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官伏案

    謝謝邀請,清明節這個節日已經由來以久了,據傳,是春秋時期就有了,說是晉文公為了祭祀自己的重臣介子推而形成的這麼一個節日,隨後定為寒食節,最後因為一顆死而復生的老柳樹,又改名為清明節,來祭奠他的這位重臣!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到了宋朝以後,清明節慢慢發展的各種相應的活動就多了,除了寒食禁火,祭祀祖先,掃墓清陵以外,有又一些,踏青出遊,盪鞦韆,插柳枝,踢蹴鞠,打馬球的一些活動,由於宋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商業發展極為繁榮的一個時期,所以各國交流頻繁,思想文化也發展迅速,所以,在清明時節,的活動也很有一些特色,比如踢蹴鞠就是其中一個很有特點的運動,而這一運動在宋朝貴族之間也相當流行,據傳宋徽宗就因為喜歡踢蹴鞠而讓高俅做得他身邊的權臣,使高俅很受賞識!

    所以宋朝時,人們過清明節也是相當有特色的,而且各種活動也是很有意義的!

  • 2 # 文石齋主96

    在古代,清明原不是節日,而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上古先民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總結形成的知識體系。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人一般以之安排農事活動。成書於西漢前期的《淮南子·天文訓》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不知著者、成書年代的《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而“清明”變為“清明節”,則與古人的兩項活動,更與宋朝社會風尚有關,正是在從宋朝開始,“清明”才逐漸演變成為“清明節”。

    一、清明與“祓除”

    在上古時代,春天到來,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叫“上巳節”,過節時,人們走出家門,聚集到水邊,舉行清除不祥的“祓除”儀式。東漢鄭玄註解成書於先秦古書《周禮》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句中的“上巳”,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祓除”,又稱“祓禊(fúxì)”,意為人們在三月初三這天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後漢書·禮儀志上》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

    魏晉時期,以文人士大夫為代表的上層社會崇尚自然,樂於縱情山水,影響整個社會,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為減弱,在三月初三踏青賞遊之意,轉而越發濃郁。

    到了唐朝,上巳節成為隆重的節日之一,節日的內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臨水宴飲、踏青遊春。唐代詩人王維《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詩寫道:“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漵,春服滿汀洲。仙籞龍媒下,神皋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杜甫《麗人行》詩中也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描寫。宋·吳自牧《夢梁錄·卷二》載:“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說明唐朝在上巳節當天,不僅朝廷賜宴給臣民,長安城的百姓還傾城而出,飲酒踏青。正是在“上巳節”踏青遊春的習俗越來越盛,給後來的清明一變而為“清明節”奠定了基礎。

    二、清明與“寒食”

    “寒食”,又稱“寒食節”,古時定在在夏曆冬至後1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據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等史籍記載,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其時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終成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位於今山西介休的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介子推葬於綿山,修祠建廟,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民間還衍生出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叫做“子推燕”,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介子推的靈魂等習俗。

    “寒食”初定時,舉行的活動只是禁菸火、吃冷食,在後世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等風俗。

    三、宋朝“寒食節”轉變成為“清明節”

    中國是“敬祖尊宗”國度,“寒食節”逐漸由紀念介子推一人,擴充套件成為後人祭祖掃墓的重要節日。漢魏時期,祭祖掃墓,大多安排在“上巳節”,隋唐時期,大多安排在“寒食節”。到了宋代,“上巳節”逐漸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這與宋朝的節日放假規定和社會風尚緊密相關。

    宋朝建國不久,就建立了休假制度。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宋太祖乾德六年(968)九月,下詔“節假及太祠,並如令式處分”,開寶九年(976)四月二十三日又下詔,“自今旬假不視事,賜百官休沐”,確立“旬休賜假”之制。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載:“立春、人日(正月初七)、中和節(二月初二)、春分、春社、清明、上巳(三月初三)、天祺節(宋真宗發現“天書”紀念日)、立夏、端午、天貺節(六月初六)、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社、授衣節(十月初一)、重陽、立冬,各二日。”南宋《假寧格》規定:“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寒食節與清明時日相連,兩個假期連成了一個假期,寒食節逐漸與清明混同。

    而宋朝又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每年三四月、清明時節,皇家林苑“玉津園”都對開封市民開放,“金明池”則舉行盛大演藝活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在金明池正中、皇帝的“包廂”“寶津樓”門前,“皆高設綵棚,許士庶觀賞,呈引百戲。御馬上池,則張黃蓋,擊鞭如儀。每遇大龍船出,及御馬上池,則遊人倍增矣。”宋朝法令本來禁止賭博,按照北宋制定的《宋刑統》的規定和南宋《名公書判清明集》所載判例,百姓平日賭博被官府抓到,輕者打板子,重者充軍發配,但“玉津園”“金明池”開放之日,則放開賭禁,《東京夢華錄》載,有一年清明節,翰林學士章得象“與丁晉公(謂)博。丁負,翼日封置所負銀數百兩歸公。明年寒食復博,而郇公(章得象)負,丁督索甚急,公即出舊物與之。”“池苑內除酒家藝人佔外,多以彩幕繳絡,鋪設珍玉、奇玩、匹帛、動使、茶酒、器物關撲(賭博)”,“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市井之間,賭博更是盛行,諸如投壺、打馬、下棋、蹴鞠、擲骰子等,無一不含賭博成分。

    清明祭祖掃墓,在宋朝更是承唐朝風氣,遊玩意味甚濃。宋代有一位詩人詩人高翥(zhù)《清明日對酒》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在“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的筆下,清明,則成為“佳節”,其《清明》詩寫:“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夜歸兒女笑燈前”“佳節清明桃李笑”,哪裡還有悲慼的意思?

    清明期間,人們的開展的體育活動也不少。一是盪鞦韆,這是古老習俗在宋代更為盛行,很多文人都寫過盪鞦韆的詩詞;二是蹴鞠,,這更是宋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三是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清明期間,人們雖然還記得吃“寒食”,但食品依然很豐富,《東京夢華錄》記載的有:棗糕,幹棗泡軟,去核取肉,剁碎,拌上酵母、米粉或麵粉,和勻,發透,捏成可愛的動物造型,上鍋蒸熟,用柳條穿起來,掛在家門口,謂之棗糕;乳粥,選用大粒的粳米或者大麥,熬得黏黏的,用蔗糖或者麥芽糖調味;餳糖,所謂餳糖,其實就是麥芽糖。現在加工麥芽糖,主要用玉米,可是宋朝沒有玉米,只能用麥芽。大麥泡軟,平鋪到大盤裡,蓋上透氣的溼布,讓它發出很長的麥芽,再配上煮熟的糯米,與麥芽一起搗碎,發酵,過濾,擠出汁液,大火熬煮,就能得到濃稠的、金黃的、香甜美味的麥芽糖。等等。

    四、踏青“祭柳七”

    踏青又稱探春、尋春等。踏青本就是清明期間的盛事,詞人柳永的經歷,更使踏青有了更廣泛的影響。

    柳永,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自小聰穎無比,10歲(虛歲,下同)作《勸學文》,14歲時遊覽始建於武當山麓的中峰禪院作《題中峰寺》詩:“攀蘿躡石落崔嵬,千萬峰中梵室開。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雷。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旬月經遊殊不厭,欲歸回首更遲迴。”得“神童”之名。二十五歲參加科考落第,填《鶴沖天•黃金榜上》詞一首,以抒胸臆:“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後多次參加科考終於進入進士榜單,當朝的宋仁宗稽核榜單時,卻說道:“柳某既然想要‘淺斟低唱’,又何必在意科場虛名,還是填詞去吧”,將柳永的名字劃去。從此,柳永給自己起了名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更打著“奉旨”的旗號,專意出入娼館酒樓,煙花巷陌,為歌女填詞,供她們演唱。約在宋仁宗皇祐五年(1048),柳永因老病去世,享年75歲。柳永自視甚高,卻“不才明主棄”,屢試不第,而在他看來,青樓歌女,亦為世間常人,只是造化弄人,人她們淪落風塵,為所謂“正人”鄙視,忍耐富貴之人恣辱玩弄,自己懷才不遇,與她們一樣,“同是天涯淪落人”;自己四考四落,被“莊正”的朝廷黜落,但“幸有意中人堪尋訪”,歌女們賞識他的才華,愛唱他的詞作,他也懂得、欣賞歌女“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風肌清骨,容態盡天真”,“自小能歌舞”,“唱出新聲群豔伏”,更兼因他的才名詞名,一經他品題,歌女身價立馬翻倍,所以天下歌女全都認他為心中偶像,南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四》:“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當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無親人祭奠,眾位歌女乃湊錢安葬了他,且在其後的每年清明節,相約赴其墓祭掃,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從此之後,清明踏青,更成為文人、仕女的時尚。

    由於以上種種,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宋朝,清明終於變成了“清明節”,“上巳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中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