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殲10是單發,11-15-16是雙發發動機通用原始設計就是按照蘇聯 蘇27的31發動機安排的,包括所有的保障維護都一樣,他們也都屬於三代機典範,,,殲20是四代隱身機,發動機要求肯定不同前者,體積可能一樣但是效能需求徹底變了,所以兩類戰機使用心臟也完全不同就理解了

  • 2 # 科技之重

    因為殲20是四代機要求其具有超音速效能包括: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兩種能力,就得使用第四代航空發動機了。而對殲10,殲11,殲16這三型戰鬥機的超音速效能要求不高,使用第三代航空發動機就行。追根究底是對四代機和三代機的超音速效能要求不同,所以使用的航空發動機也不同。先來說說,四代航空發動機和三代航空發動機的區別。

    四代航空發動機的推力較大,涵道比較低,略微費油。因為四代機要求的超音速效能,就註定了四代發動機的涵道比要小,推力要大。為了提高發動機的推力,第四代航空發動機的高壓渦輪葉片材料使用了第三代單晶耐高溫合金,以至於其渦前溫度高達1700℃-1800℃。F119發動機使用的是CMSX-10,渦扇-15或許用了IC10。而三代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沒有四代發動機的大,涵道比要比四代發動機的大。正因為三代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沒有四代的大,所以對其渦前溫度要求沒那麼高。三代航空發動機一般使用了第二代單晶耐高溫合金材料,渦前溫度在1400℃-1600℃。

    再來看殲20和殲11,殲16,殲10的區別。

    殲20作為第四代戰鬥機就要擁有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隱身,超視距空戰能力。而唯獨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對發動機有較高的要求,小涵道比發動機比較適合於超音速飛行,所以說渦扇-15航空發動機肯定是一個小涵道比發動機。俗話說“發動機推力大,板磚也能上天”,擁有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就可以對戰鬥機的氣動佈局要求不那麼高。像F22那樣橫截面積較大,飛行阻力也較大。因為F22有兩臺推力巨大的F119四代航空發動機,就可以對氣動佈局的選擇方案較多。而受制於航空發動機,殲20只能設計成橫截面積較小的佈局了,畢竟飛行時的阻力也較小。而渦扇-15是可以與F119相媲美四代航發,當殲20使用渦扇-15後其超音速巡航效能和超音速機動性都將有較大的提升。

    而殲10,殲11,殲16作為三代乃至三代半戰鬥機,對其超音速效能的要求不高,使用渦扇-10發動機就已經足夠了。畢竟渦扇-10發動機的涵道比要比渦扇-15的大,還會省點油,對增加這三型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有好處。如果說,殲10,殲11,殲16使用渦扇-15的話,那就顯得效能過剩,畢竟四代航發的造價也不便宜,適合機型使用就好。

  • 3 # 天下布武

    眾所周知,航空發動機是整個飛機的核心,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飛機的整體效能。無奈,由於中國缺乏效能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極大地限制著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了渦扇-10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研發!

    經過多年的刻苦研發,渦扇-10發動機在2005年完成設計定型,在之後的十多年中又推出了多款改進衍生型號,比如早期殲-10A和殲-11B所用的渦扇-10A;近些年殲-10C批次使用的渦扇-10B;珠海航展展出的渦扇-10 TVC向量版;殲-15艦載機曾經試驗過的渦扇-10的防鹽防腐蝕版。

    不僅殲-10C等四代機(俄標)使用渦扇-10系列發動機,中國第一款第五代戰鬥機殲-20從試飛不久後就開始換裝渦扇-10發動機進行實驗,而在去年殲-20更是換上了專為其打造的渦扇-10B的增推鋸齒版渦扇-10X(發動機鋸齒噴口是為了隱身,型號暫且稱為渦扇-10X)。

    除上面描述的之外,渦扇-10發動機的成功更多的是體現在殲-16戰機之上,因為殲-16作為目前中國綜合性能僅次於殲-20的存在,在已經生產服役的全部120架以上的殲-16,全部使用的都是渦扇-10B改進型發動機,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渦扇-10已經取得了十足的成功之處以及軍方對該發動機的認可。

    不過,殲-20雖然已經換裝了鋸齒版的渦扇-10X發動機,但渦扇-10X終究只是第三代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加推力14.5噸、推重比8),這與全球其他五代機所有的第四代小涵道比發動機還有不小的差距(F-22所用F-119二元向量發動機推力16噸、推重比大於10;蘇-57所用“產品30”三元向量發動機推力18噸、推重比10左右)。

    因為發動機的原因,使得最大起飛重量在35噸以上的殲-20很難實現“超音速巡航”(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持續以1.5馬赫的速度飛行30分鐘),而這主要是因為渦扇-10發動機渦輪葉片的材料還達不到要求;此外,殲-20作為空優型戰機,由鴨翼帶來的機動性依然很難滿足殲-20戰機“超機動性”的要求,所以換裝向量推力發動機也能進一步提升殲-20飛行效能!

    總之,經過多年的刻苦努力,如今的渦扇-10發動機確實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希望。不過,作為第五代戰鬥機的殲-20要想發揮出其應有的效能,需要的是第四代小涵道比渦扇-15向量發動機,而這是目前的渦扇-10X發動機所無法滿足的!

  • 4 # guozhongren

    簡單說吧,我們的渦扇-10是屬於三代發動機,殲20在小批次低速生產批次可以臨時使用渦扇-10B,但渦扇-10B終究是第三代發動機,在最大軍用推力和加力推力持續工作時間在15~30分鐘左右,推重比為8,最大推力在14噸左右,與第四代發動機差距較大,不能滿足殲20這類第四代戰鬥機對長時間高速機動的推力要求,僅此而已。

  • 5 # 海事先鋒

    殲-20是中國軍迷心裡的大寶貝,他哪哪都好,唯獨一點讓人感到擔心,那就是他的發動機。其實,不光是殲-10、殲-11、殲-16,就連殲-20自己也都在使用渦扇-10發動機,只不過,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的為殲-20研發新的發動機,那就是渦扇-15。

    圖為黃皮殲-20戰鬥機,剛剛生產下線,可見其發動機發出幽暗的尾焰。

    說起殲-20戰鬥機,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第五代戰鬥機,和他同一個級別、同一個技術含量的,在全世界就只有美國的F-22和俄羅斯的蘇-57,為什麼不算F-35?因為F-35是中型戰鬥機,而且從技術上來看,F-35也偏重於對地攻擊,而不是制空作戰,在全世界範圍內,能和殲-20在天上掰個手腕的,也就只有F-22A戰鬥機了。

    圖為殲-20戰鬥機打開發動機加力起飛。

    殲-20如今已經生產了60架,且更換全新發動機的殲-20A也在小批次的生產中,可是他的發動機短板卻一直沒有彌補。殲-20戰鬥機當前的發動機是WS-10B發動機,是太行發動機的最新改進型,他的推力不小,達到了14噸級,距離美國F-22戰鬥機所用的F-119發動機,只差1.5噸的推力,F-119是15.5噸的推力。另外,他和俄羅斯蘇-57戰鬥機所用的117S發動機也只差0.5噸的推力,117S發動機推力為14.5噸。

    可是殲-20的發動機畢竟還是推力五代重型機裡最小的,偏偏殲-20又是他們之中個頭最大的,空重也不會很輕,如果發動機推力不足,那麼影響的是整體效能的發揮。除了推力問題,WS-10B還有一大問題是沒有向量能力。要知道,美國的F-22A擁有二維向量發動機噴管,而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更是有三維向量發動機噴管,這些戰鬥機的爬升率、轉彎半徑優勢都很大,尤其是在進行高速機動和過失速機動時,更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圖為美國F-119發動機,是一種二維向量發動機。

    相反,殲-20戰鬥機卻沒有向量尾噴,他使用鴨翼和全動垂尾部分彌補了這個缺憾,但是依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差距。中國也不是沒有進行相關研發,在2018年,使用隱身軸對稱三維向量發動機的殲-10B戰鬥機就進行了公開展示,他在空中飛出了許多過失速機動動作,引起了世界廣泛關注,他的J彎、落葉飄等動作更是技驚全場。有訊息指出,這款尾噴就是未來殲-20戰鬥機將要裝備的渦扇-15發動機的尾噴。

    圖為俄羅斯的117S發動機,是一種三維向量發動機。

    因為渦扇-15的整體研發進度不快,因此如果把各個系統分開來測試,就能有效加快進度,並且降低研發風險,成熟一個系統,應用一個系統,不至於到時候全部是新系統去測試,於是就把尾噴單獨拿出來,放在渦扇-10B發動機上進行測試。但是,即便如此,渦扇-15發動機也畢竟還沒有裝備到殲-20的身上。

    圖為殲-10B使用三維向量發動機進行機動飛行表演。

    殲-20更換渦扇-15發動機,可以說是迫在眉睫,對於提升殲-20的機動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渦扇-15發動機,據傳有18噸的推力,單發就比現在的渦扇-10B打出4噸推力,雙發更是多出8噸推力,殲-20如果有了這款發動機,那麼他的作戰能力將會提升到新的層次。如今的殲-20雖然也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巡航的時間不夠長,如果換成渦扇-15,就能輕易實現全程超音速巡航,對於高速突破敵人防線非常有利。

    同時,如果發動機推力夠大,殲-20也許還可以更多的攜帶裝置,增加雷達的功率,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能提升,在機動時,飛機的重新加速和能量儲備也更大,即便是和四代機進行近距離空戰,也不會在機動上吃虧。但是,渦扇-15有一個大問題必須要解決,那就是可靠性問題。這是中國所有的航空發動機都要解決的大問題。

    圖為殲-20戰鬥機部隊,他已經大批次服役了。

    目前,中國航空發動機經過長期發展,軍用的大推力發動機,比如渦扇-10A已經有超過2000小時的首次翻修使用時間,有1000小時的無故障間隔,還有超過3000小時的使用壽命。可是增推後的渦扇-10B只有600小時的無故障間隔,1500小時的首翻時間和2000多小時的使用壽命。比起美國F-135發動機超過5000小時的使用壽命,簡直不能比。

    這一方面是因為精細化加工的問題,一方面是材料不夠過關。克服這一困難還需要做許多工作,渦扇-15如何能在擴大推力的同時,把壽命也提高上去,這是一個大問題。換言之,如果渦扇-15也還是600小時的無故障間隔,1000小時的首翻時間,那麼他就不能適合進入部隊服役。當然,發動機是飛出來的,美國的F-100和F-110發動機剛服役的前10年,也只有600多小時的無故障間隔,導致F-16和F-15也只能當機庫皇后,也是後來積累了足夠的飛行經驗,進行了無數的改進設計,才逐步彌補了問題,提高了壽命。

  • 6 # 王牌武器庫

    眾所周知,空軍是三軍中成立最晚的一支,但依舊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重視。現代空軍能夠聯合其他軍種進行聯合作戰,又能單獨進行作戰,往往能夠對戰爭的程序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中國空軍今非昔比,已發展成為一支裝備體系完備,訓練水平較高,攻防力量均衡的鋼鐵隊伍,如今,中國空軍的總體實力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三。

    中國空軍實力的提升,是因為中國空軍列裝了一大批先進的戰鬥機,比如殲-10、殲-11、殲-16等機型。這些戰機的出現,讓中國空軍的實力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中國之所以能列裝了好幾款戰機,是因為中國逐漸開始解決了發動機的毛病,中國的中國產太行發動機渦扇-10終於能夠扛起大任。

    而發動機是戰機的心臟部位,假如發動機是非常先進的,那麼該戰鬥機的效能將會比原來好,甚至可能翻倍。中國渦扇-10發動機的出現,才逐漸與西方國家慢慢的減少差距,相信在中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中國在航發領域,一定會追趕上西方國家。

    據悉,渦扇-10“太行”發動機立項於1987年,2001年裝機首飛、2005年完成定型審查考核,但由於效能不夠穩定,並沒有大批次生產。後來經過改進,出現了渦扇-10B型號,渦扇-10B發動機的推力在13.5噸左右,渦扇-10B發動機才開始批次生產。如今,渦扇10B發動機的壽命從原先的1500小時增加到了3000多小時。

    渦扇-10B發動機只是為中國中國產三代機研發的心臟部位,如今中國的四代機殲-20使用的發動機也是中國產太行渦扇-10改進型發動機。殲20裝備上這中國產太行發動機基本上已經能滿足動力需求了。但是仍然無法發揮出殲-20戰鬥機全部效能,例如超音速巡航,達不到美國F22發動機的標準,與美國F22裝備的航發還是有差距。

    要想達到與美國F-22戰機使用的發動機同一標準,中國還是需要渦扇-15發動機的。渦扇-15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了18.5噸,採用了先進的雙餘度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以及三元向量尾噴管,殲-20裝備上效能完全不輸F-22戰機。因此,殲-20要想真成真正的神機,還是需要靠渦扇-15發動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患者,合併有糖尿病,血糖應該控制在多少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