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42241174477

    先回答第一首。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永,是 長久的意思。長久的思念難以消除和釋懷,孤獨的情緒,只能悲痛地自我哀嘆。

    首聯引出情緒,扣題“悼”字。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連綿不絕的雨顯得秋天更加寂寞,滿心的愁緒使我的病更加嚴重了。

    頷聯寫景寫情,以外景的雨、秋,來襯托自身的愁和病。

    咽絕風前思,昏濛眼上花。

    咽絕,是聲音停止的意思,這裡可以看作特指嗚咽哭泣到沒有力氣發出聲音。昏濛,是愚昧、糊塗的意思。

    眼上花,佛教術語,指眼睛生病以後看見虛空中有本不存在的花,本來是比喻妄想、幻象,特指輪迴生死。這樣又扣到詩題“悼”上。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圓覺經》

    這裡可以做兩種方面理解。單純解釋為,眼睛由於長久地哭泣而模糊了,那就是:

    哭泣久了,連再哭的力氣都沒有了,只剩下風前的思念;淚流乾了,眼睛都模糊起來。

    再進一層的話,可以理解為,朦朧之中彷彿模糊了生死的界限。也可以解釋成自我慰藉:生死本來就是眼翳空花般的幻覺,沒什麼好悲傷的。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空王,就是佛。

    尾聯這兩句,同樣涉及到佛教的典故: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唸佛人,歸於淨土。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

    大勢至菩薩,是佛教極樂淨土中的聖者,曾說佛就像盼著子女回家的母親一樣,眾生就如同迷了路的孩子。

    尾聯這兩句是說,佛像盼子女回家的慈母一樣正在想念著我,而我這個窮子,卻忘了回家的路。

    此處回家,當是指死後往生淨土。又是扣題。

    從尾聯可以看出,這大概是李後主的一首自悼詩。表達出對現實生活的絕望,和死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期待。

    這是第一首。

    第二首晚點再來更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