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65219433370

    “孟仲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用來表示排行,但“孟仲季”還可以表示季節。

    1、兄弟三人,則稱“孟、仲、季”或者“伯、仲、季”。

    2、兄弟四人,稱“伯、仲、叔、季”。

    3、如果是有五個兄弟就用:“伯、仲、叔、季、少”稱呼。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來表示長幼之序,如伯夷、叔齊,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說文》:“孟,長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長的。仲,《說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說文》:“季者,少稱也。”如季叔,後引申為最後、末尾,如季軍。後孟、仲、季引申表示每季月份的順序,古人按陰曆(即農曆)分一年為四季,每季三個月,總共十二個月,把孟仲季與每一季中的三個月相配,“凡四時成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書·周月》)。在表示月份時,孟表示每一季的第一個月,仲表示第二個月,季表示最後一個月即第三個月,當然,它們都是就陰曆即農曆而言的。下面分別對孟仲季及其四季的表達作以簡要論述。

      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春,《爾雅·釋天》解釋為“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意為春季時萬物復甦,開始生長。《說文》曰:“春者,為言蠢也,萬物蠢然而生。”春亦稱“三春”、“九春”,如:“三春之季,孟夏之處”(漢·班固《終南山賦》),有時也稱“青春”、“芳春”、“陽春”等。“三春”同時也是孟春、仲春、季春的合稱,其中孟春為春季的第一個月,即陰曆正月。如文獻所載:

      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南朝宋·鮑照《代堂上歌行》)

      古者天子,孟春論吏之德行。(漢·戴德《大戴禮記》)

      孟春亦稱“孟陽、孟陬、上春、初春、開春、發春、獻春、首春、首歲、初歲、開歲、發歲、獻歲、肇歲、芳歲、華歲”(《初學記》)。稱為“孟陬”是因為古人認為此時“日月會於陬訾”,《禮記》孔穎達《疏》曰:“陬訾是亥次之號,月半雨水之時,日在營室十四度,營室號陬訾。”且“孟春之時,日在營室。”故亦稱“陬月”。由於孟春是一年的開始之月,故又有“初月”、“開歲”、“早春”之稱,如南朝·梁元帝《四時纂要》曰:“孟春曰早春”。另外還有“柳月”、“春孟”(猶孟春)、“端月”之稱(避秦始皇諱而改“正”為“端”,亦稱“端春”)。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曆二月。例如:

      仲春之月,天子獻羔開冰。(《禮記·月令》)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楚辭·九章·哀郢》)

      “二月仲春,亦曰仲陽。”(《初學記》)仲春又稱“杏春”,緣於二月杏花怒放,有紅杏鬧春之說。在一些典籍中仲春又稱“花月”、“如月”等,“二月為如”(《爾雅·釋天》),清·郝懿行《疏》:“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季春,春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曆三月。如:

      惟季春兮華阜,麥含英兮方秀。(漢·梁鴻《適吳詩》)

      季春三月,豐隆乃出,將其雨也。(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

      後人根據三月桃花盛開的季節特點,也稱其為“桃月”,如:“昭陽桃花月,羅綺自相親。”(唐·李白《宮中行樂詞》)。此外,季春又稱“晚春、暮春、末春”(梁元帝《纂要》),如:

      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於是迎夏之首,末春之垂。(漢·崔駰《大將軍臨洛觀賦》)

      夏,一年中的第二個季節,《初學記》曰:“夏為朱明,亦為長嬴、朱夏、炎夏、三夏、九夏。”詩人在作詩時常用這些別稱來代替“夏季”,如曹植《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孟夏為夏季的第一個月,即陰曆四月,如: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懷沙》)

      孟夏又稱“首夏”、“維夏”(梁元帝《纂要》),如《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維夏”。同時還有“夏首”、“初夏”、“槐月”、“梅月”、“梅夏”、“麥月”、“清和”等稱,如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稱麥月是因該月麥子成熟,據《禮記·月令》載:“孟夏之月,麥秋至。”故又稱“麥秋”、“麥候”。有時也稱“乏月”,是因此月“冬谷既盡,宿麥未登”(《太平御覽》),有睏乏之意。

      仲夏,夏季之中,即陰曆五月。如: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尚書·堯典》)

      山虞以仲夏斬陰木。(《周禮·地官·山虞》)

      五月也稱“蒲月”,是因五月端午時,古人為辟邪,在門口掛菖蒲。又因該月榴花盛開,故稱“榴月”,如“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此外,仲夏還有“中夏”、“午月”(夏曆是以寅月為歲首,按地支順序排列,五月逢午,故五月亦稱“午月”)、“小刑”、“惡月”等稱。稱“惡月”是因古人認為此月毒蟲滋生,瘟疫流行,易患病災,故“惡月”又稱“毒月”,且此月有許多禁忌,故亦稱“忌月”。

      季夏,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曆六月。揚雄《反離騷》:“遭季夏之凝霜兮,慶夭悴而喪榮”。“季夏亦曰徂暑”(梁元帝《纂要》),因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而稱。後人又稱季夏為“暮夏”、“晚夏”。此外,一些典籍中有“暑月”(據《禮記·月令》載:“季夏之月土潤溽暑,大雨時行”,故稱。)、“荷月”、“荔紅”、“伏月”(因夏三伏的時間主要在六月,故稱。)、“且月”(《爾雅·釋天》曰:“六月為且。”)等別稱。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故《爾雅·釋天》稱秋為“收成”、“白藏”。此外,還有“三秋”、“九秋”、“高商”(人們歷來將五音與四季相配,秋季與商配。)、“素商”、“素秋”(按五行秋為白色)等稱。如:

      晞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飆。(晉·張協《七命》)

      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宋·歐陽修《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

      秋季的第一個月為孟秋,即陰曆七月,又稱“首秋”,如“首秋雲物善,晝暑旦猶清。”(南朝·梁·王增孺《秋日愁居答孔主簿》),同時,還有“上秋”,如“又言自二月以來,令各具精甲壯馬,將以上秋南寇。”(《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六年》),胡三省音注:“上秋,謂七月。”;“肇秋”,如“在肇秋之嘉月,將曜師而西旗。”(曹植《離思賦》);“蘭秋”、“蘭月”(此時蘭花盛開);“瓜月”、“瓜時”(《詩經·豳風·七月》:“七月食瓜”)等稱謂。此外,由於民間有七夕時婦女向織女星乞巧之說,故又稱“巧月”。

      秋季的第二個月——仲秋,即陰曆八月,如“蕭瑟仲秋日,飈戾風雲高。”(孫綽《秋日》),《初學記》稱:“仲秋亦曰仲商”,又有“桂月”、“桂秋”(因該月桂花飄香而名)、“中秋”、“正秋”、“壯月”(壯,大。此月陰氣漸盛,故稱“壯月”)、“獲月”(如《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其獲”)等稱謂,這些得名皆與花期、節氣有關。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曆九月。古代小說中常有秋後問斬,秋後即季秋,如“蕭何草律,季秋論囚”(《後漢書·陳寵傳》)。季秋亦曰“暮秋、末秋、暮商、季商、杪秋(杪,一年或一季的最後),亦曰授衣(此月天氣轉涼,婦女準備縫織冬衣)、亦曰玄月(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玄月”)、朽月”等(《藝文類聚》),如“九月不虛為朽月,今年賴得是豐年”(宋·黃仁傑《夔州苦雨》)。又因九月菊花盛開,故後人又以“菊月”為其別稱,如魯迅《高老夫子》:“中華民國十三年夏曆菊月吉旦”。

      冬季萬物凋落,大地一片寧靜、安詳,故《爾雅·釋天》曰:“冬為安寧”,“冬為玄英”。梁元帝《纂要》載:“亦曰三冬、玄冬、九冬。”此外也稱“嚴節”、“元冬”、“歲餘”、“青冬”、“冬辰”、“窮冬”、“元序”等。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即陰曆十月。如古詩所載: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古詩十九首》之十七)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魏·曹操《步出夏門行·冬十月》)

      孟冬又稱“上冬”、“陽月”,如“協以上冬月,晨遊肆所喜。”(南朝·宋·謝靈運《遊嶺門山》)。據《詩經·小雅·采薇》:“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箋》雲:“十月為陽。”孔穎達《疏》釋曰:“時坤用事,嫌於無陽,故稱陽月。”此外,還有“露月”、“小陽春”(因初冬時天氣暖和,與春季相似)之稱。

      仲冬是冬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曆的十一月。如:“仲冬景氣肅,碧草猶萋萋。”(宋·葉夢得《懷西山》)又如:“此時是仲冬將近,葉落草枯,星光下看得出路徑。”(明·施耐庵《水滸傳》)《初學記》亦稱仲冬為“冬月、中冬、暢月。”《禮記·月令》孔穎達《疏》雲:“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外洩。”暢有充實之意。

      季冬是冬季的最後一個月,即陰曆十二月,如“季冬之月,冰壯之時”(《宋書·志第五·禮二》)。《初學記》曰:“十二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節、暮歲、窮稔(稔,本意為穀物成熟,因穀物一年一熟,故有“年”意,窮稔即一年之末)、窮紀(紀,年)。”如:

      杪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唐·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

      歲月易遠,便迫暮冬。(《魏書·獻文六王下·彭城王元勰傳》

      此外,人們常說的“臘月”也是指這一月,因古代稱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為“臘”,即臘祭,故稱該月為“臘月”,這一風俗在西北的一些地方仍有保留,如每年的臘月三十,家族成員全部上墳祭奠祖先及鬼神。又因其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個月故亦稱“冰月”、“嚴冬”、“嚴月”等,如《晏子春秋·諫下·景公為履而飾以金玉晏子諫第十三》載:“古聖人制衣服也,冬輕而暖,夏輕而清,今金玉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

      除上文所說的孟、仲、季與四季的一些表達外,還有用音律的十二律,十二地支或以天干和地支相配的六十甲子(即干支紀月)來命名十二個月,如《呂氏春秋·季夏紀第六·音律》把“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黃鐘”、“大呂”這十二律分別與十二個月相配,故後人又以十二律為十二個月的別稱。再如用十二地支來命名十二個月: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如“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杜甫《草堂即事》),建子月即農曆十一月。也有用六十甲子的名稱來表示每月,如庚辰月、辛巳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道手遊裡體木和五行長老什麼搭配組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