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通

    首先懿旨到了丁寶楨照樣斬殺安德海。如果是聖旨的話還有迴旋的餘地,但當時慈安太后,恭親王,同治帝,朝中大臣都想弄死安德海。沒有同治帝,慈安太后出印發不了聖旨。所以說,當時慈禧的懿旨效力不高。安德海必死無疑。

    如果光緒朝,慈禧掌權後,絕對不會出現過這種情況。後來的李蓮英何嘗不曾受到御史以十大罪狀彈劾。其中,有很多罪刑清晰明瞭,慈禧也心知肚明。但最終李蓮英在慈禧的庇護下毫髮無損。

    此時,李蓮英如果真出宮也不會遭遇當年安德海的下場。一切都是權利使然。李蓮英也曾出宮,一次他和醇親王出閱海軍,一次回家看重病的姐姐。但李蓮英都非常低調,沒有總管的架勢。

  • 2 # 作家三藏大師

    丁寶楨等的就是慈禧赦免的詔書。正因為朝庭不讓殺,我才殺他!如此,會成就丁寶楨的英名。還有,安德海出京,打出了一面旗子,上面是一隻三條腿的鳥兒。三足烏,為西王母取食。不殺安德海,就等於承認此事,影響慈禧的聲譽。最後,從慈安到同治,恭王,內外官員,無一不討厭安德海。有了這三條,安德海必死無疑。

  • 3 # 榮耀歷史

    和慈禧扯上關係的太監,一般人只知道大太監李蓮英,其實在李蓮英之前慈禧還有一個心腹太監——安德海!可是這位慈禧面前的大紅人竟然被人一刀給宰了,殺了他的山東巡撫丁寶楨還一點事情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1、安德海的發家史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而咸豐皇帝則帶著全家老小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也許是被嚇著了,31歲的咸豐在承德駕崩,留下了唯一的一個、只有6歲的同治皇帝和頗具野心的懿貴妃,即後來的慈禧。

    咸豐駕崩前給同治留下了以肅順為首的八名顧命大臣,慈禧想從他們手中奪權,她唯一的盟友就是留在北京與洋人談判的恭親王奕訢。雙方之間需要聯絡商量計策,此時安德海就奔波在北京和承德之間,充當信使。

    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權之後,安德海就成了慈禧最心腹的太監,也成了紫禁城最牛叉的太監,此時的安德海才16歲!

    慈禧的寵信讓他飄飄然,再加上狡詐的性格,讓他在短時間得罪了同治、恭親王、慈安太后等除了慈禧之外的所有權貴,安德海認為只要慈禧罩著自己,就沒人敢動自己。

    同治14歲時,太平天國平定,清廷也要為同治準備大婚,需要大量採購,安德海一直想出宮看看,順便賺點銀子,於是就一直和慈禧說官員採辦不力,無法體現皇家權威,申請出宮去江南採辦,慈禧沒搖頭,安德海就當做同意了,於是就浩浩蕩蕩地出宮去了。

    2、遇到狠人了

    時任山東巡撫丁寶楨為人剛正不阿,安德海踏入山東地界,就有人給他報告,毫不猶豫地下令逮捕安德海,理由如下:

    第一條:順治規定,太監非經差遣不得出宮,違者殺無赦,安德海仗著慈禧寵信,出宮沒有隻會任何部門,沒有取得任何手續,就這一點足以殺頭。

    第二條:朝廷派出欽差採辦龍袍這是大事,應該有相應的行文給到地方,但是山東沒有接到,那麼安德海就是假冒欽差,死罪一條。

    第三條:安德海飛揚跋扈,以為宮廷採購為由,在船上掛出了龍鳳旗幟,這是違制,又是死罪一條。

    第四條:安德海真的是昏了頭,太監出行竟然帶了一堆女眷(安德海以太監身份娶了妻子),有違大清國體面,又是死罪一條。

    安德海的醜惡名聲早就被丁寶楨知道,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現在送上門來的機會,怎麼能放過,但是他還是留了個心眼,讓人快馬加鞭把事情遞到京城。

    3、一群狠人要安德海的命

    14歲的同治,已經準備開始親政,所以各地的奏章他能看,能批,能蓋章簽發了。

    丁寶楨的奏摺到了同治御前,同治找來恭親王等人商議,於是清廷給出的答覆如下:

    該太監擅離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著丁寶楨迅Superb委幹員於所屬地方將六品藍翎安姓太監嚴密查拿,令隨從人等指證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即著曾國藩飭屬一體嚴拿正法。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其隨從人等有跡近匪類者,並著嚴拿分別懲辦,毋庸再行請旨。

    意思很明白,就是這傢伙在京城讓我們很不爽,你丁寶楨趕緊審問,確定後就地正法,不用再請示了!

    接到命令的丁寶楨瞭然於心,當天晚上就提審安德海,當天晚上就地正法,什麼餘地都沒留,從安德海被逮捕到人頭落地,前後才5天。

    一向官僚作風流程漫長的清廷,在這一件事情上效率奇高,不得不說安德海實在是人人得而誅之。

    同時整個過程慈禧根本沒有反應的餘地,等她看到奏摺的時候,丁寶楨已經在提審了,當她想要救人的時候,安德海已經人頭落地了。

    慈禧眼見事情不可挽回,於是順水推舟,還把安德海幾個親近的太監也處決了,並褒獎丁寶楨,以此來給自己漲一點政治聲望。安德海死的最大原因還是現在慈禧沒有絕對掌握權力,如果十幾年後,安德海能不能死就不一定了。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1.依山東巡撫丁寶楨逮捕安德海的理由,只有一命嗚呼。

    清朝入關後有明文規定:“太監非經差遣不得出宮,違者殺無赦”,安德海出宮沒有辦手續,只此一條就可要其狗命;且一路掛出了龍鳳旗幟風光無限,屬嚴重違制,也可以拉出去砍了;太監外出,竟然帶了一群女眷,顯然籍此就可認定是假的“安公公”,因為太監不能過性生活,是不能娶妻的,現在妻妾成群,給丁大人抓住把柄了!

    2.少年天子同治特批有決定性作用,給丁寶楨壯膽了。同治是慈禧親兒子,已準備親政,同治與恭親王等人商議,清廷給出的答覆有:

    著丁寶楨迅Superb委幹員於所屬地方將六品藍翎安姓太監嚴密查拿,令隨從人等指證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

    意思很明白:你不用再為此事請示朝廷了,也不用押他來京城,你丁某趕緊審問後就地正法(己免敗壞我媽的名聲)!丁寶楨心有靈犀,當晚提審,當天晚上就地正法!這事,從安德海被扣到人頭落地,不過5天。

    3.當時年富力強、長袖善舞的慈禧卻鞭長莫及,根本沒斡旋的時間,她看到奏摺知道此事時,老奸巨猾的丁寶楨已經在提審安公公了,當她法子已經想出來,準備付諸實踐去救人時,作惡多端的安德海已經一命嗚呼了!加急懿旨到了,安公公已人頭落地了!

  • 5 # 秉燭讀春秋

    安德海是慈禧的貼身太監,是慈禧的紅人。咸豐皇帝死後,他在慈禧和顧命八大臣爭權時立下了大功。

    話說咸豐帝病逝承德避暑山莊,慈禧和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展開了明爭暗鬥。慈禧想垂簾聽政,顧命八大臣極力反對,於是慈禧想聯合京城裡的小叔子奕訢發動政變,意思是在肅順等人扶棺回京後一網打盡。

    可是誰去宮中聯絡奕訢呢?

    這時慈禧想到了太監安德海。這一年安德海剛12歲,年齡小不會引起肅順等人的注意。

    慈禧把安德海叫到密室,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小安子。小安子說:“主子你就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慈禧和小安子隨後上演了一出“苦肉計”,慈禧打了小安子一頓,故意生氣讓他滾回京城,安德海乘機回了北京,一點也沒引起肅順等人的懷疑。

    安德海回京後,把慈禧的計劃告訴了奕訢,奕訢隨即聯絡了京城“警備總司令”僧格林沁,一班人等肅順一回到北京發動突然襲擊,把肅順等人投進了大獄,沒過幾天就砍了肅順等人。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北京政變”。

    講真安德海為慈禧掌權做出了貢獻,後來慈禧掌權後對安德海投桃報李對他寵愛有加。安德海因此飛揚跋扈顯赫一時。

    就在同治親政前,安德海想出宮溜達一圈,看看外面的世界,順便撈點油水,讓地方官孝敬點銀子。於是他就向慈禧請示,當然安德海不能直說,他藉口為同治皇帝下江南採購製作龍袍的黃綢緞,慈禧點頭同意了,於是安德海帶上一些人浩浩蕩蕩出宮了。

    安德海高調出行,船頭高懸大清龍鳳旗,他所到一地,地方官都孝敬他一筆可觀的銀子,安德海賺得個“盆滿鍋流”。

    然而當他帶著一班人行走到山東地面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拿下,丁寶楨以假冒皇宮太監罪把安德海關押了起來。

    其實丁寶楨已經瞭解是安德海,他早就派人進宮告訴了恭親王奕訢,當時東太后慈安也知道了這件事。幾個人唯獨沒告訴慈禧。

    這些人為何都瞞著慈禧呢?

    原來這是宮廷鬥爭所致。慈禧奪了政權後,逐漸疏遠和打壓小叔子奕訢,慈禧防止小叔子做大做強。因此奕訢很不滿意,於是就和同樣被壓制的東太后慈安結成了聯盟。

    安德海平時眼中只有慈禧而沒有其他人,這些人把對慈禧的不滿發洩到了安德海身上,也就是透過殺安德海來給慈禧一個顏色看。

    此時慈禧的兒子同治也想親政,古代一般皇上到14歲就能親政,親政就意味著慈禧撤簾歸政,同治也想說了算。

    奕訢、東太后和同治一商量,一致同意丁寶楨立即斬殺安德海,不必押解回京審問。同治也恨安德海在宮中一手遮天。也就是說,幾個人瞞過了唯一能救安德海的慈禧太后了。

    山東巡撫丁寶楨接到密信後就把安德海殺了,從接到密令到安德海被殺前後不到五天,可謂雷厲風行。

    當安德海被殺時,據說慈禧太后還在頤和園看戲呢。安德海被殺後她才知道了情況,講真丁寶楨來了個先斬後奏。

    慈禧雖然心中不高興,但是人已經死了,說什麼也沒用了。從歷史資料來看,安德海被殺時,慈禧沒有下達懿旨要救安德海,因為慈禧壓根不知道要殺安德海,安德海死後她才得到了訊息。

    <丁寶楨>

    丁寶楨殺了安德海後懸屍示眾,人們看到安德海確實沒有“小雞雞”,是個不折不扣的太監。丁寶楨這一舉動無疑救了自己,本來慈禧要報復丁寶楨,丁寶楨這一做法無疑洗去了慈禧身上的汙點。

    原來人們傳說安德海是假太監,和慈禧太后有一腿。現在好了,安德海是真太監,也就不存在著和慈禧太后有曖昧關係了,因此慈禧放了丁寶楨一馬。

  • 6 # 小鎮月明

    眾所周知,宦官亂政是古代社會一直以來存在的極為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明代,宦官對於朝政的干預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頂峰,致使朝廷的基礎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損傷。清朝吸收歷代宦官亂政的經驗,嚴令不允許宦官參與朝政,所以在清代鮮有宦官亂政的局面出現。不過,雖然宦官不行亂政之事,然而倚靠著權貴狐假虎威是存在的,你比如說清末的安德海。

    一:初進皇宮顯機靈

    安德海是河北南皮縣生人,年僅十歲就進入宮中做了太監,因為為人機靈能幹,長相周正,所以被派到咸豐皇帝侍候。咸豐皇帝以及蘭貴人(即慈禧)都很喜歡他,尤其是後者對安德海“愛的深沉”。咸豐死後,安德海完全投靠到了慈禧這邊,在辛酉政變中,安德海隻身從熱河行宮前往北京聯絡恭親王,把慈禧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恭親王,兩者強強聯手解決了顧命八大臣。經此一變,慈禧對於安德海更推心置腹。隨著慈禧的權力越來越大,安德海更加牛氣沖天。

    二:橫行霸道闖山東,巡撫出手斷其活路

    安德海在宮裡橫行霸道慣了,總想換個地方耍耍威風,他假借著到江南去給皇室採買衣料的名號沿途騷擾各地的官府,要求他們給予孝敬。船行到山東境內的時候,山東巡撫丁寶楨正好想懲治這個閹人,於是佈下天羅地網只等他往套裡鑽。安德海剛剛行到德州,丁寶楨就命令當地知府抓住了他,並且火速把安德海被捕的訊息送到京城,請旨處斬安德海。慈禧太后得知其被抓,馬上下旨要丁寶楨釋放安德海,但是丁寶楨這邊卻手起刀落砍了他。

    三:太后懿旨都無力迴天,為什麼安德海必死無疑呢?

    在帝國的土地上,慈禧太后的懿旨可以說就是尚方寶劍,為何這把尚方寶劍保護不了安德海呢?安德海死首先在於丁寶楨。丁寶楨和安德海有私人恩怨,當初在京城安德海當眾羞辱過丁寶楨,而且丁寶楨是一個極度正義的人,他很討厭慈禧干預朝政和安德海的狐假虎威,所以早已經下定決心要殺了他。慈禧懿旨到的時候丁寶楨已經猜到這是要他釋放安德海,所以他以太后懿旨要建皇亭才能宣讀為由拖時間,終於等到皇帝旨意。

    聖旨一到丁寶楨馬上行刑,完事以後再接慈禧懿旨,只不過安德海已經死了,這時候懿旨也沒什麼用了。再者,安德海違背大清律在先,丁寶楨有理由殺他。根據清朝律令上規定:內監不得無故離京五十里,違令者由當地地方官斬之。安德海雖然得到了慈禧的暗許,但是卻沒有得到皇帝的授權,故安德海此行便可以說是私自離京,如此一來的話,丁寶楨當然可以算是依法辦事。

    最重要的一點,皇帝不喜歡安德海這個人,早都有了要除之而後快的心。因為當時慈禧患病,故而奏章臨時由載淳批閱,接到丁寶楨奏章的他批閱了這麼幾個字:“毋庸審問即行就地正法,不許任其矯飾。”帝國最高掌舵人要他安德海死,安德海焉能不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0克雙膠紙有多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