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女兒25個月,我鄰居他家19個月。散步的時候他寶貝要坐我女兒的推推車,我媽就和我女兒說借他們玩一下。結果她不願意還了,我女兒就哭了。我媽安慰我女兒,我女兒也比較好說話,結果,那家的爺爺,就和她孫女說,姐姐倒黴啊,還哭呢。打她一下,那麼沒用的……就類似這種話。我媽以為他是開玩笑的。結果他孫女真的來打我女兒了,她爺爺竟然沒有擋住孫女,直接打我女兒頭上了。我女兒哭得更兇了,然後我媽就半開玩笑地說,柒寶打回去好了。她爺爺立馬來了一句,可不可以打妹妹的呀,不可以打的哦。我媽就懟了回去,可以打的,你們可以打的話,我們就可以。當時我沒在,我聽到之後很生氣。另外,之前有一次去朋友家玩,他女兒比我們大半歲,說實話就是那種手很空的人。大家都坐在客廳裡墊子上玩,她就踩了我女兒,還不是一踩劉鬆開了,還帶轉兩下那種,就跟踩菸蒂一樣的。因為媽媽說話了,所以我也只能安慰我女兒,不過不是道歉,是和我女兒解釋姐姐不是故意的。然後我也開始思考,因為每次我都和我女兒說,不可以打人、欺負別人,小的時候動手打來打去,我就打了她的手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她不打別人。這種情況下,要不要還手啊。我要怎麼給孩子說呢。
9
回覆列表
  • 1 # 燕子窩的小課堂

    當孩子受欺負時,教孩子忍讓、隱忍或打回去、把玩具搶回來都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忍讓可能會讓孩子從小形成內向、懦弱的性格,而打回去可能會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強勢、欺負別人的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教會孩子即不受欺負又不欺負別人呢?我們就要教會孩子如何自我防禦,要讓孩子勇於說不,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是從小培養權利意識。

    1、那麼什麼是權利意識呢?權利是一個人應該享有的待遇,意味著弱者也有自己的權利。權利意識的基礎是自我意識和自信。這需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的,孩子缺乏自我意識和自信就很難維護自我。

    2、讓孩子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界限 從小讓孩子知道哪些是自己的權利,別人擁有哪些權利。像別人的玩具未經別人允許不得隨便拿,那麼自己的玩具未經允許別人也不得搶走。你不能打別人,別人也不能打你等等。在教會孩子用自己權利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尊重別人的權利。

    3、教會孩子如何維權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利時,身為家長就應該用自己的言行引導他。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搶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說:這是我們的玩具正在玩,不能搶走,還給我們,等我們不玩了就會讓你玩。當孩子被打時,我們就要對他說:你打我們是不對的,我們可以打回去的,但我們不這樣做,也請你以後不要這樣做等等。這樣孩子就會從家長的行動中吸取經驗和勇氣,最後轉化為自己的行動。

    4、向他人求助 如果有時候真不知道怎麼解決就要向自己周圍的人像家長,老師,同學求助。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權利意識,不是教孩子自私,而是讓孩子即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別人。在不犧牲自己權利的前提下,去照顧別人的感受;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維護自己的權利。

  • 2 # 珊老師的碎碎語

    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相信是大多數家長經歷過的鬱悶事。在這裡,我想就樓主的這個問題,結合我對我小孩的教育方式,談談我個人看法。

    我女兒現在讀小學了。在她讀幼兒園的時候,也時不時地有過回家告訴我,哪個小朋友打她了。我首先會問她,打哪裡了?疼不疼?她說開始疼,現在不疼了。這麼說我就放心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我處理的方式是,讓她先把被某某小朋友欺負的事情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那個小朋友。如果老師批評了,那個小朋友還是打她的話,我會再跟對方家長溝通,現在每個班都有班群,就在群裡找對方家長私聊。

    那麼,如果這兩個辦法,都不管用的話,我就會轉換方式了,我會跟我女兒說,你打回去!為什麼要這樣教育,相信這也是不少家長迫不得已的教育方式。誰都不願意看到自己小孩被欺負,會很心疼,更會氣憤。但是如果打人的小孩沒有人制止,或者制止不了,那麼家長不在身邊的時候,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自己的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懂得自我保護的孩子,才能變強大。自我保護的方法就是懂得反抗。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們也有他們的“江湖世界”。我告訴我女兒,我們要做乖孩子,我們不惹事,不欺負別人,但是遇到欺凌,我們也不怕,家裡人永遠是她的堅強後盾。

    我女兒現在讀五年級,其實一直以來,她偶爾也會跟我說,班上哪個男同學打她。但是我不擔心,因為她會按照我的教育方式去處理,告訴老師,老師教育都沒用的話,她當場就會還擊了,當然我也告訴她,還擊的時候不要下手太重傷到同學了,不然會被校長批評,媽媽也要賠錢的。所以,她逐漸也成為了班上的女漢子。

    回過來說說樓主講述的問題,您的孩子才兩歲,一兩歲的孩子之間沒有存在真正的欺負,所以您要在孩子懂事之後,慢慢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學會堅強,要學會保護自己。懂事理的家長,必會教出不欺負他人,也不會被他人欺負的孩子。

  • 3 # 的盧飛雪

    一、看完了題主在題目內容中詳述的兩件事後,我感慨良多,首先對題主媽媽和題主提出表揚,你們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具體體現在:

    1、在別人借推推車前,首先徵得孩子的同意,孩子同意了才借,孩子不同意就不借,這點很好,既尊重了孩子,又尊重了孩子的物有權(物有權這點非常重要,使孩子對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豎立了明確的界限)。

    2、被對方孩子打了,對方孩子的長輩不僅不道歉,而且做出不講道理、嚴人寬己的行為,及時鼓勵孩子打回去,這為孩子強調了公平概念(題主媽媽有此教育上的學識,當真了不起,贊一個。公平,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和尊嚴意識)!

    3、在孩子被傷害後及時彌補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並確保自己的情緒不失控,這給孩子以後學會如何解決問題提供了絕佳的榜樣(再贊一個)。

    4、教育孩子不可以打人、不可以欺負別人,是給孩子樹立尊重別人的榜樣,培養善良和友愛的品質(家長做的很好了,再贊一個)。

    透過上述四點我可以確認,題主的孩子長大後一定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和擁護,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二、在對你們表揚的同時,對對方家長提出批評:

    1、借了東西不還,證明孩子有自私任性的習慣,孩子爺爺不僅不勸,而且隨性。此是一惡,亦是一罪。

    2、人家孩子哭了,還不將推推車還給人家,並且挖苦人家的孩子。此是二惡(二罪)。

    3、鼓勵孩子打別人。此是三惡(三罪)。

    4、沒有原則的護短(只能打別人,別人不能打自己)。此是四惡(四罪)。

    5、踩了別的孩子不道歉。此是五惡(五罪)。

    6、踩一下也就算了,還像菸蒂一樣轉著圈踩,這分明是故意的,一定是家長有意識或無意識影響或縱容的。此是六惡(六罪)。

    7、父母對孩子傷害了別人無動於衷,既不約束自己孩子,也不安慰別人孩子。此是七惡(七罪)。

    可想而知,有上述“七宗罪”的父母到底能為社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不用多想,稍微想想就能知道結果了。所以奉勸廣大家長千萬不要學習題目中提到的那幾種家長!千萬!

    在那種父母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遲早會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父母(想想真是令人驚悚啊!)。

    三、那麼,家長遇到這種尷尬又令人氣憤的事件應該怎麼做?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吃虧吧?

    1、從長遠來看,題主的孩子並不吃虧。“在洞悉這個世界的殘忍之後,依然對世界保持善良”,這是任何想做大事的孩子必備的胸懷。大人物胸中裝的不是個人得失,而是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榮辱。

    反觀那些在“七宗罪”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私、任性、狹隘、自我、殘忍,這些性格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2、既然心疼孩子,那就堅持一個原則:堅決不允許孩子以欺負、毆打、汙辱等方式傷害別人,但也要鼓勵孩子:在遇到無理的毆打、欺負時,一定要及時打回去,否則一朝軟弱,往往會成為日後被公眾汙辱或學校欺凌的物件。

    3、看到孩子受到無理打罵或欺凌時,一定站在孩子身邊,做孩子的堅強後盾,跟對方孩子或孩子的父母對話,要求對方誠懇道歉,並允諾以後不再欺負自己。

    做父母的,一定要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正直尊嚴,不衝動、有方法,幫助和影響孩子建立自己的尊嚴和人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世緣,國緣,單開42度500ML正品濃香型白酒超市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