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颯翔01
-
2 # 鈺文話歷史
不僅只是為了交通方便,更重要的意義是為了更好的統一全國。
中國第一個皇帝就是秦始皇,他13歲登上秦王王位,呂不韋還政於始皇帝后,始皇帝開始親政,開啟了轟轟烈烈的統一戰爭。經過十年的征戰,最後統一全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
統一全國後,登基為帝,為始皇帝,意欲秦朝帝位能從自己開始長久傳至千代萬代。不過,事實並非如他所願,秦最後二世而亡。當然這是後話。
始皇帝統一全國後,其實秦朝政權還不穩固,統一的背後,暗藏危機,其中,尤其是六國貴族的復辟勢力時刻想尋找機會,復辟故國。所以,秦始皇很清楚,只是武力征服還不夠能讓秦朝政權長治久安,所以,他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剛剛誕生的大一統政權。其中,為了達到思想統一,就下令焚書坑儒,與法家思想不一致的書下令燒燬,並且殺害儒生。這是一次文化浩劫,許多誕生於春秋戰國的優秀著作毀於一旦。當然,始皇帝還採取非常嚴苛的律法來保證新生的大一統政權,比如連坐。當然,始皇帝還採取“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措施,車同軌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為了交通方便,更為重要的意義就是為了更好的統一,鞏固剛剛誕生的大一統政權。
-
3 # 上善若禹
在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裡面,有一個鏡頭,車子裡行駛過程中,被陷到了一條深深的軌道里,而這條軌道也就是兩千多年前的“車軌”!
後人在論起大秦帝國對後世的貢獻時,無不論及“修長城、通直道、統度量、車同軌、書同文”這幾件大事情。
車同軌,最早見於《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也中有這樣的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這裡的“石”是一種計量單位。在秦朝,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一斤等於現在的256.26克。秦時的一丈等於十尺,約等於現在的2.707米。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秦帝國以國家的名義,用法律的形式統一了計量單位,規定國家車輪之間的間距為六尺,統一了在原來秦國基礎上改進了的文字。
秦朝的車子和現在的車有很大的不同,那個時候的車子是木製的,車輪子也是木的,車輪子和地面上的摩擦,對車輪的磨損很大。為了減少車輪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讓車輪子更加經久耐用一些,當時的造車人就想了一個主意:將車輪子做的更窄一些,同時在木輪子的周圍箍上一層鐵。透過這一技術,車輪子不僅經久耐用,而且行駛地非常輕快自然,這就是那個時候的車輪。
過去的車輪子,都是木製的
再說到秦朝時期的道路,兩千年前的道路和現在自然不同,那個時候的道路大多是石板路或者是泥土路,車輪子在道路上面滾動行走,透過和地面上的摩擦,就會在路面上留下一道道摩擦的痕跡;同時,很多重要的地方多為關隘,運輸的貨物非常沉重,透過的時候,山路很窄,各種貨車遵循同一個標準,來回都是同一條道,經年累月,壓出了重重的痕跡,而這些痕跡就是當時的“車轍”!
車子長時間行走在道路上,道路上的車轍印子不斷地加深,當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回形成一道車轍痕跡,而這些車轍痕跡會對行駛的車輪子有一定的固定作用,這時候的車轍溝壑就變成了一條條軌道了,這就是“車同軌”中的“軌”!
當路面上有了這樣兩條固定的軌道之後,行駛的車輛也只能沿著軌道行走,車輪子被牢牢地固定在軌道里面,這樣才能夠行駛的更快捷。
如果車輛脫離了當時的軌道,那麼就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因為“出軌”後,就會有一個再次“入軌”的過程。而當車子再次進入到兩條軌道之中,輕者只是顛簸一下,如果只是一條輪子進入軌道,那麼就有可能讓車身傾斜甚至翻車造成交通事故。
秦朝的馬車
關於“軌”的定義,一般指的是如下三個概念:
第一,跡:車輪行駛後留在路面上的痕跡;
第二,轍:車輪行駛後在路面上留下較深的痕跡;
第三,軌:車輪長時間行駛後,路面上的車轍不斷變深變化,進入制約到車輪的行駛。
“轍”由“跡”而來,“軌”由“轍”生成。三個概念相互聯絡,又有相關的區別,即“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軌”可以制約車子的行駛路線,“轍”可以間接地影響車子的行駛路線,“跡”對車子的行駛路線影響甚微。
當時的“軌”的含義哈我們現在的“鐵軌”含義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車同軌”時期的“軌”是自然形成的,而我們現在的“鐵軌”是人為製造的。如今的鐵軌就是古“軌道”的發展,而當年的“軌道”就是今天“鐵軌”的原型。
在現在的河北省石家莊市附近的井徑地區保留著一段古道,而這段古道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上,“鑲嵌”著兩條深深的車軌,深度足有50釐米,而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影片中的車子陷到了軌道里面的鏡頭也是在這裡取景拍攝的。
在兩千年前的土石道路上,“鑲嵌”著兩條深深的車“軌”,這就意味著車輪間距和兩條軌道之間的間距必須吻合,才能夠行駛的更加穩定和快捷,要不然就會出問題。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國家,其車子和輪子的距離都是不同的,在道路上行駛所形成的軌道也是各有不同。也就是說,本國的車子只能在本國區域內行駛,而不能到別的國家。
在戰國時期,七國爭雄,戰車是軍隊中最常見的一種裝備,而“軌道”也成為了一種自己國家的國防戰略武器。
各國在製造戰車的時候,都考慮到將自己國家的車輪子距離保持統一,同時又區別於別的國家,目的就是為自己在自己的國家道路上形成固定的“軌道”,只方便自己國家車輛行駛,也可以防止其他國家的戰車進入自己國家境內。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大秦帝國,分佈在全國的不同規格的“軌道”嚴重地影響和阻礙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嚴重地影響和阻礙著國家的經濟發展。
於是,他廢棄了原有六國的防禦工事,他收繳了各國的軍事武器,對全國不一樣的車輪間距和不同軌道重新統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衣服、旄旌(讀如毛京,古代祭祀時用的物件,用來接引神祇)、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如果輪距是六尺,一尺約23釐米,六尺就是138釐米,古時的車輪在車廂兩側,這就限制了車廂寬度,估計也就120釐米左右,從現代人的視角看,稍微有點窄。
大秦帝國的“車同軌”舉措,形成了以馳道為主、以咸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的全國主要交通幹線,適應了其全國範圍內土木工程、軍隊調遣、郵傳驛遞、情報傳遞等工作的需要;此外,其北通九原的直道,也是當時可圈可點的國防工程,這就是大秦帝國和秦始皇所推行“車同軌”的偉大歷史意義之所在。
-
4 # 北京衛戍區傷殘軍人洪
秦朝(距今2227年)時,道路大多是石板路,還有鹽鹼土路和泥土路;車子是木的,輪子亦是木的;為使車輪耐用,造車人用鐵(條)包箍車輪;
經年累月石板路便壓出了重重的痕跡,這些痕跡便是“轍”。
長期碾壓不斷加深,這轍溝壑便成了軌道了,這就是“車同軌”
了!因而車如脫軋就有很大風險了!
⭕️至今儲存完好的此珍貴歷史遺蹟,在河北石家莊附近的井陘縣上安鎮的王莊東天門(距縣城2.5公里,總面積5平方公里)。
據世界遺產協調員亨利.克利爾
考察:比羅馬古道至少早100年
。這裡先後發生多次著名戰事
,如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伐趙之戰,等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就統一了全國國家道路(石板路)的車輪間距和不同軌道之規格
,以適應全國範圍的軍隊調遣
、情報傳遞、郵傳驛遞、土木工程運輸,等等,是極其重要的國防工程。!
據此可認定:
秦始皇“統一車轍”,不只為交通方便,更主要還是國家建設、國防事業的建設,真正不愧為大秦帝國之中國第一帝—
秦始皇❗️‼️
回覆列表
車同軌,最早見於《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也中有這樣的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這裡的“石”是一種計量單位。在秦朝,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一斤等於現在的256.26克。秦時的一丈等於十尺,約等於現在的2.707米。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秦帝國以國家的名義,用法律的形式統一了計量單位,規定國家車輪之間的間距為六尺,統一了在原來秦國基礎上改進了的文字。
秦朝的車子和現在的車有很大的不同,那個時候的車子是木製的,車輪子也是木的,車輪子和地面上的摩擦,對車輪的磨損很大。
為了減少車輪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讓車輪子更加經久耐用一些,當時的造車人就想了一個主意:將車輪子做的更窄一些,同時在木輪子的周圍箍上一層鐵。透過這一技術,車輪子不僅經久耐用,而且行駛地非常輕快自然,這就是那個時候的車輪。
再說到秦朝時期的道路,兩千年前的道路和現在自然不同,那個時候的道路大多是石板路或者是泥土路,車輪子在道路上面滾動行走,透過和地面上的摩擦,就會在路面上留下一道道摩擦的痕跡;
同時,很多重要的地方多為關隘,運輸的貨物非常沉重,透過的時候,山路很窄,各種貨車遵循同一個標準,來回都是同一條道,經年累月,壓出了重重的痕跡,而這些痕跡就是當時的“車轍”!
車子長時間行走在道路上,道路上的車轍印子不斷地加深,當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回形成一道車轍痕跡,而這些車轍痕跡會對行駛的車輪子有一定的固定作用,這時候的車轍溝壑就變成了一條條軌道了,這就是“車同軌”中的“軌”!
當路面上有了這樣兩條固定的軌道之後,行駛的車輛也只能沿著軌道行走,車輪子被牢牢地固定在軌道里面,這樣才能夠行駛的更快捷。
如果車輛脫離了當時的軌道,那麼就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因為“出軌”後,就會有一個再次“入軌”的過程。而當車子再次進入到兩條軌道之中,輕者只是顛簸一下,如果只是一條輪子進入軌道,那麼就有可能讓車身傾斜甚至翻車造成交通事故。
關於“軌”的定義,一般指的是如下三個概念:
第一,跡:車輪行駛後留在路面上的痕跡;
第二,轍:車輪行駛後在路面上留下較深的痕跡;
第三,軌:車輪長時間行駛後,路面上的車轍不斷變深變化,進入制約到車輪的行駛。
“轍”由“跡”而來,“軌”由“轍”生成。三個概念相互聯絡,又有相關的區別,即“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軌”可以制約車子的行駛路線,“轍”可以間接地影響車子的行駛路線,“跡”對車子的行駛路線影響甚微。
當時的“軌”的含義哈我們現在的“鐵軌”含義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車同軌”時期的“軌”是自然形成的,而我們現在的“鐵軌”是人為製造的。如今的鐵軌就是古“軌道”的發展,而當年的“軌道”就是今天“鐵軌”的原型。
在現在的河北省石家莊市附近的井徑地區保留著一段古道,而這段古道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上,“鑲嵌”著兩條深深的車軌,深度足有50釐米,而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影片中的車子陷到了軌道里面的鏡頭也是在這裡取景拍攝的。
在兩千年前的土石道路上,“鑲嵌”著兩條深深的車“軌”,這就意味著車輪間距和兩條軌道之間的間距必須吻合,才能夠行駛的更加穩定和快捷,要不然就會出問題。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國家,其車子和輪子的距離都是不同的,在道路上行駛所形成的軌道也是各有不同。也就是說,本國的車子只能在本國區域內行駛,而不能到別的國家。
在戰國時期,七國爭雄,戰車是軍隊中最常見的一種裝備,而“軌道”也成為了一種自己國家的國防戰略武器。
各國在製造戰車的時候,都考慮到將自己國家的車輪子距離保持統一,同時又區別於別的國家,目的就是為自己在自己的國家道路上形成固定的“軌道”,只方便自己國家車輛行駛,也可以防止其他國家的戰車進入自己國家境內。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大秦帝國,分佈在全國的不同規格的“軌道”嚴重地影響和阻礙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嚴重地影響和阻礙著國家的經濟發展。
於是,他廢棄了原有六國的防禦工事,他收繳了各國的軍事武器,對全國不一樣的車輪間距和不同軌道重新統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衣服、旄旌(讀如毛京,古代祭祀時用的物件,用來接引神祇)、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如果輪距是六尺,一尺約23釐米,六尺就是138釐米,古時的車輪在車廂兩側,這就限制了車廂寬度,估計也就120釐米左右,從現代人的視角看,稍微有點窄。
大秦帝國的“車同軌”舉措,形成了以馳道為主、以咸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的全國主要交通幹線,適應了其全國範圍內土木工程、軍隊調遣、郵傳驛遞、情報傳遞等工作的需要;此外,其北通九原的直道,也是當時可圈可點的國防工程,這就是大秦帝國和秦始皇所推行“車同軌”的偉大歷史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