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裡雨裡寂寞的心
-
2 # 鹹魚閒聊
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明朝滅亡在前,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在後,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而且明末那段歷史,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吳三桂獻關,李自成潰敗山海關,清軍入關這都不是如很多朋友們說的那般純屬偶然。
當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誓師東進的時候,吳三桂還是大明朝最為倚仗的邊關大將,也許崇禎皇帝想過要去南京,祈求保住大明半壁江山,可是最後他還是決定留在北京,這不僅僅是臣子們不支援不得已而為之的,我想崇禎皇帝當時更多的是對北京城防有足夠多的信任,況且從西安到北京,這一路上都有大明的將士們守關守城,農民軍這群烏合之眾怎能打的過來?可結果卻太出乎崇禎意料之外,更令我們大跌眼鏡!除了寧武關守將周遇吉誓死抵抗外,其餘關卡城池幾乎都是投降,大同總兵投降,宣武總兵投降,居庸關監軍,總兵投降,真定守將投降,到最後北京城守城太監,將領也投降,諾大的北京城竟然沒有組織起一次有效的防禦便宣告淪陷了!崇禎急調的吳三桂和他的關寧鐵騎還未到,大明便亡了!
當吳三桂得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這一訊息後,便撤軍駐守山海關,此時他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獻關投降清朝,二是守住山海關,接受李自成的領導,若單純的以當時的形勢而言,第一個選擇對於吳三桂,是下策,獻關投降滿清意味著吳三桂註定要成為漢人的罪人,受萬世唾罵。而第二個選擇就要好一點,改朝換代那是歷史的必然,漢人的江山漢人代之,他吳三桂並不是替哪個皇帝哪個朝代守關,而是替漢家百姓守關,若能守得住,那必定會青史留名。這些道理吳三桂不是不懂,所以當李自成的招降書送到他手裡時,吳三桂是充分考慮過的,然後歷史的記載是在他考慮期間,李自成手下霸佔了吳三桂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降了滿清,然後在山海關設伏,大敗李自成,清軍入關,奪了天下。
所以很多人又認為沒有吳三桂的降清,李自成不會失敗,滿清也不會入關。雖然清朝在此之前確實從未攻破過山海關,幾次入關也是繞道蒙古,其長途跋涉,部隊的作戰能力肯定受到很大影響,所以那幾次入關,也只是燒殺搶掠一番便撤,不敢做過多停留。可是在我看來吳三桂降清是必然的,且即便吳三桂不降清,清軍也一定會跨過山海關。
首先我們來看看吳三桂拒李自成而降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吳家在遼東是有名的望族,說白了是地主階級,而李自成代表的是農民階級,他起義打出的口號便是“均田免糧”,攻入北京城後,李自成縱容手下在城中搶掠地主官員,抄他們的家,並且對他們嚴刑拷打,有記載因此而被殺的地主官員達1600餘人!而農民軍對此解釋卻是“徵軍餉”,吳三桂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自然不能倖免於難,李自成的這種做法徹徹底底的將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對立起來,無法調和,這也是李自成失敗的根本原因,吳三桂也是基於這一點而意識到,如果投了李自成,地主出身的他一定不會有好下場,而獻關投清,以他的能力和實力一定會受到清朝的重用,他吳三桂算不得一個忠臣,但一定是一個有遠見的投機者。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我想吳三桂也一定明白,這或許也是他投清的另一個原因,自“松錦大戰”後,大明朝在遼東僅剩山海關一城,而西北邊的蒙古諸部和東邊隔海相望的北韓也都早已投降了清朝,再加上北面的清軍,使得山海關成為一座被滿清三面包圍的孤城,當時李自成雖然佔據北方,但南方建立的南明政權勢力也不可小覷,況且在四川還有一個張獻忠,關內的戰爭絕對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國內勢必會陷入混戰之中,到時候吳三桂僅憑自己又怎能守得住這個處於滿清三面包圍之下的小小山海關呢?若滿清下定決心全力破關,吳三桂是沒有實力能守住的。
所以綜合分析看來,吳三桂投降清軍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做的決定,歷史的發展走向決定了吳三桂一定會降清,而農民思想的侷限性也決定了李自成一定會失敗。所以清軍入關,一統天下不得不承認這是歷史的必然。
-
3 # 0白樺林0
真不一定能亡,崇禎一死,南明必然成立,南京有一整套的全國行政中樞系統,而且還有百萬明朝軍隊,只要有新的統治者進行有效的組織,抵擋住李匪南進,安撫各階層的利益,化解各勢力的矛盾,鞏固穩定以後對各匪患地區進行清繳,反攻李自成是可以成功的。山海關不丟,清軍永遠也不能越雷池一步,李自成的匪軍打不過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只要吳三桂對新統治者認可就會有夾擊李匪的局面出現,事實證明李匪是被吳三桂和清軍打的一潰千里,被地主的民團打死。消滅李匪,鞏固山海關,明朝繼續延續是可能的。沒有內亂,清軍強攻山海關,二十萬是不夠的,北洋時期直奉大戰,現代武器戰爭,張作霖強攻山海關死了多少人,可見山海關的重要性。滿清也不敢把精瑞兵力全部消耗在攻關的戰役上,因為明朝也可能隨時出關復遼,到時他在關外都站不住腳。
-
4 # 寅哥解惑
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要搞清一個問題:明朝真正意義上的滅亡是哪個事件?哪一年?1644年,崇禎吊死是明朝作為全國性政權的滅亡。而1662年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斬殺與雲南則標誌著朱明勢力在大陸的徹底失敗。如果是前者,吳三桂的降清就不是明朝覆滅的主因了!而後者則肯定是吳三桂的首功了……
瞭解明末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亡於國家經濟的崩潰,救災沒錢,剿匪沒錢,官員們和商人們卻富的流油!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成了明朝的掘墓人!這時候吳三桂既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也沒有挽大廈於將傾的氣魄!他只是在觀望,在尋找最有利於自己的局面出現……
吳三桂的降清是他權衡利弊之後的決定,後來作為先鋒,一路上降伏眾多反清勢力,最終於1662年陳兵緬甸,逼迫緬甸王交出永曆帝,送往昆明絞殺,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明朝最終失敗的標誌性事件!
回到主題,即使吳三桂不降清,明朝爛到根的經濟和政治也已經支撐不下去了!一個邊關首領不是明朝的催命符,他只是一個催化劑,吳三桂只是決定了滿清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而已!
-
5 # 庭州行者
最近總是推這種問題,提問者不是史盲就是別有用心。
首先,明朝滅亡是在清軍入關之前,滅亡明朝的直接力量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這一點明確了之後,再來看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雖然提問者是史盲,想不到這麼多):吳三桂當初如果不放清軍入關,而是死守山海關,那麼清朝能否入主中原。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百分之百確定的,即使吳三桂不開關,那麼清軍一定也能入主中原。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
第一,李自成的實力究竟怎麼樣
第二,吳三桂與李自成的關係到底是否能夠一直維持
第三,清朝有沒有能力在吳三桂不開啟山海關的情況下進入中原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關於李自成的戰鬥力問題,相信對明末歷史有過一定了解的讀者都有判斷。李自成在滅亡明朝之前,多次被明軍揍得全軍覆沒,狼狽不堪;而李自成最終能夠滅掉明朝,是因為明朝的財政不足以應對,明朝的官員能力難以應對自然災害造成的人民流離失所的情況,導致了李自成永遠擁有源源不斷的兵力來源。所以,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並不高。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李自成與吳三桂的關係能否一直維持穩定。首先,吳三桂之所以表示願意歸順李自成,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從宏觀角度而言,吳三桂的上級大明朝已經不復存在,吳三桂此時所在的山海關就是一座孤島,所以,這要求他必須找到一塊大陸來依附,於他而言,可選擇的大陸只有兩個:北方的清朝,和南方的大順。由於他與清朝連年作戰,所以投降自己的仇人並不是什麼明智之舉,所以此時他需要依附李自成
其次,吳三桂的家人都在北京,此時的北京處於李自成額控制之下,所以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他只能先答應李自成投降
基於以上原因,吳三桂暫且與李自成打成了投降的口頭承諾。
透過以上的兩點原因,不難發現,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實際上只是個權宜之計,他本人甚至連李自成的面都沒有見過,根本不可能一心一意為李自成效忠,這一點,李自成其實也很清楚。所以,李自成也並沒有給吳三桂百分之百的信任,如果李自成真的把吳三桂當做自己的肱股之臣,就不會有劉宗敏強佔陳圓圓的事情發生。李自成此時的想法,就是先穩住吳三桂,讓吳三桂幫他擋住清軍;即使不能為己所用,也不能和他反目,畢竟吳三桂當時手上還有五萬人馬,這對於李自成而言絕對是一個威脅。而李自成所用的手段就是招降+威脅(所謂的威脅就是拿吳三桂的家人當人質)。
所以,綜上,李自成與吳三桂,可謂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二人的“聯合”之基礎,實際上很脆弱。故而,李自成與吳三桂遲早會反目。
再來看第三個問題,清軍的能力怎麼樣,是不是進入中原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首先,清軍的戰鬥力是明末各個勢力中最高的,這一點不可否認。從清軍一開始的席捲遼東,明軍節節敗退,便可看出,清軍戰鬥力之強悍。在起兵初期,清軍吃了明軍火炮的虧,但後來清軍也學會了火炮製造,並且由於皇太極本人重視,清軍生產的火炮質量甚至已經好於明軍,在松錦之戰,明軍的火炮被清軍壓制。而且 清軍在後期攻城中大多數是依靠火炮取勝,可見,當時的清軍將冷兵器與熱兵器結合的很好,對明軍的戰績也是碾壓。
而清軍入關,也並不只有山海關一條路。當時的清軍已經與蒙古各部聯合,也就是說,華北的廣東區域,清軍都可以當做入關的口子。崇禎一朝,清軍一共六次進入內地,最遠到達了濟南。而清軍之所以沒有在之前從北方滅掉明朝,這都有賴於明朝多年經營的北方防線。然而,隨著饑荒的逐漸嚴重,明朝政府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導致了明朝北方的很多部隊加入了李自成的隊伍,剩下的部隊,也被李自成給拔掉了。所以,在此時,清軍是可以透過華北進入中原的,只是比較麻煩而已。所以 ,即使吳三桂不開關,清軍一樣有能力進入中原。
透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認識:李自成與吳三桂聯盟的不穩定性,必然導致二者翻臉,而吳三桂的選擇無非是自己單幹,守住孤城,即使如此,清軍依舊可以透過長城進入關內,一舉消滅李自成(因為李自成的戰鬥力是在太弱),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至於吳三桂與清朝聯合,這純粹是李自成一手造成的,如此一來,清軍連路都不用繞,不費一兵一卒就進入關內。
所以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清朝作為實力最強的一個政權,入關,已經是不可阻擋。
-
6 # 一枚明粉
明清戰爭不是一個山海關問題,就像南北對立本質上不是一個長江的問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就是這個道理。明清戰爭有兩個關鍵點:盟友多少,動員力強弱。1、敵人的多少
政治是什麼,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把朋友搞得少少。
從交朋友角度看明清戰爭,就會發現,明朝不是被清擊敗,是被一個反明聯盟擊敗。
不否認清朝的軍隊野戰素質要超過明軍,但靠那些實力與明朝打,最多能打成西夏就不錯了。
所以拉攏朋友就很重要,這一點1626-1636年間,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626年:明朝的盟友有半島王朝、察哈爾的林丹汗、西部的順義王。
(南北對峙)
1636年:整個漠南蒙古歸清,東江孔耿尚歸清,半島王朝歸清。就是明人說的,東起薊鎮、西到延綏,萬里無屏藩。
一個新興的政權,又有眾多盟友,在對峙中就自然佔據優勢。
2、動員力的強弱明王朝從建國開始後,動員力整體是下降的,這也是歷朝戰略打擊能力演化的必然規律。清朝也是如此。
到了崇禎時期,朝廷不僅動員力差,財政彈性低,關鍵是社會控制也很差。延綏的破產軍人劫掠逐步擴大,演化到了整個王朝內部的危機。
(八旗是一種生產、組織、軍事制度)
在盛京的皇太極經常過問明朝內地的農民起義軍問題。同時皇太極時期的動員力逐步加強,在政治上緩和滿漢關係的同時,經濟上在超經濟剝削。其實遼東女真、漢民未必比延綏百姓水平高,但社會組織性強、控制力強,同等生活水平下能出更多物資與勞力。
這就是其內憂小的原因。
內憂小從來不是僅靠內部認同啥的就可以,更多需要組織、控制,進而形成動員,實現良性迴圈。
總結:到了這,你才能從更高格局去思考明清戰爭。也就理解戰爭中組織動員與會盟的重要性。就是超出一般層次的考據與個別案例的論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回覆列表
如果當年吳三桂死守山海關,而不放滿清韃子狗入關,明朝肯定也會亡滴,只不過是亡國的時間長短+早yu晚而已~( ̄▽ ̄~)~只是滿清韃子狗沒有想到,吳三桂會這麼輕易的放棄山海關吶?是否有衝冠一怒為紅顏背景在裡頭,還待查證!!!只是吳三桂確實犯了通敵賣國+背主求榮的漢奸賣國賊的行為,這是不容置疑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