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
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寶釵
春夢隨雲散,花飛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主線人物,寶、黛二人的悲劇貫穿始終。薛寶釵雖不是此愛情悲劇的當事人,但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只可惜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
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為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為難母親。嫁於寶玉後,雖說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仍是對黛玉念念不忘。最後,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為僧,留她獨守空房。說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
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為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衝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說話從不造次,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為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說,說話好似毫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絕差不了鳳姐許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強,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說;二襲人如此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說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說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伺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來說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自認為對寶釵的為人,性格,想法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思考。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偽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輕易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來沒有人自願,將自己埋藏,她也許是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麼做的。在母親面前,她是貼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歡,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埋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麼完美可言?也許是家境關係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畢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後,便可尋回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回自己?雖然她是強者,我個人認為將自己埋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不是一個弱者做的來的,可最後她卻不是真正的贏家。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痴痴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雲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黛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讀《紅樓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此些感動我們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林黛玉,薜寶釵,王熙鳳乃至劉姥姥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讀《紅樓夢》,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讓我產生不同的感覺,一種新的東西也在這些人物中散發出來!
《紅樓夢》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寶釵、黛玉之類“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個人就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憑藉自己的美麗榮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寶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與她的孃家的家世不相稱,她的家裡老父弱弟,無錢無勢,而賈府卻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並不像鳳姐“蓮二奶奶”的位置那麼可靠,她的花容月貌雖然為她增色,讓她榮登寶座,但卻不能保證她不受歧視,然而秦可卿到了賈府後獲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視,反而成為賈母的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是由於她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她不僅“秉花容”,而且“會行事兒”這點就印證了在賈府這個大家庭也即一個社會的環境中會行事,會看眼色是一個多大能耐,此時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寶釵,為什麼後來會有這樣的愛情悲劇,在會芳園中賞梅,寶玉想睡中午覺,賈母就讓小廝好生哄著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動接過這一差使,為的是博取賈母的歡心,在宴寧府寶玉會秦鍾,二人到裡間小炕上腸敘,秦氏忙進來叮囑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低頭,你千萬看著我,不要理他”,為的是怕秦鍾說錯話使寶玉掃興,秦氏病重,賈府還動了一大群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著倒,有四五遍來看脈”,秦氏甘冒著涼添病的危險,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為的是怕萬一禮數不周,落人非議,……如此這麼多,不難看出,秦可卿不細心和要強,但她的這種細心和要強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開罪人,不落人褒貶,從而能博得人們的好感。
說了秦可卿如此多的優點和行事,但她最後的結果是自縊而死,為什麼會這樣,也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一個問題。秦氏進入賈府,賈珍對她垂涎早已,而秦氏的地位恰好又系在賈珍夫婦的歡心上,面對這一境地,賈珍的誘脅是她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況,要麼以死相逼,要麼委身順從,她的心細是她能動察到周圍的一切,她的要強,又使她感到人言可畏,這樣使她心重,不甘於落入賈蓉父子手中,直到自縊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她的死是死於精神上無休止的蹂躪。
秦可卿不是一個飽暖思淫慾的淫婦,她是個有心計,有手腕,有封建“治才”的女性,她的羞愧自縊,反映了無法擺脫這一厄運的精神苦悶。她的結局又是顯示了紅樓夢中的又一悲劇命運。
這樣一個女人,可以說算得上是主子《紅樓夢》中除了各個達官顯貴的人物之外,還有的就是從多的丫鬟,丫鬟中也分了等級,賈府中最有地位的便是鴛鴦了,她是賈府的老祖宗,“太上皇”,賈母的貼身丫鬟是賈母一時半刻也離不開的得力而又得意的“心腹”, 鴛鴦處事從容,無論什麼場合,都能泰然相處之,舉止適宜,無論大事小事,她都想的周到,辦得妥當,就是這樣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成為賈府眾多丫鬟之王,所以,賈母評論說:“鴛鴦那孩子心細一些,我的事情,她想著一點了,該要的她就要了來;該添什麼她就趁空兒告訴他們了”, 鴛鴦還是個心地善良之人,她不依仗賈母之勢作威作福,倒還經常幫助別人排難解憂,雖然她外表柔弱,卻是個有志氣的剛烈女子.我們都知道賈赦採取軟硬兼施,威脅利誘的手段要討她做小老婆,邢夫人說:“女孩子裡頭,就你是尖兒;模樣兒,行事做人,溫柔可靠”,在他們看來這是又高貴又體面的不想遭到她堅決的拒絕,前來拉牽說合的嫂嫂,被她罵的狗血噴頭;做了準姨娘的平兒襲人開她的玩笑,讓她搶白了一頓,她說:“別說叫我做小老婆,就是這會子大太太死了,叫我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縱到了至急為難,我剪了頭髮做姑子去,不然,必有一。在賈母面前,哭著,發誓道:“我是橫了心的,當著眾人在這裡,我這一輩子,別說是寶玉,就是”寶金”,“寶銀”,“寶大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了死了,也不能從命!”那樣堅決,那樣剛烈,讓我不由得從內心佩服這樣一個女子,依仗著賈母, 鴛鴦也算暫時戰勝了賈赦,但賈母一死,豈不又成了俎上肉?所以她必須短了必死之心,最後賈母一終命,她怎能不“殉主”而死呢?
《紅樓夢》中除了眾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的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說,但透過這成百的眾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後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腐敗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瞭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甚至可以說悽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不勢力作鬥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絝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讀紅樓夢有感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著<<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蘊涵著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著一種壓抑的心情,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之後,隨著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汙,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著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說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著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雖說這本書字裡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著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著.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著狂熱的內涵;它,傳承著深刻的思想;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紅樓夢讀後感
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寶釵
春夢隨雲散,花飛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主線人物,寶、黛二人的悲劇貫穿始終。薛寶釵雖不是此愛情悲劇的當事人,但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只可惜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
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為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為難母親。嫁於寶玉後,雖說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仍是對黛玉念念不忘。最後,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為僧,留她獨守空房。說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
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為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衝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說話從不造次,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為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說,說話好似毫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絕差不了鳳姐許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強,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說;二襲人如此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說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說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伺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來說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自認為對寶釵的為人,性格,想法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思考。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偽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輕易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來沒有人自願,將自己埋藏,她也許是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麼做的。在母親面前,她是貼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歡,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埋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麼完美可言?也許是家境關係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畢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後,便可尋回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回自己?雖然她是強者,我個人認為將自己埋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不是一個弱者做的來的,可最後她卻不是真正的贏家。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痴痴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雲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黛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紅樓夢讀後感
讀《紅樓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此些感動我們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林黛玉,薜寶釵,王熙鳳乃至劉姥姥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讀《紅樓夢》,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讓我產生不同的感覺,一種新的東西也在這些人物中散發出來!
《紅樓夢》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寶釵、黛玉之類“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個人就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憑藉自己的美麗榮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寶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與她的孃家的家世不相稱,她的家裡老父弱弟,無錢無勢,而賈府卻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並不像鳳姐“蓮二奶奶”的位置那麼可靠,她的花容月貌雖然為她增色,讓她榮登寶座,但卻不能保證她不受歧視,然而秦可卿到了賈府後獲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視,反而成為賈母的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是由於她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她不僅“秉花容”,而且“會行事兒”這點就印證了在賈府這個大家庭也即一個社會的環境中會行事,會看眼色是一個多大能耐,此時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寶釵,為什麼後來會有這樣的愛情悲劇,在會芳園中賞梅,寶玉想睡中午覺,賈母就讓小廝好生哄著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動接過這一差使,為的是博取賈母的歡心,在宴寧府寶玉會秦鍾,二人到裡間小炕上腸敘,秦氏忙進來叮囑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低頭,你千萬看著我,不要理他”,為的是怕秦鍾說錯話使寶玉掃興,秦氏病重,賈府還動了一大群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著倒,有四五遍來看脈”,秦氏甘冒著涼添病的危險,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為的是怕萬一禮數不周,落人非議,……如此這麼多,不難看出,秦可卿不細心和要強,但她的這種細心和要強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開罪人,不落人褒貶,從而能博得人們的好感。
說了秦可卿如此多的優點和行事,但她最後的結果是自縊而死,為什麼會這樣,也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一個問題。秦氏進入賈府,賈珍對她垂涎早已,而秦氏的地位恰好又系在賈珍夫婦的歡心上,面對這一境地,賈珍的誘脅是她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況,要麼以死相逼,要麼委身順從,她的心細是她能動察到周圍的一切,她的要強,又使她感到人言可畏,這樣使她心重,不甘於落入賈蓉父子手中,直到自縊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她的死是死於精神上無休止的蹂躪。
秦可卿不是一個飽暖思淫慾的淫婦,她是個有心計,有手腕,有封建“治才”的女性,她的羞愧自縊,反映了無法擺脫這一厄運的精神苦悶。她的結局又是顯示了紅樓夢中的又一悲劇命運。
這樣一個女人,可以說算得上是主子《紅樓夢》中除了各個達官顯貴的人物之外,還有的就是從多的丫鬟,丫鬟中也分了等級,賈府中最有地位的便是鴛鴦了,她是賈府的老祖宗,“太上皇”,賈母的貼身丫鬟是賈母一時半刻也離不開的得力而又得意的“心腹”, 鴛鴦處事從容,無論什麼場合,都能泰然相處之,舉止適宜,無論大事小事,她都想的周到,辦得妥當,就是這樣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成為賈府眾多丫鬟之王,所以,賈母評論說:“鴛鴦那孩子心細一些,我的事情,她想著一點了,該要的她就要了來;該添什麼她就趁空兒告訴他們了”, 鴛鴦還是個心地善良之人,她不依仗賈母之勢作威作福,倒還經常幫助別人排難解憂,雖然她外表柔弱,卻是個有志氣的剛烈女子.我們都知道賈赦採取軟硬兼施,威脅利誘的手段要討她做小老婆,邢夫人說:“女孩子裡頭,就你是尖兒;模樣兒,行事做人,溫柔可靠”,在他們看來這是又高貴又體面的不想遭到她堅決的拒絕,前來拉牽說合的嫂嫂,被她罵的狗血噴頭;做了準姨娘的平兒襲人開她的玩笑,讓她搶白了一頓,她說:“別說叫我做小老婆,就是這會子大太太死了,叫我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縱到了至急為難,我剪了頭髮做姑子去,不然,必有一。在賈母面前,哭著,發誓道:“我是橫了心的,當著眾人在這裡,我這一輩子,別說是寶玉,就是”寶金”,“寶銀”,“寶大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了死了,也不能從命!”那樣堅決,那樣剛烈,讓我不由得從內心佩服這樣一個女子,依仗著賈母, 鴛鴦也算暫時戰勝了賈赦,但賈母一死,豈不又成了俎上肉?所以她必須短了必死之心,最後賈母一終命,她怎能不“殉主”而死呢?
《紅樓夢》中除了眾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的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說,但透過這成百的眾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後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腐敗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瞭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甚至可以說悽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不勢力作鬥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絝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讀紅樓夢有感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著<<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蘊涵著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著一種壓抑的心情,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之後,隨著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汙,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著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說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著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雖說這本書字裡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著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著.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著狂熱的內涵;它,傳承著深刻的思想;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