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溺水小白
-
2 # forevergod
當有了這幾種現象的時候,說明了已經瀕臨墮落的邊緣,很危險,應該及時制止,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任由肆意發展下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出調整:
1:聽聽歌曲,多看書。努力堅持看一些友誼身心健康的書籍,全身心投入進去,久而久之,能讓自己動亂的心平靜下來。同時,歌曲也能滋潤自己的心田,會讓自己思緒有所好轉。
3.健身。去健身房鍛鍊,嚴格要求自己做的標準,體驗到筋疲力盡的感覺,當再洗個澡從健身房出來的時候,會感覺到全身心都很輕鬆,很大程度上能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4.去旅行。選一個合適的時間,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世界的美好,你會被美好風景所陶醉,所吸引,沉澱下自己的心靈,緩解一下自己的壓力。驅走所有讓自己迷茫的事。
-
3 # 健心家園App
認真分析自己的壓力源: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壓力,可能來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學習、家庭、情感、孩子、身體等等。首先具體的寫出讓你覺得壓力大的事,越具體越好。例如:每天都要加班;和家人在某某某事情上有矛盾;每個月開銷都要超支XXX元。這樣列出你的問題,才能進一步的去制定目標,解決問題。具體化問題 也有助於幫助你理清楚思路。
制定目標:一般迷茫往往是目標期望過高,想要的太多,或者目標太籠統,這樣的話那就不知道該做如何選擇,如何做。人就會有迷茫的感覺,例如:如果目標是——我想生活的更好,我想賺更多錢,我又想上學繼續深造,又想找工作。 這樣的情況都會讓你變得迷茫。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一個你最想做的事,具體化它。給自己制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具體的目標。
綜合上述,給自己定的目標要是:具體的,積極的,能力範圍內的,可以評估量化的。例如:我要找工作這個目標就應該變成:我3天內完善簡歷,然後每天至少投出10份簡歷,一週沒有迴應的話,下一週如何。。。。 階段性的任務完成後,給自己一些獎勵,例如:大餐,買東西等等。
迷茫本身就會造成沒有動力和懶散,因為不知道做什麼,一天天就感覺晃過去了。然後就會感到自責、內疚,感覺自己在浪費生命。試想一下,你的目標明確,具體,每天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是不是感覺會好很多。
最後,如果你自己無法完成這些步驟,請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
-
4 # Nicer個人成長
能認識到這些問題,並希望改變,說明你還沒墮落到最底層。
找到釋放壓力的方式,弄清迷茫的方向,增加人生的動力,再打破懶散的行為,一一解開這些詞語的迷惑後,你的狀態至少能好一大半。
1、壓力(接受壓力,找到適合自己,並且喜歡,受用的解壓方式)
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壓力,不論是小孩,青年,中年,老年,男人,女人,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這些人有的是被壓力趕著走的,有的是拖著壓力走的,有的被壓力壓著根本走不動一步,被趕著走的人,很忙,拖著走的人,很累,而走不動的人,很頹廢。
不管哪一種狀態,都不是身心輕鬆,心情愉悅的。
我也時常覺得壓力很大,在年齡越來越大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在跟朋友同學見面的時候,大家各自都發展的很好。有時壓力能成為動力,支撐我不斷向前走,但有時壓力卻如山倒,壓得我無力反彈,特別是自己也不太會處理壓力這件事的時候,倒下就不知道該如何起來。
好在這幾年我的一個愛好堅持,讓我釋放了許多壓力,每週我會抽出時間,定時的去跑步,在跑步的這幾年裡,我收貨最大的除了身體抵抗力變好了以外,就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放鬆,當我有壓力,當我覺得精神很累的時候,甚至當我迷茫的時候,跑步總能讓我
瞬間感覺輕鬆,跑完後雖然有點累,但是整個人卻神清氣爽,很有活力,感覺又充滿了幹勁。
每個人的壓力不同,釋放壓力的方式也不同,我可能適合並喜歡運動的方式,其他人可能有喜歡聽音樂放鬆的,出去玩幾天來放鬆的,泡澡來放鬆的,等等,不管是什麼方式,只要是適合你自己,並且你喜歡,受用的,就是最好的放鬆方式。
2、迷茫(不放棄自己,不斷地去試錯,終於找到正確的出口)
這個詞語,對我來說已經很親切了,因為我好像經常迷茫,特別是在有一段時間裡,感覺自己找到了新方向,沒過多久卻又陷入迷茫中,然後又找方向,又迷茫,反反覆覆N多次,但我依然樂此不彼的堅持為自己繼續尋找前進的方向,因為我相信一句話:“就算全世界都放棄你,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自己,你的人生仍然是有價值的。”
迷茫的時候確實很痛苦,也很可怕,感覺一個人在一片迷霧中,找不到方向,也沒有同伴,更沒有人在前方向你招手,呼喊,你除了自己還是隻有自己,要走出去,只有靠自己不放棄,不斷地去試錯,終於找到正確的出口。
我在那段不斷試錯的迷茫中,總結出的感受是,不要放棄努力,不要放棄尋找,多做嘗試,跟能帶給你指引和啟發的人交流,你收穫的可能不只是鼓勵與支援,還可能找到新的方向和出口。
3、沒有動力(找出個人的需求和刺激點,激勵自主動力,不再頹廢)
什麼情況下會沒有動力,我以為是這件事情對你個人的需求和刺激還不夠。比如,工作和創業,很多的在職工作者,在崗位工作上,有時會沒有動力,每天按部就班,不溫不熱的生活。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回報不等於付出,沒有滿足到個人需求,也可能是工作內容乏味,不夠刺激沒有激情,久而久之,人就失去了動力。
而創業的人,我發現他們每個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能每天24小時,甚至每年365天,全天不休,全年不休,我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以前他在公司上班的時候,做事也還是非常的積極和細心,但是激情很少,從他前兩年開始創業後,每天都鬥志昂揚,所有工作裡的事情都變成他的動力。我也問過他,“你不累嗎?天天上班,也不休息”他回答我:“累啊,怎麼不累,但是一想到自己做的這些事,是自己喜歡,選擇的,就覺得值,特別是看到事情做得越來越好的時候,很有成就感,”
所以,如果你覺得做什麼事都沒有動力的話,那就從新梳理一下自己的需求,(迫切的需求)找到新的刺激點,把你的迫切需求和刺激點,內化成自主動力,幫助你去完成那些能實現你需求的事,能帶給你成就感的事。
4、懶散(只要不是懶癌晚期,都有得救)
懶散其實跟拖延症還挺像的,它不是完全的不去做,而是做事情,比較懶散,慢悠悠,不及時,不集中。而懶癌就慘了,我之前聽過一個培訓班的課,講師說了一個關於拖延症和懶癌的解決方案,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關於懶癌這個問題,老師說:“懶癌其實是沒有辦法的,想取得成就,那就一定要勤奮,但如果你賺錢都需要別人催著你打著你推著你,那你就活該窮。”
我相信只要不是懶癌晚期,都還有得救。我也是一個拖延症患者,想做的事情很多,但總是拖拖拉拉,一件事想了又想,半天都付諸不到行動上,導致很多時候,做事的效率非常低,我自己也很痛恨這一點。在改變這個問題上,有點艱難也有點漫長,因為我不僅是拖延,還愛想太多,不管是在做事上,還是做選擇的時候,很容易猶豫不決,久久不能下決定,付出行動。
在吃了無數拖延症帶來不良後果的虧後,我自己終於漸漸地學會了一些改變,讓現在的我做事不再拖延,懶散的無底線。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小貼士,是我在培訓課上學到的,關於解決懶散,拖延症的實用方法,這些方法一定要去實踐運用,不然再厲害再多的方法都解救不了懶散的你。
1、從小事做起:逐步體會到提前完成事情帶給你的成績感。
2、專注:不要試圖同一個時間做很多事情,在專注的時間裡,專注的完成一件事,比多工處理更快。
3、把大事分解:逐漸完成,用小事情帶動自己開始運轉起來。
4、設定截止時間:給每一件要做的事,定一個截止完成的時間,推動自己必須在這個截止時間內完成。
壓力,迷茫,沒動力,懶散,這些詞語其實並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去面對,處理它們。只有正確的接受壓力,打破懶散,不放棄去試錯,並找到方向和需求,讓它們成為動力,才能讓自己不斷地精進。
-
5 # 知我心理諮詢
聽上去題主陷入了一種“壓力”的狀態裡:你一方面缺乏努力的動力,懶散;另一方面又知道並且想要改變自己的這種狀態,然而卻又迷茫不知如何改變。
而這些正在讓你感到壓力很大。
那麼想要調整這種狀態,可以先從瞭解“人為什麼會缺乏動力和懶散”入手。
心理學家在2009年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舒適區”。當我們說,一個人處在他的“舒適區”裡,通常意味著這個人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感到舒服,對在這種狀態中的人事物都十分熟悉,並且知道自己該如何在這樣的狀態中做出“恰當”的表現。而恰恰也是舒適區中的“舒服感”,有可能成為我們“跨出舒適區,做出改變”的阻礙。
題主很可能正是處在一種“舒適區”當中,覺得沒有動力又懶散。
但是人不能一直處於舒適區裡。如果我們總是滿足於既有的狀態,一方面我們可能無法有所突破和成就,你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止步不前;另一方面,可能隨著周圍人事物的發展,我們會顯得“不進則退”。
不僅如此,一個人留在舒適區裡的時間越長,難以改變的惰性越大。勇氣往往是一鼓作氣的,太久的不成長,會不斷削減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就是這個意思。
而你所感受到的壓力可能就是你知道自己需要跨出這種舒適區,你也知道長期處於舒適區可能會帶來什麼危害。只不過,走出舒適區就意味著你將遭受陌生和不確定的因素,你可能會為此感到害怕和擔心。於是,你進入了一個由壓力大與迷茫組成的惡性迴圈。
那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跨出舒適區去改變?才能不再迷茫、緩解壓力呢?
1、站在舒適區的邊緣對於很多人而言,一下子跨出舒適區是很危險或很令人焦慮的。因此,想要改變的你,不妨嘗試站在舒適區的邊緣,這是一種“不是完全退縮在舒適區裡,也不是過於冒進”的狀態。
比如,從不運動的你,希望自己能夠有規律地鍛鍊身體。如果你讓自己每天都運動一小時,可能就是“跨出舒適區”,這可能會讓你很不適應,或者根本做不到。但如果你嘗試先開始每週運動一次,每次半小時——站在舒適區的邊緣,可能幾周之後,你就發現自己可以堅持下來,並且能夠每週運動2-3次。改變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的焦慮水平很低時,表現往往也很差;但當人受到一些刺激而不斷變得越發焦慮時,他們的表現反而會越來越好;在某個特定的焦慮水平上,人會做出最佳表現,而焦慮再持續增加之後,人們的表現又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最恰當的焦慮(不多也不少),而站在舒適區的邊緣上,就是這個能使人做出最佳表現的焦慮水平。
2、作出持續的改變行為的改變是由一連串事件(各個階段事件)組成的連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也就是說,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評估自己的狀態和階段,然後一步步地、有針對性地推進。
3、進行有意識的認知重建當你感覺到“焦慮”的時候,也可以試著用一個相對積極正面的想法去替代原本負面的想法,比如,當你想要調動自己學習一項新技能的時候,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我完全不熟悉這件事情,我註定要失敗的,我真的一無是處”,你可以試著轉變觀念“我完全不熟悉這件事情,那每當我對這件事多瞭解一點,就意味著我距離掌握這項技能更近了一步”。
4、保持開放的心態在計劃(包括之後執行)的過程中,都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更靈活地去調整計劃,這樣更有利於我們在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結果的時候,能夠積極調整方法,繼續朝目標努力。
希望這些可以幫助處在壓力與迷茫中的題主和其他人。
以上。
回覆列表
當你有這方面的情緒產生的時候,你就危險了,這是行走在懸崖的邊緣。在社會上生存,沒有壓力是不正常的。所以一切迷茫懶散的狀態其實都來源於壓力。壓力也許會產生動力,到前提是你內心足夠強大,所以壓力大部分都是讓你喘不上氣的力量。在社會中生存,有可能因為各種壓力而產生負面情緒,比如工作不順心,任務重,時間短,掙得錢不夠生活。這些壓力其實都是暫時的,人是一種強大的動物,生物進化到現在,賦予了人各種強大的技能。在壓力中,首先要調節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多看一些綠色的植物。讓自己的身體首先變得強大,健康,才能撐得住壓力。其次是要武裝大腦。適當的看一些小說歷史傳記,放鬆心情,多看一些時事政治,瞭解瞭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奇聞趣事,讓自己的大腦處在平穩或者興奮的狀態。最後就是交朋友。一個人是難以成事的,想要快速發展,要有自己的朋友,要有自己的人脈,多認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時一起聊聊天,吃吃飯,一起活動活動,可以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