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祥流年

    這句話,是宋朝一個叫范成大的詩人寫的。在宋代社會,富豪權貴家的門檻都很高,高門檻就是地位的象徵。有的甚至把門檻包上鐵皮,想讓門檻儲存時間更久遠。

    這句話的意思是哪怕你門檻能儲存千年,但你已經死了。土饅頭,就是墳頭。

    那這句話在當今社會有什麼意義呢?當今社會,有的人為了斂財,不擇手段,有的人,為了掙錢,喪失道德,沒有底線。可是你再多的錢糧產業,你死後就是一個墳頭而已。

    再豪華再大的房子,你只是一個臥室一張床,再好的美味,你也只能一日三餐。

    這句話

    勸誡世人莫貪心

    仍有現實意義。

  • 2 # 綠雨林

    人生終極結果是死亡,活著的時候不要太貪婪,過度消費是浪費而且招人恨,所以有著點。

    這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

  • 3 # 陳武魁

    這個詩人所描述與聖經中,神所說的意義相同,即人死後而失去了靈魂的價值,依舊返回大地而歸於塵土。儘管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後成為一丘墳墓。但這位詩人沒有覺察到人們的精神價值,即人們靈魂的聖潔復歸於神的懷抱。但中國多神教的國度是發現不了這種人們靈魂的本質。於是只能體會人生畢竟為空虛的價值,正如道教和佛教依然見不到靈魂存在的現實規定性,即人性原罪是人們靈魂的實體的人類本質。因為這種本質依然在我們歷史文明進步所解決的社會政治性和法律永恆性存在的根源和課題。於是多神教只以守靜篤的虛無主義相對待。於是這種方法始終被關閉在形而上學的一成不變的範圍中。於是這種方法不能為現代科學技術所沿用。但人類靈魂價值直到現在還存在在西方唯心主義哲學的人性原罪的自我意識之中。至於西方所開發神的真理所運用於政治領域不過為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基督箴言依然是籠罩在資產階級上層建築的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所以哲學的社會精英畢竟是低調的社會人物。同時也是少數的。於是西方一神教或聖經的基本原理才能發見人們純粹意識的精神永恆價值,但始終為人類所公認的。

  • 4 # 紅塵彌勒

    這句話是《紅樓夢》中妙玉說的話,民間也早有這樣類似的語句,中心思想就是想表達人生如白駒過隙,百十年光景對於歷史長河來說,不過就是短暫的一瞬,倏忽即逝,更多的時候只是那荒草枯冢一抔土。

    唯有這堆真實的墳土,在向世人說明和告知土下的那個亡魂生前是何等地的榮耀與風光,或者是多麼的無助和神傷。

    其實古代的各類文字對於這件事的認識都出奇的一致,也直接反映出跳脫紅塵看淡塵俗往事鮮衣怒馬的思想,也是特別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這話最權威的解釋是:別看你生前地位顯赫,事業風光,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或尊享,可以指揮千軍萬馬俯覽芸芸眾生,享盡了榮華富貴過夠了紙醉金迷,得到很多世人的追捧與歌頌,死後也不過就是荒野之中的一座新墳,再大的人物,再光鮮的地位也逃脫不了最後的命結,都要回歸大地成為泥土。

    古代的世家大族,因為家族隆望,地位高致,其修葺的門房也特別高大寬闊,都是鱗次櫛比的深宅大院,幾進幾齣重巒疊嶂,曲徑通幽,猶如人間仙境一般。就是那道天天需抬腳邁過去的門檻,都修的特別高聳,地位越高,門檻越高,而且還要用鐵皮包裹起來更結實,更耐用,更威勢,更權貴,也象徵了這個門戶的主人地位特別的高。

    但人死如燈滅,自古而然,誰也逃不了這個窠臼暗結,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了幾千年上萬年,還沒聽說過有誰可以長生不老一直活到今天的呢。任你是千古帝王金城湯池,亦或是當朝一品垂拱而治,都和普通人一樣,甚至還有可能由於內訌和械鬥死得更早,死得更慘。除非他是位列仙班的神話人物,否則的話一律都得面對那個最難啟齒也最忌諱的死亡。

    這也是一句與世無爭的無可奈何之語,那些一直養尊處優、高高在上的尊者是不會如此思考人生的,明明知道死後都會歸於黃土,依然還是在生前用盡了各色手段智力,圖的就是這人生一世過得窮奢極欲,風風光光。也一直有人汲汲於此,樂此不疲。只要是個塵世的人,一個俗人,都要脫不掉這個慾望和企圖。不過就是有的人命好僥倖實現了,而有的人奮鬥一生掙扎一生到了也只是一個白衣短褐的身份,窮困潦倒,含辛茹苦。

    所有才有跳脫紅塵的世外高人看破了這一切,給出了這個十分風張而又無奈的結果。就像我們特別熟悉的詩豪劉禹錫的那首詩作《烏衣巷》,描繪的也是這個意思: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所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單就《紅樓夢》一書,也有很多類似的描摹和敘述,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尤其是那首《好了歌》更是將人的一生準確而完整地刻畫體現在了世人面前: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 5 # 老街味道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此話於現在社會生活中,有怎樣的意義?

    前言

    紅樓夢中,岫煙說起妙玉來,有這樣一段話:

    怪不得妙玉竟下這帖子給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給你那些梅花。既連他這樣,少不得我告訴你原故。他常說:‘古人中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說道:“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所以他自稱‘檻外之人’。一、出處

    《紅樓夢》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其中鐵檻寺、饅頭庵其寓意也來自於這兩句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不過原詩不是鐵門檻,而是鐵門限,作者是南宋的范成大:

    《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要明白其中的含義,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鐵門檻,什麼是土饅頭?

    二、何謂鐵門檻

    據說王羲之七世孫、隋代的高僧智永和尚,曾經在雲門寺練書三十年,他抄寫的真草《千字文》分送浙東諸寺。因為求書者太多,其住處的門檻幾被踏穿,遂包以鐵皮,人稱"鐵門限"。

    ﹝ 智永禪師 ﹞積年學書,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並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鐡門限。"後用為來訪請益者多之典。 唐 李綽 《尚書故實》

    范成大詩中的鐵門限,是指富貴之家,登門拜訪者太多,所以也需要一個”鐵葉裹之“的鐡門限。俗話說,踏破門檻。

    不過在紅樓夢中的大多版本中是鐵門檻而不是鐵門限,大觀園中有”鐵檻寺“,可見曹雪芹是有意改”限“為”檻“的,但是意思應該一樣。

    三、何為土饅頭

    范成大”終須一個土饅頭“,意思是最終大家都會歸於墳墓之下。

    土饅頭,出自於隋末唐初的王梵志詩: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王梵志是當時的一個詩僧,善於寫白話詩,對於後來的詩僧寒山、皎然等人有巨大的影響,連 王維、顧況、白居易都嘗試著寫過王梵志體。

    王梵志的這首詩是極其通俗的白話詩,城外的墳墓就像土饅頭,饅頭(包子)餡就在城裡,大家夥兒誰也跑不了,一人分一個,不要怪沒有滋味。

    結束語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無論生前有多少榮華富貴,最終也不過一抔黃土而已。所以的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 6 # 手機使用者50241882025

    縱有千年不壞的鐵門,也擋不住死亡的來臨。

    再牛逼的富豪權貴,死亡也會輪到頭上,再有錢有權,一樣也得進入土饅頭(墳頭)。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 7 # 白溪釣客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

    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一一【唐】王梵志《詩二首》

    王梵志是初唐的一位白話詩人。他的詩作讀起來平淡無味,但細思卻言淺意深,別具一種淡而有哲理的意韻。

    這兩首詩王梵志以曠達、幽默的筆觸,信手拈來。土與饅頭本沒關聯,詩中用“土饅頭”借代墳墓,即冷竣又尖刻,實令人發笑。第二個比喻比大家都明白了,何為“餡草”,所以,只能一人吃一個,想多也枉然。第二首直達事實,批評一些人為延壽而作的荒唐、徒勞之為:“縱有千年人生調,鬼見依然拍手笑”,鬼是過來的人,應該看的最為透徹,所以才忍痛偷笑。

    宋代范成大曾把這兩首詩鑄為一聯,引入自己所作詩中。《紅樓夢》中妙玉就很喜歡這兩首詩,於是將自己的居處命名為“鐵檻寺”、“饅頭庵”。

    《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宋】范成大

    家山隨處可行揪,荷鍤擕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 8 # 梧桐樹邊羽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原文出自妙玉評詩:

    古人中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說道:“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從這字裡行間,自然看出這兩句詩更有出處,原句出自范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這首詩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分析,並理清了“鐵門限”到“鐵門檻”的變化,這裡就不再贅敘,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翻閱《范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賞析》。

    王羲之的七世孫,隋代高僧智永和尚,繼承家風在雲門寺練書三十年,書寫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分送浙東諸寺。因求書者眾多,住處門檻幾被踏穿,遂包以鐵皮,人稱“鐵門檻”。這裡用來顯示門庭高貴,長盛不衰。

    而“鐵門限”和“土饅頭”的對應說法呢,則來自唐代詩僧王梵志的二首打油詩,

    《世無百年人》

    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

    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城外土饅頭》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這兩首打油詩直白淺近,卻又有些佛學哲理思考在裡面。將墳墓比作“饅頭”,將活人比作饅頭裡面的餡,也算是幽默得很。

    所以這“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兩句詩的意思就是:“你便有為了千年長盛打造的鐵門檻,終歸逃不過人生最後一抔土。”

    至於妙玉獨獨推崇這兩句詩,大概跟她自身是個尼姑有關吧。看透生死是她的日常修行。不過若沒有了賈府的鐵門檻照顧著,便看透了生死,卻也沒辦法活透人生。

    按照她對漢晉五代唐宋的詩的看法,也證明她不諳世事,不懂除了鐵檻寺和饅頭庵之外,還另有人生。

    現實的意義

    因為這兩句詩出自佛理詩,其中“鐵門檻”和“土饅頭”也來自佛理詩,加上妙玉又是佛門中人,所以基本上這兩句詩就是用來宣講人生如夢,如露如電的佛教義理的措辭。

    這在現世有沒有意義?

    有,但是不大。

    這是對失敗者的安慰,對失去者的寬心,對弱勢者的同情,對拖延者的放縱。

    外加一點點對成功者的揶揄。

    注意,題主問的是社會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在修行者中的意義。

    對修行者來說,看穿成敗得失、過去未來是“悟”的必經之路。

    而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所謂“通透”、所謂“隨性”、所謂“不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就意味著失敗。

    你若抱著這種心態,還沒開始就失敗了。

    那這種理論到底有什麼意義?說白了,就是在努力、盡力仍然失敗了之後,安慰一下自己受傷的心,讓自己儘快遺忘,然後抹乾眼淚重新上路。

    不過只能偶爾用用,自己真信了的話,人生也就廢了。

  • 9 # 竹邦老師

    這二句來自巜紅樓夢》的話,是警示人的!

    人性在很大程度上超過豺狼虎豹,因其欲豁難填。

    俄.《克雷羅夫寓言》有這樣的話:

    許多明靜淸澈的小溪,溪水的聲音是悅耳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它沒有多大的水量。

    民間常說:縱有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攴;再有廣廈萬間,也只夜寢七尺。

    勸告發了、有了的人悠著點,看淡點,把狼性虎性收著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公雞早上不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