像變了一個人,在眼裡只有兩種人:比我快的瘋子,比我慢的菜鳥。這是因為男人潛意識認為車是戰馬,一旦男人騎上戰馬,就會不自覺的進入到戰鬥狀態。而對於過程中的行駛方法、超車、甚至可能出現的刮擦都不會太在意。
女人的意識裡,汽車只是移動的房子,所以安全感很重要。所以,會把汽車裡增加許多佈置和飾品,開車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尊重相關原則,如果出現外觀磕碰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而當戰馬和房子兩種態度遇到一起時,問題就出現了。女人更希望男人的操作習慣好一點,男人更希望女人能保持安靜,讓自己充分駕馭汽車。
2、操作習慣的差異問題
搶方向盤《大肚子老婆高速上奪老公方向盤》
2013年7月8日,金麗溫高速金華段,一對夫妻在高速上因為家庭瑣事吵了起來,還在車裡動了手,懷孕的老婆說要下車,老公不肯,老婆就探身過來搶方向盤,老公嚇得夠嗆,趕緊停車,兩人下車後還繼續吵,最後動了胎氣,老婆被高速交警緊急送到醫院,幸好母子平安。後來等兩夫妻氣消了,連連說太危險,以後再也不能這麼吵了。
有的夫妻不是同時學開車的,更不是一個駕校,一個師傅。有些駕校的教練比較嚴格,指導較多。有的教練只要能透過考試就行。而人學習的特點之一就是“第一個接觸的方法是正確的”的慣性思維。於是兩種不同的開車方法會經常碰撞。
還有些時候,會因為操作快慢而爭吵。汽車操作需要眼、腦、手的反應時間,很多情況下兩個人同時看到路況問題,肯定是嘴比手快。所以才會經常出現一方開車,一方指手劃腳的情況。
一方開車,另外一方指指點點。開車的人也會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至少是沒有問題的,於是爭吵在所難免。而過了一段時間,雙方感覺自己都是老司機了,更有發言權了,所以還會忍不住要多嘴幾句。
所以建議在副駕駛的人,儘量少說話,尤其是在對方沒違反交規的情況下。
3、汽車內的空間過於狹小
扔孩子《深夜10點,機動車道上有個襁褓裡的女嬰!》
2015年12月9日,杭州登雲路趙伍路交叉口的公交車站旁,有個襁褓中的小嬰兒躺在馬路中間,把過路司機嚇壞了。民警立刻趕去,還好有好心人把孩子抱到路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天晚上11點,孩子媽媽找到派出所要領回孩子。她說自己跟老公吵架,一氣之下把孩子往地上一放就走了,想著老公自然會抱走,沒想到老公心這麼狠,居然也撇下孩子走了……計程車開了20多分鐘,她冷靜下來,很擔心,叫的哥折回去,這時候孩子已經不見了,頓時嚇傻了。民警嚴肅批評了這個不負責任的媽媽。《深夜10點,機動車道上有個襁褓裡的女嬰!》
汽車的空間過於狹小,無法“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象在家裡爭吵,很多時候雙方保持一定距離會避免很多問題。在開車時,副駕駛的人不停地嘮叨,不斷地提醒,兩人便不停地拌嘴。
生活中,吵架大多是因為對方態度有問題,並不是問題本身,夫妻在開車吵架後,都記不得具體的原因,但是能翻很多舊賬,吵來吵去就會歸結於對方態度問題。比如“不認真”和“太較真”。但是無法擺脫“衝動是魔鬼”的情況,要知道,在車裡吵架雙方情緒失控,才是最危險的。
所以,可以在車內放一些輕鬆的音樂,緩和氣氛轉移注意力。
4、吵架是為爭奪控制權
高速跳車《高速上和母親吵架一拉車門跳了下去》
2015年8月11日,95後林某前幾天帶著500元,瞞著家人從江蘇坐車到寧海見女網友,錢花光了打電話叫母親來接回家。母親開車接了兒子上了高速,一路上邊開車邊教育兒子。林某忍不住和母親吵了起來,一氣之下拉開車門跳了出去,幸好母親及時剎車,他才沒有摔傷。後來林某越想越後怕,對高速交警說以後再也不敢了。
很多時候,兩條路都可以到達,走哪條路更好?大家就會為了自己的習慣而爭吵。芝麻綠豆的小事,夫妻就會鬧脾氣,甚至影響開車的心情。實際上哪有那麼多對與錯呢?只是雙方為了爭奪控制權、話語權,甚至就是證明“家裡到底誰說的算”。
如果是這種情況,也應該是先肯定表揚再給予建議。尤其不要有“說了800次也不改”之類的抱怨。如果經常有這種情況,建議夫妻兩個輪流開車,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原則上,對方只要沒有違反交規,就應該相信對方,不干擾對方駕駛為原則,因為每個人開車的習慣都有所不同,只要能安全到達目的地就好。
回覆列表
開車最重要是注意力的集中和對危險的辨別能力!而開車時吵架不管是任何人都會分散開注意力的一個危險行為!例如
1.開車時吵架會分散大腦對開車時的注意力,因為注意力的不集中,是很難辨別前方潛在的危險,因為大腦的注意力不在車上,身體的控制方向自然就不在車子上,會造成操作失誤釀成車禍!
2.因為吵架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當情緒控制了理智,會造成司機極端的行為!而吵架的物件也會因為情緒失控做出極端的行為!最終釀成車禍!
所以在開車時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並且保持清醒的思維去駕駛汽車,對別人對自己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