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翔

    校園暴力是個新聞名詞,也是一個社會名詞。這個名詞的誕生,意味著我們已經公開承認,校園再不是什麼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而是和成人世界一樣危險的地方。這讓我想到了《哈利•;波特》裡面的魔法學校,那些天真的孩子們曾經一度認為那是最安全,也是最乾淨的地方,但是,學校裡面有可以傷人的毒蛇,也有殺害校長的惡勢力,更有時時刻刻想除掉那個被視為“救世之星”的哈利波特的陰謀。

    校園暴力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但是,我們在面對這個東西的時候,卻會有一個意外的發現。校園暴力,並不是校園裡面自然生成的怪胎,而是社會上的暴力文化飄落在校園中所長出的惡果。

    前不久,有一個片子,叫做《阿嫂傳奇》。所有人看了之後都說這個片子很爛,當然,我也這麼覺得,因為那根本不是什麼黑道片嘛,完全是一個教育片,號召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結果呢,抱著這種信仰的那個小姑娘,死掉了,而為了自己不惜殺掉兄弟的人,活下來了,那個要為丈夫報仇的大姐大,面對著如花少女的死,也懵懂了,就差懷疑自己若干年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

    我每天坐車,都會遇到若干學生,也聽到了一些學生對這個片子的評論。大致的說法是,這個片子太差,沒有打鬥場面,沒有黑社會火併的鏡頭,更沒有英雄救美和孤膽英雄。那些學生和社會上的大人一樣,覺得那個死掉的小姑娘,是個“傻×”,因為她不懂得黑社會的生存法則,云云。

    多透徹的分析!這就是我聽到的學生們對這個片子的看法。他們似乎沒有人覺得,那個小姑娘死得很莫名,死得很可惜,而是覺得她“傻×”。這就是學生們的一種心理。

    這種心理,就是校園暴力的文化基因,一種對他人的漠視,對生命的冷漠。

    校園暴力,並不止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更是一種群體心理的反應,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校園中成員的意識。

    以前也有校園暴力,以前的校園暴力,我也經歷過,比如有一次課間操的時候一個男生抓住另一個男生的頭髮,用力往牆上撞,血染白牆,令人側目。現在的校園暴力,和以前相比,有兩個不同的地方,一個就是性別模糊,另一個是模仿傾向嚴重。

    我見過這麼幾個小孩子,就在我們家附近的小學,有一天,我從那兒路過,那個小學門前有兩三個小男生,大概也就一米五不到的身高,樣子也並不兇悍,他們堵在門口,攔住一個想進去的學生。那個學生好像對他們說了一句“別擋路”之類的話,結果,那幾個孩子中一個比較胖的,字正腔圓地蹦出一句:“你過得了我嗎?”

    ――要是我沒記錯,這是《天下無賊》裡面的臺詞吧。

    那不是一個暴力片,但是裡面有一些多餘的鏡頭,比如對小偷盜竊手法的具體表現,對劉德華與葛優最後過招的重點描繪,以及對葛優那個盜竊團伙首領的威風的展示。顯然,那幾個攔路的小孩子,是想模仿一下電影裡面的橋段,嚇唬嚇唬那個要進去的學生。如果接下去雙方發生口角,最後肯定會變成暴力事件。

    不能怪影片,也不能怪孩子,那我們該怪誰?

    日本漫畫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看的東西,但是就現在中國孩子能夠看到的出版物和網路資源來說,日本漫畫不外乎三個內容:暴力、色情、偵探。但是估計誰都不會去模仿江戶川柯南,因為他們模仿不了,而且柯南的內容情節不夠刺激,相比之下,學生們更喜歡那些血腥的內容。

    若干天前,我去一個小飯館吃飯,當時裡面正播放著一個日本動漫,名字不知道,對白聽不懂,也沒有中文字幕,一開始就是一個正義戰士和一個邪惡者的交戰,打到一半,邪惡者被打倒了,然後他突然變身,變成一個比異形還噁心的怪物,站起來和正義戰士繼續打。因為邪惡的怪物過於強大,正義戰士被打敗了,邪惡的怪物哈哈大笑,這一集就此結束。

    當時小飯館裡面還有一些正在吃午飯的中學生,他們穿著校服,圍坐在距離電視最近的桌子邊,一邊看一邊跟著大叫。他們似乎並不怎麼同情那個正義戰士,反倒在他被打倒之後大聲喊“傻×”――他們正處於叛逆期,越正義他們越反感,而且,在他們看來,那些正義使者,就應該去死。

    我不知道,他們不喜歡那個正義戰士,是不是因為那個戰士有一個性感美貌的女友的緣故。不過我聽說過,好像中學校園裡面因為爭風吃醋大打出手的案例並不少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組織行為學》氣質對組織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