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俠哲學

    孔子立說,原以重建秩序為目的。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季氏》

    為了改善此種境況,重立秩序,孔子拈出了「正名」之觀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為「正名」的具體表述。

    「正名」即「權分」。一個社會,如果制度,有秩序。那麼一定是以權利義務的清晰分際為前提的。作為君主,有什麼樣的權利義務;作為臣子,什麼樣的權利義務;各社會階層,各有什麼樣的權利義務。不同人之權利義務分明而皆遵守,遂成一有秩序之社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是說,君須完成君之責任義務,亦只享君之權利。臣須完成臣之責任義務,亦只享臣之權利。「父父子子」亦是如此。這就好比說,警察應完成警察之責任和義務,同時享警察之權利。老師應完成老師之責任和義務,同是亦只享老師之權利。你不能讓老師去捉罪犯,亦不能要求警察去教書。警察立功得獎,作為老師就不能覺得那應該是你的。

    各社會角色,應遵守其社會角色權利義務之規範,不亂來。如此則社會便是一有秩序之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表明了此種權利義務之道理,而沒有具體說君應該有什麼樣的權利責任,臣應該有什麼樣的權利責任。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是一種形式的表達,君臣父子,只是一種社會角色的符號,而沒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內容。就像「A是A」一樣,這只是一種形式的表達。A只是一種形式符號。至於A具體是什麼,那是另一回事。

    這種形式所代表的邏輯道理是一回事,具體賦予的內容則是另一回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表達了一種權利義務之「權分」觀念,這自然是對的。但如果你賦予這個形式的具體內容是:君之權利就是唯我獨尊,臣之責任就是唯君是從。這顯然是不對的。但孔子只表達了一個形式上的「權分」觀念,至於唯君是從之類的具體內容,則孔子從未如此說過。此間不同,當分別清楚,方不至於誤解孔子。

    孔子為何用「君臣父子」來表達其權分觀念呢。這只是取其現成的社會結構而言。「君臣」代表政治秩序,「父子」代表社會人倫秩序。故以「君臣父子」而概言整個社會。

    社會秩序混亂,即權責不清,君不君,臣不臣。「正名」,即是釐清各社會角色之權利義務,以定權分,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那麼這樣就隱含了一個前提。即,要「正名」,首先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則或秩序。若無統一秩序,則無統一規範,無統一規範,則權利義務任意變易,權分正名之說便無從談起。所以,建立一統一秩序,亦為孔子所特重之事。

    當然了,孔子雖然主張建立統一秩序,卻反對以武力壓服,而以德治為主。故孔子不喜言兵。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權分之觀念,這種觀念自然是對的。但孔子在此留下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即是「君臣父子」具體的權利義務為何,孔子沒有言明。後人每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內容填充。遂使孔子亦被誤解。

    第二個問題是,「君君臣臣」各有權分,但若君不君,臣不臣,又該如何?尤其「君不君」時,是否應取消其「君」之位,使政權轉移?其具體如何操作?孔子皆未作答。當然,就「正名」內含的邏輯:「君臣父子」應該完成其責任義務,否則即應受制裁,不然的話,那麼「正名」即無意義。

    到了孟子,則對孔子所遺留的這兩個問題,都有了補充和回答。

  • 2 # 魔鬼冷知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語出《論語·顏淵第十二》:“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段話表達的意思是,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治理國家的方略,孔子回答的對策是,要令做君主的像個君主的樣子,為臣的要像個臣的樣子,當父親的要像個父親的樣子,而做兒子的要像個兒子的樣子,也就是說,要各自都按照自己的身份行事,各就其位,名副其實

    齊景公對孔子的論述非常地肯定,並且說如果不這樣的話,即使國家有很多的糧食,自己都會吃不上的,非這樣做不可,否則國家就會大亂的。

    孔子的這種關於君臣父子的表述被後世演化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倫理準則,而其實這與孔子的原意是相去甚遠的,孔子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應當依照禮法來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而“三綱”強調的是君對臣、父對子、夫對妻的統領,兩者的目的都是實現國家與社會的安定有序,但辦法卻是不同的。

  • 3 # 共論矛盾

    中華文化是傳承統一的文化。

    個人始終統一於整體。

    儒家講的,都是為了維護統一。

    舊中國,皇帝代表統一。

  • 4 # 純鈞LHGR

    孔子說過,唯政之道在於“近者說,遠者來”。

    齊景公是問政,但是《子路》篇中,子貢問現在的從政者如何?孔夫子斥之曰:升斗小人!因此,孔子的意思未必如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

    孔子很看不慣當時為政者的做派,而“為政者”不僅指君主,也包括君主的臣子們。為什麼這一窩子都沒個正形呢?

    民間有句話,“上樑不正下樑歪”。

    一個國家,如果領導者不三不四,底下的人有樣學樣,那肯定沒個好。同理,現在熊孩子怎麼來的?不就是因為熊孩子的背後還有一堆熊家長嗎?

    所以,孔子的意思,君主要做出君主應做的榜樣來,臣子才能跟著做出臣子的樣子,長輩也得有個做長輩的好模樣,後代也才能正直為人。

    為什麼提到“近者說,遠者來”呢?這個“說”子,也就是悅,不是喜悅、高興的意思。按現在的話來說,這個“說”,代表的是和諧。

    什麼叫和諧?上樑不正下樑歪能叫和諧嗎?

    應該說,孔子是發自肺腑地對齊景公進行了忠諫,指出了當領導最重要的一條:給下屬做個好榜樣。

  • 5 # 宋建華8026

    這句話出自《論語》,可以從有子在學而篇裡說過的一句話來解釋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就是不同人在不同職位和位置上都有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本分,各種關係之間才能有序發展。君對臣要有義,臣要對君忠誠,應用到現代社會,就是領導人要關心愛護下屬並有合理的方式管理他們,使其安心工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下屬對領導要忠心,盡職盡責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貢獻。所謂父父子子即是做為父親,要慈愛兒女,使之身心健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子女應當孝順父母,使其無憂。君臣有義,父子有親是儒家五倫關係中的兩種,另外還有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幾種關係中也是在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分。

  • 6 # 新知傳習閣

    先來看下,為什麼是 孔子提出這個思想?

    孔子是春秋魯華人,魯國在周朝前是東夷的地盤。

    東夷人有什麼特徵呢?就是身材高大,武功高強,驍勇善戰。

    周朝滅亡商朝後,東夷人以前不買商朝的帳,現在堅決反對周朝的統治,周朝人個子不高,和東夷人打仗太吃虧。

    這時周公在協助周成王在管理周朝,他創造性發明瞭周禮,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並把自己的兒子派到魯國去執政並推行周禮。

    還別說,這套洗腦的辦法真管用,沒幾十年,魯國就成了周禮的模範之邦,山東禮儀之邦就從這時開始,從此魯華人變成了聽話的孩子,不再好戰了,不用說,也比以前好管理多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魯華人亦然如此。作為魯華人的孔子更是崇拜這套理論,他認為天下大亂,就是不行周禮的結果;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回到周朝初期的狀態,大家都按周禮行事就可以了。

    接下來,我們看什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也就是說,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樣子,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孩子要有孩子的樣子。

    用我們現代話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不管是君主還是大臣,不管是父親還是孩子,在周禮這個劇本上都是你的定位,要按劇本演,演的好,就是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就會得到回報。

    背後更深層的意思,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因為國家是君主的,對君主來說,國就是他的家,對全天下的老百姓來說,他就是天下人的父親,天下人就是他的兒子。

    這下你明白什麼意思了吧?這就是在皇權專制時代皇帝可以隨便處死一個大臣的根本原因。

    從另一個側面來看這句話的意思。

    孟子在自己的孟子一書中這樣問:如果舜的父親犯罪了,舜會怎麼辦呢?

    然後孟子自己回答說:舜先會宣佈他的父親有罪,然後背上他的父親逃跑,跑到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藏起來,這樣才是一個孝子和好兒子。

    也就是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君主和皇帝都不是會犯錯的,如果有錯,都是臣子和孩子的錯。無條件的維護皇帝和父親的尊重和地位,是一個臣子和孩子應盡的義務,否則就是不忠不孝。

    進一步引申說,不管皇帝是什麼樣的混蛋,做臣子的都要聽話,替他掩蓋錯誤。昏君虐我千萬遍,我待皇帝如初戀。

    大概就說這麼多,這就是一個孔子這句話的精要之處。

  • 7 # 當年青山

    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理國家,孔子丟出了八字金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別小瞧了這短短的一句話,自漢朝以後,華人都活在這座“八字大山”的籠罩以下! 怎麼理解呢?很簡單,它就是西周的“道德觀”。其本質,就是維護王權統治的“緊箍咒”。而這個道德觀再濃縮為一個字就是“禮”。今人討論一個事情對不對,喜歡說“合法不合法”或者“合理不合理”;而《左傳》記載:春秋時,列國士大夫議論事,喜歡說“合禮,不合禮”。周朝前期百多年的宗親關係,和禮法制度都很嚴格:尊卑,貴賤,親疏,厚薄都分得很清楚。 孔子周遊各國,推行的政治錦囊妙計就是“古禮”。他總結為“正名”。意思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稱,如:君臣父子,每個對應名稱的人,就應該去盡到他名字上實際的義務。如父慈子孝;Regal臣忠。而父子是小家,君臣是大家。父與子和君與臣之間的關係,都是上對下的關係。只有每個人做了自己該做的本分,才能國泰家安。 同時呢,孔子還有點出於“公心的私心”。什麼意思呢?孔子並不是一個人在遊說各國諸侯,他背後還有無數看不見卻已日落西山的舊貴族。其中最牛的就數“周天子”。東周時,禮崩樂壞,孔子對周公制禮作樂心嚮往之。雖然舊禮只剩下空架子了。但有虛名總比名實都無要強。起碼黑暗的天空,還有一點星光。孔子是個意志力堅強的人,發誓用一己之力,點亮整個漫漫長夜,安心做周天子頭頂天空,張開雙手變成翅膀的“天使”:於是十幾年,流浪的貧苦日子,風吹雪刮也不回頭,毅然推行自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方針。例如有一次,晉文公召周天子去河陽,而孔子在修《春秋》時,貫徹“正名”的思想,寫成了周天子去河陽考察諸侯工作是否稱職。因為不管實際情況如何,這樣寫天子的名分是維持住了。後來說的“綱常名教”和“名教罪人”都是由此而演變出來的。 所以,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有政治穩定的需求,又有家庭安定的願望。同時也帶有一點“私心”。

  • 8 # 東風一起千帆動

    說孔子只是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真是天大的笑話,這也是我瞧不起儒黑的原因,這些貨連基本的邏輯推理都沒有,居然有臉以獨立思考自居,厚顏無恥的說儒家思想是奴才思想。孔子要是隻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為什麼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國君和貴族們要反對孔子?難道他們是被統治者?難道秦始皇是勞動人民的一員?“焚書坑儒”是為了老百姓?

    孔子的弟子冉求為季氏搜刮民財,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吧”(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這是為維護統治者所說的話?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是一種責任約束,而不是什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王有君王的責任義務,像南唐李煜北宋宋徽宗這些君王,當詞人畫家一流,當君王就是禍害老百姓!做父親的吃喝嫖賭不務正業,做子女的自然受苦。

    另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不是等級制度,更不是階層固化,孔子是講德位相配的,君王失德,則失天下,兒子成人,一樣要做父親。

  • 9 # 楊朱學派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有不少國學盲批判道:孔子此言,是維護君主統治,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三綱理論。其實恰恰相反。

    鄙人先解讀孔子前半部分: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要求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要求臣子。

    孔子此言,是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今日謂之憲政。

    再解釋後半部分:父父、子子。以父道的標準要求父親,然後再以子道的標準要求兒子。

    孔子此言,是要父親以身作則。孔子的弟子曾子就做到了父父。一是曾子殺豬。二是曾子晚年喪偶後,不續絃。以免子女收到繼母虐待。

    孔子要求君君、臣臣。假如國君不守君道,該如何呢?

    在儒家經典《春秋左氏傳》中,有一則《衛靈公不君》的故事。衛靈公不守君道,最終被弒君。孔子不書弒君者之名。依據春秋筆法,孔子之意是,弒君者無罪,是君之過也。

    最後再次重複一下,提出三綱理論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子。儒家則認為奴役人民的暴君必須誅殺。孔子謂之湯武革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的頭磕了一個大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