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驀然黑白
-
2 # 隋時學法
秦孝公於公元前362年即位後,決心繼承秦獻公的遺志,繼續改革,富國強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頒佈《求賢令》,正當秦孝公求賢時,在魏國受不到重用的商鞅來到了秦國。商鞅,原名公孫鞅。
其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廢除官爵俸祿世襲制,制立軍功爵制。新法規定,凡沒有軍功的舊宗室貴族,一律解除貴族籍,取消官爵世襲特權。
第二,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廢除井田制,授田於民,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按土地多少抽稅。在此基礎上獎勵耕織,重農抑商。鼓勵墾荒,對於從三晉來秦的無地勞動者,給他們土地和住宅,並免除其三世的勞役。
第三,設立郡縣,實行編戶什伍連坐法。把小鄉、小邑和村落合併為三十一個縣,每縣設立縣令、縣丞,由國王直接任免。
第四,統一度量衡。新法規定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平鬥、桶、權、衡、丈、尺。如標準尺,一尺約合今0.23尺,標準量器,一升約合今0.2公升。
第五,彰明法令。為建立和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商鞅根據李悝的《法經》,制定了《秦律》,並公佈於世,要全國遵守。商鞅變法是一場深刻的巨大的社會改革,對奴隸主貴族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商鞅變法,徹底地打擊了秦國的奴隸主貴族勢力,鞏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為秦國封建制經濟的發展開闢了道路,提高了秦國的軍事力量,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1、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准許土地自由買賣。
2、按軍功授爵,廢除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
3、建立縣制,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全國設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強迫人民編成“伍”、“什”,由國家統一控制。
4、獎勵耕織,生產多的可免徭役,鼓勵發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