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鑑賞中的通感修辭
聽鄰家吹笙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這是一首頗具特色的聽笙詩。笙是一種由多根簧管組成的樂器,其形參差如鳳翼,其聲清亮如鳳鳴,故有“鳳吹”之稱。傳說仙人王子喬亦好吹笙作鳳鳴,此詩有以此相喻的意思。其中第四句寫詩人尋訪不得之後的想象,與首句呼應,從奏樂環境著筆,透過花的繁盛爛漫,寫出樂聲的明麗、熱烈和歡快,一個“疑”字,寫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覺,以視覺意象寫聽覺感受,別具一格。初讀第四句,筆者馬上想到了俄羅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詞“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因為它們都非常巧妙地運用了“通感”這一奇特的表現手法,分別以“桃花”、“春光”為意象描寫音樂,象徵了笙聲或歌聲的明麗、熱烈和歡快。郎士元詩中的那個“疑”字,更能給人以縹緲的感受,不愧為神來之筆。
“通感”又叫“聯覺”,是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其在古詩詞意境的營造上作用甚大。宋祁《玉樓春》中的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盛讚其“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認為因用了一個“鬧”字而充分表現出了春天的境界。
面對同一個審美物件,出現了不同的審美感受。這不僅說明“通感”是外在感覺器官的相互轉移,也能說明外在的感覺決定於內在的審美心理感應。又如杜甫《夔州雨溼不得上岸作》中“晨鐘雲外溼”一句,說的是由於天氣陰溼,傳到雲表的鐘聲甕聲甕氣,不僅聽起來不那麼清脆、響亮,而且有些潮溼(視覺)或溼潤(觸覺)的感覺。鐘聲本是訴諸聽覺的,因杜甫在具體的天氣陰溼的環境中來感受,鐘聲就從聽覺通向視覺甚至觸覺,這就寫出了對於鐘聲的獨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通感”也有以形狀聲的感覺轉換。如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兩句唱詞:“聲聲燕語明如剪,嚦嚦鶯歌溜的圓。”其中“燕語”、“鶯歌”都訴諸聽覺,而“剪”是器物,“圓”用於形狀,都屬視覺範圍,怎麼“燕語”會像“剪”,“鶯歌”會成為“圓”呢?原來人們可以從“剪”的形狀上得出銳利、輕快的聯想,從“圓”的形態上獲得珠圓玉潤的啟示。可見,“通感”藝術要在感覺轉換中才能完成。讀者如果不能產生聯想,甲感覺與乙感覺溝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轉換的目的,也就體會不到“通感”的妙處了。
“通感”還有以色寫聲的,如清代詩人嚴遂成《滿城道中》中的“風隨柳轉聲皆綠,麥受塵欺色易黃”。“聲”明明是聽覺,“綠”屬視覺,怎麼“聲”會變綠呢?因為風拂柳絮,婆娑有聲,柳絲飄動,宛若一道綠簾散開,從這綠叢裡發出的聲音也似乎染了綠色。“綠”在這裡,既點染了色美,同時又作了輕巧宜人的聲美的同義語。
在現行中學語文課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荷塘月色》中有兩例。第一例是用來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把本是透過嗅覺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聲”,而“歌聲”是人們透過聽覺獲得的,將嗅覺和聽覺有機地融為一體,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無限的韻致,迷離精妙,令人情動神搖。第二處是用來描寫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將光和影、明與暗的組合比喻成和諧的音樂,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將月下荷塘的和諧之美表現得恰到好處,淡淡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阿房宮賦》中一例:“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此例前邊將屬於聽覺範圍的聲響(歌聲)與屬於視覺範圍的春光、屬於觸覺範圍的和暖互相溝通;後邊則將屬於視覺範圍的舞姿與屬於觸覺範圍的淒冷互相溝通,形象地寫出了阿房宮內的歌舞之盛。
《祝福》中的“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將聽覺物件的“音響”與具有視覺形象的“濃雲”溝通,更突出了音響的繁密和強烈。
文學鑑賞中的通感修辭
聽鄰家吹笙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這是一首頗具特色的聽笙詩。笙是一種由多根簧管組成的樂器,其形參差如鳳翼,其聲清亮如鳳鳴,故有“鳳吹”之稱。傳說仙人王子喬亦好吹笙作鳳鳴,此詩有以此相喻的意思。其中第四句寫詩人尋訪不得之後的想象,與首句呼應,從奏樂環境著筆,透過花的繁盛爛漫,寫出樂聲的明麗、熱烈和歡快,一個“疑”字,寫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覺,以視覺意象寫聽覺感受,別具一格。初讀第四句,筆者馬上想到了俄羅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詞“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因為它們都非常巧妙地運用了“通感”這一奇特的表現手法,分別以“桃花”、“春光”為意象描寫音樂,象徵了笙聲或歌聲的明麗、熱烈和歡快。郎士元詩中的那個“疑”字,更能給人以縹緲的感受,不愧為神來之筆。
“通感”又叫“聯覺”,是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其在古詩詞意境的營造上作用甚大。宋祁《玉樓春》中的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盛讚其“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認為因用了一個“鬧”字而充分表現出了春天的境界。
面對同一個審美物件,出現了不同的審美感受。這不僅說明“通感”是外在感覺器官的相互轉移,也能說明外在的感覺決定於內在的審美心理感應。又如杜甫《夔州雨溼不得上岸作》中“晨鐘雲外溼”一句,說的是由於天氣陰溼,傳到雲表的鐘聲甕聲甕氣,不僅聽起來不那麼清脆、響亮,而且有些潮溼(視覺)或溼潤(觸覺)的感覺。鐘聲本是訴諸聽覺的,因杜甫在具體的天氣陰溼的環境中來感受,鐘聲就從聽覺通向視覺甚至觸覺,這就寫出了對於鐘聲的獨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通感”也有以形狀聲的感覺轉換。如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兩句唱詞:“聲聲燕語明如剪,嚦嚦鶯歌溜的圓。”其中“燕語”、“鶯歌”都訴諸聽覺,而“剪”是器物,“圓”用於形狀,都屬視覺範圍,怎麼“燕語”會像“剪”,“鶯歌”會成為“圓”呢?原來人們可以從“剪”的形狀上得出銳利、輕快的聯想,從“圓”的形態上獲得珠圓玉潤的啟示。可見,“通感”藝術要在感覺轉換中才能完成。讀者如果不能產生聯想,甲感覺與乙感覺溝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轉換的目的,也就體會不到“通感”的妙處了。
“通感”還有以色寫聲的,如清代詩人嚴遂成《滿城道中》中的“風隨柳轉聲皆綠,麥受塵欺色易黃”。“聲”明明是聽覺,“綠”屬視覺,怎麼“聲”會變綠呢?因為風拂柳絮,婆娑有聲,柳絲飄動,宛若一道綠簾散開,從這綠叢裡發出的聲音也似乎染了綠色。“綠”在這裡,既點染了色美,同時又作了輕巧宜人的聲美的同義語。
在現行中學語文課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荷塘月色》中有兩例。第一例是用來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把本是透過嗅覺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聲”,而“歌聲”是人們透過聽覺獲得的,將嗅覺和聽覺有機地融為一體,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無限的韻致,迷離精妙,令人情動神搖。第二處是用來描寫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將光和影、明與暗的組合比喻成和諧的音樂,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將月下荷塘的和諧之美表現得恰到好處,淡淡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阿房宮賦》中一例:“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此例前邊將屬於聽覺範圍的聲響(歌聲)與屬於視覺範圍的春光、屬於觸覺範圍的和暖互相溝通;後邊則將屬於視覺範圍的舞姿與屬於觸覺範圍的淒冷互相溝通,形象地寫出了阿房宮內的歌舞之盛。
《祝福》中的“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將聽覺物件的“音響”與具有視覺形象的“濃雲”溝通,更突出了音響的繁密和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